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1.(2023七上·杭州期中)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第一手史料(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2.(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方是《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中国两大农业区图》,其中②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粟 B.水稻 C.小麦 D.玉米3.(2023七上·杭州期中)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这一传说反映了( )A.商业的发展 B.城市的出现C.手工业的兴起 D.农业的起源4.(2023七上·杭州期中)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5.(2023七上·杭州期中)《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背铜胄(防护器具) 铜簋(盛放粮食器具) 铜卣(盛酒器) 铜刀(切割工具)A.种类丰富 B.功能单一 C.工艺简单 D.象征皇权6.(2023七上·杭州期中)“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业)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奴婢。”材料反映商鞅变法( )A.奖励耕织,发展农业 B.统一度量,发展经济C.严明法度,令行禁止 D.废除井田,土地私有7.(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四部《国学经典丛书》,如果你想了解法家的主要思想,应该选择下列哪一本( )A. B.C. D.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图是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C.齐桓公称霸中原 D.百家争鸣的出现9.(2023七上·杭州期中)“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材料中“天府”美誉出现有关的人物是( )A.李冰 B.商鞅 C.墨子 D.甘英10.(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位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穿插成语典故,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很受学生欢迎。在讲授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教师最可能用到( )A.纸上谈兵、完璧归赵 B.卧薪尝胆、退避三舍C.东施效颦、破釜沉舟 D.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1.(2023七上·杭州期中)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为“文景之治”奠定一定基础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导致了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12.(2023七上·杭州期中)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并以研习儒家经典和礼仪作为升官和补官的条件,有利于实现( )A.地方稳定 B.财政增收 C.思想统一 D.民族团结13.(2023七上·杭州期中)汉高祖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汉武帝时则多次组建强大的骑兵队伍,大举进攻匈奴。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西汉政府( )A.增强了国家实力 B.改变了军事战术C.重用了卫青、霍去病 D.瓦解了匈奴政权14.(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某张历史学习卡片上看到了“公元25年”“刘秀”“洛阳”的字样。这张卡片所学习的内容是( )A.平王迁都 B.刘邦建汉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15.(2023七上·杭州期中)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料能证实丝绸之路存在的是( )A.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B.长安出土的“汉并天下”瓦当C.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D.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16.(2023七上·杭州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B.华佗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C.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佛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D.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17.(2023七上·杭州期中)《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部书上不可能阅览到的是( )A.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C.班超出使西域 D.汉武帝泰山封禅1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图所示战争带来的影响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C.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D.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19.(2023七上·杭州期中)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如下图,下面四个选项中标记正确的( )A.西汉 B.西晋 C.前秦 D.成汉20.(2023七上·杭州期中)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与这场战争分别是( )A.东汉、官渡之战 B.西晋、淝水之战C.东晋、淝水之战 D.东晋、官渡之战21.(2023七上·杭州期中)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使“民勤本业”的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B.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地区引种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D.北民南迁推动生产技术传播22.(2023七上·杭州期中)北魏政权对新都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二是邺城。根据下表,可推断出北魏最后定都洛阳的原因是( )地点 优势洛阳 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邺城 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了北方财富A.安定社会秩序 B.学习汉族文化C.打击鲜卑贵族 D.大力发展经济23.(2023七上·杭州期中)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佛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 )A.江南开发 B.经济重心南移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24.(2023七上·杭州期中)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佛教艺术,绚丽多彩C.中外交往,交流互鉴 D.民族融合,古老悠久25.(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果国宝会说话》曾向我们展示了相传由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神龙本——神往》(如下图所示),此作品真迹出自( )A.钟繇 B.颜真卿 C.顾恺之 D.王羲之26.(2023七上·杭州期中)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后代)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史记·周本纪》材料三:(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创新的政治制度?你认为该制度实施有何作用?(3)材料三中三幅图片揭示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我们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27.(2023七上·杭州期中)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只能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攫取性经济……已很难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最终发明了农业。农业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等适合农业的地区,母系氏族公社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文献记载: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铣,若其事立。 ——《管子·海王》 释义: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文献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释义: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材料三:文帝二年诏曰:“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中国全史》“……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产生的原因,并列举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流域典型人类文明遗址(各一例)。(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的什么现象?并说明该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的主要措施。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28.(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始终贯穿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诸子,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未动摇“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材料二:材料三:嬴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成为中华大黄金时代的高峰。——柏杨《中国人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身处乱世的孔子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其政治梦想又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图1到图2的历史发展趋势,并说明形成图2所示形势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阐述嬴政如何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29.(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校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拟开展历史学习方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归纳笔记——构建知识框架】笔记一时期:史前时期时代特征: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内容:1.北京人2.原始农业的出现3.炎黄传说 笔记二时期: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时代特征:内容:1.2.3.学习内容百家争鸣、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国人暴动、黄巾起义、光武中兴、江南地区的开发、宋齐梁陈的更替、道教产生活动二【辨析观点——强化历史解释】第二组同学在查找文献史料时,发现了史学界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存在不同观点。 