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基因突变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表型B.基因突变虽然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在自然界中可自发产生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2.(易错题)(2024江苏泰州中学期中)图中a、b、c表示某一条染色体的一个DNA分子上相邻的3个基因,m、n为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a、b、c中若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必然导致a、b、c基因分子碱基序列的改变B.m、n片段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D.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基因a、b、c一定都能表达3.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称为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血红蛋白 HbA Hbwa血红蛋白部分α链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 137 ACC苏氨酸 ACC苏氨酸138 UCC丝氨酸 UCA丝氨酸139 AAA赖氨酸 AAU天冬酰胺140 UAC酪氨酸 ACC苏氨酸141 CGU精氨酸 GUU缬氨酸142 UAA终止 AAG赖氨酸143 CCU脯氨酸144 CGU精氨酸145 UAG终止(1)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 位的 (填氨基酸名称)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相应基因缺失的碱基对是 。 (2)这种变异类型属于 ,一般发生在 (填时期);这种变异与其他可遗传变异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 。 (3)如果要使该变异影响最小,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A.置换单个碱基对 B.增加3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对 D.缺失2个碱基对题组二 细胞癌变及癌症的预防4.(2023江苏镇江中学月考)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该病是由一系列基因突变导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一旦发生突变,癌症就会发生B.远离诱变因素,基因突变就不会发生C.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基因数量发生改变D.防治结肠癌的根本方法是剔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5.下列有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能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进程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只存在于癌变的细胞中C.抑癌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可抑制细胞异常增殖,癌症患者体内也存在抑癌基因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6.人类在与癌症的抗争中,逐步积累了防治癌症的经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前表观遗传学表明,DNA甲基化异常是癌细胞重要的表观遗传改变之一B.病因预防即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降低发病率C.手术切除和放疗只作用于病灶部位的癌细胞,而化疗只作用于扩散到全身各处的癌细胞D.传统疗法着眼于打击癌细胞,而免疫疗法着力于研究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题组三 基因重组7.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⑥ D.④⑤8.(2024江苏海安中学期中)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B.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但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组C.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D.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基因重组9.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后代。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可导致相同亲代的子代个体间有遗传差异题组四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10.(易错题)(2022江苏徐州合格性考试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突变一定导致遗传性状的改变C.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11.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归纳基因突变及其应用1.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5-Bu诱发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B.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C.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结构的热稳定性增强D.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2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2.(2022江苏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期中,)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但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案,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中,“γ射线”属于 诱变因子,应处理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 。 (2)若过程①处理并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经基因检测是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经过程②一次自交、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1/3,则经过第二次、第三次自交并筛选获得的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分别占 、 。 (3)过程③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该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表现出 的特点,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一般是 ,其作用原理是 。 题组二 掌握细胞癌变3.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的现象。例如在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肠胃癌等患者中p53基因常有失活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也存在于人体的正常细胞中B.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间的连接与识别能力减弱C.细胞癌变后,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不易表达D.细胞发生癌变后自由水的相对含量将会增加4.(2024江苏百校联考)结肠癌发生的病程中开始的突变仅在肠壁形成多个良性的肿瘤(息肉),进一步突变才发展为癌(如图)。请据图从四个选项中,找出错误的一项( )A.DNA去甲基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B.DCC抑癌基因突变后,基因结构没发生改变C.癌变是一系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的积累D.晚期肿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大量减少,细胞易扩散题组三 归纳基因重组5.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性的子代。如图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型的基因重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B.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C.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D.纯合子自交会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6.(多选题)(2024江苏苏锡常镇调研)基因型为CcShsh的玉米进行减数分裂时,某一个精母细胞内第9对染色体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两种单互换。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图示变异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C/c和Sh/sh两对基因间由于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C.若交换发生在C/c和Sh/sh两对基因相连的区段内,则产生的是重组型配子D.若产生ShC和shc配子各占1/2,则交换发生在C/c和Sh/sh两对基因相连区段外题组四 辨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7.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C.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D.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8.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雄性动物细胞进行分裂的某一时期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时期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B.该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C.该分裂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三种或四种精子D.该分裂过程中没有基因重组9.如图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图甲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图乙表明该动物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丙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D.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后代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础过关练1.B 2.D 4.C 5.B 6.C 7.D 8.A 9.C10.A 11.C1.B 基因突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但不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型,A正确;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进而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可自发产生,也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病毒等因素诱导产生,C正确;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D正确。