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章末提升课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在化工流程中的应用(课件 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章末提升课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在化工流程中的应用(课件 讲义)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在化工流程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常考化工流程题的一般形式。2.能从“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视角分析化工生产的相关问题。
1.工艺流程题的一般呈现形式
2.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
(1)审题流程
(2)识图技巧
图1箭头表示反应物加入同时生成物出来;
图2箭头表示反应物分步加入和生成物出来;
图3箭头表示循环反应。
3.典例剖析
例1 (2022·全国乙卷,26)废旧铅酸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还有少量Ba、Fe、Al的盐或氧化物等,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铅资源,通过下图流程实现铅的回收。
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难溶电解质 PbSO4 PbCO3 BaSO4 BaCO3
Ksp 2.5×10-8 7.4×10-14 1.1×10-10 2.6×10-9
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Al(OH)3 Pb(OH)2
开始沉淀的pH 2.3 6.8 3.5 7.2
完全沉淀的pH 3.2 8.3 4.6 9.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脱硫”中PbSO4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选择Na2CO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脱硫”中,加入Na2CO3不能使铅膏中BaSO4完全转化,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HAc),还要加入H2O2。
(ⅰ)能被H2O2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H2O2促进了金属Pb在醋酸中转化为Pb(Ac)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H2O2也能使PbO2转化为Pb(Ac)2,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5)“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
流程解读 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还有少量Ba、Fe、Al的盐或氧化物等,向铅膏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脱硫,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醋酸、过氧化氢进行酸浸,过氧化氢可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依据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可知,滤渣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沉铅,得到氢氧化铅沉淀,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和钡离子,氢氧化铅再进行处理得到PbO。
答案 (1)PbSO4(s)+CO(aq)===PbCO3(s)+SO(aq) 反应PbSO4(s)+CO(aq)??PbCO3(s)+SO(aq)的平衡常数K===≈3.4×105>105,PbSO4可以比较彻底的转化为PbCO3
(2)反应BaSO4(s)+CO(aq)??BaCO3(s)+SO(aq)的平衡常数K===≈0.04 105,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有限
(3)(ⅰ)Fe2+ (ⅱ)Pb+H2O2+2HAc===Pb(Ac)2+2H2O (ⅲ)作还原剂
(4)Fe(OH)3、Al(OH)3 (5)Ba2+、Na+
解析 (1)“脱硫”中,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铅反应生成碳酸铅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SO4(s)+CO(aq)===PbCO3(s)+SO(aq),Ksp(PbCO3)=7.4×10-14,Ksp(PbSO4)=2.5×10-8,反应PbSO4(s)+CO(aq)??PbCO3(s)+SO(aq)的平衡常数K====≈3.4×105>105,说明反应可以转化的比较彻底,且转化后生成的碳酸铅可由酸浸进入溶液中,减少铅的损失。(2)反应BaSO4(s)+CO(aq)??BaCO3(s)+SO(aq)的平衡常数K====≈0.04 105,说明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有限,因此加入碳酸钠不能使铅膏中的BaSO4完全转化。(3)(ⅰ)过氧化氢有氧化性,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会被过氧化氢氧化为铁离子。(ⅱ)过氧化氢促进金属Pb在醋酸溶液中转化为Pb(Ac)2,过氧化氢与Pb、HA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Pb(Ac)2和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H2O2+2HAc===Pb(Ac)2+2H2O。(ⅲ)过氧化氢也能使PbO2转化为Pb(Ac)2,铅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PbO2是氧化剂,则过氧化氢是还原剂。(4)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依据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5)加入碳酸钠不能使铅膏中的BaSO4完全转化,铁离子、铝离子分别转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铅转化为氢氧化铅,最终转化为氧化铅,因此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Ba2+和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时引入的Na+。
例2 (2023·山东,17)盐湖卤水(主要含Na+、Mg2+、Li+、Cl-、SO和硼酸根等)是锂盐的重要来源。一种以高镁卤水为原料经两段除镁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Ksp(Li2CO3)=2.2×10-2。相关化合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含硼固体中的B(OH)3在水中存在平衡:B(OH)3+H2O??H++-(常温下,Ka=10-9.24);B(OH)3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硼砂Na2B4O5(OH)4·8H2O。常温下,在0.10 mol·L-1硼砂溶液中,2-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OH)3和-,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pH=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精制Ⅰ后溶液中Li+的浓度为2.0 mol·L-1,则常温下精制Ⅱ过程中CO浓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mol·L-1以下。若脱硼后直接进行精制 Ⅰ,除无法回收HCl外,还将增加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用量。
(3)精制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操作X时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进行该操作而直接浓缩,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4O5(OH)4]2-+5H2O??2B(OH)3+2[B(OH)4]- 9.24 (2)Mg(OH)2、CaSO4 5.5×10-3 Na2CO3、CaO (3)加入纯碱将精制Ⅰ所得滤液中的Ca2+转化为CaCO3(或除去精制Ⅰ所得滤液中的Ca2+),提高Li2CO3纯度 盐酸 浓缩液中因CO浓度过大使得Li+过早沉淀,即浓缩结晶得到的NaCl中会混有Li2CO3,最终所得Li2CO3的产率减小
