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语文六上第六单元 知识点考点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语文六上第六单元 知识点考点梳理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语文六上第六单元 知识点考点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九曲(qū) 颠簸(bǒ) 天涯(yá) 遨(áo)游
璀璨(cuǐ càn) 晶莹(yínɡ) 恩赐(cì) 威胁(xié)
肆虐(nüè) 盘踞(jù) 记载(zǎi) 蝈(guō)蝈
二、易写错的字
簸:注意右下是“皮”。
崖:要注意左边“丿”的穿插,“厂”里面是两个“土”。
莺: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鸟”。
裹:衣部,中间是“果”。
慷:最后四笔是点、提、撇、捺。
蔼:上下结构,草字头要盖住下部。
基:上部的里面是两横。
三、生字组词
涯yá (天涯)(生涯)(无涯)(天涯海角)
莺yīng (莺啼)(莺歌燕舞)(夜莺)(黄莺)
莹yíng (晶莹)(莹白)(蓝莹莹)(清莹)
襄guǒ (裹着)(银装素裹)(缠裹)(包裹)
篮lán (摇篮)(竹篮)(篮球)(篮子)
蔼ǎi (和蔼可亲)(蔼蔼)(瑞蔼)(慈蔼)
资zī (资源)(物资)(斥资)(资质)
矿kuàng (矿产)(矿物)(矿产)(矿石)
慷kāng (慷慨)(慷慨激昂)(慷忾)(慷慨淋漓)
慨kǎi (愤慨)(慨叹)(感慨)(慷慨解囊)
贡gòng (贡献)(贡院)(贡生)(供奉)
滥làn (滥用)(滥竽充数)(泛滥)(宁缺毋滥)
基jī (基地)(基础)(基因)(奠基)
睹dǔ (目睹)(熟视无睹)(耳闻目睹)(有目共睹)
四、多音字
曲 qū(曲折) 扫 sǎo(扫地) 相 xiāng(相互) 薄 báo(薄片)
qǔ(歌曲) sào(扫把) xiàng(照相) bó(单薄)
bò(薄荷)
载 zǎi(记载) 钻 zuān(钻研)
zài(装载) zuàn(钻石)
五、形近字
涯(天涯) 莹(晶莹) 篮(篮球) 睹(目睹)
崖(山崖) 荧(荧屏) 蓝(蓝天) 堵(堵车)
资(资本) 慷(慷慨) 莺(黄莺) 蔼(和蔼)
姿(姿势) 康(健康) 鸯(鸳鸯) 霭(雾霭)
慨(感慨) 滥(泛滥) 基(基础) 绕(绕圈)
概(大概) 监(监视) 其(其实) 饶(饶命)
六、重点词语
(1)必须掌握的词
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资源 有限 矿产 无私 慷慨 节制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目睹 子孙
(2)四字词语
水村山郭 相互交错 群星璀璨 别无去处 不紧不慢
(3)成语
和蔼可亲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七、近义词
晶莹~透明 交错~交叉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 开采~采掘
枯竭~干涸 贡献~奉献 随意~任意 盘踞~占据 险恶~凶险 恭敬~尊敬
劲挺~挺拔 凶猛~凶悍 温暖~暖和 合适~恰当 顺溜~顺畅 松散~疏松
舒服~舒适 打算~盘算
八、反义词
晶莹→浑浊 和蔼→严厉 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 慷慨→小气 开采→埋藏
枯竭→充沛 贡献→索取 恭敬→傲慢 劲挺→弯曲 勇敢→胆怯 凶猛→温顺
荡漾→平静 投入→退出 顺溜→毛糙 松散→紧凑
词语积累:
①描写神态的词语:和蔼和亲
类似的词语: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 愁眉苦脸
②含有风、雨的词语:风雨同舟
类似的词语:风雨兼程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③动词:遥望地球 提供矿产资源 毁坏资源 提出设想 蹚坏庄稼 滋润心田
④修饰词:群星璀璨的宇宙 松散的地 温暖的怀抱 粼粼的波光 了不起的奇迹
⑤描写大地的成语:山崩地裂 地动山摇 春回大地 大好河山 江河行地 山崩地陷寸草不生
十、句子积累
1.比喻句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把大气层比作纱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的美丽。
2.拟人句
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把麦籽儿当作人来写,“躺下去”“想发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籽儿播种后的状态。
3.精彩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描写,写出了环境的美丽与舒适,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的热爱之情。
十一、背诵内容整理
1.第18课《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抉带着泥沙,浪涛汹涌,奔腾万里,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
2.语文园地六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十二、课本基本内容和主题概括
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这首诗描绘了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
2.《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后世称他“杜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3.《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诗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勤劳淳朴的人们的赞美,对清幽脱俗的生活的追求。
4.《只有一个地球》从体裁上属于说明文。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美丽但渺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5.《青山不老》赞扬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6.《三黑和土地》是诗人苏金伞创作的诗歌。这首诗讲土地改革运动后,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文语言朴实无华,写了三黑的四件事:三黑把土地耙得平平整整,准备播种的事;三黑对逮蝈蝈儿的回忆,以及他想招呼小朋友来逮蝈蝈儿的事;三黑展望未来的事;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有了土地之后那种喜悦的心情。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书写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浪淘风簸自天崖 B.水村山郭酒旗风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茅檐长扫净无苔
2.下列诗作、朝代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B.《 浪淘沙》—唐—刘禹锡
C.《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D.《江南春》—唐—杜甫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重的威胁 B.清澈的湖水 C.宏伟的设想 D.耸立的山腰
4.下列语句和《只有一个地球》所表现的主题不符的一项是( )
A.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B.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C.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D.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南春》前两句写烟雨之色,后两句写晴朗之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和无限神往。
