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1课时 公平正义的价值思维导图权利规则机会重要保障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社会环境1星题 基础巩固1.下面图片给我们的启示有( )A①机会公平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②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正确)③公平能调动自身积极性并激发潜能 (正确)④权利公平(错误,应为制度公平)保证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2.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这一名言揭示的道理是( )AA.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B.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C.违背公平会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D.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3.[2024·合肥模拟] 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意义在于( )C①公平正义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②公平正义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③公平正义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④实现公平正义需要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努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连云港中考] 下列符合“公平正义”的有( )B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24·芜湖模拟]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是2024年春节档某部电影中的台词。我们要切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材料旨在倡导( )C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B.与违法犯罪分子殊死搏斗C.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D.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6.“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这段话告诉我们( )CA.立法过程中要保障所有人得到应得的B.要携手共进,共建共享绝对平等的社会C.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D.维护良好形象是司法机关的基本职权本题考查公平正义的相关知识。题干体现的是司法过程,没有体现立法过程,A不符合题意;平等是相对的,B说法错误;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C正确且符合题意;司法机关的基本职权是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D说法错误。故选C。7.A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解决涉老纠纷的新方式,为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立案、现场调解、巡回审判、当场送达等“家门口”诉讼服务。这些措施( )C①保障了公民的政治自由 ②是对不同情况的差别对待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落实了弱势群体享有的特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4·天津中考] 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等组织和部门共同举办了第二十届“津城百姓英雄”事迹推介活动。这有助于( )BA.规范公民权利,实现人人平等B.弘扬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C.维护公共利益,根除社会矛盾D.保证司法公平,实现长治久安2星题 进阶提升9. “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下列名言与之体现的思想相符合的有( )C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②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③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 ④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题干中名言的意思是一个公平、公正的人就像一支蜡烛,无论是四面八方,还是上上下下都能照得明亮。“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的意思是公平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强调公平的重要性,说明社会公平能够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符合题意;“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的意思是办事出于公心就能事事顺畅,自私自利则要处处碰壁,③符合题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比喻在广阔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施展才能,没有体现公平的相关内容,①与题意不符;“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的意思是兴盛与衰落都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得与失经常相互追随,没有体现公平的相关内容,④与题不符。故选C。10.庾某在小区散步时,被黄某家的小孩从35楼扔下的矿泉水瓶吓到而摔倒,经鉴定,庾某伤情构成十级伤残。庾某与黄某协商不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审理,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黄某向庾某支付医疗费等八万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该判决( )D①完善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②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③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 ④捍卫了社会的公平正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2024·福建中考]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下面的三个词条。这三个词条共同指向的大单元主题是( )◇公平和正义◇自律和他律◇国家制定或认可A.弘扬传统美德 B.维护国家制度C.勇担社会责任 D.崇尚法治精神D12.202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的通知》,合肥市政府严格落实通知要求,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严肃查处各类跟招生入学挂钩、关联的收费行为,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上述举措( )①旨在保障学生的文化权利②体现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通过立法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④C题干中“合肥市政府严格落实通知要求”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些举措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③符合题意;①排除,题干体现的是保障受教育权,未涉及文化权利;④排除,题干未涉及立法的内容。故选C。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认识公平】某班开展关于“公平”的讨论,同学们积极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同学甲: 在银行、车站、餐厅等公共场所,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这是公平。同学乙:当许多人都想获得某一个职位时,用竞争上岗的办法来确定人选,这是公平。同学丙:中考考点为视力障碍的考生设立单独考场,为其启用大字卷,这是公平。(1)结合三位同学观点中提到的内容说明什么是公平,其内涵包括哪些方面。(4分)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2)分别说明三位同学观点中提到的内容对实现公平有什么意义。(6分)公共场所按顺序排队,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竞争上岗确定入职人选,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中考为特殊的考生提供特殊的帮助,不仅能够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而且能够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守护正义】案例 一辆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驾车迅速冲上去,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单向追截很危险。于是,三辆出租车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分别从前、左、后将肇事车辆合力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在增援而来的交警控制住肇事司机后,三名出租车司机却不留姓名,悄然消失在夜幕中。