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导入:思考视频呈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3课时 力挽狂澜 浴火重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一、迎“难”而上——为何要长征二、排忧解“难”——征途怎么走三、“难”能可贵——长征意味着什么一、迎“难”而上——为何要长征思考红军为何要长征?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国民党围剿国民党的“围剿” 时间 国民党人数 中央红军人数 结果第一次 1930年12月 10万 4万红军胜利第二次 1931年2月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年7月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2年12月 50万 7万 第五次 1933年9月 50万 8万 失败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迎“难”而上——为何要长征思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自9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中旬,临时中央和中革军委顽固地放弃积极防御和诱敌深人的战略方针,坚持军事冒险主义,采用阵地战、正规战来迎战强大的国民党军,命令红一方面军各军团分别御敌于苏区之外,……“辗转寻找于敌之主力和堡垒之间,完全陷入被动地位”。近两个月的战斗,以惨重的代价证明了“左”倾冒险主义者“御敌于国门之外”是完全错误的。——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第08卷》根本原因: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军事上冒险,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陷入空想、盲动、冒险的倾向二、排忧解“难”——征途怎么走思考阅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阅读课文P83-85,识记长征路线,画出长征路线简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天险腊子口渡湘江强渡乌江二、排忧解“难”——征途怎么走思考长征初期怎样的状况?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8万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局部)冲破四道封锁开始长征中央红军只剩下3万多人1934.11-12湘江之战挫败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博古、李德:按原计划北上湘西与红二、 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北上是自投罗网,应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强渡乌江得到支持二、排忧解“难”——征途怎么走思考结合课本找出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说说遵义会议作出哪些重要决定?◎遵义会议会址时间地点内容1935年1月贵州遵义①纠正博古等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②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二、排忧解“难”——征途怎么走思考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伟大转折”?材料一 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刘伯承《回顾长征》材料二 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弼时同志……——邓小平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二、排忧解“难”——征途怎么走思考遵义会议之后有哪些典型的军事行动?有何战略意义?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磷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氓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①四渡赤水河②巧渡金沙江③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④⑤翻雪山⑥过草地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三、“难”能可贵--长征意味着什么思考观看视频,概括长征途中的困难有哪些?自然环境恶劣;物资的匮乏;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内部的“左”倾错误三、“难”能可贵--长征意味着什么思考长征给中国革命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材料一:我们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材料二: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占总数的87%,其中:元帅9位,大将8位,上将48位,中将157位。——《数字看长征》材料三: 长征是一篇史诗。这不仅是因为纯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美)索尔兹伯里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三、“难”能可贵--长征意味着什么思考是什么支撑红军完成了这漫长征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实际的“长征”征途中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②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③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④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①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信念;②坚定爱国主义情感;③学习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勇于探索、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④立志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等。课堂小结当堂测试1.(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在“重走长征路·忆峥嵘岁月”的研学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以下路线图(部分)。下列与图中①②③④处对应正确的是( )A.①渡过金沙江 B.②遵义会议C.③四渡赤水 D.④会宁会师D当堂测试2.(2024·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遭受的严重损失教育了党和红军。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挽救危机中的中国革命,成为全党全军的一致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召开了(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长征是中国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由此可知,长征的胜利( )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播下了革命的种子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CB当堂测试4.(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示历史地图的图例“▲”应是( )B当堂测试5.(2024·陕西·中考真题)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25000里。体现了红军战士( )A.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C.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6.(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长征中的标语是红军的一把精神利剑。下图标语反映了长征( )A.调整了斗争策略B.播下了革命种子C.完成了战略转移D.保存了骨干力量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