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框 法治社会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法治社会的内涵1.(2024山西太原月考)法治社会,通常是指法律在全社会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的一种社会状态。下列不能体现法治社会基本特征的是( )A.法律要求在各个领域得到普遍遵守B.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C.政府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D.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2.(2024广东佛山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培养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②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③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④建设法治社会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题组二 建设法治社会3.(2023江苏镇江联考)一枚国徽,一条横幅,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组成了一个简易又不失威严的巡回法庭,区人民法院、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的党员代表、网格员、居民群众等100余人围观旁听……这是一起民事案件在社区公开审理的场景。巡回法庭进社区( )①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形式,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②体现了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为维护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③坚持了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社会建设④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司法的义务和责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广东汕尾模拟)近年来,国家加强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税收监管和规范,多位知名网络主播因涉嫌偷逃税款被行政处罚。网络直播行业不是“法外之地”,每个符合纳税标准的网络主播都应依法纳税。同时,网络直播行业也要加强自律,实现健康发展。这意味着( )①建设法治社会需要社会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②法律都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④以法治精神滋养道德,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重庆主城区七校期末)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结合实际情况,重庆市制定了《重庆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列不属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是( )①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精心挑选服务对象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好各类社会规范的作用④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湖南长沙期中)中国古代有“厌讼”传统,老百姓万不得已才打官司。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司法领域却出现了诉讼案件激增的现象。对此,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相比古代,当前社会纠纷能够依法得到更好的解决,公平正义能够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B.从理论上讲,当诉讼成本高于诉讼可能带来的收益时,更易出现“厌讼”现象C.在现代的法治社会,诉讼是解决纠纷的唯一合法途径D.案件激增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有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接受7.(202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当前,中国治理公共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以为只要把公共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治理好了,所有社会成员都自然会奉公守法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 )①不仅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还要建设法治社会②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③必须做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能力提升练 1.(2023广东茂名模拟)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结合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实际,健全完善中西部边远地区法律援助机构设置;实施“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运用网络服务、远程视频服务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辐射;推进“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援藏律师服务团”和“同心·律师服务团”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举措( )①可以保障人民群众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及时得到法律帮助②旨在发挥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③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④旨在强化法律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湖南名校联盟联考,)下面对漫画《引领》解读正确的是( )①政府诚信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②政府诚信对全社会诚信具有示范效应③法治政府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④法治社会与法治政府存在相同的价值目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浙江衢温5+1联盟期中)在2024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营造Q市广大家庭学法的浓厚氛围,市、县妇联联合公检法司等多家单位,深入村社,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开展这一普法宣传活动是基于( )①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②法治社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③它能确保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④它能助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提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2024湖北武汉期中)浙江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枫桥经验”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主要特征。“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得到新发展,形成了党领导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发展。“枫桥经验”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创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降低矛盾化解的成本④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完善,提高矛盾解决效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3湖南长郡中学期中)“亲,您的积分已达880 000分,现有积分兑换精美礼品等您来拿。兑换地址……”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层出不穷,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需要( )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③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强化道德的社会权威地位④建设社会法律服务体系,缩小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辽宁大连月考)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下列表述符合法治精神的是( )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②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④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重庆南开中学期中)重庆市黔江区太极镇新陆村锚定建设“法治乡村”目标,积极构建新陆村法治文化宣传矩阵,延伸农村普法触角,切实打通农村普法最后一米;每月15日为“村法律顾问日”,村法律顾问到村驻点办公,为村民现场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建设法治广场,完善村规民约、院规、院训、普法宣传画、普法宣传语等内容,营造“人人信法、人人懂法、人人不违法”良好法治氛围,实现基层善治良序;每月定期召开镇村组工作联席会,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疏通民生发展“堵点”。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新陆村建设法治乡村带给我们的启示。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C 2.C 3.C 4.B 5.C 6.C 7.A1.C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破题关键)A、B、D都能体现法治社会基本特征,但与题意不符。“政府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是法治政府的表现,而不是法治社会的表现,不能体现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C符合题意。2.C 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是完备的法律体系,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④不符合题意。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说明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②正确。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说明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③符合题意。3.C 巡回法庭进社区,区人民法院、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的党员代表、网格员、居民群众等100余人围观旁听一起民事案件,体现了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为维护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这也坚持了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法治社会建设,②③正确切题。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是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而不是巡回法庭,①排除。“多元主体参与司法的义务和责任”表述错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体现的是权利而不是义务,④排除。4.B 网络直播行业也要加强自律,实现健康发展,意味着建设法治社会需要社会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①正确。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②错误。多位知名网络主播因涉嫌偷逃税款被行政处罚,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③正确。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易错点),④错误。5.C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精心挑选服务对象”表述错误,②入选。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起教化作用,要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④表述错误,入选。①③表述正确,排除。6.C 本题需注意设问限定“不合理”,属于逆向选择题。现代法治社会中,诉讼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合法途径,还包括调解、仲裁等,C说法太绝对,符合题意。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7.A “如果以为只要把公共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治理好了,所有社会成员都自然会奉公守法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表明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不仅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还要建设法治社会;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①②符合题意。题干中未涉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③④不符合题意。能力提升练1.B 2.D 3.C 4.B 5.A 6.D1.B 材料中这些举措可以保障人民群众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及时得到法律帮助,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①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发挥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②排除。材料中这些举措的目的不是强化法律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④排除。2.D 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法治国家是目标,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①③错误。漫画《引领》反映了政府诚信建设引领社会诚信,体现了政府诚信对全社会诚信具有示范效应,法治社会与法治政府存在相同的价值目标,②④正确。3.C 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这是基于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易错点),普法宣传能助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提高,①④正确。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②不选。开展这一普法宣传活动有助于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但“确保”说法过于绝对,③不选。4.B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枫桥经验”没有创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②说法错误。“枫桥经验”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无关,③不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5.A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需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①②正确切题。“强化道德的社会权威地位”表述错误,应该是强化法律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排除③。“缩小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表述错误,应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排除④。6.D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体现了法律的重要性,③符合题意。“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体现了公正审判的重要性,④符合题意。“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意思是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均由“上”决定,是典型的人治,与法治精神是对立的,①排除。“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体现的是权大于法,与法治精神不符,②排除。7.答案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村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解析 本题属于启示类试题,设问切口大,但材料指向明确。材料信息 教材知识积极构建新陆村法治文化宣传矩阵,延伸农村普法触角,切实打通农村普法最后一米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广场,完善村规民约等内容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村法律顾问到村驻点办公,为村民现场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 为村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每月定期召开镇村组工作联席会,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疏通民生发展“堵点”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