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理解城市化的意义。2.理解城市化的形成条件及其与三次产业的关系。3.运用相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以及我国城市化的特点。知识点一 城市化[学生用书P36]1.含义: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2.表现3.意义(1)缩小城乡发展差距。(2)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5)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思考】 为什么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提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方面。但无论是产业上的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还是空间上的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均是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为根本的。材料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6年和2013年的同比例平面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1)从图中看出,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在哪些方面?(2)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城市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有何变化?提示:(1)城市区域扩大,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有商场和公园绿地,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2)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的过程、表现及结果 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t1到t4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2)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目条件和图示可获得以下主要信息:①从t1到t4城市数目在增多,城市用地在扩大;②城市成群、连片,此过程即为城市化过程。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 城市用地面积扩大 城市群形成(2)城市化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知识点二 城市化动力机制[学生用书P37]1.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2.主要表现【思考】 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这种说法准确吗?为什么?提示:上述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不遵循这种一般规律,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图表导读]读教材P37图2-13 世界城市化的推进,思考下列问题。(1)20世纪,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何变化?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多少?(2)20世纪,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有何变化?在哪一阶段增幅最大?提示:(1)20世纪,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48%左右。(2)20世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在1950~2000年增幅最大。材料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结果。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浪潮扑面而来。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呢?这股动力来自于拉力和推力。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结合材料探究:(1)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2)城市的拉力因素和农村的推力因素主要有哪些?提示:(1)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2)如下图归纳。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产业 影响第一产业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第二产业 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图表示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回答(1)~(2)题。(1)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工业、农业、服务业B.服务业、工业、农业C.农业、服务业、工业D.工业、服务业、农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城市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B.多数城市的服务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C.城市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D.科技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曲线开始时b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劳动力比重最大,c的劳动力比重最小,可以判断b是农业,c是服务业,则a是工业。第(2)题,城市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多数城市的工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答案:(1)A (2)C知识点三 城市化特点[学生用书P38]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特点 目前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市区范围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 总体水平较低,推进迅速;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问题 大城市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逐渐恶化,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了“虚假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城市生态破坏严重,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解决措施 建设卫星城和工业区;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合理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乡村向城市转变2.中国的城市化(1)特点(2)过程:乡村—城市的转型过程,城市不断提升的过程。(3)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应注重以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的创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思考】 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为什么城市化水平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提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平高,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图表导读]读教材P39图2-16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思考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2)1982年以后,我国城市化速度特别快,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提示:(1)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3)①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④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材料一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材料二 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二中各国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目前各国处于城市化的哪一个阶段?近20年来各国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3)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提示:(1)不同国家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时间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发展中国家起步早,英国尤其早,因其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美国次之,日本第三,印度第四,巴西开始最晚。目前英国、美国、日本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而印度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巴西处于加速阶段。近20年来,英国、美国、日本城市化发展趋缓甚至停滞,巴西的城市化加速发展,印度的城市化速度较慢。(2)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趋势:英国、美国、日本城市化地域将不断向农村推进,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巴西将进入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印度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3)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从城市化进程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不同阶段。2.城市化的地域差异 国家类型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原因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不到40%)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问题及原因 问题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2)近年来,甲类国家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的现象,其原因不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解析:甲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的城市化,目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乙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目前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乡村环境优美,随着小城镇及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逐渐从城市向乡村及小城镇流动。答案:(1)D (2)C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重点必背 1.什么是城市化?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3.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什么影响?4.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何不同?6.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微点拨 1.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推进的主要动力。2.城市化的标志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比重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3.在城市化过程中,不仅区域的地表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及人口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人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4.