解析 (2)精制Ⅰ后溶液中Li+的浓度为2.0 mol·L-1,由Ksp(Li2CO3)=2.2×10-2可知,则常温下精制Ⅱ过程中CO浓度应控制在 mol·L-1=5.5×10-3 mol·L-1以下。(3)精制Ⅰ中,加入CaO,由于CaSO4微溶于水,精制Ⅰ所得滤液中还含有一定浓度的Ca2+,还需要除去Ca2+,因此,精制Ⅱ的目的是加入纯碱将精制Ⅰ所得滤液中的Ca2+转化为CaCO3(或除去精制Ⅰ所得滤液中的Ca2+),提高Li2CO3纯度。操作X是为了除去剩余的碳酸根离子,防止引入杂质离子,应选择的试剂是盐酸。
1.实验小组设计实验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并进行定性检验。
已知:Ksp[Mg(OH)2]=5.6×10-12,Ksp(BaSO4)=1.1×10-10,Ksp(BaCO3)=2.6×10-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时,调节溶液的pH>12,可使滤液中c(Mg2+)<1×10-5mol·L-1
B.加入Na2CO3溶液仅发生反应:Ba2++CO===BaCO3↓、Ca2++CO===CaCO3↓
C.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是2H++CO===CO2↑+H2O、H++OH-===H2O
D.若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进行过滤,可以避免白色沉淀M的生成
答案 B
解析 常温时,调节溶液的pH>12,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10-2 mol·L-1,则滤液中c(Mg2+)<=5.6×10-8 mol·L-1<1×10-5 mol·L-1,A正确;由题意可知,加入过量饱和Na2CO3溶液还会存在部分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故还有反应:BaSO4(s)+CO(aq)===BaCO3(s)+SO(aq),B错误;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氢氧化钠、碳酸钠,故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是2H++CO===CO2↑+H2O、H++OH-===H2O,C正确;流程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会将部分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沉淀,同时生成硫酸根离子,故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进行过滤,可以避免白色沉淀M的生成,D正确。
2.(2023·山西忻州高二月考)四水合磷酸锌[Zn3(PO4)2·4H2O,难溶于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环保防锈颜料。实验室以锌灰(含Zn、ZnO、PbO、CuO、FeO、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Zn3(PO4)2·4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Ksp(ZnS)=1.6×10-24,Ksp(CuS)=6.4×10-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SiO2
B.步骤Ⅰ中,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后加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3Fe2++7H2O===MnO2↓+3Fe(OH)3↓+5H+
C.若试剂a为ZnS,反应ZnS(s)+Cu2+(aq)===Zn2+(aq)+CuS(s)的K=2.5×1011
D.沉锌后的母液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有K2SO4、(NH4)2SO4
答案 A
解析 原料锌灰(含Zn、ZnO、PbO、CuO、FeO、Fe2O3、SiO2等)中,SiO2不与酸反应,PbO被硫酸转化为难溶的PbSO4,其余完全变成相应的硫酸盐进入溶液,滤渣Ⅰ为硫酸铅和SiO2。加入高锰酸钾氧化硫酸亚铁,其自身被还原为MnO2,硫酸亚铁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滤渣Ⅱ为MnO2、Fe(OH)3,试剂a用来除掉溶液中的铜离子。加入碳酸氢铵得到ZnCO3和Zn(OH)2,加入H3PO4得到Zn3(PO4)2·4H2O。反应ZnS(s)+Cu2+(aq)===Zn2+(aq)+CuS(s)的K====2.5×1011,C正确。
3.钴的氧化物常用于制取催化剂和颜料等。以含钴废料(含Co2O3和少量Fe、Al、Mn、Ca、Mg等的氧化物及活性炭)为原料制取钴的氧化物的流程如下。
已知:萃取时发生的反应为Co2++n(HA)2??CoA2·(n-1)(HA)2+2H+。
(1)除Fe、Al:先加入NaClO3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调节pH。写出NaClO3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Ca、Mg:当某离子浓度c≤1×10-6 mol·L-1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尽。
①为使Ca2+、Mg2+除尽,必须保持溶液中c(F-)≥________mol·L-1。
②若调节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2+、Mg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sp(CaF2)=1.0×10-10,Ksp(MgF2)=7.4×10-11,Ka(HF)=3.5×10-4]
(3)萃取、反萃取:加入某有机酸萃取剂(HA)2,实验测得Co2+萃取率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向萃取所得有机相中加入H2SO4,反萃取得到水相。
①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2+萃取率随pH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Fe2++ClO+6H+===6Fe3++Cl-+3H2O
(2)①0.01 ②pH偏低,氢离子浓度过大导致氟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HF分子
(3)①实现Co2+的提取和富集 ②随着pH升高,氢离子浓度减小,Co2++n(HA)2??CoA2·(n-1)(HA)2+2H+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o2+萃取率升高;若pH过高,则Co2+转化为Co(OH)2沉淀,导致Co2+萃取率下降
解析 (2)①Ksp(CaF2)=1.0×10-10,Ksp(MgF2)=7.4×10-11,则氟化钙溶解度更大,钙离子除尽需要保证氟离子浓度至少为= mol·L-1=0.01 mol·L-1。(3)①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将Co2+从滤液中提取到有机层中,然后分液后再反萃取到水层中,实现Co2+的提取和富集。
(选择题1~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化工行业常用硒(Se)作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用后处理简便等优点。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Se、Ag2Se,还含有少量Ag、Au、Pt等)为原料制备纯硒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净化除杂”时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提纯硒(沸点为685 ℃);
②焙烧后,Cu、Ag均以硫酸盐形式存在,Ksp(Ag2SO4)=1.4×10-5;
③“浸出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不小于0.01 mol·L-1;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认为不含该离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硫酸并焙烧”时使用的硫酸应为浓硫酸
B.“水吸收”过程得到的溶液呈酸性
C.在实验室蒸馏时,需要用到直形冷凝管
D.“浸出液”中的溶质成分一定不含Ag+和SO
答案 D
解析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Se2-氧化成SeO2,稀硫酸不能将Cu2Se氧化成CuSO4和SeO2,故“加硫酸并焙烧”时使用的硫酸应为浓硫酸,A正确;Se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加水后溶液呈酸性,B正确;当“浸出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等于0.01 mol·L-1时,c2(Ag+)·c(SO)=0.022×0.01=4×10-6<1.4×10-5,“浸出液”中的溶质含有Ag2SO4,D错误。
2.某含锰废水中主要含有MnSO4,另含H+、Fe2+、Ca2+、Mg2+、Cu2+、Al3+等,某同学为了回收Mn单质设计如下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25 ℃时,Ksp(CaF2)=1.5×10-10、Ksp(MgF2)=7.5×10-11。
A.滤渣1主要含Fe(OH)3和Al(OH)3
