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专题强化练4 城乡空间结构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专题强化练4 城乡空间结构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专题强化练4 城乡空间结构
  (2024重庆黔江中学校月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的规划应(  )
A.孕育新文化,摒弃传统文化
B.缩减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
C.提高生态用地集约化程度
D.利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3.(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平海所城(今广东平海镇)内置平海守御千户所,位于广东省稔平半岛南部岬口陆地(图甲),海上视野开阔。明初平海所城形成以通达的十字主街(连通四个方向上的城门)为基本骨架,再由次街进行网格划分的街巷空间结构(图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判断平海所城护城河的主要水源,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说明平海所城选址的合理性。(6分)
(3)简述平海所城街巷空间结构设计的好处。(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专题强化练4 城乡空间结构
1.B 甲图反映规模小的乡村聚落向规模大的乡村聚落迁移,与题意不符,A错误;图乙中聚落从靠近河流布局向靠近公路布局,可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B正确;丙图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到经济功能区,无法看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C错误;丁图乡村聚落从山地迁到丘陵又迁到平原,只体现了受自然要素影响,D错误。
2.D 孕育新文化的同时还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A错误;缩减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可能会影响粮食安全,B错误;乡村的规划应提高农用地的集约化程度,C错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乡村的规划应利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D正确。
3.答案 (1)西门河。该处地势北高南低,西门河水可顺地势流入平海所城。
(2)建于滨海平地,便于施工,工程量小;背山面海,军事防御能力强;临近盐场,方便对盐场的保护与管理。
(3)主街连通四个方向上的城门,便于对外联系;巷道多垂直或平行于主街,便于管理;环城马道连接主街、巷道,提高交通通达度。
解析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西门河顺地势由北向南流入平海所城,引西门河水建设护城河工程量较小,故平海所城护城河的水源主要来自西门河。
(2)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平海所城建于滨海平地,选择高程较低且坡度平缓的地方建城便于建材的运输及施工,利于快速建设,也更易于开垦利用周边的土地;平海所城背山面海的特征使其不易腹背受敌,充分发挥海防卫所的军事功能;古时盐作为政府垄断资源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赋税收益,对盐场的保护有助于当地的发展,平海所城靠近盐场,在满足海防需求的同时,兼顾了对当地盐场的保护与管理。
(3)由材料可知,平海所城形成以通达的十字主街(连通四个方向上的城门)为基本骨架,再由次街进行网格划分的街巷空间结构。结合图乙可知,街巷空间结构主要由主街、巷道、马道组成。主街连通四个方向上的城门,便于对外联系;巷道多垂直或平行于主街,便于管理;环城马道连接主街、巷道,利于提高交通通达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