观点 出处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二 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活动三【解图说明——提高历史认识】壁画作为一种实物史料,能够生动反映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下是第三组同学在网上查找到的三幅来自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的壁画图片。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出自敦煌莫高窟)②牧马图(出自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出自敦煌莫高窟)(1)第一组的同学对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们的学习笔记。请参考笔记一,填写笔记二中的时代特征,并从下图右侧学习内容中选取三项完成内容的填充。(2)请简要概括表格中的两种观点,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3)请为生产状况、道路交通、生活用品三个主题选择对应的一幅壁画,并阐述选择的理由。(仿照示例作答,不可抄写示例)【示例】主题:生产工具材料:②牧马图理由:图②中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可以了解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畜牧业发展的生产状况。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距今约20万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70万一20万年以前,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使用打制工具,属于早期智人,故选C项。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前,排除A项。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前,排除B项。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北京人遗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2.【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中国两大农业区图》”,结合所学可知,②是长江流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B项。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位于图中的①,排除A项。小麦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与②不符合,排除C项。玉米原产于美洲,在当时中国没有种植,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原始农耕生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原始农耕生产的相关史实。3.【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并结合所学可知,远古传说时代,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D项。开垦耕种,种植谷蔬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与商业发展无关,排除A项。开垦耕种,种植谷蔬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不能说明城市出现,排除B项。开垦耕种,种植谷蔬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得不出手工业的兴起,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远古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远古历史人物传说的相关史实。4.【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结合所学可知,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B项。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尚未发现夏朝的成熟文字,排除A项。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文字不统一,排除C项。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字没有统一,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朝甲骨文。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甲骨文的相关史实。5.【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信息“背铜胄”“铜簋”“铜卣”“铜刀”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铸造繁荣时期,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由此可知,A表述正确,故选A项。据题干图片信息“防护器具”“盛放粮食器具”“盛酒器”“切割工具”可知,材料表明商周青铜器功能多样,并非单一,排除B项。材料列举的青铜器表明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技术先进,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商周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王权”的象征,秦朝时期才出现皇权,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商周青铜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6.【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业)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奴婢”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措施之一“奖励耕织,发展农业”,故选A项。材料描述的是“奖励耕织”,没有涉及统一度量,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奖励耕织”,没有涉及严明法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奖励耕织”,没有涉及废除井田,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7.【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法家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末期,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专制集权,著有《韩非子》一手,故选D项。《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排除A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文献,排除B项。《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诸子百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8.【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方面,政治上经过春秋纷争,小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左右政局,形成“战国七雄”的局势,另一方面,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推动了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促进了社会进步。综上可知,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故选B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排除A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首先称霸中原,与题干“战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形成百家争鸣书面,与题干不符合,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思维导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相关史实。9.【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所学可知,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庥之国”,因此与材料中“天府”美誉出现有关的人物是李冰,故选A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开始进行变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甘英,东汉时期,受班超出使大秦,受阴未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李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10.【答案】D【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张揭竿斩木,高呼“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树起了反秦大起义,故选D项。“纸上谈兵”指赵括,“完璧归赵”指蔺相如,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卧薪尝胆”指勾践,“退避三舍”指晋文公,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东施效颦”指西施,“破釜沉舟”是讲项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11.【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从而使得王国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禹死启继,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政策,促使经济恢复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排除B项。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武帝“推恩令”。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的相关史实。12.【答案】C【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并以研习儒家经典和礼仪作为升官和补官的条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设立五经博士,研习儒家经典和礼仪,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实现了思想统一,故选C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稳定了地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武帝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增加了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尊崇儒学,统一了思想,没有涉及民族团结,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武帝尊儒。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汉武帝尊儒的相关史实。13.【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汉高祖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大举进攻匈奴”,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国力孱弱,以“和亲”政策换取边境安宁,到汉武帝时期,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西汉国力强盛,实力增强,因此汉武帝组建强大的骑兵队伍,大举进攻匈奴,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汉政府对匈奴政策由“和亲”到战争的变化,并未涉及军事战术的改变,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重用了卫青、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汉朝对匈奴由和亲到征战变化的原因,未反映匈奴政权瓦解,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武帝北击匈奴,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4.