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8课时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能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历程,培养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党的热爱和拥护。
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传统,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文化自信。
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史实并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制作关于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历史小报,开展评比活动,在班级墙报上进行优秀小组展示活动。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浙江嘉兴的南湖湖面上,停泊着一艘中型游船,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参观。为什么一艘游船会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 原来这艘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知识引入
探究新知
学一学
上海聚会 开天辟地
20世纪初的中国,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为了救国救民,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黑暗中苦苦寻求真理。1920年8月,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了。随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也相继建立。
新知讲解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探究新知
学一学
上海聚会 开天辟地
1921年7月23日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上海兴业路76号)的一幢小楼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共产主义小组代表,还有2位共产国际代表。7月30日晚上,会场里突然闯进一个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四处张望了一下又慌张离开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代表们紧急散会,决定分头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继续开会。
新知讲解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出席中共一大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荐代表共有13人(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他们是:长沙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还有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共产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中共一大代表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国际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思考以俄国革命为榜样来改造中国。
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2.国内背景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内的封建军阀统治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移师南湖 扬帆起航
嘉兴是浙北的一座古城,离上海很近。
会议代表们乘坐火车到达嘉兴,直奔南湖。预订的游船已经停泊在烟雨楼前的湖面上。这艘游船的舱内有一张八仙桌周围摆放着茶几、椅凳,正是开会的好地方。
南湖红船(仿制复原)内景
南湖红船(仿制复原)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移师南湖 扬帆起航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会议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南湖会议完成了中共一大的全部议程,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诞生了。从此,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920年春,浙江义乌人陈望道回到家乡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翻译,经李汉俊校阅陈独秀审定之后,于1920年8月第一次在上海出版。这是国内第一个公开正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正式出版发行,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响。它不仅使当时中国的思想先进人士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坚定了他们追求共产主义的信念,而且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共产党宣言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1.党的诞生地的象征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从这里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逐步发展壮大,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道路。
红船的象征意义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2.红船精神的载体
红船孕育了伟大的“红船精神”。红船精神的内涵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红船的象征意义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结合本课内容,小组合作制作以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为主题的历史小报,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评比活动,并将优秀小报在班级墙报上展出。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问答互动。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1921年)
2.中共一大在哪里召开?
上海(后转移到浙3.江嘉兴南湖红船)
3.谁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
知识拓展
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 1949年)
1.党的创立与早期探索(1919 - 1927年):五四运动为中共成立做思想和干部准备,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党的成立,之后领导工人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北伐战争。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 - 193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后,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红军长征保存革命力量。
知识拓展
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 1949年)
3.抗日战争时期(1931 - 1945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1946 - 1949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后,中共领导解放军进行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
知识拓展
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 - 1978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 1956年):进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 - 1978年):中共八大提出发展生产力任务,但受“左”倾错误影响经历挫折,“文革”期间虽有内乱但也有部分科技成就。
知识拓展
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 - 至今):中国走向伟大复兴
1.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 - 199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企改革试点,设立经济特区。
知识拓展
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 - 至今):中国走向伟大复兴
2.改革开放的深化(1992 - 201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 - 至今):党中央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脱贫攻坚胜利,科技成果众多,中国向伟大复兴稳步迈进。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因为它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说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我们广大群众走向成功?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广大群众走向成功,原因众多。一是有科学理论引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为行动指南。二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凝聚民心。三是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纪律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善于自我革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策略适应发展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胜利,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课堂总结
1
学习新知引入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
2
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
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4
完成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
1.新知引入
2.新知讲解
3.活动实施
4.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向家中长辈问问他们那一代对党的看法,听听老一辈们的生活。
30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