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习质量检测政治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习质量检测政治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3.卢梭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生理上的不平等,例如年龄、健康状态、智
2024 年 10 月高一学习质量检测
力水平、体力状况等;第二种是精神、地位、特权、财富等的不平等,这并不是什么“上帝的安排”,
政 治 试 题 而是进入社会之后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封建社会时期“第二种不平等”达到顶峰
本试卷共 4 页,29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②原始社会是只存在“第一种不平等”的理想社会
注意事项:
③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二种不平等”产生的根本原因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
④私有制出现使“第二种不平等”在生产领域被放大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关
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A.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产生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 B.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阶级和国家产生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C.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产生
D.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阶级和国家产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5.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亚当·斯密“在下面这点上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
1.2024 年 2 月 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 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
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 ②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 ③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劳动形式的变化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在雇佣劳动形式下,劳动创造的全部财富被雇佣者无偿占有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 6.《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
2.让国宝活起来!《国家宝藏》曾在节目中介绍过以下两件国宝,它们存在于______社会。人类进入 A.阶级社会演进的历史必然性 B.私有制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这个社会,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实现了历史的进步,根本原因是________。( ) C.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劳动生产率 D.当时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
7.“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
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由此可知
(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地主阶级通过沉重的苛捐杂税疯狂剥削农民
司母戊鼎 金面铜人头像 ③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关系
A.奴隶 奴隶广泛使用了金属工具 B.封建 封建生产力决定于生产关系 ④暴力和掠夺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条件的形成
C.奴隶 奴隶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 D.封建 封建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RYYpAwggCqQgAkBYJAACQCg4CqUUQGWiCCkCkmQQkgkEpCASCJaeggGmRAEVACIIAKAAQyQqCNZANBACBAK=}A#=}}#}
8.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甲、乙两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下列选项对上述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大社会革命”而接续奋斗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实行社会革命的主要实践形态和实
现方式,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以下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
命之“新”的是( )
A.以无产阶级为领导阶级 B.以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为革命前途
C.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为革命性质 D.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为所属的革命范畴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
①甲同学没有看到资本家剥削工人 ②甲同学正确揭露了资本家生产的实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据此回答 13-14 题。
③乙同学看到了工人为资本家创造价值 ④乙同学认识到资本家存在经营风险 13.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半封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9.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 1933 年 ②半封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一年,就有 640 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 5 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 ③半殖民地→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在丹麦、在荷兰,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④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上述现象的出现(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14.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了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②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得益于( )
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①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④其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五四运动使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
1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 ④中国先进分子在接触、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的伟大觉醒
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下列对此解读 15.太阳雨是晴天或阳光普照时发生的下雨现象。油画《太阳雨》借助太阳雨的寓意,展现了一支红
正确的是( ) 军队伍涉水渡河(即使下雨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行的步伐)的场景。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根本遵循 ②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①油画中的革命队伍接受资产阶级的领导 ②该油画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历史背景
③在整个运动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本民族的利益 ④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 ③油画中的队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画中队伍以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有西方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实现的是社会功能。企业家、资本家和 16.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
地主,可以说是消费者的代理人,实质上,他们接受消费者的命令来发展生产。该学者的观点( ) 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
①看到了资本主义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 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下列属于“第二次结合”成果的有( )
②否认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 ①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抹杀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创造性地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④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和剥削实质 ③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④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
12.任何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为推进“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RYYpAwggCqQgAkBYJAACQCg4CqUUQGWiCCkCkmQQkgkEpCASCJaeggGmRAEVACIIAKAAQyQqCNZANBACBAK=}A#=}}#}
17.1953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 10 工作。这些举措( )
年到 15 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①理顺了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 ②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具体行动
右倾的错误。”由此可见( ) ③解决了阶级矛盾,使社会基本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A.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 ④使得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B.总路线的制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奋斗方向 22.在总结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共产主义者们按照“经济的社会形态”为标准,对人类社
D.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会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期(见下图)。马克思主义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人类社
18.中共八大召开前夕,朱德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在哪里呢 ”“最根本的困难,就是在于 会发展的变化,用它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下一个阶段。这一理论( )
我们的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我们的国家原来被帝国主义剥削得很穷,遗产很少。”可见,当时社会 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的主要矛盾是( ) ②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目标作了描述
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③让我们更好地判定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④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正确路径
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④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3.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纵观人
19.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有史以 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请将这一过程经 ①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历的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进行正确的排列( ) ②奴隶社会: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
③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④“一化三改” ④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⑤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②→①→④→⑤→③ B.①→②→③→④→⑤ 24.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023 年 6 月 30 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
C.④→①→②→③→⑤ D.⑤→②→③→①→④ 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
