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沈路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科核心素养调研
七年级地理
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
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下图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读
图,完成1~3题。
西米球
东半球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亚洲
A.南极洲和北冰洋B.亚洲和太平洋
C.
南极洲和大西洋).亚洲和北冰洋
太群
2.
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是(
A。北半球陆地多于海满B.西半球陆地多于东¥球
C.海洋是连续且广阔的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南修浅
雨极别
奥以语产阳陆资,A图
3.
下列有关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和上:耳其海峡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B.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大高加索山脉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④
4.
下列关于图示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北半球的是②⑤
B.面积最大的是④
C.颜临印度洋的是②③
D.③和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5.下列世界之最与大洲州对应正确的是()
A.世界最高的高原一巴西高原-①
B、
世界最大的平原一亚马孙平原一④
C.世界最大的高原一青藏高原一⑤
D.世界最长的山味一安第斯山脉一②
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下图为海底地形制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
小题。
陆
海平面
海
海沟
6.
下列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海底地形平坦,
起伏不大新B,太猫坡比较陡销
C.
大陆架比较平缓
D.
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7.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海底地形是(
A.洋盆
B.海沟
C.大陆架
D.大陆坡
地理试题第1页(共4页)
据日本国家地理院研究员分析,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在2024年1月1日7.6缀地震后,导
致沿海部分海底拍升变成陆地。据此完成8-10小题。
张衣水州
米李003
大容放瑞华量水器
成代舞大成地
太平洋板共
板块边界
阳理要王的民
板块园
部分海域变成陆地
印
度洋
动方向
8.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成语是(
.愚公移山
B,刻舟求剑
C.沧海桑田
D.精卫填海
9.
本次地展发生的原因是(
A.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甲长图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10.下列关于能登半岛部分海域变我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形态一直是稳定的,此次地震改变了地表形态
B.
地球表面形态一直在变化着,能登半岛部分海域变陆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C.此次地震在短时间内将能登¥岛部分海域变成了陆地
D.此次地震为大陆漂移假说又提供了新的证据
清明前后,海棠花开,繁花似锦,异常美丽,
五大道等多地举办了海棠节,广大游客纷纷前
往游览美景,据此回答第11小题。
11.游客游玩时,
春光明媚,游人如织。
当天最可能的天气是(
A.
时
S
1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火浇曹营”的放寧,说明了天气对军事的影响。下列天气符
号与故事中的“东风”取相符合、最接近的是()
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
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小
题。
13.据图可知,世界1月平均
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
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递减
14.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一。前级圆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地理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