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6张PPT)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精准解读一、声学 光学 热学知识脉络·建体系考点过关·精整合方法讲练·拓思维核心实验·重探究中考真题·精聚焦中考预测与新考法第4课时物态变化知识脉络·建体系考点1 温度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①__________的物理量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②___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③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 ,把④______的温度定为,中间等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常考温度: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 ,令人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广东冬季的平均温度大约为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沸水考点2 温度计温度计原理: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⑤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类型: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热胀冷缩选 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的温度计,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测量范围放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如图甲中的C,不能接触⑥________和⑦________读 等待温度计的示数⑧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⑨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⑩______,否则读数有误差,仰读(图乙 )时读数偏小,俯读(图乙 )时读数偏大记 记录数值和单位,图丙中温度计A示数为 _______,B示数为 _______容器壁容器底稳定不能相平考点3 体温计体温计测量范围:;分度值:结构特点: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因此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中使用要点:使用前先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体温计 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读数: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_____不能能36.7考点4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固熔点与凝固点:晶体 ______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与联系晶体 非晶体定义 ____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______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举例 各种金属、海波、冰、食盐、水晶、 明矾、萘 蜡、松香、玻璃有没有晶体 非晶体熔化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为熔化过程,处于 ________ ___状态,持续吸热,温度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吸热,温度 ______熔化条件 ①达到熔点;②持续吸热 持续吸热熔化特点 ①持续吸热;②温度 ______ 温度 __________固液共存不变上升不变不断升高续表晶体 非晶体凝固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为凝固过程,处于 ________ ___状态,持续放热,温度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放热,温度 ______固液共存不变下降续表晶体 非晶体凝固条件 ①达到凝固点;②持续放热 持续放热凝固特点 ①持续放热;②温度不变 温度不断降低注意:温度为熔点时,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续表考点5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蒸发与沸腾区别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相同点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 ______热量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 ______发生 在液体 ______和 ______同时发生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 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吸收表面表面内部不同点 影响因素 温度越 ____,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 ____,蒸发 越快 表面空气流速越 ____,蒸 发越快 气压越 ____,沸点越高应用 制冷,降温 水浴加热,分馏高大快大续表考点6 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吸热从 ____态直接变成 ____态的过程,如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用久的白炽灯泡灯丝变细凝华:物质放热从 ____态直接变成 ____态的过程,如玻璃窗户上出现冰花、雾凇的形成、霜的形成注意:升华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温度(不需要高于熔点),升华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本质上是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固气气固考点7 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在自然界的三态循环如下图所示:六种物态变化现象举例:熔化:冰雪消融、铁化为水、蜡成蜡液;凝固:水结冰、铁水凝固;汽化: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地面变干、雾气消散;液化:露珠的形成、白气、饮料冒“汗”、雾;升华:樟脑丸变小、雪人变小、碘升华、干冰人工降雨;凝华:霜、雾凇、雪、窗上冰花的形成.考点过关·精整合考点1 温度 5年3考1.下面常见温度的估计值,较合理的是( )DA.教室内的气温约为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C.洗澡时淋浴水的温度约为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在标准大气压下,玻璃杯中盛有一些凉开水,放进一块冰后,不断搅动,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冰只剩一点点,这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C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判断考点2 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5年 2 考3.人教素材 同学们做“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__________.如图甲所示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图乙所示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 .题3图热胀冷缩DB294.某次晨检中,小红测完体温后,体温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 ,体温__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 在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涂酒精消毒时正好遇上电风扇吹过来的风,此时体温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不变”“降低”或“升高”).题4图36.5正常不变考点3 熔化和凝固 5年4考5.“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如图,先把糖熬成糖汁,用糖汁在石板上画出造型后,粘在竹签上即可.关于糖的物态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DA.先汽化再液化 B.先凝固再熔化 C.先放热后吸热 D.先吸热后放热6.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BA.海波在 段是固态B.海波的熔点是C.海波在 段不吸收热量D.海波熔化经历了考点4 汽化和液化 5年3考7.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8.运动员在比赛中难免发生各种扭伤,队医会用一种“冷气雾镇痛剂”对着运动员的伤痛处喷涂,它的主要成分是氟氯甲烷,它的沸点是 ,当药液喷洒到皮肤表面时会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起到局部麻醉缓解疼痛的作用.汽化吸收考点5 升华和凝华 5年2考题9图9.