20.“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 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表现在( )
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 ①“行”在其真,揭示客观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
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②“行”在其善,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①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③“行”在其用,彰显实践伟力,始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④“行”在其新,不断与时俱进,用新理论改造推翻原有的旧理论
③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具有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④以磅礴之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25.“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蚕妇》是北宋诗人张俞的著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作品,揭露了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事实,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下列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状
21.1955 年冬 广东农村开始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 1956 年 11 月底,全省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 况推断正确的是( )
88.8%。1957 年上半年,中共广东省委和各级党委派出大批干部入乡驻村,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 ①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RYYApwggCqQgAkBYJAACQCg4CqUUQGWiCCkCkmQQkgkEpCASCJaeggGmRAEVACIIAKAAQyQqCNZANBACBAK=}A#=}}#}
③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④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一集:千年局变时间跨度:1840-1911 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个大题,共 50 分。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26.某高一学生鲁泉应邀参加了“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的研究性学习。
第二集:峥嵘岁月
学习任务一:(1)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 5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下列表格是社会主义
时间跨度:1912-1949 年
发展史的基本时空脉络,请按要求完成表格。(14 分)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
标志性事件 历史性意义
折到壮大、取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①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第三集:中国新生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②
时间跨度:1949-1976 年
③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
④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⑤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及相关史实,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加以说明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 ⑥
证。(12 分)
大发展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到底是什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⑦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某中学决定举办“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纪元”主题征文活
学习任务二: 动,小棠同学的征文如下:
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 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经历过曲折的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从 1949 年成立以来,祖国已经走过了 75 年艰辛而辉煌
历程:从城市武装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自己的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风雨历程。
体现的都是学习借鉴与立足中国国情的有效实践。
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
(2)结合材料和中国革命的历程,概括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与立足中国国情相统一的有效实践所体
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
现的一条国际经验是什么并列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6 分)
起来了!这一刻,亿万中华儿女欢呼雀跃,沉睡了千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立于世界之林。中
国,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论证了危机的必然性,揭示了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
危机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后果。数百年间,历经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以
仰。欣逄盛世,当不负盛世,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在这 75 周年之际,就让我们共祝
及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不同阶段延续至今,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 世纪 80 年代以
伟大的祖国山河无恙,繁荣昌盛。
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与调控,已成为贯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整个过程的普
综合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这篇征文。(10 分)
遍现象,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的可调控的发展态势。这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表现出一
要求:①围绕主题,从中国“站起来”的角度来续写;②逻辑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
定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
150~200 个左右。
有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与调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不复存在。请对此
观点展开评析。(8 分)
28.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复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RYYApwggCqQgAkBYJAACQCg4CqUUQGWiCCkCkmQQkgkEpCASCJaeggGmRAEVACIIAKAAQyQqCNZANBACBAK=}A#=}}#}
认为,工人养活了资本家,看到了工人为资本家创造价值。①③正确。②④:甲同学没有看到资本家
2024 年 10 月高一学习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对工人的剥削,没有正确揭露了资本家生产的实质;乙同学的认识没有涉及到到资本家存在经营风险
的问题。②④与题意不符。
参 考 答 案 9.【答案】C【详解】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是生产过剩,①错误。②③:根据题意可知,
一、单项选择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
1.【答案】B【详解】①③:通过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是原始社会,人 必然产物,②③符合题意。④: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④
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①③符合题意。 错误。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在奴隶社会,与题意不符,②排除。 10.【答案】A【详解】①②:由《共产党宣言》中的表述 ,我们可以知道,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
④:原始社会时期,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而不是国家事务,④错误。 共产党人的根本遵循,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①②应选。③:材料未体现在
2.【答案】C【详解】C:司母戊鼎和金面铜人头像都存在于奴隶社会。人类进入这个社会,迈入了文 整个运动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本民族的利益,③不选。④: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
明时代的门槛,实现了历史的进步,根本原因是奴隶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C 符合题意。 不选。
A: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是在封建社会,A 错误。B:封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决定于生产关 11.【答案】C【详解】①: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家、资本家和地主,可以说是消费者的代理人,实
系,B 错误。D:司母戊鼎和金面铜人头像都存在于奴隶社会,且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并不是发生在封建 质上,他们接受消费者的命令来发展生产;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他们会不断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社会,D错误。 者的需要。这体现了资本主义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①符合题意。②:题干中反映的是资本主义
3.【答案】D【详解】①:并不是封建社会时期“第二种不平等”达到顶峰,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时 生产的特点,并没有否认人类是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②不符合题意。
期,①不选。②: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因此不是理想社会,②不选。 ③题干中强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实现的是社会功能,这里掩盖了资本家无
③:私有制是导致“第二种不平等”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剩余产品产生是根本原因, 休止的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抹杀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③符合题意。
③应选。④: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私有制的产生使得贫富分化加剧,人与人的直 ④:题干中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描绘成一种社会功能,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因此该学者的
接差别在私有制的作用下变得越来越显著,④应选。 观点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和剥削实质。④不符合题意。
4.【答案】C【详解】ABCD:根据题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原来以氏族为单位 12.【答案】C【详解】A: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A不符合题意。B:就革
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 命前途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B 不符合题意。C:试题强调的是不属于新
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阶级和国家产生,C 正 民主主义革命之“新”,而“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为革命性质”并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独有、
确,ABD 错误。 所新有的,C符合题意。D: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段革命的一部分,而是
5.【答案】A【详解】本题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劳动形式的论述为情境,考查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D 不符合题意。
学生对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等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辨识与判断”“推理与论证” 13.【答案】B【详解】①:半封建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应该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