【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公元25年”“刘秀”“洛阳”,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刘秀就是光武帝,在他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选D项。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开始,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史称西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文帝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出现了文景之治,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光武中兴。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光武中兴的相关史实。15.【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能证实丝绸之路存在的史料”,结合所学可知,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丝绸之路,在“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印证了丝绸之路的存在,故选D项。“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证实了商朝青铜文明繁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长安出土的‘汉并天下’瓦当”反映了汉朝国家统一,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反映了东汉时民间生活气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丝绸之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16.【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结合所学可知:A:两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表述正确,故选A项。B: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C: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D: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D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相关史实。17.【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结合所学可知,司马迁撰写《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而班超出使西域是东汉时期,因此在《史记》中上不可能阅览到班超经营西域,故选C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大战,在《史记》史事范围内,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在《史记》叙事范围内,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史记》记述到汉武帝统治时期,故汉武帝泰山封禅可以阅览到,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史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史记》的相关史实。18.【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提取题干图片信息“赤壁”“孙权、刘备军”“曹操军”并结合所学可知,208年,曹操挥军南下,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战,曹军大溃北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200年,曹操、袁绍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排除A项。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排除C项。383年,秦晋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赤壁之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略形势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19.【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王朝更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东汉之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故A为东汉,排除A项。B: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故B为西晋,故选B项。C:西晋灭亡,形成东晋与十六国的局势,故C为东晋,排除C项。D:北魏建立,结束十六国分裂统一北方,故D为北魏,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演变的相关史实。20.【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公元383年”“流亡政府”“前秦领袖苻坚”,结合所学可知,公元383年,前秦统一北方后,苻坚大军南下,企图灭东晋,统一中国,两军在淝水对峙,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因此,这个流亡政府与这场战争分别是东晋、淝水之战,故选C项。东汉非流亡政府,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对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西晋是统一王朝,不是流亡政府,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东晋为流亡政府,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对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淝水之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1.【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透辟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因此,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加速了江南的开发发展,故选D项。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与“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无关联,排除A项。北宋时期,来自占城的高产水稻新品种在江南地区推广,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是江南开发的影响,不是原因,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以南北朝江南开发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2.【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表格信息“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结合所学可知,洛阳为中原政治文化中心,远胜于经济最富庶的邺城,因为产魏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以推动鲜卑政权的封建化,故选B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安定社会秩序”并非洛阳优势,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鲜卑族的发展,并非打击鲜卑贵族,排除C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政治性目的强,大力发展经济并非主因,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23.【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内迁民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主动地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和先进文化,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有利于消解民族隔阂,促进民族交融,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北方民族交流交融,江南开发则是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北方民族交流交融,与经济重心南移信息不相符合,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北方民族交流交融,并没有涉及魏晋政权并立,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时期民族交流交融。要求学生结合“魏晋民族大交融”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4.【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据题干“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结合所学可知,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继承了秦汉以业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体现了中外文化交往,文明交流互鉴,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特点,没有体现“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特点,并非突出“佛教艺术,绚丽多彩”,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特点,没有反映“民族融合,古老悠久”,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魏晋石窑艺术成果,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25.【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材料“《兰亭序神龙本——神往》”并结合所学可知,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继承了各种书体的优点,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后世大师临摹传承,因此《兰亭序神龙本——神往》作品真迹出自王羲之,故选D项。钟繇,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独创楷书书法,与《兰亭序神龙本——神往》无关,排除A项。颜真卿,唐朝著名的楷书大师,独创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排除B项。顾恺之,东晋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王羲之《兰亭序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王羲之的相关史实。26.【答案】(1)启(夏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分封制;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或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3)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无道(或生活统治腐败)。启示:暴政会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大人世及以为礼……”可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天下为家”,结合所学可知,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2)据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后代)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3)原因: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反映了夏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图二反映了商纣王施用酷刑,残害人民,统治残暴;图三反映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朝政腐败。综上可知,材料三中三幅图片揭示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君主昏庸无道,生活统治腐败。