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学科答案1-3 FFT 4-8 CAADD 9-13 BBDBC 14-20 AABDADC21-27 BCCBADD28.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分) ②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体育领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2分) 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一条心。(2分)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充分弘扬中国精神。(2分)29.(1)坚定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以昂扬的斗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4分) (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展开即可,各2分)(2)①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每个各1分,对应错误不得分,共4分)30.(1)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1分)浙江省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创业就业、技术创新,增加国家税收,(3分,写到任意3个给3分)从而为浙江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重要作用。(3分,写到任意3个给3分)(2)①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3个70%”的要素保障机制,营造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3分)②通过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投资等措施,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3分)③提出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实行“非禁即入”等措施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政策措施。(3分)④提出一系列拓市场促升级、优氛围增服务的务实措施来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3分)(以上写到任意三点即可得9分。)31. ①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浙江省启动“千项万亿”工程,坚持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稳中向好。(3分)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浙江开启“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在逆境中开辟外贸新局面,助推浙江经济稳中向好发展。(2分)③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浙江省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开辟外贸新局面的同时发挥好消费对经济拉动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动经济发展。(3分)余姚中学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学科试卷命题:胡红绒 审题:刘莹琰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填 T,错误的请填 F)1.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民。( )2.据报道,某家食品企业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这一事件是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表现。( )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二、选择题 I(本大题共 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4.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唯物史观 ③《共产党宣言》 ④剩余价值学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素材中,可以作为佐证的是(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民生活持续改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掷地有声,语气坚定。这是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对全体国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 )A.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中央政府是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C.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D.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据此,完成 7-8 题。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 )①中华民族已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普世的价值,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④中国人民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新时代有“已变”,亦有“未变”。面对这些“已变”和“未变”,我们( )①要顺应“已变”,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具体操作方案②要顺应“已变”,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③要立足“未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④要立足“未变”,牢牢坚持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中国梦的本质是( )A.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家安定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C.产业振兴、社会文明、环境优雅 D.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10.10 月 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 33次飞行任务。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舍生取义,不断创造中国奇迹,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可见逐梦航天( )①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②必须推进伟大工程③取决于人民的伟大斗争 ④要把小我融入大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 )①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从二〇三〇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中共中央决定,从 2023 年 4 月起,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2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以及集体智慧的结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时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是因为( )①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经济制度的基础②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③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④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唯一源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有对夫妻开了家小饭馆,取名“小南瓜”。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随着生意红火,他们聘用了数十个村民当服务人员。后来还引进国外投资机构的资金,把“小南瓜”打造成了全国性的连锁店。“小南瓜”的所有制经济形式有( )①个体经济 ②私营经济 ③外资经济 ④集体经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2023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 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1/4。这有利于( )①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③完善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 ④鼓励、支持、引导国有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做到( )A.使公有资产的绝对数量增加 B.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C.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保证公有资产在关键领域占主体地位17.某村投资 3000万元打造食用菇种植观赏基地,以“龙头加工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模式形成农工旅合作,并对接农业、科研机构、民政等有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资金保障,使每户年增收 2万余元。这启示发展集体经济要( )①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 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④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8.下列选项中属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是( )①L 公司收购 A 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②M银行收购 S 公司 97.33%的股权③政府向农户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④某省政府对全日制大学生提供物价补贴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9.近年来,贵州省对农业生产领域实行分类的核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定价办法,科学归集和分摊各区段、各类供水对象承担的成本,对各类用水实行差别定价。此举旨在( )①完善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②确保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业安全③形成合理价格,正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④运用价格机制,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发挥了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以同步富裕为根本目标C.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D.能够正确地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三、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421.在围绕薪资和休假时间的谈判破裂后,2024年 7 月 8日,韩国“全国三星电子工会”逾 6500名工人发起罢工,旨在为工人争取应有的权益和福利。工人罢工( )①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②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④将根本改变该国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2.到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 )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标志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 年 7 月 15 日-18 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据此,请回答 23—24 题。23.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面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面对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基于( )①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能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引领时代的重要法宝④扫除各种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中华民族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5②证明了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在于是否适合本国国情③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④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深化“放管服”改革,从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到不断推进“证照分离”,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准入不准营”顽疾,更大释放创业创新活力。这需要我国政府( )①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②创新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活力③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④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6.财政部表示,2024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下列选项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的是(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财政收入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扩大信贷规模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经济建设支出④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 5 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这是因为( )①绿色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②绿色发展是发展平衡与不平衡问题的统一③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④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4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在 2024 年 8 月 12 日结束的巴黎第 33 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 40 金27 银 24 铜,共 91 枚奖牌,取得了我国自 1984 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离不开我国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离不开祖国至上、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原因。(9 分)29.某校高一(l)班举行班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一话题,班主任向班级分享了两段主题材料。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广大青年学子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定奋斗目标,成为富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奋进者,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以昂扬的斗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材料二 自改革开放拉开序幕,迄今已 40 余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开放时,曾多次引经据典,其寓意深邃。现梳理几条:穷则变,变则通 ①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④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请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投身现代化国家建设写一份简要的发言提纲。(4 分)(2)结合“十四个坚持”的相关知识,写出材料二中上述名言所对应的“坚持”。(4 分)7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它创造了当前全省 56%的税收、65%的生产总值、77%的外贸出口、80%的就业岗位。为了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23 年 8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了《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措施》针对民营企业信心不足、保障不够等问题,推出了“3个 70%”的要素保障机制即在投资、用地、能耗等方面加强扶持;针对民营企业“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政府采购倾斜等措施;针对“玻璃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问题,提出了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实行“非禁即入”等措施;此外,针对政商关系“清而不亲”等问题,也提出了一系列拓市场促升级、优氛围增服务的务实措施。《措施》对民营经济的关注和支持,必将赋能浙江民营经济新飞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知识,谈谈浙江省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8 分)(2)运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知识,分析浙江省委省政府是如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9 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面对外需收缩、内需不强、价格下行的压力之下,浙江省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发展,启动“千项万亿”工程,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等九大领域,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开启“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在逆境中开辟外贸新局面;同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深挖内需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寻找更多可能。浙江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结合材料,运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的原因。(8 分)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学科答案20241113.docx 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学科试卷202411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