B.除钙镁步骤中,当Ca2+、Mg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2
C.滤液4主要含(NH4)2CO3
D.反应①中Si可用铝替代
答案 C
解析 含锰废水中加入H2O2把Fe2+氧化为Fe3+,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生成Fe(OH)3和Al(OH)3沉淀,所以滤渣1主要含Fe(OH)3和Al(OH)3,故A正确;除钙镁步骤中,当Ca2+、Mg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2,故B正确;“沉锰过程”是硫酸锰与NH4HCO3反应生成MnCO3沉淀、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硫酸铵,滤液4主要含硫酸铵,故C错误;MnO能和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所以反应①中Si可用铝替代,故D正确。
3.一种吸收SO2再经氧化得到硫酸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用0.1 mol·L-1NaOH溶液吸收SO2,若通入S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的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种的浓度c总=c(H2SO3)+c(HSO)+c(SO)。H2SO3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1=1.29×10-2、Ka2=6.24×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B.“吸收”所得溶液中:c(Na+)+c(H+)=c(HSO)+c(SO)+c(OH-)
C.若“吸收”所得c总=0.1 mol·L-1溶液中:c(SO)D.“氧化”调节溶液pH约为5,主要发生反应:2HSO+O2===2SO+2H+
答案 D
解析 二氧化硫是气体,温度越高,溶解越难,因此“吸收”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故A错误;“吸收”所得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c(Na+)+c(H+)=c(HSO)+2c(SO)+c(OH-),故B错误;“吸收”所得c总=0.1 mol·L-1溶液中,溶质为亚硫酸氢钠,HSO的水解常数Kh2==≈7.75×10-13c(H2SO3),故C错误;“氧化”调节溶液pH约为5,根据Ka1=1.29×10-2==,则==1.29×103,因此溶液中主要是亚硫酸氢钠,此时氧化主要发生反应2HSO+O2===2SO+2H+,故D正确。
4.(2023·湖南,9)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Cu2+、Fe3+、Zn2+、Al3+)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Fe(OH)3 Cu(OH)2 Zn(OH)2 Al(OH)3
开始沉淀pH 1.9 4.2 6.2 3.5
完全沉淀pH 3.2 6.7 8.2 4.6
②Ksp(CuS)=6.4×10-36,Ksp(ZnS)=1.6×10-2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沉渣Ⅰ”中含有Fe(OH)3和Al(OH)3
B.Na2S溶液呈碱性,其主要原因是S2-+H2O??HS-+OH-
C.“沉淀池Ⅱ”中,当Cu2+和Zn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4.0×10-12
D.“出水”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
答案 D
解析 当pH=1.9时氢氧化铁开始沉淀,当pH=3.5时氢氧化铝开始沉淀,当pH=4时,则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即“沉渣Ⅰ”中含有Fe(OH)3和Al(OH)3,A正确;硫化钠溶液中的硫离子可以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使溶液显碱性,其第一步水解的方程式为S2-+H2O??HS-+OH-,B正确;当铜离子和锌离子完全沉淀时,则硫化铜和硫化锌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则====4.0×10-12,C正确;“出水”中除含有阴离子外,还含有大量的Na+、Ca2+等,故只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不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D错误。
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模拟海水中的离子浓度/(mol·L-1) Na+ Mg2+ Ca2+ Cl- HCO
0.439 0.050 0.011 0.560 0.001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已知:Ksp(CaCO3)=3.4×10-9,Ksp(MgCO3)=6.8×10-6,Ksp[Ca(OH)2]=4.7×10-6,Ksp[Mg(OH)2]=5.6×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C.滤液N中存在Ca2+和Mg2+
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沉淀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
答案 A
解析 步骤①中,从题给条件可知n(NaOH)=0.001 mol,即n(OH-)=0.001 mol,依据离子反应“先中和、后沉淀、再其他”的反应规律,当1.0 L模拟海水中加入0.001 mol NaOH时,OH-恰好与HCO完全反应:OH-+HCO===CO+H2O,生成0.001 mol CO。由于Ksp(CaCO3) Ksp(MgCO3),生成的CO与水中的Ca2+反应生成CaCO3沉淀:Ca2++CO===CaCO3↓,所以沉淀X为CaCO3,故A项正确;由于CO只有0.001 mol,反应生成CaCO3所消耗的Ca2+为0.001 mol,滤液中还剩余c(Ca2+)=0.010 mol·L-1,则滤液M中同时存在Ca2+和Mg2+,故B项错误;步骤②中,当向滤液M中加入NaOH固体调至pH=11.0时,此时滤液中c(OH-)=1×10-3 mol·L-1,则Q[Ca(OH)2]=c(Ca2+)·c2(OH-)=0.010×(10-3)2=10-8Ksp[Mg(OH)2],有Mg(OH)2沉淀生成;又Ksp[Mg(OH)2]=c(Mg2+)·c2(OH-)=5.6×10-12,c(Mg2+)=5.6×10-6 mol·L-1<1.0×10-5 mol·L-1,则滤液N中不存在Mg2+,故C项错误;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则n(NaOH)=0.105 mol,与0.050 mol Mg2+发生反应:Mg2++2OH-===Mg(OH)2↓,生成0.050 mol Mg(OH)2,剩余0.005 mol OH-,由于Q[Ca(OH)2]=c(Ca2+)·c2(OH-)=0.010×(0.005)2=2.5×10-76.(21分)(2023·全国甲卷,26)BaTiO3是一种压电材料。以BaSO4为原料,采用下列路线可制备粉状BaTiO3。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后固体产物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化”步骤应选用的酸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盐酸 d.磷酸
(4)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淀”步骤中生成BaTiO(C2O4)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nCO=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做还原剂,将BaSO4还原 (2)S2-+Ca2+===CaS↓ (3)c (4)不可行 CaS也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气体和可溶于水的CaCl2,影响产品纯度 (5)BaCl2+TiCl4+2(NH4)2C2O4+H2O===BaTiO(C2O4)2↓+4NH4Cl+2HCl (6)1∶1
解析 由流程和题中信息可知,BaSO4与过量的碳粉及过量的氯化钙在高温下焙烧得到CO、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烧渣经水浸取后过滤,滤渣中含碳粉和CaS,滤液中有BaCl2和BaS;滤液经酸化后浓缩结晶得到BaCl2晶体,溶于水后,加入TiCl4和(NH4)2C2O4将钡离子充分沉淀得到BaTiO(C2O4)2;BaTiO(C2O4)2经热分解得到BaTiO3。(3)浸取后滤液中主要为BaCl2和BaS,为不引入杂质,“酸化”步骤应选用盐酸。(6)“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TiO(C2O4)2BaTiO3+2CO2↑+2CO↑,因此,产生的∶nCO =1∶1。
7.(21分)(2023·河南新乡高二期末)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
常温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c=0.1 mol·L-1) 的pH 1.5 3.4 8.9 12.0