粤沪素材 如图是冬天玻璃窗户上附着的冰花.冰花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题10图10.随着科技的发展,“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如图所示的人工降雨是用火箭在空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吸收大量热量,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成小冰粒,冰升华液化凝华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题11图11.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实验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 ,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 .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案中____(选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原因是甲甲升华碘蒸气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壁上看到附着一层固态的碘中碘颗粒被加热后会直接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________(选填“液态碘”或“碘蒸气”) ;停止加热,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6 物态变化的应用 5年1考题12图12.运用物理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实际问题,如图所示蕴含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长途运输中利用液氮冷藏食品,利用了液氮汽化吸热B.图乙中,夏天在饮料中放入冰块,利用了冰温度较低且熔化吸热使饮料温度降低C.图丙中,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防止菜冻坏D.图丁中,远离冒气的高压锅,防止被烫伤,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吸热√13.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不停地循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循环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题13图BA.①是海水升华成水蒸气 B.②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C.③是水蒸气凝固成小冰晶 D.④是小冰珠凝华成雹方法讲练·拓思维易错点 对白气、白雾、白霜的理解例1 (2024·白银)夏天,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冰箱门附近有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现象.“白气”都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液化冰箱外例2 将冰箱内的冻肉拿出来时,很快就能在表面上看到白霜,这是________(选填“水”或“水蒸气”)在冻肉表面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水蒸气凝华前者是________(选填“冰箱内”或“冰箱外”)的水蒸气形成的.(1)解答物态变化的发生位置的前提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发生条件,如水蒸气液化的发生条件是遇冷,因此液化发生在温度高的水蒸气的位置.(2)水蒸气是无色透明气体,是看不见的,人眼能看见的“白气”“白雾”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变式跟练1.炎热的夏天,汽车从阴凉的地下车库开出后,车窗玻璃常会上雾,可以擦车窗玻璃的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除雾,雾形成的过程水蒸气要______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外侧放出重难点1 物态变化种类及吸放热判断例3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或生活中的几种物理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____,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有_____,属于凝华的有___.物态变化种类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方法:①明确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②对照六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判断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③根据物态变化种类判断吸、放热情况.变式跟练2.(2024·广州)广州春季“回南天”到来时,课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图是在“出水”玻璃上写的字.这些“水”是由于水蒸气( )CA.遇热汽化吸热形成的 B.遇热汽化放热形成的C.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 D.遇冷液化吸热形成的3.四季更替,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冬季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变模糊,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用烘干机烘干衣服,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衣柜里放置的“樟脑丸”变小,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季堆的雪人变小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重难点2 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例4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 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变式跟练4.(2024·赤峰改编)在课外实践性作业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 ,凝固过程经历___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5增多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增多” “减少”或“不变”).核心实验·重探究实验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形成猜想问题:小明测量一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块在熔化过程中,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其他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否不变?于是他猜想:猜想一:所有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不变;猜想二:有些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可能是变化的.因此小明选用了石蜡和海波分别实验,探究它们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设计方案、收集证据(1)装置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采用“水浴法”加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水浴法”对海波进行加热的好处:①能使物质__________;②使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受热均匀慢(2)为完成实验,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____.(3)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确定___(选填“”“”或“ ”)的位置;确定陶土网位置过程中,酒精灯应______.秒表点燃(4)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固体颗粒中,同时不碰到试管的________.底和壁(5)实验开始,每隔大约 记录一次温度及状态,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 ,加热一段时间,试管中的物质开始熔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加热.38继续(6)实验过程中要是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使物质受热均匀得出结论、作出解释(7)根据记录的海波熔化时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海波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①海波开始熔化的温度是____,第 海波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②海波熔化的过程,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熔化持续了___ ;③我们把海波这类固体称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8固液共存保持不变5晶体(8)小明进行实验时记录了不同时间石蜡的温度与状态,如表所示.