启示: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如暴政会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故答案为:(1)启(夏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分封制;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或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3)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无道(或生活统治腐败)。启示:暴政会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相关历史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分封制的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相关史实。27.【答案】(1)原因:采集、渔猎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或旧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列举: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2)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或铁犁牛耕的出现)。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或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3)措施:以农为本;减免赋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认识: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技术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原因:据材料一“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攫取性经济……已很难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得出采集、渔猎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或旧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据材料一“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最终发明了农业”得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列举:据材料一“在黄河、长江流域等适合农业的地区,母系氏族公社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2)现象:据材料二“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铣,若其事立”“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或铁犁牛耕的出现)。影响:根据所学可知,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或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3)措施:据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可得出汉文帝和汉景帝主张以农为本;减免赋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认识: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技术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等。故答案为:(1)原因:采集、渔猎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或旧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列举: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2)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或铁犁牛耕的出现)。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或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3)措施:以农为本;减免赋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认识: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技术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等。【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早期农耕生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早期农耕生活的相关历史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铁犁牛耕的出现。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铁犁牛耕的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文景之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8.【答案】(1)政治主张:“仁”;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政治梦想:追求“天下共主”,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局面。(2)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原因:人民渴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雄才伟略等。(3)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推行,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身处乱象时代的诸子,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未动摇“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提出“仁”;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追求“天下共主”,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局面。(2)趋势:据材料二“图一战国形势图”可知战国动荡,七雄并立,国家分裂;据材料二“图二秦朝形势图”可知秦灭六国,国家一统。由此得出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国家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雄才伟略等。(3)据材料三“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成为中华大黄金时代的高峰”,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推行,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故答案为:(1)政治主张:“仁”;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政治梦想:追求“天下共主”,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局面。(2)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原因:人民渴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雄才伟略等。(3)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推行,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与政治梦想,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国到秦朝的发展趋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29.【答案】(1)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内容:赤壁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宋齐梁陈的更替。(2)观点一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观点二指出改革使鲜卑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或改变了北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参考示例1】选择主题:道路交通选择材料: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理由:图①中的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商道,可以了解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说明壁画内容、史料价值各1分,共2分)【参考示例2】选择主题:生活用品选择材料: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理由:图③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引进内地的胡床改变了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胡床这种生活用品,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状况。【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据材料活动一【归纳笔记——构建知识框架】“三国两晋南北朝”,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主要表现了赤壁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宋齐梁陈的更替。(2)据材料活动二【辨析观点——强化历史解释】“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可知,葛剑雄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据材料活动二【辨析观点——强化历史解释】“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可知,黄朴民指出改革使鲜卑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影响:综合材料活动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或改变了北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从生产状况、道路交通、生活用品三个主题选择对应的一幅壁画,结合所学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示例1】选择主题:道路交通 。选择材料: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理由:图①中的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商道,可以了解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参考示例2】选择主题:生活用品 。选择材料: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 。理由:图③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引进内地的胡床改变了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胡床这种生活用品,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状况。故答案为:(1)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内容:赤壁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宋齐梁陈的更替。(2)观点一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观点二指出改革使鲜卑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或改变了北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参考示例1】选择主题:道路交通 。选择材料: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理由:图①中的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商道,可以了解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参考示例2】选择主题:生活用品 。选择材料: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 。