2.D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引起的基因的碱基序列的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m、n为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m、n片段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C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基因a、b、c不一定都能表达,D错误。3.答案 (1)138 丝氨酸 G—C (2)基因突变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新基因 (3)D 解析 (1)比较题表中Hbwa和HbA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可知,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138位的丝氨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C,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该变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G—C)的缺失。(2)这种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基因突变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新基因。(3)题述变异的原因是基因缺失了一个碱基对,在该突变点的附近再增加1个碱基对或缺失2个碱基对,可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或缺失,使该变异影响最小。4.C 癌症是一系列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A错误;基因突变的原因包括内因(生物内部因素)和外因(外界诱发因素),因此在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下,生物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所有正常细胞都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因此防治结肠癌的根本方法不是剔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错误。5.B 原癌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能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进程,A正确;人体的正常细胞中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错误;抑癌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可抑制细胞异常增殖,癌症患者体内存在抑癌基因,C正确。易错提示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只存在于癌变的细胞中,人体的正常细胞中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可引起细胞癌变。6.C 少数癌细胞的基因组DNA序列并未改变,但由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发生变化,即表观遗传改变导致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从而引起癌症的发生,因此DNA甲基化异常是癌细胞重要的表观遗传改变之一,A正确;化疗不仅作用于病灶部位的癌细胞,还作用于扩散到全身各处的癌细胞,C错误。7.D 根据题图可知:①②过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形成2种配子,没有发生基因重组;③⑥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没有发生基因重组;④⑤过程是两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4种配子,发生了基因重组,故选D。8.A 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错误,D正确;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但一对同源染色体会因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插入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9.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会导致基因重组,C错误;基因重组可导致相同亲代的子代个体间出现遗传差异,D正确。10.A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B错误;基因重组不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R型菌转化为S型菌也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可产生新的基因型,D错误。11.C 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其中的A与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其中的A与a位于一条染色体经过着丝粒分裂而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因此其变异类型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故选C。能力提升练1.D 3.A 4.B 5.C 6.BD 7.B 8.C 9.D1.D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因此5-Bu诱发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A正确;由于该培养基中含有5-Bu,属于化学诱变剂,因此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B正确;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结构的热稳定性增强,C正确;5-Bu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G配对,原来DNA中的碱基对T—A复制一次可产生A—5-Bu,复制第二次可产生5-Bu—G,复制第三次可产生C—G,所以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D错误。2.答案 (1)物理 细胞分裂旺盛,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3/5 7/9 (3)染色体数量变异 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有丝分裂前期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解析 (1)过程①是用γ射线处理萌发的种子,“γ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其育种方法属于诱变育种。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与干种子相比,萌发的种子细胞分裂旺盛,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所以进行诱变处理常选用萌发的种子。(2)若过程①处理并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经基因检测是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如果用A表示耐盐基因,耐盐植株基因型为Aa,其自交一次,子代耐盐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2,纯合子占1/3;第二次自交,子代中AA=1/3+2/3×1/4=1/2,Aa=2/3×1/2=1/3,aa=2/3×1/4=1/6,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3/5,杂合体占2/5;第三次自交,子代中AA=3/5+2/5×1/4=7/10,Aa=2/5×1/2=1/5,aa=2/5×1/4=1/10,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7/9。(3)过程③是单倍体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数量变异;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植株矮小、高度不育;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3.A 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属于抑癌基因,人体的正常细胞中也存在该基因,A错误;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质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识别能力减弱,B正确;细胞发生癌变后分裂旺盛,代谢加快,自由水的相对含量增加,D正确。4.B DNA去甲基化不会改变碱基的序列,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正确;DCC抑癌基因突变后,基因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基因结构也发生改变,B错误;由题图可知,癌变是一系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的积累,C正确;癌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正确。5.C 图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图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乙类型的基因重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A错误;乙类型的基因重组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B错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C正确;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不会出现基因重组现象,自交子代也不会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6.BD 题图所示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图示交换,A错误。7.B 题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正确;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该细胞中的基因不能确定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B错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含细胞质较多的部分将形成卵细胞,基因型应是aB,C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应该相同,图中A和a不同,则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8.C 题图没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该时期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A错误。该分裂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也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即发生了基因重组;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发生基因重组,B、D错误。该分裂过程中,如果A突变成a,则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AB、aB、ab三种精子;如果a突变为A,则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AB、aB、Ab三种精子;如果A与a所在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则一个精原细胞产生AB、aB、Ab、ab四种精子,C正确。9.D 甲、乙、丙是同一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图,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上基因A与a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图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染色体上基因A与a不同,表明该动物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B正确;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B与b所在的染色体颜色不一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片段交换造成的,C正确;图甲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该过程产生的变异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