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主干知识排查(打包2份 课件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主干知识排查(打包2份 课件 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主干知识排查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花是 ,豌豆是 植物,而且是 。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
2.豌豆植株还具有 ,且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3.豌豆花大,易于人工操作。
4.子代个体数量较多,便于统计分析。
知识梳理
两性花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纯种
易于区分的性状
二、杂交实验的一般流程
1.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 。
2.去雄应该在 期进行,目的是避免 。
3.该过程中进行两次套袋的目的是 。
三、遗传学相关符号的含义和相关概念
1.实验中相关符号及含义
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符号 P F1 F2 × ? ♀ ♂
含义 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花蕾
自花传粉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2.相关概念
(1)杂交:遗传因子组成 的个体间的相互交配。
(2)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类型个体作父本,乙类型个体作母本,称为正交,若甲类型个体作母本,乙类型个体作父本,则称为 。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 出来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 出来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和 的现象。
不同
反交
显现
未显现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四、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的呢?
(2)为什么子一代没有矮茎的,而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的呢?
(3)子二代中出现 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3∶1
2.作出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
(3)假说的核心: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 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
遗传因子
成对
分离

随机
3.演绎推理:推测F1 实验的结果,根据假说,理论上后代的分离比应为 。
4.实验验证:进行 实验;其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
5.得出结论:分离定律的内容
(1)描述对象: 。
(2)发生时间:在形成 时。
(3)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 遗传给后代。
测交
1∶1
测交
有性生殖生物
配子
成对
遗传因子
配子
五、杂交、自交、测交的应用
1.判断显、隐性的常用方法有 。
2.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有 。
(1)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 法,但要注意后代个体数不能太少。
(2)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能自花传粉的植物用
法操作最为简单。
3.提高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方法是 。
4.推测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类型、比例的方法是 。
杂交、自交
自交和测交
测交
自交
自交法
测交法
六、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1.自交法: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2.测交法: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3.花粉鉴定法: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A和a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

3∶1
1∶1
1∶1
七、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模拟内容
用具或操作 模拟对象或过程
甲、乙两个小桶 ________________
小桶内的彩球 ____________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_____________的随机组合
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
2.注意事项
(1)两个小桶内小球总数可以 ,但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必须 。
(2)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后,将彩球放回 ,必须充分 彩球,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
不相等
相等
原桶
摇匀
八、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实验过程 特殊现象及疑问
(1)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2)F2中9∶3∶3∶1的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
系吗?
黄色圆粒
绿色
圆粒
9∶3∶3∶1
(1)每对相对性状都遵循 。
(2)两对性状 ,共有4种不同性状表现,即:
①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②两种重组类型: 、 。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2.作出假说
(1)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结果: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种,即__________
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种。
分离
自由组合
4
YR、Yr、
yR、yr
随机
16
9
(3)F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①双显性:黄色圆粒: 。
②一显性一隐性
黄色皱粒:YYrr、 ;绿色圆粒:yyRR、 。
③双隐性:绿色皱粒: 。
3.演绎推理:推测F1 实验的结果,根据假说,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 。
4.实验验证:进行 实验;其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
YYRR、YyRR、YYRr、YyRr
Yyrr
yyRr
yyrr
测交
测交
1∶1∶1∶1
5.得出结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1)发生时间:形成 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 的分离和组合是
____________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
(4)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细胞质遗传、原核生物与病毒的遗传均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配子
遗传因子
互不干扰
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
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
九、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 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 对到 对。
3.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
4.运用 法这一科学方法。
5.创新地验证假说:孟德尔创新性地设计了 实验,证实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并归纳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豌豆
统计学
假说—演绎
测交