理由:图③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引进内地的胡床改变了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胡床这种生活用品,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状况。【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2)本题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1 / 1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1.(2023七上·杭州期中)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第一手史料(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距今约20万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70万一20万年以前,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使用打制工具,属于早期智人,故选C项。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前,排除A项。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前,排除B项。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北京人遗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2.(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方是《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中国两大农业区图》,其中②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粟 B.水稻 C.小麦 D.玉米【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中国两大农业区图》”,结合所学可知,②是长江流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B项。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位于图中的①,排除A项。小麦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与②不符合,排除C项。玉米原产于美洲,在当时中国没有种植,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原始农耕生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原始农耕生产的相关史实。3.(2023七上·杭州期中)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这一传说反映了( )A.商业的发展 B.城市的出现C.手工业的兴起 D.农业的起源【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并结合所学可知,远古传说时代,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D项。开垦耕种,种植谷蔬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与商业发展无关,排除A项。开垦耕种,种植谷蔬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不能说明城市出现,排除B项。开垦耕种,种植谷蔬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得不出手工业的兴起,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远古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远古历史人物传说的相关史实。4.(2023七上·杭州期中)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结合所学可知,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B项。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尚未发现夏朝的成熟文字,排除A项。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文字不统一,排除C项。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字没有统一,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朝甲骨文。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甲骨文的相关史实。5.(2023七上·杭州期中)《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背铜胄(防护器具) 铜簋(盛放粮食器具) 铜卣(盛酒器) 铜刀(切割工具)A.种类丰富 B.功能单一 C.工艺简单 D.象征皇权【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信息“背铜胄”“铜簋”“铜卣”“铜刀”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铸造繁荣时期,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由此可知,A表述正确,故选A项。据题干图片信息“防护器具”“盛放粮食器具”“盛酒器”“切割工具”可知,材料表明商周青铜器功能多样,并非单一,排除B项。材料列举的青铜器表明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技术先进,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商周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王权”的象征,秦朝时期才出现皇权,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商周青铜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6.(2023七上·杭州期中)“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业)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奴婢。”材料反映商鞅变法( )A.奖励耕织,发展农业 B.统一度量,发展经济C.严明法度,令行禁止 D.废除井田,土地私有【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业)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奴婢”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措施之一“奖励耕织,发展农业”,故选A项。材料描述的是“奖励耕织”,没有涉及统一度量,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奖励耕织”,没有涉及严明法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奖励耕织”,没有涉及废除井田,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7.(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四部《国学经典丛书》,如果你想了解法家的主要思想,应该选择下列哪一本( )A. B.C. D.【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法家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末期,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专制集权,著有《韩非子》一手,故选D项。《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排除A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文献,排除B项。《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诸子百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图是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C.齐桓公称霸中原 D.百家争鸣的出现【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方面,政治上经过春秋纷争,小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左右政局,形成“战国七雄”的局势,另一方面,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推动了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促进了社会进步。综上可知,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故选B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排除A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首先称霸中原,与题干“战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形成百家争鸣书面,与题干不符合,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思维导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相关史实。9.(2023七上·杭州期中)“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材料中“天府”美誉出现有关的人物是( )A.李冰 B.商鞅 C.墨子 D.甘英【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所学可知,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庥之国”,因此与材料中“天府”美誉出现有关的人物是李冰,故选A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开始进行变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甘英,东汉时期,受班超出使大秦,受阴未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李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10.(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位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穿插成语典故,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很受学生欢迎。在讲授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教师最可能用到( )A.纸上谈兵、完璧归赵 B.卧薪尝胆、退避三舍C.东施效颦、破釜沉舟 D.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案】D【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张揭竿斩木,高呼“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树起了反秦大起义,故选D项。“纸上谈兵”指赵括,“完璧归赵”指蔺相如,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卧薪尝胆”指勾践,“退避三舍”指晋文公,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东施效颦”指西施,“破釜沉舟”是讲项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11.(2023七上·杭州期中)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为“文景之治”奠定一定基础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导致了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从而使得王国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禹死启继,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政策,促使经济恢复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排除B项。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武帝“推恩令”。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的相关史实。12.(2023七上·杭州期中)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并以研习儒家经典和礼仪作为升官和补官的条件,有利于实现( )A.地方稳定 B.财政增收 C.思想统一 D.