B.《只有一个地球》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C.《青山不老》点名了老人用生命捍卫着青山,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精神是不会老的。
D.《三黑与土地》讲了土地改革运动后,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tiān yá( ) lán qiú( ) hé ǎi( ) jī běn( )
zī yuán( ) kuàng chǎn( ) mù dǔ( ) kāng kǎi( )
7.查字典填空。
(1)“滥”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
(2)“莹”字是( )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可以组词为(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比喻粮食丰收,其中的“五谷”指的是 、 、黍、菽、稷;人们常用“五音不全”形容歌唱水平不高,“五音”指的是 、 、 、徵、羽。
(2) ,两山排闼送青来。
(3) ,多少楼台烟雨中。
(4)如今直上银河去, 。
9.日积月累。
五行: 、 、 、 、
五谷: 、 、黍、菽、稷
五音: 、 、徵、 、
五彩:黄、 、 、 、
10.辨字组词。
莹( ) 萤( ) 矿( ) 涯( )
篮( ) 蓝( ) 扩( ) 崖( )
三、句子训练
11.丛林中飘着薄雾。(扩句)
1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改为反问句)
13.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仿写句子)
14.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可能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修改病句)
四、课内精彩回放。
①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5.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节制( ) 慷慨( )
16.文段主要表述的观点是 。其中,第一自然段是写 ,第二自然段是写 。
17.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主要原因是
18.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19.尝试运用一两种说明方法,以“水”或“空气”为话题写一两句话.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D D A A
1.A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词义,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浪淘风簸自天崖——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意思是: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B.正确。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意思是: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C.正确。千里莺啼绿映红,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意思是: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D.正确。茅檐长扫净无苔,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意思是: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故本题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D.《江南春》作者为唐代诗人杜牧。全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D.耸立:高高的竖立。山腰:指山脚到山顶的中间部分。所以“山腰”不能和“耸立”搭配。可以改成“耸立的高山”。
故选D。
4.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A.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B.我们从现在开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让子孙承受我们破坏环境带来的后患。
C.让现在有限的可用资源,在子孙手里无限的循环下去。
D.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共同营造生命绿色,要保护自然环境。
故A与主题不符。
5.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江南春》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写江南春色,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江南景物的特点。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的是晴空中传来轻柔的阵阵春声,以及楼台亭阁若隐若现,更使这幅江南春色图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这两句诗并不是直接写晴朗之景,而是通过烟雨中的楼台亭阁来表现江南景色的独特韵味。因此,“后两句写晴朗之景”表述有误。
故选A。
6. 天涯 篮球 和蔼 基本 资源 矿产 目睹 慷慨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涯”“篮”“蔼”“资”“矿”“睹”“慷”“慨”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氵 L 上下 Y 艹 晶莹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
(1)因为“滥”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氵”,部首查字法一般先查字的部首部分。故“滥”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氵”部。
音序是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滥”读音是“làn”,所以音序是“L”。
(2)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可以看出是由“艹”和“玉”上下组合而成。故“莹”字是上下结构。
因为“莹”读音是“yíng”,所以音序是“Y”。故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Y”。
因为它的上半部分是“艹”,按照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优先考虑较为明显的部首部分。故用部首查字法应查“艹”部。
可以组词:莹润、清莹等。
8. 稻 麦 宫 商 角 一水护田将绿绕 南朝四百八十寺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以及诗词名句的默写。
(1)“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稻:这是水稻的籽实,是亚洲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黍:黍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淡黄色,去皮后俗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稷:稷一般指粟或黍属。麦:麦是小麦的简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菽:菽是大豆的古称,是一种重要的豆类作物。
