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语文四上第七单元 知识点考点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语文四上第七单元 知识点考点梳理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语文四上第七单元 知识点考点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出塞(sài) 秦国(qín) 崛起(jué)
模范(fàn) 淮河(huái) 疑惑(huò)
惩罚(chéng) 训斥(chì) 蓄意(xù)
出租(zū) 纠正(jiū) 打扰(r o)
签字(qiān) 订正(dìng) 妄想(wàng)
延安(yán) 土炕(kàng) 明媚(mèi)
二、易写错的字
醉:左边是“酉”,不是“西”。
雄:右边是“隹”,不是“住”。
晰:右边是“析”,不是“柝”。
赞:上半部分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第六笔是竖提。
胸:右半部分里面是“凶”。
塞:注意下部是“土”,不是“士”。
斥:不要忘记加上“丶”。
三、生字组词
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 怀:huái(怀念、怀乡、怀抱)
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 赞:zàn(赞成、赞许、称赞)
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 效:xiào(效应、效益、效用)
词:cí(歌词、词语、单词) 疑:yí(疑问、疑心、疑虑)
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 惑:huò(惑乱、疑惑、妖言惑众)
醉:zuì(陶醉、沉醉) 凡:fán(凡庸、凡尘、凡人)
杰:jié(杰出、英雄豪杰) 顾:gù(主顾、顾念、顾虑)
亦:yì(不亦乐乎、人云亦云) 训:xùn(训诫、训斥、训练)
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 斥:chì(斥骂、排斥、训斥)
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 晰:xī(清晰、明晰)
肃:sù(严肃、肃静、肃穆) 振:zhèn(振作、振兴、共振)
胸:xiōng(胸脯、胸襟、胸口)
四、多音字
①必须掌握的多音字
将 jiànɡ(将才) 难 nàn(苦难) 宁 nìng(宁可) 要 yāo(要求)
jiānɡ(将军) nán(难过) níng(安宁) yào(重要)
②拓展积累的多音字
为 wèi(因为) 重 zhònɡ(重点) 场 chǎng(操场)
wéi(作为) chónɡ(重复) cháng(场院)
厦 shà(高楼大厦)
xià(厦门)
五、形近字
塞(边塞)  秦(秦朝)  征(征程) 晰(清晰)  惑(疑惑)  崛(崛起)
赛(比赛) 泰(泰国) 怔(发怔) 淅(淅沥) 或(或者) 掘(发掘)
六、重点词语
(1)必须掌握的词
严肃 清晰 胸怀 赞叹 表情 非凡 训斥 体会 分量 响亮
(2)成语
光耀门楣 若有所思 为之一振 疑惑不解 左顾右盼 深居简出 随时随地
斩钉截铁 雨后春笋 顶天立地 灿烂辉煌
七、近义词
崛起~兴起 严肃~肃穆 坚定~坚决 抱负~理想 胸怀~胸襟 赞叹~赞扬
随便~随意 疑惑~迷惑 劝慰~安慰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闻名~著名
需要~需求 占领~占据 困顿~困苦 拒绝~回绝 优厚~优越
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昔日~往日 茁壮~健壮 探索~探究 犹豫~迟疑
灿烂~璀璨 满目琳琅~林林总总
八、反义词
严肃→活泼 明白→糊涂 沉郁→欢快 疑惑不解→豁然开朗 知足→贪婪
沦陷→收复 抵抗→屈服 抗议→赞同 拒绝→接受 相信→怀疑 胜利→失败
喜爱→讨厌 优厚→苛刻 斩钉截铁→优柔寡断 茁壮→柔弱 破旧→崭新
永远→暂时 失去→得到 未来→过去 满目琳琅→满目疮痍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词语积累:
①AABC式的词语:翩翩归来
类似的词语:头头是道 念念不忘 欣欣向荣 斤斤计较
②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左顾右盼 顶天立地
类似的词语:贪生怕死 开天辟地 取长补短 口是心非 有始无终
③形容十分热闹的词语:热闹非凡
类似的词语:门庭若市 热火朝天
④形容人品格高尚的词语: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英勇无畏 刚正不阿
⑤动词:追寻信念 追寻温暖 追寻光明 渡过难关 惹出麻烦 虚度生命
⑥修饰词:严肃的问题 沉郁的表情 高兴地宣布
金色的理想 明媚的春光 火红的太阳
十、句子积累
1.比喻句
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把问题比作烈火,写出了周恩来对这个问题的执着和热衷。
比喻句常见的考查题目形式:①判断是不是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②仿写比喻句。
2.感叹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用感叹的形式写出了周恩来宏大的志向,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十一、背诵内容整理
1.日积月累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诗背诵、默写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十二、课本基本内容和主题概括
1.《出塞》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2.《凉州词》一诗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投身疆场、为国献身的豪迈气概。
3.《夏日绝句》一诗通过歌颂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痛斥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本文体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怀、远大志向和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梅兰芳蓄须》写出了梅兰芳先生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6.《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民法官秉公执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B.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C.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读书,使人志存高远。
D.妈妈大义凛然地说:“晚上我加班,奶奶来接你。”
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B.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启发我们思考读书的意义。
C.“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是本打算为国捐躯,但总有几个人会活着回来。
D.《延安,我把你追寻》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
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不教胡马度阴山 ( )
A.令,使。 B.教导。 C.宗教。
5.醉卧沙场君莫笑 ( )
A.练武场。 B.大漠。 C.战场。
6.生当作人杰 ( )
A.杰出的人。 B.人中豪杰。 C.善战的人。
二、填空题
7.将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s j j x x
边 塞 杰 出 崛 起 效 果 积 蓄
án ǎo q w y
纠 缠 打 扰 签 订 妄 想 延 安
8.看拼音,写词语。
cháng zhēng chén zuì yīng xióng xiàng mù
( ) ( ) ( ) ( )
qīng xī xiōng huái yí huò xùn chì
( ) ( ) ( ) ( )
9.比一比,再组词。
秦( ) 谁( ) 租( ) 矛( )
泰( ) 唯( ) 阻( ) 茅( )
旦( ) 振( ) 怀( ) 肃( )
亘( ) 震( ) 杯( ) 潇( )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清照的“ , ”这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她豪迈和刚毅地性格。
(2)《出塞》一诗中,诗人王昌龄通过“ , ”写出边塞战争持续时间之久,边塞距离中原路途之远。
(3)“ , ”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耳边响起阵阵琵琶声,将士们酒兴正酣这样一幅盛大欢宴地场景。
(4)当我们送别朋友时,可以用“ , ”来安慰朋友,给朋友带去信心和力量,激励他前进。关于送别的诗句我还知道: , 。