民族团结【答案】C【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并以研习儒家经典和礼仪作为升官和补官的条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设立五经博士,研习儒家经典和礼仪,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实现了思想统一,故选C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稳定了地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武帝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增加了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尊崇儒学,统一了思想,没有涉及民族团结,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武帝尊儒。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汉武帝尊儒的相关史实。13.(2023七上·杭州期中)汉高祖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汉武帝时则多次组建强大的骑兵队伍,大举进攻匈奴。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西汉政府( )A.增强了国家实力 B.改变了军事战术C.重用了卫青、霍去病 D.瓦解了匈奴政权【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汉高祖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大举进攻匈奴”,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国力孱弱,以“和亲”政策换取边境安宁,到汉武帝时期,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西汉国力强盛,实力增强,因此汉武帝组建强大的骑兵队伍,大举进攻匈奴,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汉政府对匈奴政策由“和亲”到战争的变化,并未涉及军事战术的改变,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重用了卫青、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汉朝对匈奴由和亲到征战变化的原因,未反映匈奴政权瓦解,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武帝北击匈奴,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4.(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某张历史学习卡片上看到了“公元25年”“刘秀”“洛阳”的字样。这张卡片所学习的内容是( )A.平王迁都 B.刘邦建汉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公元25年”“刘秀”“洛阳”,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刘秀就是光武帝,在他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选D项。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开始,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史称西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文帝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出现了文景之治,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光武中兴。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光武中兴的相关史实。15.(2023七上·杭州期中)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料能证实丝绸之路存在的是( )A.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B.长安出土的“汉并天下”瓦当C.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D.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能证实丝绸之路存在的史料”,结合所学可知,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丝绸之路,在“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印证了丝绸之路的存在,故选D项。“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证实了商朝青铜文明繁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长安出土的‘汉并天下’瓦当”反映了汉朝国家统一,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反映了东汉时民间生活气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丝绸之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16.(2023七上·杭州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B.华佗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C.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佛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D.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结合所学可知:A:两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表述正确,故选A项。B: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C: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D: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D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相关史实。17.(2023七上·杭州期中)《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部书上不可能阅览到的是( )A.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C.班超出使西域 D.汉武帝泰山封禅【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结合所学可知,司马迁撰写《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而班超出使西域是东汉时期,因此在《史记》中上不可能阅览到班超经营西域,故选C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大战,在《史记》史事范围内,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在《史记》叙事范围内,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史记》记述到汉武帝统治时期,故汉武帝泰山封禅可以阅览到,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史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史记》的相关史实。1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图所示战争带来的影响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C.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D.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提取题干图片信息“赤壁”“孙权、刘备军”“曹操军”并结合所学可知,208年,曹操挥军南下,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战,曹军大溃北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200年,曹操、袁绍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排除A项。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排除C项。383年,秦晋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赤壁之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略形势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19.(2023七上·杭州期中)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如下图,下面四个选项中标记正确的( )A.西汉 B.西晋 C.前秦 D.成汉【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王朝更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东汉之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故A为东汉,排除A项。B: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故B为西晋,故选B项。C:西晋灭亡,形成东晋与十六国的局势,故C为东晋,排除C项。D:北魏建立,结束十六国分裂统一北方,故D为北魏,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演变的相关史实。20.(2023七上·杭州期中)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与这场战争分别是( )A.东汉、官渡之战 B.西晋、淝水之战C.东晋、淝水之战 D.东晋、官渡之战【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公元383年”“流亡政府”“前秦领袖苻坚”,结合所学可知,公元383年,前秦统一北方后,苻坚大军南下,企图灭东晋,统一中国,两军在淝水对峙,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因此,这个流亡政府与这场战争分别是东晋、淝水之战,故选C项。东汉非流亡政府,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对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西晋是统一王朝,不是流亡政府,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东晋为流亡政府,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对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淝水之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1.(2023七上·杭州期中)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使“民勤本业”的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B.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地区引种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D.北民南迁推动生产技术传播【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透辟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因此,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加速了江南的开发发展,故选D项。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与“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无关联,排除A项。北宋时期,来自占城的高产水稻新品种在江南地区推广,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是江南开发的影响,不是原因,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以南北朝江南开发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2.(2023七上·杭州期中)北魏政权对新都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二是邺城。根据下表,可推断出北魏最后定都洛阳的原因是( )地点 优势洛阳 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邺城 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了北方财富A.安定社会秩序 B.学习汉族文化C.打击鲜卑贵族 D.