学科关键能力。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成果被剥削者占有, 民解放,故①入选。②:半封建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导致劳动成为外在的强制劳动,因此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而劳动只 矛盾,故②不选。③:半殖民地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而不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
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能真正成为“自由和幸福”的源泉,故①②正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 矛盾,故③不选。④:半殖民地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应该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
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形式。因此,奴隶劳动 独立,故④入选。
等劳动形式的变化是由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带来的,故③错误。在雇佣劳动形式下, 14.【答案】B【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了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取
劳动者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等必要劳动价值,而资本家则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不 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正确的新民主主
是全部财富,④错误。 义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故①③入选。②:材料强调
6.【答案】D【详解】A:材料不涉及不涉及阶级社会演进,A 不符合题意。B:私有制更能促进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作用,并未涉及五四运动使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故②不选。
发展,表述不妥,B 排除。C: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不是讲生成工具的 ④: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作用,并未涉及中国先进分子在接触、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的伟大
改进,C不合题意。D: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干公田偷懒,而把地分了,各人干各人的,倒是积极 觉醒,故④不选。
的很,体现当时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D 符合题意。 15.【答案】C【详解】①:油画中的革命队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①不选。
7.【答案】A【详解】①②:这首诗反映出封建社会劳动人民沉重的苛捐杂税,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群 ②③:红军队伍涉水渡河,即使下雨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行的步伐,这表明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
众的剥削压榨无孔不入,这表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阶级通过沉重的苛 队伍,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历史背景,油画中的队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故②③入选。
捐杂税疯狂剥削农民,故①②入选。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故③ ④:画中队伍以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故④不选。
不选。④:材料并未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的相关内容,故④不选。 16.答案】C【详解】①④:题干中强调的是“第二次结合的产物”,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发
8.【答案】A【详解】①③:甲同学认为资本家养活了工人,没有看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乙同学 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属于“第一次结合”的成果,故①④
第 1 页 共 2 页
{#{QQABRYYpAwggCqQgAkBYJAACQCg4CqUUQGWiCCkCkmQQkgkEpCASCJaeggGmRAEVACIIAKAAQyQqCNZANBACBAK=}A#=}}#}
不符合题意。②③:进行“第二次结合”是 1956 年提出的,1956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属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①不符合题意。④:农民有一定的人身
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自由属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④不符合题意。
内部的矛盾问题》,创造性地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故②③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C【详解】A:材料强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重要性,未涉及毛泽东思想为夺取 26.(1)【答案】①空想社会主义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A 与题意不符。 学的伟大飞跃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④《共产党宣言》发表⑤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B 错误。 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⑥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⑦生产关系一定要
C: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奋斗方向,在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 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或生产力与
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 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每个要点 2 分,共 14
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C符合题意。 分)
D:材料强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重要性,未强调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是 (2)【答案】①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2分)
历史发展的必然,D 与题意不符。 ②两个事例: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
18.【答案】B【详解】根据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的论述,①④符合题意。 造道路(答上一个得 2 分,两个可得 4 分,最多不超过 4 分)
19.【答案】A【详解】ABCD: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首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 27.【答案】该观点是不科学的。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而通过“一化三改”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 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2分)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
制度后才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故正确的排序是②→①→④→⑤→③,A 正确,BCD 错误。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2分)
20.【答案】B【详解】①④: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 ②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控,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
义壮歌,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体现了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反 机,使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2 分)但无法从根本上解
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磅礴之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 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
向和信心,①④正确。②: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避免的。(2 分)
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②错误。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28.【答案】①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
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③错误。 路走不通。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让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
21.【答案】A【详解】①②:材料强调了广东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工 国问题的新出路。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
作,这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具体行动,理顺了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 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
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 国,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材料中的举措并没有使社会基本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③说法错误。 ⑤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
④: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材料仅仅反映了三大改造 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并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做了艰辛探索。
中对农业的改造,④排除。 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22.【答案】A【详解】①③: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我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们清晰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更好地判定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①③正确。②④:材料未 ⑦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
涉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目标的描述,也没有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路径选择,②④排除。 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可用排除法,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成私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任意得 6个要点,可
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②说法错误,排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 得 12 分)
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B。 29.【答案】答案示例
24.【答案】C【解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和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 立,彻底结束了中华民族 100 多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沉的愿望,中华民族获
所以行正是坚持人民至上和始终把它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国化时代化的 得了历史性新生。从此,中国人民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
马克思主义行是指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指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正确方向” 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汇聚成实现中华民
不合题意,①排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不是用新理论成果改造推翻 族伟大复兴的盛大景象。
原有的旧理论,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 C。 (若回答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最多给 5 分。)
25.【答案】C【详解】②③:根据该作品,推断出来当时处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为铁制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②③正确。①: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RYYApwggCqQgAkBYJAACQCg4CqUUQGWiCCkCkmQQkgkEpCASCJaeggGmRAEVACIIAKAAQyQqCNZANBACBAK=}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