沉淀完全(c=1.0×10-5 mol·L-1)的pH 2.8 4.7 10.9 13.8
已知:①“焙烧”中,TiO2、SiO2几乎不发生反应,Al2O3、MgO、CaO、Fe2O3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
②Kb(NH3·H2O)≈2×10-5。
(1)为了加快“焙烧”速率,可采用的物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Al2O3“焙烧”时,转化为NH4Al(SO4)2;
①NH4Al(SO4)2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0.1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水浸”后的pH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11.6,最先析出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水浸渣在160 ℃“酸溶”,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填“水浴”或“油浴”)加热。
(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TiO2+水解析出TiO2·xH2O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表中数据,可计算出Ksp[Mg(OH)2]=__________。
答案 (1)粉碎(或搅拌)
(2)①NH4Al(SO4)2===NH+Al3++2SO
②c(SO)>c(NH)>c(Al3+)>c(H+)>c(OH-) (3)Fe3+ (4)油浴
(5)TiO2++(x+1)H2OTiO2·xH2O↓+2H+ (6)1.0×10-11.2
解析 (2)②在0.1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中,硫酸铝铵完全电离:NH4Al(SO4)2===NH+Al3++2SO,硫酸根离子不水解,Kh(NH)==5×10-10,Kh(Al3+)===1×10-9.1,Al3+的水解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故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SO)>c(NH)>c(Al3+)>c(H+)>c(OH-)。
(3)Fe3+完全沉淀的pH为2.8,故最先析出的离子是Fe3+。
(4)水浴加热温度不会高于100 ℃,而水浸渣在160 ℃“酸溶”,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油浴。
(6)根据Mg2+完全沉淀的pH为10.9,完全沉淀时Mg2+浓度为1.0×10-5 mol·L-1,故Ksp[Mg(OH)2]=c(Mg2+)·c2(OH-)=1×10-5×(10-3.1)2=1.0×10-11.2。
8.(28分)(2023·广东东山中学高二期末)二草酸合铜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微溶于冷水、酒精,可溶于热水。已知CuO+2KHC2O4===K2[Cu(C2O4)2]+H2O,实验室制备二草酸合铜酸钾晶体{K2[Cu(C2O4)2]·2H2O}可采用下列步骤:
(1)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常温下,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当所得溶液的pH=7时,则溶液中c(Cu2+)=______________{已知该温度下Ksp[Cu(OH)2]=2.2×10-20}。
(3)已知H2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Ka1=5.6×10-2、Ka2=1.5×10-4,则KHC2O4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操作④后得到的晶体需用少量酒精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__。
(6)原料H2C2O4纯度的测定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称取一定量的H2C2O4试样,配制成250 mL溶液,取试样溶液25.00 mL,用a 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液滴定,消耗酸性KMnO4标准液b mL(假设杂质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①滴定前,盛装酸性KMnO4标准液的仪器在排气泡时,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答案 (1)Cu2++2H2O??Cu(OH)2+2H+
(2)2.2×10-6 mol·L-1 (3)酸性 (4)除去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和水分,同时酒精易挥发,晶体易干燥 (5)烧杯、玻璃棒
(6)①b ②当滴入最后半滴KMnO4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解析 (1)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铜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氢离子。
(2)在常温下,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当所得溶液的pH=7时,根据Ksp[Cu(OH)2]=2.2×10-20=c(Cu2+)·c2(OH-)=c(Cu2+)×(1×10-7)2,解得c(Cu2+)=2.2×10-6 mol·L-1。
(3)已知H2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Ka1=5.6×10-2、Ka2=1.5×10-4,HC2O的水解常数Kh2===×10-12(6)①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酸式滴定管里,c为碱式滴定管,滴定前,盛装酸性KMnO4标准液的仪器在排气泡时,应选择图中的b。第2课时 离子反应在化工流程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常考化工流程题的一般形式。2.能从“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视角分析化工生产的相关问题。
1.工艺流程题的一般呈现形式
2.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
(1)审题流程
(2)识图技巧
图1箭头表示反应物加入同时生成物出来;
图2箭头表示反应物分步加入和生成物出来;
图3箭头表示循环反应。
3.典例剖析
例1 (2022·全国乙卷,26)废旧铅酸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还有少量Ba、Fe、Al的盐或氧化物等,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铅资源,通过下图流程实现铅的回收。
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难溶电解质 PbSO4 PbCO3 BaSO4 BaCO3
Ksp 2.5× 10-8 7.4× 10-14 1.1× 10-10 2.6× 10-9
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Al(OH)3 Pb(OH)2
开始沉淀的pH 2.3 6.8 3.5 7.2
完全沉淀的pH 3.2 8.3 4.6 9.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脱硫”中PbSO4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选择Na2CO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脱硫”中,加入Na2CO3不能使铅膏中BaSO4完全转化,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HAc),还要加入H2O2。
(ⅰ)能被H2O2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H2O2促进了金属Pb在醋酸中转化为Pb(Ac)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H2O2也能使PbO2转化为Pb(Ac)2,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5)“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________。
流程解读 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还有少量Ba、Fe、Al的盐或氧化物等,向铅膏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脱硫,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醋酸、过氧化氢进行酸浸,过氧化氢可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依据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可知,滤渣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沉铅,得到氢氧化铅沉淀,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和钡离子,氢氧化铅再进行处理得到PbO。