大力发展经济【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表格信息“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结合所学可知,洛阳为中原政治文化中心,远胜于经济最富庶的邺城,因为产魏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以推动鲜卑政权的封建化,故选B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安定社会秩序”并非洛阳优势,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鲜卑族的发展,并非打击鲜卑贵族,排除C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政治性目的强,大力发展经济并非主因,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23.(2023七上·杭州期中)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佛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 )A.江南开发 B.经济重心南移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内迁民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主动地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和先进文化,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有利于消解民族隔阂,促进民族交融,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北方民族交流交融,江南开发则是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北方民族交流交融,与经济重心南移信息不相符合,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北方民族交流交融,并没有涉及魏晋政权并立,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时期民族交流交融。要求学生结合“魏晋民族大交融”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4.(2023七上·杭州期中)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佛教艺术,绚丽多彩C.中外交往,交流互鉴 D.民族融合,古老悠久【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据题干“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结合所学可知,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继承了秦汉以业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体现了中外文化交往,文明交流互鉴,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特点,没有体现“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特点,并非突出“佛教艺术,绚丽多彩”,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特点,没有反映“民族融合,古老悠久”,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魏晋石窑艺术成果,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25.(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果国宝会说话》曾向我们展示了相传由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神龙本——神往》(如下图所示),此作品真迹出自( )A.钟繇 B.颜真卿 C.顾恺之 D.王羲之【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材料“《兰亭序神龙本——神往》”并结合所学可知,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继承了各种书体的优点,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后世大师临摹传承,因此《兰亭序神龙本——神往》作品真迹出自王羲之,故选D项。钟繇,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独创楷书书法,与《兰亭序神龙本——神往》无关,排除A项。颜真卿,唐朝著名的楷书大师,独创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排除B项。顾恺之,东晋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王羲之《兰亭序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王羲之的相关史实。26.(2023七上·杭州期中)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后代)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史记·周本纪》材料三:(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创新的政治制度?你认为该制度实施有何作用?(3)材料三中三幅图片揭示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我们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答案】(1)启(夏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分封制;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或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3)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无道(或生活统治腐败)。启示:暴政会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大人世及以为礼……”可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天下为家”,结合所学可知,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2)据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后代)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3)原因: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反映了夏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图二反映了商纣王施用酷刑,残害人民,统治残暴;图三反映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朝政腐败。综上可知,材料三中三幅图片揭示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君主昏庸无道,生活统治腐败。启示: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如暴政会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故答案为:(1)启(夏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分封制;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或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3)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无道(或生活统治腐败)。启示:暴政会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相关历史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分封制的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相关史实。27.(2023七上·杭州期中)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只能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攫取性经济……已很难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最终发明了农业。农业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等适合农业的地区,母系氏族公社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文献记载: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铣,若其事立。 ——《管子·海王》 释义: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文献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释义: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材料三:文帝二年诏曰:“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中国全史》“……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产生的原因,并列举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流域典型人类文明遗址(各一例)。(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的什么现象?并说明该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的主要措施。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答案】(1)原因:采集、渔猎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或旧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列举: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2)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或铁犁牛耕的出现)。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或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3)措施:以农为本;减免赋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认识: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技术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原因:据材料一“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攫取性经济……已很难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得出采集、渔猎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或旧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据材料一“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最终发明了农业”得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列举:据材料一“在黄河、长江流域等适合农业的地区,母系氏族公社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2)现象:据材料二“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铣,若其事立”“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或铁犁牛耕的出现)。影响:根据所学可知,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或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3)措施:据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可得出汉文帝和汉景帝主张以农为本;减免赋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认识: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技术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等。故答案为:(1)原因:采集、渔猎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或旧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列举: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2)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或铁犁牛耕的出现)。