(5)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历代文人墨客也创作了大量保家卫国、心怀天下的名篇佳作,如“ ,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 ”
(6)中国有句名言“ , ”,溯其源,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来的,意思是国家的兴盛和衰亡,每一个人都负有责任。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用加点词造句)
2.他卖房度日。他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3.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改为反问句)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翻译诗句)
四、信息匹配
12.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āng jiàng qiāng
将来( ) 将领( ) 将就( ) 将进酒( )
yāo yào
重要( ) 要挟( ) 要求( ) 要强( )
níng nìng
宁愿( ) 宁静( ) 安宁( ) 宁死不屈( )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与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3.画“——”的句子是一个 句,从中我们能体会到 。
14.阅读短文,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A.为虎作伥 B.哭诉无助 C.得意扬扬
周恩来亲眼见到女人的 ,外国人的 ,巡警的 ,围观者的无能为力,这让他真切感受到“ ”,这也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的原因。
15.如果你在现场,当中国巡警训斥那个女人时,你心里会怎么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D C A C B
1.D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A.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B.精忠报国: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C.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D.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不能形容妈妈交代我的话,可以改为“轻声细语”。
2.D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意思: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出自:唐 王昌龄《出塞二首 其一》。
B.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是: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意思:放眼望去,黄河蜿蜒曲折源远流长,流到了天地的尽头,与远处的白云连在了一起,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出自王之涣《凉州词》。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赠汪伦》。
根据意思可知D选项是送别诗。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A.正确。《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诗的代表之一。内容主要是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故题干叙述正确。
B.正确。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故题干叙述正确。
C.有误。“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意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故题干叙述有误。
D.正确。《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警示人们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崇高理想而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
4.A 5.C 6.B
【解析】略
7. ài ié j iào ù ch r iān àng án
【解析】略
8. 长征 沉醉 英雄 项目 清晰 胸怀 疑惑 训斥
【解析】略
9. 秦朝 谁家 租客 矛盾 泰山 唯一 阻挡 茅房 元旦 振作 怀念 严肃 横亘 震动 水杯 潇潇
【解析】略
10.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但使龙城飞将在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出自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诗为: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这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她豪迈和刚毅地性格。书写时注意“鬼雄”的正确写法。
(2)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全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意思是:秦汉以来,明月照耀下的边塞(存在着,守卫着,等待着,坚持着……),(此刻望着边塞望着明月的诗人所想的是)出塞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写出边塞战争持续时间之久,边塞距离中原路途之远。书写时注意“秦、征”的正确写法。
(3)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全诗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意思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耳边响起阵阵琵琶声,将士们酒兴正酣这样一幅盛大欢宴地场景。书写时注意“葡萄、琵琶”的正确写法。
(4)出自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这两句诗给朋友带去信心和力量,激励他前进。书写时注意“愁、涯”的正确写法。
关于送别的诗句我还知道:出自唐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5)书写时注意“城、征”的正确写法。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书写时注意“责”的正确写法。
11. 他不但不遵纪守法,反而带头挑事。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活着时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的英雄。
【解析】略
12. jiāng jiàng jiāng qiāng yào yāo yāo yào nìng níng níng nìng
【解析】略
13. 反问 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中国人没有地位,大家虽然气愤但是也无可奈何 14. B C A 中华不振 15.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巡警不帮助受难的中国人,还当外国人的帮凶,真是太耻辱了。
【解析】1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谁又敢怎么样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谁也不敢怎么样,是一个反问句。从句中“紧握着拳头”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的愤怒,但是这是再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中国人地位低下,虽然气愤,但是没有任何办法。
14.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选文中,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反而遭到巡警的训斥,只能无助地哭诉;而犯下罪行的外国人,不但没有任何的愧疚,反而趾高气扬;中国巡警不帮助中国人,反而训斥女人,真是为虎作伥。这些景象让周恩来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15.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式试题。“当中国巡警训斥那个女人时”,我们理所当然会感到愤怒,但是愤怒之余,我们还应该想到要自强不息,使国家强大起来,才能不受欺负。围绕这个要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