十、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性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2.测交法:AaBb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性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3.花粉鉴定法:AaBb能产生四种花粉,比例为 ,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9∶3∶3∶1
1∶1∶1∶1
1∶1∶1∶1
1.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套袋的目的: 。
2.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果实的黄色和白色 (填“是”或“不是”)
一对相对性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实的颜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判断的
依据是 。
(3)F1中出现黄果和白果,属于性状分离吗? 。判断的依据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句表达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黄色与白色属于同
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白色
F1中的白果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不属于
性状分离应是杂种自交后出现的,而F1出现的黄果和白果是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
3.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②和④杂交得到F1植株,取F1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经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状和颜色并统计分离比
花粉粒蓝黑色圆形∶蓝黑色长形∶橙红色圆形∶橙红色长形=1∶1∶1∶1
4.鸭的喙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M/m控制,现有纯合的甲、乙两只鸭杂交,杂交的过程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F2的实验结果可知,A/a和M/m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遵循
F2的表型比例为9∶7,符合9∶3∶3∶1的变形,因此两对基因能自由组合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植物杂交育种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杂交育种的优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操作简便,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主干知识排查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花是________,豌豆是____________植物,而且是______________。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___。
2.豌豆植株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且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3.豌豆花大,易于人工操作。
4.子代个体数量较多,便于统计分析。
二、杂交实验的一般流程
1.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雄应该在________期进行,目的是避免____________。
3.该过程中进行两次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遗传学相关符号的含义和相关概念
1.实验中相关符号及含义
符号 P F1 F2 × ♀ ♂
含义
2.相关概念
(1)杂交: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的个体间的相互交配。
(2)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类型个体作父本,乙类型个体作母本,称为正交,若甲类型个体作母本,乙类型个体作父本,则称为________。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________出来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________出来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现象。
四、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的呢? (2)为什么子一代没有矮茎的,而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的呢? (3)子二代中出现____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2.作出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存在的。
(3)假说的核心: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____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的。
3.演绎推理:推测F1______实验的结果,根据假说,理论上后代的分离比应为______。
4.实验验证:进行______实验;其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
5.得出结论:分离定律的内容
(1)描述对象:________________。
(2)发生时间:在形成________时。
(3)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___________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___遗传给后代。
五、杂交、自交、测交的应用
1.判断显、隐性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
2.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__________法,但要注意后代个体数不能太少。
(2)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能自花传粉的植物用________法操作最为简单。
3.提高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方法是________。
4.推测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类型、比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六、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1.自交法: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
2.测交法: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
3.花粉鉴定法: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A和a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______。
七、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模拟内容
用具或操作 模拟对象或过程
甲、乙两个小桶
小桶内的彩球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____________的随机组合
2.注意事项
(1)两个小桶内小球总数可以________,但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必须________。
(2)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后,将彩球放回________,必须充分________彩球,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
八、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实验过程 特殊现象及疑问
(1)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2)F2中9∶3∶3∶1的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1)每对相对性状都遵循____________。
(2)两对性状____________,共有4种不同性状表现,即:
①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②两种重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说
(1)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____。结果: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____种,即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____种。
(3)F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①双显性:黄色圆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显性一隐性
黄色皱粒:YYrr、________;绿色圆粒:yyRR、________。
③双隐性:绿色皱粒:________。
3.演绎推理:推测F1________实验的结果,根据假说,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____________。
4.实验验证:进行________实验;其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
5.得出结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1)发生时间:形成________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____________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__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
(4)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质遗传、原核生物与病毒的遗传均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九、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________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____对到____对。
3.对实验结果进行________分析。
4.运用____________法这一科学方法。
5.创新地验证假说:孟德尔创新性地设计了________实验,证实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并归纳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十、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性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2.测交法:AaBb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性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3.花粉鉴定法:AaBb能产生四种花粉,比例为____________,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套袋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果实的黄色和白色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实的颜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中出现黄果和白果,属于性状分离吗?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
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鸭的喙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M/m控制,现有纯合的甲、乙两只鸭杂交,杂交的过程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F2的实验结果可知,A/a和M/m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植物杂交育种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杂交育种的优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知识梳理
一、
1.两性花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纯种 2.易于区分的性状
二、
1.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2.花蕾 自花传粉
3.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三、
1.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2.(1)不同 (2)反交 (3)显现 (4)未显现 (5)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四、
1.3∶1 2.(1)遗传因子 (2)成对 (3)分离 一 (4)随机
3.测交 1∶1 4.测交 5.(1)有性生殖生物 (2)配子
(3)成对 遗传因子 配子
五、
1.杂交、自交 2.自交和测交 (1)测交 (2)自交
3.自交法 4.测交法
六、
1.3∶1 2.1∶1 3.1∶1
七、
1.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
2.(1)不相等 相等 (2)原桶 摇匀
八、
1.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9∶3∶3∶1 (1)分离定律 (2)自由组合 ②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2.(1)分离 自由组合 4 YR、Yr、yR、yr (2)随机 16 9
(3)①YYRR、YyRR、YYRr、YyRr ②Yyrr yyRr ③yyrr
3.测交 1∶1∶1∶1 4.测交
5.(1)配子 (2)遗传因子 互不干扰 (3)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 (4)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
九、
1.豌豆 2.一 多 3.统计学 4.假说—演绎 5.测交
十、
1.9∶3∶3∶1 2.1∶1∶1∶1 3.1∶1∶1∶1
长句表达
1.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2.(1)是 黄色与白色属于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白色 F1中的白果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3)不属于 性状分离应是杂种自交后出现的,而F1出现的黄果和白果是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
3.取②和④杂交得到F1植株,取F1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经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状和颜色并统计分离比 花粉粒蓝黑色圆形∶蓝黑色长形∶橙红色圆形∶橙红色长形=1∶1∶1∶1
4.遵循 F2的表型比例为9∶7,符合9∶3∶3∶1的变形,因此两对基因能自由组合
5.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7.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8.操作简便,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