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见过下列产品吗?速冻冰袋新课导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见过下列产品吗?自热方便面新课导入新课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可怎样才能知道不同的物质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这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看看哪种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哪种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观察活动>>>现以氯化钠 (NaCl)、 硝酸铵(NH4NO3)、氢氧化钠(NaOH)三种固体溶于水的温度变化为例,进行实验观察。目的 知道溶解过程伴有不同的热现象。氢氧化钠易受潮并且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内进行称量,不能直接放在托盘或称量纸上进行称量。另外需注意,不要让它沾到身体上,若不小心沾到身上,先用布或纸巾等擦干,然后再用大量水进行冲洗,最后涂抹硼酸溶液。1. 分别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各 3 g ,置于 3 个同样规格的烧杯中。2. 另取 3 份各 20 mL 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水温。3. 将 3 份水分别倒进装有固体物质的烧杯中,搅拌,测量并记录固体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实验 7 – 2 】点击播放溶质 NaCl NH4NO3 NaOH加入固体前水的温度/℃固体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实验结论 4. 实验记录222222221933.8不变温度降低温度升高NaCl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NH4NO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发生了两种变化。①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②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过程 热量变化 温度变化 符号表达扩散 吸热 温度降低 Q吸水合 放热 温度升高 Q放吸放热比较 温度变化 举例Q吸>Q放 温度降低 NH4NO3【极少数】Q吸 = Q放 温度不变 NaCl【大多数】Q吸<Q放 温度升高 NaOH【少数】(2)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解释: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学化学实验也在引进现代化的测试方法,例如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可以测定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用量筒向 3 个同规格的锥形瓶中各加入 100 mL 水,再分别加进 10 g NH4NO3、 10 g NaCl和 10 g NaOH 固体,开动磁力搅拌器,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随堂演练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B2. 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食盐 B. 硝酸铵C. 蔗糖 D. 氢氧化钠D3. 向如图所示的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A. 氢氧化钠B. 白糖C. 硝酸铵D. 食盐C课堂小结热量变化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Q吸>Q放,温度降低;Q吸<Q放,温度升高;Q吸 = Q放,温度不变。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实验7-2】物质溶解吸热或放热现象.mp4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