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海洋权益 (2024湖南株洲二中月考)下图为某区域海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水域①是( )A.内水 B.领海 C.公海 D.毗连区2.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 )A.12海里 B.300海里C.24海里 D.200海里 (2024天津静海一中月考改编)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我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北部湾最宽处只有约180海里,整个北部湾均为中越权益主张的重叠区,历史上从未划分过。经过多次谈判,两国于2000年12月25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划定了北部湾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协定中划分为我国的北部湾海域,属于( )A.领海B.专属经济区C.领海和专属经济区D.领海和毗连区4.中越协商划定北部湾分界线,主要体现的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是( )A.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B.发展海洋经济C.提高全民海洋意识 D.保护海洋环境 下图示意南海诸岛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我国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海洋权益主要包括( )①领土主权 ②内水和领海权益③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权益④大陆架海床和底土权益⑤公海权益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6.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①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②巩固国家安全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山东泰安一中期中)2021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形地貌调查报告》,该报告清晰地呈现了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地貌。下图为钓鱼岛地貌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A.位于我国南海 B.归福建省管辖C.地处东海大陆架 D.属于东沙群岛8.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地形地貌的调查所行使的海洋权益是(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安全权益C.海洋文化权益 D.海洋经济权益题组二 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回答下面两题。9.下列关于海洋强国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海洋经济要发达②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要强劲③海洋生态环境要优美④海洋面积要广阔⑤海防力量要强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10.建设海洋强国最主要的意义是( )A.以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发展B.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C.加强海底探索,寻找未知生物D.进行远洋航行,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题组三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2024河南安阳林州一中月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第一个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示范区。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1.该经济区目前优先发展的新兴海洋产业有( )①高品质滨海旅游业②深海探测装备制造业③海洋生物医药制造业④近海捕捞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3.该经济区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不可行的是( )A.加强污染源全面整治B.严禁掠夺式酷渔滥捕C.控制海水养殖的强度D.加大填海造陆的力度 (2024河南商丘月考)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22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951.3亿元,增速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下图为舟山群岛新区总体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4.我国设立舟山群岛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海洋经济发展B.提高全民海洋意识C.保护海洋生态环境D.参与全球海洋治理15.推测舟山群岛新区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有( )①滨海旅游②滨海种植业③港口物流④水产品加工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24海南四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工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其中深水海工装备更能体现一个国家海工装备制造的实力。拥有自己专属的油气开发海域是一个国家走向海工装备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图示意近些年我国海工装备制造的重大事件。(1)简述深水海工装备开发海洋资源时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2)分析我国成为海工装备制造强国的原因。(6分)(3)简述深水海工装备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8分)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基础过关练1.A 结合示意图可知,水域①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为内水,A正确;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B错误;公海为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C错误;毗连区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宽度不超过12海里,D错误。2.D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故选D。3.C 根据材料“北部湾最宽处只有约180海里”可知,协定中划分为我国的北部湾的海域不是全部为我国的领海,也不是全部为我国的专属经济区,应属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A、B错误,C正确;协定中划分为我国的北部湾海域范围比毗连区的范围大,D错误。4.A 根据材料“整个北部湾均为中越权益主张的重叠区”可知,中越协商划定北部湾分界线,主要是为了捍卫国家的权利,主要体现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我国海洋发展战略,A正确;中越协商划定北部湾分界线对发展海洋经济、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及保护海洋环境影响不大,B、C、D错误。5.A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①②③④正确;我国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海洋权益不包括公海权益,⑤错误。故选A。6.D 南海诸岛为我国领土,维护南海权益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能巩固国家安全,②④正确;南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维护南海权益利于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①正确;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主要通过限制污染物排放或让污染物达标排放、规范人类活动等技术或管理措施实现,维护南海权益不能直接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③错误。故选D。7.C 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不属于东沙群岛,A、D错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归福建省管辖,B错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C正确。8.A 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主权,因此我国对其进行地形地貌的调查,所行使的海洋权益是海洋政治权益,A正确。9.C 海洋强国的特征主要有海洋经济要发达、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要强劲、海洋生态环境要优美、海防力量要强大,①②③⑤正确;与海洋面积是否广阔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C。10.A 建设海洋强国有利于以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发展,这是最主要的意义,A正确;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B错误;寻找未知生物与建设海洋强国关系不大,C错误;进行远洋航行,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不是最主要的意义,D错误。11.A 由图示可知,该经济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可发展高品质滨海旅游业,①正确;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可发展深海探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生物医药制造业,②③正确;新兴海洋产业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海洋生产和服务行业,如海洋油气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旅游业、海滨采矿业和沿海造船业等,近海捕捞业不属于新兴海洋产业,④错误。故选A。12.B 由图可知,乙地拥有较宽阔的海岸开发保护带,且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烟台、威海可组团发展,同时乙地海湾多、岬角多、沙滩质量好,因而最适宜发展滨海旅游业,B正确。13.D 加强污染源全面整治,可减轻环境污染,A可行,但不符合题意;严禁掠夺式酷渔滥捕,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有利,B可行,但不符合题意;控制海水养殖的强度,可减轻海水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污染,C可行,但不符合题意;加大填海造陆的力度,会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水中生物生存,甚至出现盐碱化、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问题,D不可行,符合题意。故选D。14.A 材料信息表明,舟山群岛新区是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由此判断,我国设立舟山群岛新区的主要目的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故选A。15.C 读图可知,舟山群岛新区利用自身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建立了普陀国际旅游岛群,表明滨海旅游是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之一,①正确;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种植业的劣势相对明显,因此滨海种植业不是当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②错误;舟山群岛新区利用海运条件优势打造了港航物流核心圈,表明港口物流是当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③正确;舟山群岛新区附近有我国著名的渔场,水产养殖也很发达,水产品丰富,因此水产品加工也是当地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④正确。故选C。16.答案 (1)深海中黑暗、低温、缺氧、压力大的恶劣环境;海水盐度大,对建筑材料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破坏性;海面以上部分可能受到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2)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强、产业链完整,产业基础好;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海工装备制造业;我国海岸线漫长,有自己的大型油气开发海域,利于发展海工装备制造。(3)有利于增加我国能源的勘探量和开采量;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解析 (1)深海环境恶劣,表现为黑暗、低温、缺氧、水压大、海水盐度大等,深入深海,海水对相关机械设备的腐蚀性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海面海浪起伏大,且天气多变,海面以上部分需要克服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2)海工装备制造需要有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以及相关机械设备制造基础,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完整,产业基础好;海工装备制造不同于一般的机械制造,需要满足特殊的工作环境,因此产品科技含量很高,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海工装备制造业;由材料可知,“拥有自己专属的油气开发海域是一个国家走向海工装备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海岸线漫长,有自己的油气开发海域,利于发展海工装备制造。(3)海工装备是开采海洋石油资源和勘探相关资源的重要设备,发展深水海工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增加我国能源的勘探量和开采量;深水海工装备能使我们更便利地开发海洋资源,探索深海的各类资源,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2022年实现了从300米到1 500米超深水的全面跨越,有利于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