(3)案例体现了正义的哪些要求?(4分)①正义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正义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平正义,是雕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传承的精神基因。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崇尚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了解公平正义】2024年4月19日,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李某抢劫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法院认为,原审法院认定李某犯抢劫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李某无罪。(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4分)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保障公平正义】2024年1月14日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依据。(6分)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23张PPT)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2课时 自由平等的追求思维导图依法行使特权依法维权性别人格尊严学习探究如何实现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珍视自由1星题 基础巩固1.2024年5月20日,深圳网警通报,网民李某某在某社交平台创建了“警方通报深圳水泥封尸案”的话题,随后引发网民关注。警方核查后,确认深圳未发生该案件,依法对李某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A.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B.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C.严格执法,打击网络谣言D.文明上网,改进网络规则A2.王某因与商家发生纠纷,为泄私愤,使用电脑“P图”软件,恶意抹黑商家,对商家造成了恶劣影响,最终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5日。该案例启发我们( )BA.要依法执政,努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B.珍惜权利,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C.限制自由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D.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权利3.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下列做法能体现珍视自由的是( )CA.被同学欺凌后寻找机会报复B.随意在公众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C.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D.老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获得优先权践行平等4.[2024·芜湖期末] 以下是我国部分法律中关于平等的规定。这一系列规定表明(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A.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B.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D.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答案:C5.面对漫画中的现象,求职者应该( )D①严厉惩办违法犯罪分子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③据理力争,增强平等意识④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4·合肥期末] 带着孩子乘坐高铁出行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日常,但低龄儿童的情绪在高铁车厢里往往难以预料和控制。为此,2024年春运期间,部分高铁列车开设了由餐车改造的“遛娃舱”,在这里,小旅客们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参与趣味游戏,借用儿童玩具或阅览故事书籍等。高铁“遛娃舱”的开设( )①扩大了带娃乘客享有的权利②有利于化解矛盾,推动社会文明有序③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④赋予了带娃乘客特权,违背了平等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2星题 进阶提升增强法治观念7. 史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日问诸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有人说金榜题名者……朱元璋听后皆不满意。大臣万钢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称赞其见解独到。故事启示我们珍视自由要( )①遵从内心意愿 ②树立法治意识 ③取得卓越成就 ④学会依法办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8.台阶变坡道,让行动不便的人放心走出家门、拥抱社会;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让身处无声世界的人能“读懂”世界的斑斓……这些细节体现了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权益保障。这是基于( )A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能够体现平等B.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C.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才能维护公平D.我们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9.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党中央一以贯之的坚定政治宣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反对特权”的问题,对领导干部提出谆谆告诫。这是因为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 )①背离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②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③是平等的大敌,践踏法律的尊严和权威④会助长权力崇拜,妨碍社会公正,滋生腐败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B【民生关怀 绿色通道 】10.小凯认为下面漫画中的两种情形违背了平等原则。(1)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 (4分)不认同。理由: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残疾人优先”“老年人绿色通道”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符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增强平等观念,努力践行平等,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2)我们的身边也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请表明你面对不平等现象的态度。(4分)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4分)【营造清朗环境 共建法治社会】11.[2024·安庆期末] “麦克风”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作为一个“网络达人”,小明和很多网民一样,积极为国家、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热心参与网络公益活动,为弱者伸张正义。但他发现,不少网民的言论令人胆战心惊:有人为博流量编造谣言,侮辱英雄;有人对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发表不当评述;还有“键盘侠”喜欢对别人妄加臆测,肆意批判,甚至发展为网络暴力……这些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安定和社会治安。小明认为:人人都应珍惜“麦克风”,有了“麦克风”不等于可以乱发声。(1)结合材料,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小明的观点正确。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公民有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编造谣言、侮辱英雄等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还危害网络环境,扰乱社会秩序。所以,有了“麦克风”不等于可以乱发声,我们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2)假设你身边也有“言论令人胆战心惊”的朋友,请你从“珍视自由”的角度对他进行规劝。(4分)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等等。(4分)(共25张PPT)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2课时 公平正义的守护思维导图原则立场讲究策略事实法律独立公正法治社会法治1星题 基础巩固1.[2024·云南中考] 以下两名同学讨论的共同话题是( )AA.坚守公平 B.爱岗敬业 C.服务社会 D.珍视自由2.