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蝗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能够适应陆地生活B.蝗虫的外骨骼能减少水分的蒸发C.蝗虫的腹部分节,头部和胸部不分节D.蝗虫腹部有气门,用于呼吸2.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信息交流作用的是( )A.蟑螂的昼伏夜出 C.母鸡召唤小鸡的叫声B.蜜蜂的圆形舞 D.蝶类释放性外激素3.下列关于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B.蝗虫、蚊、蜱爱叮咬人,并传播疾病C.蝎、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D.虾、蟹等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4.下列古诗词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无关的是( )A.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C.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钱惟演“蝶怨岂能重传粉,维娇疑待更求媒”5.假定一个草原是由草、羊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羊群的数量将( )A.上升后又下降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迅速上升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以下动物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 C.“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B.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 D.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7.某中学生学习了动物的信息交流后,认为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通讯,为了对其进行验证,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时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有关他们实验不合理的一项是( )A.实验用的蚂蚁要来自同蚁穴B.A岛上什么都不放,作空白对照C.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D.樟木气味浓烈、取材方便,是做“桥”的最佳选择8.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生物小组将小鼠饥饿处理后,放在迷宫入口,记录小鼠每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B.随着尝试次数增加,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变短C.如果用蚯蚓进行相同实验,找到食物时间更长D.小鼠走迷宫的行为不会随着没有食物奖励而消失9.金鱼听到掌声就来觅食的行为是经反复训练形成的。从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与该行为相似的是( )A.蜘蛛结网 B.老马识途C.孔雀开屏 D.大雁南飞10.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其中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A.骨、骨连结、肌肉 B.骨、肌肉、关节C.骨、骨骼肌、关节 D.骨、肌腱、关节11.我市已将游泳纳入体育中考项目,在游泳过程中,起到动力作用的是( )A.骨 B.关节 C.神经 D.肌肉12.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是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在表演英歌舞的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13.不少市民积极参加了乡村振兴10km的邀请赛,其中的健步行(如题图)是一种比较轻松的运动方式。下列描述你认同的是( )A.健步行中膝关节起杠杆作用B.健步行只有运动系统参与运动C.屈腿时,腓肠肌收缩,股四头肌舒张D.股四头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14.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15.下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脱臼是指结构①从②里脱离出来B.结构②能使关节牢固C.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D.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16.如图分别为兔和狼的牙齿,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①是狼的牙齿,②是兔的牙齿B.②比①多了犬齿C.①适于肉食,②适于草食D.人类牙齿的分化更接近①17.下列属于仿生学例子的是( )①以蝙蝠的超声波回声定位原理制造了雷达 ②根据响尾蛇的“热定位器”发明了跟踪敌机的响尾蛇导弹 ③模拟萤火虫发光原理,制造了由电能转变成光能的荧光灯④受“变色龙”等变色动物的启示发明了迷彩服装⑤蚕能吐丝,制造纤维⑥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具有高超的水中通讯本领 ⑦观察袋鼠奔跑前的启动特点,发明了运动场上的蹲起式起跑器 ⑧跳蚤跳跃的高度是其身长的100倍A.②③④⑤⑧ B.①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⑦ D.①②③④⑥18.“狡兔三窟”说的是兔灵敏机警,下述理由中错误的是( )A.兔有发达的神经系统B.兔有发达的四肢,能够快速运动C.兔有发达的感觉器官D.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19.每年10~11月,大约10万只候鸟远距离迁徙来到深圳湾越冬,长距离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下列与候鸟产生能量无关的是( )A.前肢变成翼 B.呼吸作用旺盛C.心跳频率快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20.2023年5月国产大型客机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飞机是模仿鸟类的仿生设计,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有牙齿,适于消化食物B.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C.胸肌发达,附在胸骨上,牵动两翼飞行D.体温恒定,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21.2024年是中国农历“龙年”。传说中的“龙”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有四肢和牙齿,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根据对“龙”的描述,你认为与其相似度最高的动物类群是( )A.节肢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22.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③幼体用鳃呼吸 ④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⑥体温不恒定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⑥ D.①④⑤⑥23.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报道,跟随乘组一同进入太空的还包括一箱斑马鱼,这是国内首次开展太空养鱼,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斑马鱼的呼吸器官是气囊 C.斑马鱼和金鱼藻存在捕食关系B.金鱼藻是鱼缸中的生产者 D.金鱼藻可以为斑马鱼提供氧气24.“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小池二首》中的诗句,其中“萍开见游鱼”描述的是荷叶散开时能见到游动的鱼儿场景。下列关于鱼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线型的身体——减小阻力 B.有翼状的胸鳍——利于滑翔C.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D.体色背深腹浅——易于隐藏25.生活中很多饰品原料都来自动物制品。下列饰品的原料来自节肢动物的是( )A.珊瑚摆件 B.珍珠耳钉 C.贝壳项链 D.真丝围巾26.猪肉绦虫、血吸虫、蛔虫、水蛭都是虫状动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猪肉绦虫、血吸虫都能寄生在人体B.猪肉绦虫、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C.蛔虫有口、无肛门,是环节动物D.水蛭可用以医疗,是环节动物27.人类的肠道可以消化大鱼大肉,但却不能消化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蛔虫不能被人体消化液消化的原因是其体表包裹着一层( )A.