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查
政治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1.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 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 )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坐落于古都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国内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该馆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等5个专题。关于文明起源,它的标志主要包括 ( )
①城市的形成 ②铁制农具广泛推广
③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④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 )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 .1883年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高一年级政治 第1页 (共10 页)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刺密布。中国人在追求社会主义的百年历程中,同样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这说明( )
①实现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未动摇过
③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极大优势
④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6.恩格斯在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时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这说明 ( )
①空想社会主义适应了早期无产阶级渴望改变现状的需要
②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勾画和设计
③空想社会主义受时代条件的局限,存在着许多片面性、不成熟性
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前提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国际歌》中提到,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从歌词内容看,《国际歌》( )
①明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目标 ②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依靠力量
③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 ④论证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面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反映了 ( )
①我国对生产力进行调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
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③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年级政治 第2页 (共10 页)
9.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下列体现这一历程的是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②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
A. ①→③→②→④ B . ①→④→③→②
C. ④→①→③→② D . ④→③→①→②
10. 毛泽东同志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和下篇的关系,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对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我国近代国情决定了民主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互相联系、紧密衔接
③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实际上这是开天辟地一声雷。响雷过后,革命的火种已然点燃,中国的沉沉黑夜开始渐渐露出曙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的结果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 甲午战争失败后,一部分人士喊出实业救国。荣氏兄弟在这个时期筹办面粉厂,并得到两江总督的支持; 1914年"一战"爆发,面粉、棉纱销量大增,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 1922年; 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日益困难,被迫将两家工厂抵押给日商。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总的来说,荣家企业半个世纪的发展“举步维艰”。荣家企业“举步维艰”的原因在于 ( )
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实业救国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不符
③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党开始领导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受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遭到了严重挫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这其中包括 ( )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高一年级政治 第3页 (共10 页)
②实行“一化三改”,使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③进行伟大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④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 . 从播种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从一大到二十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中,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从不同维度记录了中国的非凡成就。取得上述成就主要得益于:
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
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我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不动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 . 2024年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开幕,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广交世界,与时代相通,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是因为( )
①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 . 1978年以来,中国不断进行改革开放,致力于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发展的全面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开放的措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②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A .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 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17. 从小岗破冰、深圳兴涛,到海南弄潮,雄安扬波……四十多年扬帆奋进,改革开放写下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让一个古老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四十多年波澜壮阔,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告诉我们( )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增强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年级政治 第4页 (共10 页)
18.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间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
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 . ①—④—②—③
19. 改革之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但只要我们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开拓进取,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啃下硬骨头、穿过激流险滩,行稳致远,胜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要将改革之路走稳,必须 ( )
①坚定道路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最大的制度优势
④坚定文化自信,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全人类贡献中国智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024年8月22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下列属于邓小平作出的卓越历史贡献的是 ( )
①带领党和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④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
②民族特色:根植于中国大地,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③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
④实践特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伟大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下列能支撑“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论断的是( )
①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体
高一年级政治 第5页 (共10 页)

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
④国家制度能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这表明 ( )
①中国式现代化极大丰富了中国人民精神世界
②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
③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 习近平指出,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国足迹,这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认为,这项伟大工程得以实现在于中国所拥有的完整把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德国《明镜》周刊网站也发表了类似看法。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B.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C. 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可以广泛推广
D.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5.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 ( )
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实践创新引领理论创新
③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汲取世界文明成果
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 . 新时代有“已变”,亦有“未变”面对这些“已变”和“未变”,我们要 ( )
①顺应“已变”,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具体操作方案
②顺应“已变”,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③立足“未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立足“未变”,牢牢坚持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从波澜壮阔的开国大典,到如今的繁荣昌盛,党领导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了人类历史上一段又一段的传奇。下列对建国75年来的不凡历程认识正确的有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高一年级政治 第6页 (共10 页)
②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进入新时代,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 2023年9月,中国侨联举办了“同圆共享中国梦海外侨领对话交流会”。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600名海外侨领出席会议。他们表示,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无论到哪里、无论走多远,民族之根、文化之魂、复兴之梦都是相同的。这表明中国梦 ( )
①包含着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②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③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才能成功
④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说明,实现伟大梦想 ( )
①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②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伟大事业的决定作用
③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要深化社会革命,引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202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各族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习总书记的勉励是基于
①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需要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开新局
②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
③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才能实现
④青年一代才是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2024年6月 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 ( )
①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不断提高斗争本领
②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信和自强
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永葆强大战斗力
④基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把握历史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一年级政治 第7页 (共10 页)
32 . 从嫦娥奔月,到蛟龙入海; 从北斗组网,到雪龙破冰; 从天问探火,到墨子升空。无数的“中国奇迹”充分说明 (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C. 中国已经建成现代化强国
D.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33.全国教育大会于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因为它 ( )
①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路线图、方法论和具体方案
③坚持人民至上,有助于培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栋梁之材
④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A .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汅代体现。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对应不一致的是( )
序号 引用的典故 十四个坚持
① 党的二十大报告:“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也; 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也。”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 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变化者, 乃天地之自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人不率则不从, 身不先则不信。” 坚持新发展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 . 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四个坚持”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③“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成就和经验
④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高一年级政治 第8页 (共10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2. 本卷共3题,共30 分.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30 分)
36.按照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百年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请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8分)
标志性事件 重大意义
①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② 我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 中国走向民富国强
④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卡塔尔世界杯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里,牛津学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从6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会师”里,路透社评论员看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在重庆摩托骑士逆行战山火的“中国式救援”里,外国网友看到了一个“空前团结的民族”;在中共二十大报告的笃定自信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探索着全新的道路……
变乱交织的年代,世界的目光更加聚焦中国。这里有世界1/5的人口,保持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这片土地创造了最惊人的崛起,这个国家还在不断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探索和比较中开创正确道路。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科学理论,在创新和突破中彰显制度优势,在传承和发展中孕育先进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创造了最惊人崛起的根本原因及对在新时代不断书写奇迹的启示。(10分)
高一年级政治 第9页 (共10 页)
38.阅读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读三中全会,品我国发展】
会议名称 会议的意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 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会议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强调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 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1) 从上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分)
材料二 【青春足迹,奋斗有我】
回首来路,在探索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青年留下了自己的奋斗足迹,燃烧了青春激情。救国路上,中国青年传播新思想,探索新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力量:兴国路上,中国青年学习新知识,建设新中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富国路上,中国青年勇立潮头、锐意选取,是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的强大力量。展望前路,中国青年必将亲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续写时代新篇章。
(2)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任重道远。请根据材料二,以“当代青年如何续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要求:紧扣主题,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角度多元,字数150字左右。(6分)
高一年级政治 第10页 (共10 页)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1
第I卷
(选择题共70分)
3
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1.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一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
“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位”
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坐落于古都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国内第一家
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该馆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基本
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等5个专题。关于文明起源,它的标志主要包
括()

①城市的形成
②铁制农具广泛推广
③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④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6-3900
3.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
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1883年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个
是发现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①标志普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高一年级政治第1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