[立德树人·勇于担当]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中学生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达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BA.萍萍:守护正义只需要有勇气斗争即可B.安安: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C.巍巍: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始终站在弱者一方D.丹丹:遇到不公平行为时,可以采取一切方式抗争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这一规定( )A①践行了平等原则 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③表明我国通过制度保障公平 ④表明我国努力消除城乡差别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更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这表明政府努力( )AA.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B.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C.发展基层民主,完善民主政治建设D.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题干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说法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创新、民主及社会治理格局,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4·合肥期末] 中央网信办自 2024 年 4 月 23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突出问题。这给我们中学生的警示有( )C①法律有界,自由无限 ②依法办事,恪守底线③敬畏规则,坚守正义 ④依法履职,一律平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为帮助亿万家庭缓解因疾病医疗费用支出带来的经济风险,我国建立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体系,梯次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国家建立健全三重制度综合保障体系( )①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创新之举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③让居民看病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④让民众触摸到了真实的改革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7.2024年初,电影《第二十条》热映,引起广泛关注。对影片中“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这句台词理解正确的是( )CA.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是成年人的责任B.司法机关要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C.司法机关应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D.制度保障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8.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全年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2.6万人;依法从严惩治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对137起发案二十年以上的命案依法核准追诉,让正义虽久必至、虽远必达。这些内容体现了( )①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②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③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才能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④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星题 进阶提升9.小民要写关于“维护公平正义”的演讲稿,下列热点新闻能作为直接论据的有( )C①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开展②安徽省扎实推进教育医疗“组团式”援疆③安徽省各地举办一系列迎新春文化活动④亳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打击哄抬中药材价格的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政治认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BA.推动经济发展,让人人拥有同样的生活质量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C.坚持制度保障公平,缩小人们的生活差距D.通过制度公平来保障每个公民的所有利益11.下面漫画的主旨是( )DA.无法治更自由B.抵制不平等行为C.制度保障公平D.法律维护正义12.小军在公交车上目睹一名黑衣男子行窃后,没有在乘客众多的公交车上与其正面交锋,而是用手机偷偷报警,并跟随该男子下车,一路远远尾随。在小军的准确定位下,该男子很快被抓获。小军的行为启示我们( )DA.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B.要坚守原则立场,不惜一切代价维护正义C.坚守公平需要勇气和智慧D.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要讲究策略与方法3星题 思维拓展13.【守护正义 与法同行】随着电影《第二十条》热映,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备受关注。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并明确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法律连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中关于正当防卫的部分规定如下: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1)“第二十条”被唤醒有何社会价值?(4分)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影片中一名男生因制止校园霸凌而惹上麻烦,他的妈妈在与霸凌者家长沟通时失控误伤对方,最终被拘留。在路上,这名男生问自己的父亲:“那我以后看见同学被欺负,是不是就不管了?”(2)你会如何回答这名男生的疑问?(4分)不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发现不法行为要敢于斗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做到见义“智”为;我们可以向学校和老师反映或者求助他人,也可以打电话报警。(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3)一个个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也不断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为了让“第二十条”真正落到实处,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怎么做?(6分)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做好相关法律解释工作,为公民依法行使正当防卫权利保驾护航;司法机关在审理相关案件时要敢于担当,守护正义,绝不向不法让步;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正当防卫相关案件的宣传,让有正义感的人敢于出手。(共36张PPT)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四单元复习训练突破单元大概念1.法治与自由法律链接:《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中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填一填:联系法律链接,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解答漫画疑问。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_______自由。②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____________。燃放烟花爆竹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要在法律允许的地点和时间燃放,且不能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否则就会超越自由的界限,失去相应的权利和自由。保障法律的红线2.平等选一选:(1)下图符合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是:______。(2)下图符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是:______。②④①③3.崇尚法治精神(1)填一填:思维导图有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图中“★”处应填写的是__________。法治精神(2)连一连: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平等填一填: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______。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__________。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________的行为。④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特权合法权利不平等⑤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__________的社会制度。