①由表可知,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___.②我们把石蜡这类固体称为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③由此可知猜想____是正确的.温度持续升高非晶体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石蜡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状态 固态 软 黏 稀 液态 二(9)由图及实验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熔化吸收热量时温度___________.晶体的熔化要求:①达到______;②__________.非晶体熔化的特点:①吸收热量;②温度__________.保持不变熔点继续吸热持续升高拓展设问交流合作、评估反思(10)实验时应选用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海波做实验;另一小组实验时发现海波的熔化时长过长,可以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小减少水量,或减少实验使用的海波质量(11)实验结束后小明又进行了冰的熔化实验,如图丁,并没有使用酒精灯加热而是使用的温水,之所以能用温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温水可以给冰加热减慢冰的熔化速度,方便记录数据实验二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提出问题、形成猜想问题:实验小组内某同学观察妈妈煲汤时,在汤沸腾后改用小火,用大火或小火,汤水温度有区别吗?猜想: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水在沸腾后,温度不变.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自下而上(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温接近时,每隔 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 .水沸腾后继续记录次温度计的示数,如表格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 .时间/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88 90 92 96 98 98 98 98 98 98 …9498得出结论、作出解释(3)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根据图像得出:水沸腾前,吸热且温度__________;水沸腾后温度__________.(4)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要满足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______;②_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沸点持续吸热拓展设问交流合作、评估反思(5)实验装置中,给烧杯加盖的目的是通过减少热量散失_________________;杯盖上除了插入温度计的位置,还另外留有小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缩短加热时间保证烧杯内外气压相等(6)实验过程中记录了水沸腾前后烧杯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丁中、 所示,其中__是沸腾前的情况,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____;___是沸腾时的情况,下列不属于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原因的是___.A.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变小B.烧杯上下水的温度相同,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C.烧杯上下水的温度不相同,气泡遇热膨胀小C(7)若做实验时发现,撤掉酒精灯,停止对烧杯加热,水没有立刻停止沸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土网的温度高于烧杯中水的温度,水可以持续吸热(8)实验过程中发现水的沸腾温度低于 的原因:外界大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小组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焰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小于不可行(9)图戊是两个同学利用图甲装置做水的沸腾实验得到的不同图像,两个图像不同的原因除了水的初温不同,还可能有水的______不同.若小红想缩短加热时间,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10)如图己所示,用烧瓶装水加热至沸腾,水停止沸腾后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结果发现已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导致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沸点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降低(11)小组为验证水沸腾的条件进行了如图庚所示实验,把盛有水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水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在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选填“开始沸腾”或“不会沸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会沸腾水的沸腾条件是达到沸点,能持续吸热,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因试管与烧杯中的水没有温度差,试管中的水不能持续吸热中考真题·精聚焦命题点一 温度的估测1.(2022、2021· 真题整合)下列关于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CA.一根粉笔的质量约为 B.课桌的高度约为C.中学生体温约为 D.教室内室温约为命题点二 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2.(2024·广东)自制液体温度计利用了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为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应选择内径更____的玻璃管.热胀冷缩细3.(2022·广东)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_____ .热胀冷缩不能36.5命题点三 物态变化种类判断4.(2024·广东)《淮南子·俶真训》记载:“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炉中”.金属在炉中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 )C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5.(2022·广东)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B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液化6.(2021·广东)固态、液态和______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____态.该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气态液熔化7.(2024·广东改编)在容器中盛放温度为 的水,用面料封住容器口且紧密贴合,室温为 .过一会,容器的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会有小水珠形成.内命题点四 碘的升华、凝华实验8.(2023·广东)如图所示,小明在某次观察晶体升华现象时,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某晶体颗粒的锥形瓶,发现锥形瓶内出现有色气体,瓶内底部还出现少量液体.气体形成的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该晶体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热温度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命题点五 水的沸腾实验9.(2021·广东)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沸腾前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是:气泡上升过程中____(多选,选填字母).乙A.气泡遇冷收缩B.气泡遇热膨胀C.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变小D.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10.(2020·广东节选)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 水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答案](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 .