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说课稿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说课稿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好的教材分析会帮助我们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新教材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册第一章第五节。本节主要介绍了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本节课作为动量守恒定律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也为下一节继续学习反冲现象和火箭打下很好的基础,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从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数据开始研究,围绕着如何区分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类型展开,理解其本质,并使学生能在具体的问题中加以应用。知道了教材特点,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学生特点。也就是我说课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动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初步知识,并学会了相关表达式的推导,尽管如此,但由于本章知识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讲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台阶。基于以上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力图把传授知识、渗透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兴趣和能力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碰撞的分类;
2、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科学思维:
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分析,选择碰撞模型解决问题。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不同碰撞的区别,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体会用守恒定律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过渡句)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要上好一堂课,还要明确分析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碰撞问题,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并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
动静相碰实例研究、碰撞可能发生的判定。。
(过渡句)说完了教学重难点,下面我将着重谈谈本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以科学小实验弹硬币为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问题1】:小实验中为什么无论第一枚硬币弹出的速度多大,碰后都停在了桌面上,而第二个硬币却几乎以相同的速度飞出去。
【设计目的】:通过科学小实验的动手实践,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借此科学现象导入新课主题及教学目标。
正课内容:
认识碰撞:物体之间在极短时间内的相互作用。
通过观察生活中、天体中、微观粒子碰撞图片,分析碰撞的特点:
【问题2】: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可以发生传递,系统的动量守恒。碰撞过程也一定遵从机械能守恒定律吗?
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定性观察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变化
通过牛顿摆演示,让学生分析牛顿摆上的小钢球在碰撞前后机械能的变化,感知小钢球碰撞过程中有无能量的损失。
(2)定量分析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变化
通过回顾第一节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数据,分析比碰撞前后动能的变化数据,发现碰撞前后若两车接触点为正常接触相撞则有动能的损失,若两车接触点改为弹性碰撞架则无动能的损失。
归纳小结,从能量的角度得出碰撞的分类
通过对两个碰撞的分析发现有的碰撞无动能损失,有的碰撞有动能的损失。因此,可以根据这个区别对碰撞进行分类。
①弹性碰撞:系统在碰撞前后动能不变
②非弹性碰撞:系统在碰撞前后动能减少
(4)课本例题情景的分析计算
通过课本例题情景的分析计算,定量感受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动能损失的大小。从而得到非弹性碰撞的特例——完全非弹性碰撞。
③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合为一体或者具有共同速度,这种碰撞动能损失最大。
(5)碰撞过程的“慢镜头”分析解读
通过碰撞过程的“慢镜头”分析解读,加深学生对能量与形变量的演变思考,达到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实质区别目的。
课堂活动:通过实例判断碰撞的种类
二、弹性碰撞的实例分析
1、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问题3】:通过观察打桌球的动图,从碰撞前后速度方向的变化分析,碰撞还能从其他角度分类吗?
区别:第一次碰撞前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第二次碰撞速度在不同直线上。
从运动方向的角度归纳小结碰撞的分类:
①对心碰撞: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②非对心碰撞: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一动一静”弹性碰撞:
【问题4】:台球的碰撞属于哪种碰撞?
(1)把台球碰撞实例进行情景模型构建
一个运动的台球与一个静止的台球发生一维弹性碰撞,通过具体的分析寻找一下这种碰撞的特点。
(2)情景探究和分析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3)“一动一静”弹性碰撞的特点分析
①m1=m2时:速度交换,如硬币碰撞、打台球
②当m1>m2时, v1’>0; v2’>0,如大人碰小孩
③当m1 m2时: v1’=v0,v2’=2v1,如汽车碰人
④当m1<m2时, v1’<0;v2’>0,如小孩碰大人
3.碰撞的三大原则:
1.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弹性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再通过对物理情景的分析得出碰撞的条件,总结提炼出碰撞的三大原则:
①系统动量守恒原则。
②物理情景可行性原则。
③动能不增加原则:
⑤当m1 m2时: v1’=-v1,v2’=0,如乒乒球碰铅球。
作业布置
必做题:(35min)
选择性必修一课本P23的第1题、第2题、第4题、第5题做在作业本上。
选做题:(10min)
1、在作业本上完成“一动碰一动”的弹性碰撞公式推导;
2、利用硬币碰撞完成“一动碰一静”的规律验证。
七、板书设计
1.5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能量角度)
1、弹性碰撞
2、非弹性碰撞
3、完全非弹性碰撞
二、弹性碰撞的实例分析
1、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动量共线角度)
2、“一动一静”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 解得:
动能无损失:
3、碰撞的三大原则:①动量守恒②情景可行③动能不增加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的设计简洁明了,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复习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