例2 (2023·山东,17)盐湖卤水(主要含Na+、Mg2+、Li+、Cl-、SO和硼酸根等)是锂盐的重要来源。一种以高镁卤水为原料经两段除镁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Ksp(Li2CO3)=2.2×10-2。相关化合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含硼固体中的B(OH)3在水中存在平衡:B(OH)3+H2O??H++-(常温下,Ka=10-9.24);B(OH)3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硼砂Na2B4O5(OH)4·8H2O。常温下,在0.10 mol·L-1硼砂溶液中,2-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OH)3和-,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pH=__________。
(2)滤渣 Ⅰ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精制 Ⅰ 后溶液中Li+的浓度为2.0 mol·L-1,则常温下精制 Ⅱ 过程中CO浓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mol·L-1以下。若脱硼后直接进行精制 Ⅰ,除无法回收HCl外,还将增加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用量。
(3)精制 Ⅱ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操作X时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若不进行该操作而直接浓缩,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小组设计实验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并进行定性检验。
已知:Ksp[Mg(OH)2]=5.6×10-12,Ksp(BaSO4)=1.1×10-10,Ksp(BaCO3)=2.6×10-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时,调节溶液的pH>12,可使滤液中c(Mg2+)<1×10-5mol·L-1
B.加入Na2CO3溶液仅发生反应:Ba2++CO===BaCO3↓、Ca2++CO===CaCO3↓
C.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是2H++CO===CO2↑+H2O、H++OH-===H2O
D.若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进行过滤,可以避免白色沉淀M的生成
2.(2023·山西忻州高二月考)四水合磷酸锌[Zn3(PO4)2·4H2O,难溶于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环保防锈颜料。实验室以锌灰(含Zn、ZnO、PbO、CuO、FeO、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Zn3(PO4)2·4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Ksp(ZnS)=1.6×10-24,Ksp(CuS)=6.4×10-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 Ⅰ 的主要成分是SiO2
B.步骤 Ⅰ 中,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后加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3Fe2++7H2O===MnO2↓+3Fe(OH)3↓+5H+
C.若试剂a为ZnS,反应ZnS(s)+Cu2+(aq)===Zn2+(aq)+CuS(s)的K=2.5×1011
D.沉锌后的母液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有K2SO4、(NH4)2SO4
3.钴的氧化物常用于制取催化剂和颜料等。以含钴废料(含Co2O3和少量Fe、Al、Mn、Ca、Mg等的氧化物及活性炭)为原料制取钴的氧化物的流程如下。
已知:萃取时发生的反应为Co2++n(HA)2??CoA2·(n-1)(HA)2+2H+。
(1)除Fe、Al:先加入NaClO3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调节pH。写出NaClO3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Ca、Mg:当某离子浓度c≤1×10-6 mol·L-1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尽。
①为使Ca2+、Mg2+除尽,必须保持溶液中c(F-)≥________mol·L-1。
②若调节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2+、Mg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sp(CaF2)=1.0×10-10,Ksp(MgF2)=7.4×10-11,Ka(HF)=3.5×10-4]
(3)萃取、反萃取:加入某有机酸萃取剂(HA)2,实验测得Co2+萃取率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向萃取所得有机相中加入H2SO4,反萃取得到水相。
①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2+萃取率随pH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84张PPT)
第三章 章末提升课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在化工
流程中的应用
1.了解常考化工流程题的一般形式。
2.能从“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视角分析化工生产的相关问题。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工艺流程题的一般呈现形式
2.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
(1)审题流程
(2)识图技巧
图1箭头表示反应物加入同时生成物出来;
图2箭头表示反应物分步加入和生成物出来;
图3箭头表示循环反应。
3.典例剖析
(2022·全国乙卷,26)废旧铅酸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还有少量Ba、Fe、Al的盐或氧化物等,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铅资源,通过下图流程实现铅的回收。
例1
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难溶电解质 PbSO4 PbCO3 BaSO4 BaCO3
Ksp 2.5×10-8 7.4×10-14 1.1×10-10 2.6×10-9
金属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Al(OH)3 Pb(OH)2
开始沉淀的pH 2.3 6.8 3.5 7.2
完全沉淀的pH 3.2 8.3 4.6 9.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脱硫”中PbSO4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选择Na2CO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脱硫”中,加入Na2CO3不能使铅膏中BaSO4完全转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HAc),还要加入H2O2。
(ⅰ)能被H2O2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
Fe2+
过氧化氢有氧化性,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会被过氧化氢氧化为铁离子。
(ⅱ)H2O2促进了金属Pb在醋酸中转化为Pb(Ac)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b+H2O2+2HAc===Pb(Ac)2+2H2O
过氧化氢促进金属Pb在醋酸溶液中转化为Pb(Ac)2,过氧化氢与Pb、HA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Pb(Ac)2和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H2O2+2HAc===Pb(Ac)2+2H2O。
(ⅲ)H2O2也能使PbO2转化为Pb(Ac)2,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作还原剂
过氧化氢也能使PbO2转化为Pb(Ac)2,铅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PbO2是氧化剂,则过氧化氢是还原剂。