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99不可行中考预测与新考法1.科学推理 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金属钱币.下表提供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材料 熔点铝 660铁 1 525(1)已知铜的熔点为 ,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____材料制作“钱范”.(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1 525超过这个温度,铁模具会熔化2.跨学科实践 厨房就是一个物态变化的“魔术间”.在这里,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一应俱全,包含了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所有过程.请你根据以往生活经验,或回到自家厨房观察,找出厨房中涉及水的三种状态的三种现象,并对其成因作出解释.(1)水蒸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被煮沸的水烫伤相比,被热水壶冒出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热水壶冒出的水蒸气温度可能高于.并且,水蒸气液化还会向外放热(2)液态水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雪糕向下冒“白气”空气中较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3)固态水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箱内壁有白色的霜冰箱内部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箱内壁,凝华成霜(共38张PPT)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精准解读一、声学 光学 热学知识脉络·建体系考点过关·精整合方法讲练·拓思维中考真题·精聚焦中考预测与新考法第1课时声现象知识脉络·建体系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点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⑨______、⑩______、 ______频率:声源振动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____振幅:物体振动的 ______音调响度音色幅度特性的对比音调 响度 音色定义 声音的 ______ 声音的 ______ 声音的品质决定 因素 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 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 发声体的 _______、结构和 __________关系 频率高,则音调高 频率低,则音调低 振幅大,则响度大 振幅小,则响度小 不同的人或物的音色一般不同对特 性的 描述 “粗细”“低沉”“清脆”;“男 低音”“女高音”中的“高” “低” 音量的大小;洪 亮、震耳欲聋、低 声细语 乐器、语音识别;闻声识人;口技模仿高低强弱频率幅度材料发声方式音调 响度 音色示波 器波 形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乙相比,甲的频率较 ____,声音的音调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甲相比,乙的振 幅较 ____,声音 的响度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波形不同,表示音色不同小低大续表三类乐器类型 举例 音调影响因素 响度影响因素弦乐器 二胡、 小提琴 弦越紧、越短、越 细,音调越 ____ 拉、弹的力度越大,响度越 ____管乐器 唢呐、 葫芦丝 空气柱越 ____,音 调越高 吹奏的力度越大,响度越 ____打击乐器 鼓、锣、 编钟 鼓皮越紧、鼓面越 小,音调越 ____ 敲、打击力度越大,响度越 ____高大短大高大考点3 声的利用声的利用考点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等级: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 ____考点过关·精整合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5年3考1.人教、粤沪素材 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声现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将敲击后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静止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证明了该声音是由______的______产生的.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手按住音叉后,______停止,发声停止.音叉振动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或放大法)振动(2)如图乙所示,将一只正在发声的机械闹钟放在连通着抽气机的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减少,闹钟声音响度逐渐______,进一步推想:如果把罩内抽成真空,耳朵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由此我们推理出:真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再使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会听到声音响度逐渐______,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减弱不能不能理想实验法增强介质(3)某同学在足够长的装满水的水管的一端敲击了一下,另外一个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则他听到声音的次数是3次,第一声经______中传来;第二声经____中传来;第三声经______中传来.水管水空气考点2 声音的特性 5年3考2.人教、粤沪素材(1)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空气柱右的声音是由瓶中________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____(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2)小利用一根筷子分别敲击7个玻璃瓶的瓶口,音调的区别来自于______振动的差异.越用力敲,声音越响,这是因为__________,响度越大.从右向左敲击,音调越来越____(选填“高”或“低”).水柱振幅越大高3.(2024·齐齐哈尔改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筝,用古筝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C.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大D.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相同的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甲、丁______不同,甲、丙______不同,甲、丙、丁三者______相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响度音调音色考点3 声的利用 5年2考5.人教素材 蝴蝶每秒振翅五六次,它所发声频率低于 ,属于____声波;海豚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 的声,属于____声波.对于这两种声,人耳都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次超不能6.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有____________,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______.①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③通过次声波监测自然灾害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⑤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⑦利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①②③⑤⑦④⑥7.(2024·绥化改编)如图所示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如果倒车雷达发出的声信号经过返回到接收器,则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是____超声波1.78.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 ,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 B.C. D.√考点4 噪声的控制 5年1考9.(2024·河北改编)关于噪声和乐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噪音一定是响度大的声音B.演员们用中国大鼓表演《鼓舞龙腾》,现场的听众听到的鼓声是乐音C.吹奏骨笛发声时,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D.乐音让人舒服,是因为它由发声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10.