平等有序题型思维训练—— 做法、建议、措施类主观题此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一般有“谈谈如何解决(改善、继承)……”“怎样实现……”“采取什么措施……”“就……提出你的建议”等。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设问的转化,如“劝告”“倡议”等设问都可以转化为做法、建议、措施类设问。根据材料和设问的要求答出具体做法。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查的主体,如个人角度的常用语有:树立……意识、认识到……、宣传……、利用……、学会……、维护……、同……作斗争、尊重……、践行……。如各个角度都有,则需要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出国家(法律、道德及具体举措方面)、社会、有关部门、公民个人的具体做法。①审设问→②分析材料,概括大意→③联系教材→④组织答案。我来试一试: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巩固训练见P99第2题)聚焦安徽中考1.[2024·安徽中考] 针对惠企政策落地过程中企业遇到的难题,安徽省政府搭建“免申即享”平台,企业只需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就可以实现高效审批,惠企财政资金直达企业。截至2023年年底,该平台已惠及企业2万多家。此举有利于( )①打造服务型政府②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2020·安徽中考] 正义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DA.餐馆老板李某拒不申报纳税B.王某利用手中职权给家人谋私利C.刘某强行索要小学生的财物D.张某积极向受灾的群众捐款捐物3.[2024·安庆模拟] 某班在“向正义榜样学习”主题班会上开展了下列活动。根据活动方案制定的内在逻辑关系,下列排序最为合理的是( )B①探讨培养正义情感的途径 ②感悟正义榜样的高尚情怀③分组展现搜集的正义事例 ④归纳总结个人维护正义的做法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召开“向正义榜样学习”主题班会,应先分组展现搜集的正义事例,感悟正义榜样的高尚情怀,探讨培养正义情感的途径,最后归纳总结个人维护正义的做法,正确的顺序应是③→②→①→④,B正确;A、C、D都是对主题班会活动顺序的错误认知,排除。故选B。4.[2024·安徽模拟] 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守护正义需要勇气与智慧。下列古诗体现守护正义的是( )B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 [教材P99 探究与分享]1.【变式1】漫画一《自由飞翔》和漫画二《无力回天》给我们的启示有 ( )B①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自由规范法治,也保障法治③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④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混乱与伤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变式2】天上的风筝许愿,希望能挣脱线的束缚。一阵狂风袭来,它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可满心欢喜的风筝还来不及拥抱蓝天,就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这则故事隐喻了( )CA.增强民主意识B.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C.无法治不自由D.自由平等的追求3.【变式3】情境: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力回天”了。根据材料,请你分析得到自由的风筝却“无力回天”的原因。(4分)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挣脱了束缚的风筝没有了限制,也就没有了保护,所以会“无力回天”。二、 [教材P105—106探究与分享]1.【变式1】面对当前性别和地域就业歧视现象,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①就业歧视侵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②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③不必在意,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④要反对特权,特权是平等的大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变式2】[题型训练]结合上述图片,说说应如何解决就业歧视的问题。(4分)招聘公司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求职者,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求职者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从不同角度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三、 [教材P109 探究与分享]1.【变式1】下列做法与公平的内涵相匹配的有( )序号 具体做法 公平的内涵① 男子违章行驶被查获,竟打 电话找人摆平 违背了规则公平② 一名残疾人教师招考成绩第 一仍被拒 违背了机会公平序号 具体做法 公平的内涵③ “两免一补”政策让孩子都能 上学 体现了权利公平④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 设 体现了规则公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2.【变式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学校举办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展览。同学们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主题选取了以下宣传画。注:“两免一补”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如果你是宣传画展览的讲解员,请你任选以上宣传画中的一幅,运用所学知识,为之写一段解说词。(6分)示例一:宣传画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答出两点即可)示例二:宣传画2: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答出两点即可)示例三:宣传画3: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制度保障公平。我国坚持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答出两点即可)示例四:宣传画4: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答出两点即可)四、 [教材P117 探究与分享]1.【变式1】某市曾经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一辆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驾车迅速冲上去,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单向追截很危险。于是,三辆出租车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分别从前、左、后将肇事车辆合力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三名出租车司机的做法让我们领悟到( )A.履行公民义务要明确界限B.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C.追求公平需要严格执法D.维护公民权利要守程序B2.【变式2】疯狂醉驾拖行交警,出租司机见义勇为某日凌晨,正在执勤的武汉市江岸交通大队学警杨沛智,面对酒后驾车的司机田某强行闯岗,抓住车辆的后视镜,被拖行2公里,生命危急。三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见此情景,迅速驾车冲上去。三辆出租车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将肇事车辆合力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在增援而来的交警控制住肇事司机后,三位出租车司机悄然消失在夜幕中。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中三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进行点评。(6分)案例中三位出租车司机既有守护正义的勇气,也有守护正义的智慧。他们面对非正义行为,没有退却,而是冲锋在前,敢于斗争。不仅如此,在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的过程中,三位司机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见义“智”为,维护了正义。(共31张PPT)【任务1】涂与画:请给思维导图的线条和图片涂色,你还可以加上好玩、有趣的创意,让思维开花,让知识成树。一个主题分支涂一种颜色,方便大脑记忆和分辨。【任务2】找线索:观察思维导图可知:______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崇尚法治精神,我们应该珍视自由,践行______,坚守公平,守护______。法治平等正义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思维导图自己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限制法律守底线规范保障法治法律同等对待差别对待平等合法权益社会主义法治1星题 基础巩固1.[2024·合肥期末] 图书馆阅览室里,两名同学高谈阔论,影响周围人阅读。工作人员劝阻时,他们却说:“这是我们的自由!”两名同学没有认识到( )B①公民要遵守公共秩序 ②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③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④自由是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渴望也从未消减。