黏液 B.角质层 C.鳞片 D.刺丝28.如图是对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B.Ⅱ可以表示卵生C.Ⅲ可以表示脊椎动物D.Ⅳ可以表示生殖发育离不开水29.涡虫是研究组织再生的模式生物。下图为涡虫再生实验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C.涡虫切割后,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D.涡虫切割后,可再生出口、肠、肛门等结构30.下列哪种生物不是单细胞生物( )A.草履虫 B.水母 C.眼虫 D.酵母菌二、实验探究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0分)31.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过大可能引起关节损伤。由于大鼠与人类运动系统组成相似,人体运动的相关研究常以大鼠为模型。生物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②利用自制电动跑台,每天同时训练大鼠1小时。其中a组不运动;b组为低强度运动,运动速度15米/分钟;c组为中强度运动,运动速度25米/分钟;d组为高强度运动,运动速度35米/分钟。③8周后,观察大鼠的膝类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表。表:运动8周后各组大鼠膝关节观察及软骨厚度测量结果组别 膝关节 软骨厚度(微米)a 无明显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完整、未见裂痕及纤维化表现 263b 295c 332d 轻微的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可见散在的裂痕及纤维化改变 189(1)大鼠在电动跑台上跑动时,需通过 的收缩提供动力,牵拉 绕关节运动,该过程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2)如图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可以分泌滑液注入[ ] 中。关节损伤可造成滑液分泌量过大,形成“关节积液”,导致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滑膜肿胀、关节积液及关节软骨表面磨损等会影响关节 的特性。(3)实验中,设置a组大鼠的目的是起 作用,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 。(4)由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伤,b组和c组大鼠关节软骨均 ,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且 (填“低”或“中”或“高”)强度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 (2分)。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3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图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请据图作答:(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2)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 的状态下.但近年来,野味搬上了人们的餐桌,开始大量捕杀野兔,长此以往会导致牧草的变化是 。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3)图中[4] 的营养方式是 ,因此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和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四、资料分析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20分)33.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资料一:深海智能网箱养殖是我国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在远离海岸线海域养殖石斑鱼、金鲳鱼和大黄鱼等名贵鱼种。单个网箱一般深20~40米。容积超6万立方米,年鱼产量可达1000吨。网箱利用水下摄像机。传感器、5G网络和北斗定位系统等设备建构了智能管理系统,采集水质及鱼群生长状况等数据并传送到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监测水质,自动调控投饵机投放饲料和清洗渔网等功能。资料二:除大力推进深海智能网箱建设外,广东省还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进一步建设“蓝色粮仓”,希望在约42万平方公里海域上“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请回答:(1)鱼类含有蛋白质、 ,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 (填器官)被吸收。(2)石斑鱼用 呼吸,通过 来游泳,在水质好、水流快的环境中养殖可达到“类野生”的品质。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 。(3)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你结合资料二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2分)。34.保护珊瑚,刻不容缓资料一: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古老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占海底面积不足2‰的珊瑚礁,是全球1/4海洋生物的家园。我国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海,据不完全统计,南海海洋动物约5600多种,几乎涵盖动物界所有门类。如图为我国南海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资料二:珊瑚虫本无色,迷人的绚丽色彩来自其体内一种名为“虫黄藻”的海藻。它们的营养关系如下:资料三:由于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虫黄藻被迫从珊瑚虫体内逃逸,珊瑚虫最终因缺乏营养供应而死亡,进而导致珊瑚礁的退化或消失。拯救珊瑚,刻不容缓。(1)资料一中的珊瑚虫属于 动物,从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珊瑚虫和海胆具有 关系。(2)请写出资料一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如果海洋受到污染,有害物质随食物链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生物外,不可或缺的还有 以及细菌、真菌。(3)据资料二可知,珊瑚虫生活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虫黄藻的 作用,珊瑚虫则通过 作用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珊瑚虫与虫黄藻形成 关系。(4)资料三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5)请你为保护珊瑚礁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A A A D D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C C A B C D A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A A C D C B C D B二、实验探究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0分)31.(1) 骨骼肌 骨(2) ②关节腔 灵活(3) 对照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4) 增厚 中 运动强度要适当,以中等强度为宜(2分)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32. (1) 光合 (2) 稳定 增多 生态平衡(3) 细菌、真菌 异养 二氧化碳 水 无机盐 有机物四、资料分析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20分)33.(1) 脂肪 氨基酸 小肠(2) 鳃 鳍 生态因素(3) 感受器 效应器(4)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广东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其繁荣的经济为“蓝色粮仓”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广东省已经成功实施了多项海洋工程和海上资源开发项目,具有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写1条,合理即可)(2分)34.(1) 腔肠 捕食和竞争(2) 海洋藻类→鹰嘴鱼→白鲨 白鲨 非生物部分(3) 光合 呼吸 共生(4)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5)减少污水排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生物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