人教、粤沪素材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有________;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有____;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有____.①禁止鸣笛 ②道路两旁的隔音墙 ③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 ④图书馆禁止大声喧哗⑤摩托车的消音器①④⑤②③方法讲练·拓思维易错点 声音的特性例 下列说法中主要描述声音音调的是______,主要描述声音响度的是________.主要描述声音音色的是________.①尖锐刺耳 ②窃窃私语 ③闻其声知其人 ④女高音 ⑤震耳欲聋⑥声音洪亮⑦口技表演⑧声音识别①④②⑤⑥③⑦⑧变式跟练1.人教、粤沪素材 如图所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在这个过程中,钢尺的音色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改变.音调响度没有2.甲、乙音叉的形状相同,分别标有“”“ ”字样,先后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BA.甲响度小 B.甲音调低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中考真题·精聚焦命题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23·广东)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产生,经______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____.振动空气大2.(2024·广东节选)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乘客听到列车即将进站的广播声,广播声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振动空气命题点二 声音的特性3.(2017·广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4.(2020·广东)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C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命题点三 声综合5.(2021·广东)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 瓶的音调最低D. 瓶的音调最低6.(2022·广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中考预测与新考法跨学科实践 (2024·云南改编)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1)用相同的方式把厚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相同(2)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声级计的示数.(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将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中,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闹钟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小(共62张PPT)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精准解读一、声学 光学 热学知识脉络·建体系考点过关·精整合方法讲练·拓思维核心实验·重探究中考真题·精聚焦中考预测与新考法第3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知识脉络·建体系考点1 透镜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类型 凸透镜特殊光线特点 凹透镜特殊光线特点 平行于主 光轴 折射光线过⑦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 ___过虚焦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焦点 折射光线 ⑨______于主 光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射光线 ⑩______于主 光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光心 折射光线传播 方向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射光线传播 方向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焦点反向延长线平行平行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如图戊,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纸上的光斑最 ____、最 ____,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 ______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小亮光心戊考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及成像原理图 ______、 异侧 缩小 ______ ____ ______ 照相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异侧 ______ 实像 ______ 测焦距倒立实像倒立等大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及成像原理图 ______、 异侧 ______ ______ 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续表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及成像原理图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成平行光 ______、 同侧 ______ ______ (光屏上 承接不 到) — 放大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立放大虚像续表静态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请补充完整 [答案] ;[答案] ; ; 考点3 眼睛与眼镜眼睛与眼镜眼睛成像原理:如图,眼睛相当于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 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 ______,成 ______、 ______、 ____像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实近、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 远视眼特点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成因 晶状体太 ____,折光能力 太 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 向上太长 晶状体太 ____,折光能力太 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位置 成像于视网膜 ____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像于视网膜 ____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厚强薄弱前后近视眼 远视眼矫正方法 戴 ________,其对光线有 发散作用,让像往后移到视 网膜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 ________,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让像往前移到视网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诀 近前远后,近凹远凸 凹透镜凸透镜续表考点4 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过关·精整合考点1 透镜 5年2考1.粤沪素材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如图甲)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透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透镜的______位置,若小明想要利用该原理测出透镜的焦距,图乙中操作最合理的是___.凸焦点C2.在虚线框内画上合适的透镜.[答案]3.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答案]考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5年4考考向1 规律应用题4图4.(2024·湖北改编)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一件秦代木牍前放置着焦距为 的透镜,通过透镜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则该透镜为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选填“虚”或“实”)像,木牍到透镜光心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凸虚小于5.(2024·河北)如图所示,烛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成像原理可用于制作________.