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课件 (共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课件 (共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2 物质溶解的量
新课导入
大家都有喝糖水的经历,在冲糖水的时候,一杯水里能无限地溶解蔗糖吗?
室温下,在盛有 20 mL 水的烧杯中加入 5 g 硝酸钾,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再往烧杯中继续加入 5 g 硝酸钾,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新课探究
观察活动>>>
【实验 7 – 3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目的 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溶质 溶剂 有无固体剩余 溶解是否达到限度
5 g KNO3 20 mL 水
10 g KNO3 20 mL 水




结论: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继续溶解了。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
思考:
2. 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溶质能否继续溶解
氯化钾饱和溶液
3.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 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 即为什么必须指明溶质是什么? )
说明:
1. 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 此为氯化钾饱和溶液,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4.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①有未溶解的溶质,且固体溶质不再溶解。
②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再加少量的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例如:酒精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含酒精3~5%
含酒精8~15%
含酒精40~60%
含酒精75%
含酒精95%
讨论交流
界定溶液是否饱和时,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请进一步观察实验。
【实验7-4】向盛有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烧杯中边搅拌边加入硝酸钾,直到有固体硝酸钾剩余。将所得饱和溶液,连同其中剩余的固体颗粒,转移约一半至另一烧杯中。向其中一烧杯中添加水,边加边搅拌,观察硝酸钾的固体颗粒是否继续溶解。把另一烧杯加热,之后再冷却,观察有什么变化。
观察活动>>>
目的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1. 步骤(1),溶液中剩余的硝酸钾固体_________,此时的溶液可能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溶解
不饱和溶液
硝酸钾固体还可以继续溶解
2.步骤(2),溶液中剩余的硝酸钾固体
________,原来的饱和溶液可能变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溶解
不饱和
硝酸钾固体还可以继续溶解
溶液
3.步骤(3) ,热溶液冷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溶液肯定变成___________。
溶解的硝酸钾固体又会析出
饱和溶液
点击播放
在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减少溶剂、降温、增加溶质
增加溶剂、升温
注 意
在通过改变温度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时,要注意 Ca(OH)2的特殊性。因为其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讨论交流>>>
1. 除改变温度(一般是降温)和减少溶剂外,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也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 把蔗糖分别配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前者需要的蔗糖质量一定比后者多。这种说法对不对?
这种说法不对。题目中没有指明温度和溶剂的量(或所配溶液的量),只根据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需要蔗糖质量的多少。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与稀溶液
区 别 判定 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的含量是否达到了最大限度 溶液的浓稀取决于一定量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
影响 受温度影响,必须指明温度 与温度无关
联系 (1)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2)在一定温度下,对于溶质、溶剂均相同的溶液,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随堂演练
1.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 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
种溶质的溶液
D
2. t ℃时,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仅是( )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水 ④加足量溶质 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 B. ④和⑤ C. ②和④ D. ①和③
B
3.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D
4. 四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同种溶剂,小明分别向四个烧杯中加入某种溶质,且加入固体的质量依次减少,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________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A
B
C
D
A、B
C
D
课堂小结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一般是降温)
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一般是升温)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