(4)“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依据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
Fe(OH)3、Al(OH)3
(5)“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
Ba2+、Na+
加入碳酸钠不能使铅膏中的BaSO4完全转化,铁离子、铝离子分别转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铅转化为氢氧化铅,最终转化为氧化铅,因此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Ba2+和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时引入的Na+。
【流程解读】 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还有少量Ba、Fe、Al的盐或氧化物等,向铅膏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脱硫,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醋酸、过氧化氢进行酸浸,过氧化氢可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依据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可知,滤渣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沉铅,得到氢氧化铅沉淀,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和钡离子,氢氧化铅再进行处理得到PbO。
例2
(2023·山东,17)盐湖卤水(主要含Na+、Mg2+、Li+、Cl-、 和硼
酸根等)是锂盐的重要来源。一种以高镁卤水为原料经两段除镁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Ksp(Li2CO3)=2.2×10-2。相关化合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含硼固体中的B(OH)3在水中存在平衡:B(OH)3+H2O H++[B(OH)4]-(常温下,Ka=10-9.24);B(OH)3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硼砂Na2B4O5(OH)4·8H2O。常温下,在0.10 mol·L-1硼砂溶液中,[B4O5(OH)4]2-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OH)3和[B(OH)4]-,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溶液pH=______。
[B4O5(OH)4]2-+5H2O 2B(OH)3+2[B(OH)4]-
9.24
(2)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精制Ⅰ后溶液中Li+的浓度为2.0 mol·L-1,则常温下精制Ⅱ过程中浓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mol·L-1以下。若脱硼后直接进行精制Ⅰ,除无法回收HCl外,还将增加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用量。
Mg(OH)2、CaSO4
5.5×10-3
Na2CO3、CaO
(3)精制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操作X时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若不进行该操作而直接浓缩,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加入纯碱将精制Ⅰ所得滤液中的Ca2+转化为CaCO3(或除去精制Ⅰ所得滤液中的Ca2+),提高Li2CO3纯度
盐酸
浓缩液中因 浓度过大使得Li+过早沉淀,即浓缩结晶得到的NaCl中会混有Li2CO3,最终所得Li2CO3的产率减小
精制Ⅰ中,加入CaO,由于CaSO4微溶于水,精制Ⅰ所得滤液中还含有一定浓度的Ca2+,还需要除去Ca2+,因此,精制Ⅱ的目的是加入纯碱将精制Ⅰ所得滤液中的Ca2+转化为CaCO3 (或除去精制
Ⅰ所得滤液中的Ca2+),提高Li2CO3纯度。操作X是为了除去剩余的碳酸根离子,防止引入杂质离子,应选择的试剂是盐酸。
1
2
3
1.实验小组设计实验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 并进行定性
检验。
已知:Ksp[Mg(OH)2]=5.6×10-12,Ksp(BaSO4)=1.1×10-10,Ksp(BaCO3)=2.6×10-9。
跟踪训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时,调节溶液的pH>12,
可使滤液中c(Mg2+)<1×
10-5mol·L-1
B.加入Na2CO3溶液仅发生反应:
===CaCO3↓
C.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是2H++ ===CO2↑+H2O、H++OH-===H2O
D.若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进行过滤,可以避免白色沉淀M的生成

跟踪训练
1
2
3
跟踪训练
常温时,调节溶液的pH>12,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10-2 mol·L-1,则滤液
中c(Mg2+)<
=5.6×10-8 mol·L-1<1×10-5 mol·L-1,A正确;
1
2
3
跟踪训练
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氢氧化钠、碳酸钠,故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是2H++
===CO2↑+H2O、H++OH-===H2O,C正确;
流程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会将部分硫酸钡转化为碳酸钡沉淀,同时生成硫酸根离子,故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进行过滤,可以避免白色沉淀M的生成,D正确。
1
2
3
2.(2023·山西忻州高二月考)四水合磷酸锌[Zn3(PO4)2·4H2O,难溶于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环保防锈颜料。实验室以锌灰(含Zn、ZnO、PbO、CuO、FeO、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Zn3(PO4)2·4H2O的流程如下:
跟踪训练
已知:Ksp(ZnS)=1.6×10-24,Ksp(CuS)=6.4×10-36。
1
2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SiO2
B.步骤Ⅰ中,调节溶液的pH
约为5后加KMnO4溶液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7H2O===MnO2↓+3Fe(OH)3↓+5H+
C.若试剂a为ZnS,反应ZnS(s)+Cu2+(aq)===Zn2+(aq)+CuS(s)的K=2.5×
1011
D.沉锌后的母液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有K2SO4、(NH4)2SO4
跟踪训练

1
2
3
跟踪训练
原料锌灰(含Zn、ZnO、PbO、CuO、FeO、Fe2O3、SiO2等)中,SiO2不与酸反应,PbO被硫酸转化为难溶的PbSO4,其余完全变成相应的硫酸盐进入溶液,滤渣Ⅰ为硫酸铅和SiO2。加入高锰酸钾氧化硫酸亚铁,其自身被还原为MnO2,硫酸亚铁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滤渣Ⅱ为MnO2、Fe(OH)3,试剂a用来除掉溶液中的铜离子。
1
2
3
跟踪训练
1
2
3
3.钴的氧化物常用于制取催化剂和颜料等。以含钴废料(含Co2O3和少量Fe、Al、Mn、Ca、Mg等的氧化物及活性炭)为原料制取钴的氧化物的流程如下。
跟踪训练
已知:萃取时发生的反应为Co2++n(HA)2 CoA2·(n-1)(HA)2+2H+。
1
2
3
(1)除Fe、Al:先加入NaClO3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调节pH。写出NaClO3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1
2
3
(2)除Ca、Mg:当某离子浓度c≤1×10-6 mol·L-1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尽。
①为使Ca2+、Mg2+除尽,必须保持溶液中c(F-)≥_______mol·L-1。
跟踪训练
0.01
1
2
3
跟踪训练
1
2
3
②若调节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2+、Mg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sp(CaF2)=1.0×10-10,Ksp(MgF2)=7.4×10-11,Ka(HF)=3.5×10-4]
跟踪训练
pH偏低,氢离子浓度过大导致氟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HF分子
1
2
3
(3)萃取、反萃取:加入某有机酸萃取剂(HA)2,实验测得Co2+萃取率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向萃取所得有机相中加入H2SO4,反萃取得到水相。