人们渴望拥有自由,是因为拥有自由能( )A①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②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③推动社会进步繁荣 ④不受限制为所欲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杭州警方通报“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涉案两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拍摄、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对此,公安机关依法对涉案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这警示我们( )A.网络空间没有真正的自由B.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C.法律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D.散布网络谣言必受行政处罚B4.对下面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有( )B①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②有了法律就有良好的秩序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④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制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临沂中考改编] 张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旁若无人不停地大声打电话,张女士几次提醒,该男子却置之不理,声称打电话是自己的自由,别人管不着……这位男士的言行( )A.是正确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B.是正确的,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C.是错误的,他在行使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D.是错误的,因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他没有打电话的自由C6.[2023·连云港中考] 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 )B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B.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7.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出自《韩非子●有度》,意思是说法令不偏袒权贵,墨绳不迁就弯曲。韩非子认为法律不能偏袒权贵,否则法律将形同虚设。这体现了( )A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③法律对权贵的要求更严苛 ④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 上古时期,禅让制的实行倡导选贤举能,蕴含着平等的精髓;隋朝时期,科举制的确立为广大学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B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 ②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③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④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星题 进阶提升9.对下面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A.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B.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可为所欲为C.法治标定自由界限,绝对自由是前提D.加强监督与制约,网络自由无边界10.[2024·安徽模拟] 裁判文书是公正司法形象的载体。由下面判决书可知( )人民法院判决书(节选)本院认为,被告人窦某为泄私愤两次在铁轨上设障,严重影响了……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窦某的行为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鉴于其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①法治与自由是相互联系的②窦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④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审判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11.刘某在明知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下,在自己家门口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后被公安部门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暂时失去了“行动自由”。从自由角度看,此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BA.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B.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C.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D.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道德的红线12.地铁楼梯设置升降平台,公共场所增设无障碍坡道,步行道铺设无障碍板砖,公交车上设置专属轮椅区……全国各地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 ( )D①能够消除偏见,做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②表明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③践行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④有利于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共享现代生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全国各地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践行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有利于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共享现代生活,③④正确;“消除偏见”的说法太绝对,①错误;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②错误。故选D。13.观察漫画,完成下列要求。请运用“尊重自由平等”的相关知识,对漫画中骑车人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骑车人的观点是错误的。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②正确佩戴头盔有利于引导文明出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身安全等。③我们要弘扬法治精神,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骑电动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正确佩戴头盔等。【弘扬法治精神 感悟自由平等】14.为弘扬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热点信息,准备开展综合性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信息一 2024年6月1日是我国网络安全法施行七周年。这部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个人信息保护、治理网络诈骗、实施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成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信息二 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然而,追求平等是知易行难的事。某县从乡镇选拔部分优秀教师,人们纷纷“找关系”;某地公交车司机拒绝农民工乘车……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们追求平等,扫除一切不平等现象。(1)结合信息一,请你谈谈在“数字时代”,我们应如何认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6分)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2)阅读信息二,分析不平等现象的危害。(6分)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严重打击了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践踏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等等。(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pptx 02-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2课时 自由平等的追求.pptx 03-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1课时 公平正义的价值.pptx 04-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2课时 公平正义的守护.pptx 05-第四单元复习训练.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