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点拨重难点 讲义(3份打包)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点拨重难点 讲义(3份打包)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知识点1 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
有利条件 具体说明
①______资源丰富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耕地集中连片,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气候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且集中,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②______土和黑钙土等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水源充足 东北地区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等众多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2)不利条件
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③ 熟;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2.主要作物及分布
分类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粮食作物 ④__________、水稻、春小 麦 和大豆 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经济作物 甜菜、花生、亚麻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生产集中在⑤___________和三江平原
3.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分布: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是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东北地区建立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土壤 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气候 雨热同期,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科技水平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商品率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
4.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度开垦耕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如三江自然保护区等。
知识点2 重工业基地
1.工业发展的条件
资源条件 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交通条件 铁路运输发达,海运便利
历史条件 发展历史早,工业基础好
2.支柱产业:⑥ 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3.工业的发展
(1)依托丰富的⑦ 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2)随着⑧ 、辽河等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
(3)进入 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4.主要的工业中心
5.辽中南工业基地
6.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
(1)地位: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石油、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2)问题及措施
发展中的问题 解决措施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东北工业基地以资源型产业为主 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矿产资源日益减少,能源资源面临枯竭,能耗大 调整能源结构,实施产业转型
设备陈旧、老化、生产技术滞后,导致生产效率低 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技术革新
高科技产业不足 培养科技人才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节水产业,加强环境整治
点拨重难点
东北三省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原因
1.东北三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夏季白昼长,日照 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3.冬季严寒,病虫害难以过冬,故病虫害很少。
4.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种植地区扩展到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高
这 种 观 点 是 错 误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是一年一熟,且低温冻害容易造成粮食减产;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低,水热充足,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因此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更高。
分析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
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转型方向
1.面临问题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2.转型方向
(1)开发新能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2)促进 产 业 结 构 多元化。
(3)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人才。
(5)发展科技,提供技术支持等。
答案 ①土地 ②黑 ③一 ④玉米 ⑤松嫩平原 ⑥重工业 ⑦煤铁 ⑧大庆⑨哈尔滨;动力 ⑩石油;大庆 沈阳;齐齐哈尔 大连;长春;运输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知识点1 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特点
分布 原因
稠密区 ①_________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②_________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中部和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京哈线、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等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市密集
稀疏区 ③__________人口偏少。黑龙江省北部山区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北部山地多,气候更加寒冷,自然条件恶劣,多沼泽,工业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开发历史较短,因此人口稀疏
2.民族分布特点
(1)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④ 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2)⑤ 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知识点2 城市分布
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地区。
2.城市分布
⑥ 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又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工业部门主要有 、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 制糖等。⑦ 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 制造基地。⑧ 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机电、 、有色冶金著称。 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⑨ 是东北地区重要门户, 、机车制造、石油化学、 等工业发达。
点拨重难点
东北地区人口现状
东北地区自2013年开始面临着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增长动力明显不足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减速与人口出生率低等人口问题有关。近年来,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基本没有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递减的态势且数值偏低,年轻人口大量外流,使得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人口问题突出。东北地区已成为人口问题最严峻的地区之一,严重影响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如何分析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
1.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很多,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条件、政策、风俗习惯、经济水平等都对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有影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去分析;关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可以从工业、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去分析。
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
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答案①中部②松嫩③山区 ④朝鲜⑤满 ⑥哈尔滨;机械;甜菜⑦长春;汽车⑧沈阳;重型机械 ⑨大连;造船;服装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知识点 1 地理位置
位置 绝对位置 位于我国最北部,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地方;黑龙江省的最东部也是我国领土的最东部
相对位置 位于我国东北部,南面濒临渤海和黄海。北面、东面是①__________(国家)与朝鲜,西接②__________(我国省级行政区)、南与河北省相邻
范围 东北三省包括③_________、吉林省和辽宁省
面积 土地面积 78.8万千米 ,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知识点 2 地形特征
地形 地形类型 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主要山脉 东 部 长 白 山 脉, 西部 ④ ____________,北部⑤_________
主要平原 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主要河流 中俄两国界河⑥__________,中朝两国界河是鸭绿江和图们江。还有⑦__________、松花江、辽河
知识点3 气候特征
分析角度 特征 原因
气温(冷) 气温南高北低,1月气温明显偏低,冬季南北气温⑧_________,夏季温差较小,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 纬度高,冬季气温较低; 离冬季风源地近
降水(湿) 降水集中在我国夏季,年降水量约为500~1 000 毫米,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⑨________较多的地区 东南部距海近,西北部距 海远;纬度高
气候类型 ⑩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特征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纬度高
点拨重难点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从相对位置看,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重要,濒临渤海和黄海,海陆兼备,海陆交通便利。
从绝对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看,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温度条件可满足许多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业生产条件好。
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地区热量带与湿润带
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长城以南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属于寒温带;东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属于湿润区,西部属于半湿润区。
答案 ①俄罗斯 ②内蒙古自治区 ③ 黑龙江省 ④大兴安岭 ⑤小兴安岭
⑥黑龙江 ⑦乌苏里江 ⑧差异明显 ⑨ 降雪 ⑩温带季风气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