跟踪训练
①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Co2+的提取和富集
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将Co2+从滤液中提取到有机层中,然后分液后再反萃取到水层中,实现Co2+的提取和富集。
1
2
3
②Co2+萃取率随pH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子浓度减小,Co2++n(HA)2 CoA2·(n-1)(HA)2+2H+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o2+萃取率升高;若pH过高,则Co2+转化为Co(OH)2沉淀,导致Co2+萃取率下降
随着pH升高,氢离
1
2
3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1.化工行业常用硒(Se)作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用后处理简便等优点。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Se、Ag2Se,还含有少量Ag、Au、Pt等)为原料制备纯硒的工艺流程如图。
课时对点练
已知:①“净化除杂”时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提纯硒(沸点为685 ℃);
②焙烧后,Cu、Ag均以硫酸盐形式存在,Ksp(Ag2SO4)=1.4×10-5;
③“浸出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不小于0.01 mol·L-1;离子浓度小于1×
10-5mol·L-1时,认为不含该离子。
1
2
3
4
5
6
7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硫酸并焙烧”时使用的硫酸应为浓硫酸
B.“水吸收”过程得到的溶液呈酸性
C.在实验室蒸馏时,需要用到直形冷凝管
D.“浸出液”中的溶质成分一定不含Ag+和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Se2-氧化成SeO2,稀硫酸不能将Cu2Se氧化成CuSO4和SeO2,故“加硫酸并焙烧”时使用的硫酸应为浓硫酸,A正确;
Se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加水后溶液呈酸性,B正确;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当“浸出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等于0.01 mol·L-1时,c2(Ag+)·c( )=0.022×0.01=4×10-6<1.4×10-5,“浸出液”中的溶质含有Ag2SO4,D错误。
2.某含锰废水中主要含有MnSO4,另含H+、Fe2+、Ca2+、Mg2+、Cu2+、Al3+等,某同学为了回收Mn单质设计如下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已知25 ℃时,Ksp(CaF2)=1.5×10-10、Ksp(MgF2)=7.5×10-11。
A.滤渣1主要含Fe(OH)3和Al(OH)3
B.除钙镁步骤中,当Ca2+、Mg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 =2
C.滤液4主要含(NH4)2CO3
D.反应①中Si可用铝替代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含锰废水中加入H2O2把Fe2+氧化为Fe3+,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生成Fe(OH)3和Al(OH)3沉淀,所以滤渣1主
要含Fe(OH)3和Al(OH)3,故A正确;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沉锰过程”是硫酸锰与NH4HCO3反应生成MnCO3沉淀、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硫酸铵,滤液4主要含硫酸铵,故C错误;
MnO能和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所以反应①中Si可用铝替代,故D正确。
3.一种吸收SO2再经氧化得到硫酸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用0.1 mol·
L-1NaOH溶液吸收SO2,若通入S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的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种的浓度c总=c(H2SO3)+ 。
H2SO3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1=1.29×10-2、Ka2=6.24×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二氧化硫是气体,温度越高,溶解越难,因此“吸收”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故A错误;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4.(2023·湖南,9)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Cu2+、Fe3+、Zn2+、Al3+)的部分流程如图: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②Ksp(CuS)=6.4×10-36,Ksp(ZnS)=1.6×10-24。
物质 Fe(OH)3 Cu(OH)2 Zn(OH)2 Al(OH)3
开始沉淀pH 1.9 4.2 6.2 3.5
完全沉淀pH 3.2 6.7 8.2 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沉渣Ⅰ”中含有Fe(OH)3和Al(OH)3
B.Na2S溶液呈碱性,其主要原因是S2-+H2O HS-+OH-
C.“沉淀池Ⅱ”中,当Cu2+和Zn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 =4.0×
10-12
D.“出水”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当pH=1.9时氢氧化铁开始沉淀,当pH=3.5时氢氧化铝开始沉淀,当pH=4时,则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即“沉渣Ⅰ”中含有Fe(OH)3和Al(OH)3,A正确;
硫化钠溶液中的硫离子可以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使溶液显碱性,其第一步水解的方程式为S2-+H2O HS-+OH-,B正确;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出水”中除含有阴离子外,还含有大量的Na+、Ca2+等,故只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不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D错误。
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模拟海水中的离子浓度/(mol·L-1) Na+ Mg2+ Ca2+ Cl-
0.439 0.050 0.011 0.560 0.001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已知:Ksp(CaCO3)=3.4×10-9,Ksp(MgCO3)=6.8×10-6,Ksp[Ca(OH)2]=4.7×10-6,Ksp[Mg(OH)2]=5.6×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X为CaCO3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C.滤液N中存在Ca2+和Mg2+
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沉淀Y为Ca(OH)2和Mg(OH)2的
混合物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由于 只有0.001 mol,反应生成CaCO3所消耗的Ca2+为0.001 mol,滤液中还剩余c(Ca2+)=0.010 mol·L-1,则滤液M中同时存在Ca2+和Mg2+,故B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步骤②中,当向滤液M中加入
NaOH固体调至pH=11.0时,此
时滤液中c(OH-)=1×10-3 mol·
L-1,则Q[Ca(OH)2]=c(Ca2+)·
c2(OH-)=0.010×(10-3)2=10-8Ksp[Mg(OH)2],有Mg(OH)2沉淀生成;又Ksp[Mg(OH)2]=c(Mg2+)·c2(OH-)=5.6×10-12,c(Mg2+)=5.6×10-6 mol·L-1<1.0×10-5 mol·L-1,则滤液N中不存在Mg2+,故C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则n(NaOH)=
0.105 mol,与0.050 mol
Mg2+发生反应:Mg2++
2OH-===Mg(OH)2↓,生成0.050 mol Mg(OH)2,剩余0.005 mol OH-,由于Q[Ca(OH)2]=c(Ca2+)·c2(OH-)=0.010×(0.005)2=2.5×10-7< Ksp[Ca(OH)2],所以无Ca(OH)2沉淀析出,沉淀Y为Mg(OH)2,故D项错误。