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或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3)措施:以农为本;减免赋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认识: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技术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等。【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早期农耕生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早期农耕生活的相关历史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铁犁牛耕的出现。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铁犁牛耕的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文景之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8.(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始终贯穿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诸子,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未动摇“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材料二:材料三:嬴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成为中华大黄金时代的高峰。——柏杨《中国人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身处乱世的孔子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其政治梦想又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图1到图2的历史发展趋势,并说明形成图2所示形势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阐述嬴政如何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答案】(1)政治主张:“仁”;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政治梦想:追求“天下共主”,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局面。(2)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原因:人民渴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雄才伟略等。(3)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推行,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身处乱象时代的诸子,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未动摇“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提出“仁”;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追求“天下共主”,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局面。(2)趋势:据材料二“图一战国形势图”可知战国动荡,七雄并立,国家分裂;据材料二“图二秦朝形势图”可知秦灭六国,国家一统。由此得出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国家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雄才伟略等。(3)据材料三“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成为中华大黄金时代的高峰”,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推行,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故答案为:(1)政治主张:“仁”;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政治梦想:追求“天下共主”,重新建立大一统的局面。(2)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原因:人民渴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雄才伟略等。(3)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推行,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与政治梦想,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国到秦朝的发展趋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29.(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校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拟开展历史学习方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归纳笔记——构建知识框架】笔记一时期:史前时期时代特征: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内容:1.北京人2.原始农业的出现3.炎黄传说 笔记二时期: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时代特征:内容:1.2.3.学习内容百家争鸣、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国人暴动、黄巾起义、光武中兴、江南地区的开发、宋齐梁陈的更替、道教产生活动二【辨析观点——强化历史解释】第二组同学在查找文献史料时,发现了史学界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存在不同观点。 观点 出处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二 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活动三【解图说明——提高历史认识】壁画作为一种实物史料,能够生动反映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下是第三组同学在网上查找到的三幅来自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的壁画图片。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出自敦煌莫高窟)②牧马图(出自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出自敦煌莫高窟)(1)第一组的同学对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们的学习笔记。请参考笔记一,填写笔记二中的时代特征,并从下图右侧学习内容中选取三项完成内容的填充。(2)请简要概括表格中的两种观点,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3)请为生产状况、道路交通、生活用品三个主题选择对应的一幅壁画,并阐述选择的理由。(仿照示例作答,不可抄写示例)【示例】主题:生产工具材料:②牧马图理由:图②中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可以了解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畜牧业发展的生产状况。【答案】(1)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内容:赤壁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宋齐梁陈的更替。(2)观点一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观点二指出改革使鲜卑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或改变了北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参考示例1】选择主题:道路交通选择材料: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理由:图①中的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商道,可以了解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说明壁画内容、史料价值各1分,共2分)【参考示例2】选择主题:生活用品选择材料: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理由:图③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引进内地的胡床改变了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胡床这种生活用品,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状况。【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据材料活动一【归纳笔记——构建知识框架】“三国两晋南北朝”,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主要表现了赤壁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宋齐梁陈的更替。(2)据材料活动二【辨析观点——强化历史解释】“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可知,葛剑雄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据材料活动二【辨析观点——强化历史解释】“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可知,黄朴民指出改革使鲜卑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影响:综合材料活动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或改变了北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从生产状况、道路交通、生活用品三个主题选择对应的一幅壁画,结合所学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示例1】选择主题:道路交通 。选择材料: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理由:图①中的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商道,可以了解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参考示例2】选择主题:生活用品 。选择材料: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 。理由:图③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引进内地的胡床改变了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胡床这种生活用品,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状况。故答案为:(1)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内容:赤壁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宋齐梁陈的更替。(2)观点一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观点二指出改革使鲜卑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或改变了北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促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参考示例1】选择主题:道路交通 。选择材料: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理由:图①中的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商道,可以了解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交通。【参考示例2】选择主题:生活用品 。选择材料: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 。理由:图③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引进内地的胡床改变了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胡床这种生活用品,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状况。【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2)本题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