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并不表明城市化水平降低,而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新阶段。5.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是不合理的。发达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是由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且与城市化的速度不相适应、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学生用书P40])知识点一 城市化1.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解析:选B。由图示可以看出,北京城区面积在不断扩大。知识点二 城市化动力机制2.2014年10月31日,是首个世界城市日,主题为“城市的转型与发展”。下列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非常活跃 ③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④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由从事第一、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A。根据城市化定义可知,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④错。结合选择项可知,①②③正确。知识点三 城市化特点读2025年世界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世界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北美洲沿海城市数量多于内陆B.人口1 000万以上沿海城市多于内陆C.亚洲内陆城市数量少于北美洲D.大洋洲的内陆城市数量多于沿海4.与欧洲相比,南亚(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化起步早C.城市化速度快 D.逆城市化现象显著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以看出,人口1 ( http: / / www.21cnjy.com )000万以上的沿海城市多于内陆;亚洲、北美洲内陆城市都较多,且亚洲内陆城市数量多于北美洲;大洋洲沿海城市数量多于内陆。第4题,与欧洲相比, 南亚经济较为落后,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但发展速度快。答案:3.B 4.C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绿地增加D.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6.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60%B.城市化进程已推进到成熟阶段C.逆城市化现象很普遍D.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解析:图中显示的是我国自1953年以来的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人口比重的曲线变化状况,说明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从曲线变化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加速发展时期,但城市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城市化问题,因此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答案:5.A 6.D,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读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发展过程图,回答1~2题。1.该地城市化过程的主要表现是(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增加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④城市人口文化水平提高⑤劳动力从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A.①④⑤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2.促进图示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政策 ②科技 ③交通 ④工业A.①③ B.①②C.③④ D.②④解析:第1题,在城市化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交通运输网络化不断加强,呈综合化趋向;交通和工业的发展带动城市规模的扩大,相应地原来城郊的部分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答案:1.D 2.C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4.中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图中的时段是( )A.P、N B.N、PC.M、N D.P、M解析:第3题,P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第4题,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处于P时段;英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处于N时段。答案:3.C 4.A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完成5~6题。5.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6.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人居环境质量下降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解析:第5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高,目前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乙城市所在国家为发达国家。第6题,甲城市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其原因不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由人口过快增长,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造成的。答案:5.B 6.B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图,完成7~8题。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①时期 B.②时期C.③时期 D.④时期8.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解析:第7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速度最快的应是城市化发展曲线最陡的一段,即图中③时期。第8题,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城市化速度和进程。答案:7.C 8.B9.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三个不同年份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城市1991~2001年发生了哪些变化?(2)2001~2013年该城市的发展变化有哪些?(3)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答案:(1)①城镇面积由小到大;②城市工业区由无到有;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2)①人口向郊区迁移;②工厂向郊区迁移;③郊区新建绿化带;④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3)逆城市化。10.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年份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2025年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1)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中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快,城市总人口多,因此图甲中虚线为发展中国家,实线为发达国家。第(2)题,读图乙可知,世界特大城市数量增加迅速,发展中国家占优势。第(3)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慢。答案:(1)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2)数量不断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数量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3)起步早,目前城市化进程较慢,水平较高读1990年至201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回答1~2题。江西(%) 安徽(%)1990年 20.40 17.842000年 27.67 27.812010年 44.06 43.011.与安徽省相比,20年来江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 )A.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B.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D.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2.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B.城市就业机会多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解析:第1题,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西省与安徽省相比,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第2题,城市就业机会多,是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拉力”因素。答案:1.D 2.B读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有( )①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②非农用地不断扩大③城市化速度缓慢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近年来,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社会经济的发展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四国城市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增加,则非农用地不断扩大;丁国目前城市化速度较快;丁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不到40%,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4题,丁国城市化水平不足40%,应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答案:3.A 4.B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材料二 某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港、澳、台无统计)。城市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省级行政区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新疆 内蒙古人均GDP(美元) 7 330 6 410 5 340 3 630 2 830 2 100 2 020 3 710 1 890 2 590人均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1)材料中城市化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衡量________的标志。(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呈__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级行政区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__,并分析其原因。(4)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B.经济发展水平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迁入率高(5)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解析: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对外贸易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上海市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的,其人口自然增长缓慢。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稀少,城市大多集中于绿洲地区,人口密集。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2)加速增长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4)C(5)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