6.(21分)(2023·全国甲卷,26)BaTiO3是一种压电材料。以BaSO4为原料,采用下列路线可制备粉状BaTiO3。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1)“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后固体产物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做还原剂,将BaSO4还原
S2-+Ca2+===CaS↓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3)“酸化”步骤应选用的酸是_____
(填标号)。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盐酸 d.磷酸
c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由流程和题中信息可知,BaSO4与过量的碳粉及过量的氯化钙在高温下焙烧得到CO、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烧渣经水浸取后过滤,滤渣中含碳粉和CaS,滤液中有BaCl2和BaS;滤液经酸化后浓缩结晶得到
BaCl2晶体,溶于水后,加入TiCl4和(NH4)2C2O4将钡离子充分沉淀得到BaTiO(C2O4)2;BaTiO(C2O4)2经热分解得到BaTiO3。
浸取后滤液中主要为BaCl2和BaS,为不引入杂质,“酸化”步骤应选用盐酸。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4)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行
CaS也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气体和可溶于水的CaCl2,影响产品纯度
(5)“沉淀”步骤中生成BaTiO(C2O4)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BaCl2+TiCl4+2(NH4)2C2O4+H2O===BaTiO(C2O4)2↓
+4NH4Cl+2HCl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6)“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 ∶nCO=________。
1∶1
“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TiO(C2O4)2
BaTiO3+2CO2↑+2CO↑,因此,产生的 ∶nCO =1∶1。
7.(21分)(2023·河南新乡高二期末)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常温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c=0.1 mol·L-1)的pH 1.5 3.4 8.9 12.0
沉淀完全(c=1.0×10-5 mol·L-1) 的pH 2.8 4.7 10.9 13.8
已知:①“焙烧”中,TiO2、SiO2几乎不发生反应,Al2O3、MgO、CaO、Fe2O3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
②Kb(NH3·H2O)≈2×10-5。
(1)为了加快“焙烧”速率,可
采用的物理方法为____________
(填一种即可)。
(2)Al2O3“焙烧”时,转化为
NH4Al(SO4)2;
①NH4Al(SO4)2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粉碎(或搅拌)
②在0.1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c=0.1 mol·L-1)的pH 1.5 3.4 8.9 12.0
沉淀完全(c=1.0×10-5 mol·L-1) 的pH 2.8 4.7 10.9 13.8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3)“水浸”后的pH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11.6,最先析出的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c=0.1 mol·L-1)的pH 1.5 3.4 8.9 12.0
沉淀完全(c=1.0×10-5 mol·L-1) 的pH 2.8 4.7 10.9 13.8
Fe3+
Fe3+完全沉淀的pH为2.8,故最先析出的离子是Fe3+。
(4)水浸渣在160 ℃“酸溶”,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填“水浴”或“油浴”)加热。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油浴
水浴加热温度不会高于100 ℃,而水浸渣在160 ℃“酸溶”,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油浴。
(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TiO2+水解析出TiO2·xH2O沉淀,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6)利用表中数据,可计算出Ksp[Mg(OH)2]=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c=0.1 mol·L-1)的pH 1.5 3.4 8.9 12.0
沉淀完全(c=1.0×10-5 mol·L-1) 的pH 2.8 4.7 10.9 13.8
1.0×10-11.2
根据Mg2+完全沉淀的pH为10.9,完全沉淀时Mg2+浓度为1.0×10-5 mol·
L-1,故Ksp[Mg(OH)2]=c(Mg2+)·c2(OH-)=1×10-5×(10-3.1)2=1.0×10-11.2。
8.(28分)(2023·广东东山中学高二期末)二草酸合铜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微溶于冷水、酒精,可溶于热水。已知CuO+2KHC2O4=== K2[Cu(C2O4)2]+H2O,实验室制备二草酸合铜酸钾晶体{K2[Cu(C2O4)2]·2H2O}可采用下列步骤: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1)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Cu2++2H2O Cu(OH)2+2H+
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铜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氢离子。
(2)在常温下,胆矾溶液与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
氧化铜,当所得溶液的pH
=7时,则溶液中c(Cu2+)
=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该温度下Ksp[Cu(OH)2]=2.2×10-20}。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2.2×10-6 mol·L-1
在常温下,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当所得溶液的pH=7时,根据Ksp[Cu(OH)2]=2.2×10-20=c(Cu2+)·c2(OH-)=c(Cu2+) ×(1×10-7)2,解得c(Cu2+)=2.2×10-6 mol·L-1。
(3)已知H2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Ka1=5.6×10-2、Ka2=1.5×10-4,则KHC2O4溶液显________
(填“酸性”或“碱性”)。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酸性
(4)操作④后得到的晶体需用少量酒精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除去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和水分,同时酒精易挥发,晶体易干燥
烧杯、玻璃棒
(5)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______。
(6)原料H2C2O4纯度的测定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称取一定量的H2C2O4试样,配制成250 mL溶液,取试样溶液25.00 mL,用a 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液滴定,消耗酸性KMnO4标准液b mL(假设杂质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①滴定前,盛装酸性KMnO4标准液的仪器在排气泡时,应选择图中的_____(填字母)。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b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酸式滴定管里,c为碱式滴定管,滴定前,盛装酸性KMnO4标准液的仪器在排气泡时,应选择图中的b。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课时对点练
当滴入最后半滴KMnO4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