“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宫:宫音是五音中的第一音,也是最基本的音。商:商音是五音中的第二音,通常与金属元素相对应。角:角音是五音中的第三音,通常与木元素相对应。徵:徵音是五音中的第四音,通常与火元素相对应。羽:羽音是五音中的第五音,也是最后一个音。
(2)书写时注意“将”“绕”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朝”“寺”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牵”“织”的正确写法。
9. 金 木 水 火 土 稻 麦 宫 商 羽 角 青 赤 白 黑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的默写。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
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
在音乐领域, 五音 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类似于简谱中的1、2、3、5、6。
五彩 在传统文化中通常指的是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行,同时象征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蕴含着五方神力。
10. 晶莹 萤火虫 矿物 天涯 篮球 蓝色 扩大 山崖
【详解】本题主要考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组每字的相同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莹可组词:晶莹、莹白、晶莹剔透等;
萤可组词:萤火虫、萤光、囊萤映雪等;
矿可组词:矿物、矿产、矿石等;
涯可组词:天涯、生涯、无涯等;
篮可组词:篮子、摇篮、篮筐等;
蓝可组词:蓝色、蓝天、湛蓝等;
扩可组词:扩写、扩句、扩充等;
崖可组词:云崖、山崖、悬崖等。
11.茂密的丛林中飘着一层浅白的薄雾。
【详解】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写句子时需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根据“丛林中飘着薄雾。”可知,扩写时可对“丛林”与“薄雾”添加修饰语。
示例:深绿色的丛林中飘着一层轻纱似的薄雾。
1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破坏它呢?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式转换。
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肯定句变反问句,加“难道”“怎能”等反问词,句末加“吗”“呢”等语气词,句号变问号。否定句变反问句,去掉否定词,句首加反问词,句末加语气词,句号变问号。
改为反问句时,首先添加反问词“难道”,然后将原句中的“不能”改为“能”,最后加上疑问语气词“吗”和问号。
故句子也可以改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难道我们能破坏它吗?
13.这么热的太阳,简直是个大火球。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分析例句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土地”比作“软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松软。仿写时运用比喻的修辞即可。
如:这个红的柿子,简直是小灯笼。
14.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病因:前后矛盾。“必将”表示肯定,“可能”表示猜测,两个词语矛盾,去掉“可能”即可。
故句子改为: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15. 控制 大方 16.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矿产资源形成时间长且不可再生,需要人类节制开采。 人类随意毁坏和滥用自然资源,导致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17.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18. 举例子 列数字 19.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不足3%。每一滴水都值得我们珍惜,因为浪费水资源就是浪费生命之源。
【解析】15.本题考查近义词。
“节制”指限制、控制,不使过度。通常用于描述对某种行为、欲望或资源使用的合理限制。近义词:控制、约束、限制。
“慷慨”指大方,不吝啬,愿意给予或付出。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中表现出的宽宏大量。 近义词:大方、豪爽。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自然段主要聚焦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它指出矿产资源并非随意可得,而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这一段落通过强调矿产资源的形成时间和开采的潜在后果,来警示人们要珍惜并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第二自然段则转向了更广泛的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这一段落通过揭示人类活动对可再生资源的负面影响,来强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文段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来阐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活动对其的潜在威胁。文段呼吁人们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从第②段“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可知,可再生资源之所以不能再生,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破坏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甚至会导致自然灾害。
1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从第①自然段“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中的“几百万年”“几亿年”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加直观地展现了矿产资源形成过程的漫长和不易,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珍贵性。
1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使用。
阅读题干可知,作答时,结合文中所提到的举例子和作比较,明确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比如水的珍贵性、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水资源的保护措施等。
例:水,这个地球表面覆盖着约71%面积的蓝色奇迹,实际上只有大约2.5%是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如同大海中的一滴珍贵眼泪。珍惜每一滴水,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生命之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