不改变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到某一位置,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的高度大于凸透镜的直径,在足够大的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且完整的像.投影仪右能题5图6.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此成像原理可用于制作________,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选填“25”“17”或“13”) .缩小照相机17题6图考向2 自制模具7.(2024·聊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慧同学计划制作一个“手机投影仪”.现有器材如下:焦距分别为、、 的凸透镜各一个,手机一部,长为 的纸盒,胶带和剪刀等.“投影仪”模型如图所示,将手机和凸透镜分别固定在纸盒的两端,调整“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可在墙上看到手机画面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选择焦距为 的凸透镜B.应选择焦距为 的凸透镜C.将手机正立放置,在墙上看到的像是正立的D.墙上手机画面的像是虚像√8.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外壳的长度为 ,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倒立缩小远离20透明薄膜上可以得到景物______(选填“倒立”或 “正立”)的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小刚位置不变,用它观察窗户时,为再次成清晰的像,半透明薄膜应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若将凸透镜正对燃烧的蜡烛,当蜡烛距离凸透镜至少____ 时,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薄膜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考点3 眼睛和眼镜9.人教、粤沪素材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乙为远视眼,应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B.乙为近视眼,应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C.甲为远视眼,应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D.甲为近视眼,应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10.(2024·湖南改编)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睛的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____(选填“前”或“后”),形成____(选填“近”或“远”)视,需要戴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来矫正视力.前近凹11.(2024·河南改编)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为模拟远视眼,需要给水透镜______(选填“抽水”或“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____(选填“左”或“右”)侧,需要戴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来矫正视力.抽水右凸方法讲练·拓思维易错点 凸透镜成像作图例1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答案]利用三条特殊光线特点进行作图,折射光线(实线)相交的位置为成像的位置;其中平行于主光轴射入的光线,其折射光线过焦点,此时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则为焦点.变式跟练1.如图所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请画出烛焰 点发出的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借助辅助线或光路,确定发光点 的像点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答案]2.如图所示,物体经凸透镜成像 ,请你通过作图的方法尝试确定凸透镜光心和焦点( )的位置.[答案]重难点1 凸透镜动态成像分析例2 人教素材 图甲是投影仪的原理图,投影片应放在距离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要使天花板上的像小些,投影仪应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天花板.如图乙所示是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的情景,取景时,人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放大靠近__________之外,摄影师看到的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若要全身像,应使照相机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两位照相人.二倍焦距缩小远离(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像的变化规律与成实像时相反.变式跟练题3图3.人教素材 小明同学找来一个薄壁圆柱形玻璃杯,并将画有箭头的白纸靠在玻璃杯后,观察结果如图甲所示.向杯中加水,使得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观察纸上的DA.丁、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乙 D.丁、丙、乙“箭头”;将白纸逐渐远离杯子的过程中,可依次观察到情景( )题4图4.(2024·无锡)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只向左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缩小的像B.只向右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放大的像C.只向右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放大的像D.只移动凸透镜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等大的像重难点2 判断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例3 (2024·常州)《重庆市消防条例》规定:2023年7月1日起,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或其电池进入电梯轿厢.一旦有人违规操作,会被电梯内的摄像头拍摄成像并智能识别,电梯将停BA. B. C. D.止运行并发出声、光警报.如图所示,某次警报时,摄像头凸透镜成像的像距为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变式跟练5.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A. B. C. D.核心实验·重探究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小强发现用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像;用该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能看见正立、放大的像,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_____有关.距离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如图所示,用焦距为的凸透镜、高度为的 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通过测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1)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在较____的环境下进行.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安装并调节 形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刻度尺同一高度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部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1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2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3 15 30 倒立、放大、实像4 10 — 不成像5 5 — __________________正立、放大、虚像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 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应从______(选填“光源”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请你在上面表格中完成像的性质.光屏得出结论、作出解释(4)实验结果表明:①当时, ,成______、缩小的实像;②当时, ,成倒立、______的实像;③当时, ,成倒立、______的实像;倒立等大放大④当 时,成正立、放大的____像;⑤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______的,且物、像位于凸透镜的____侧;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______的,且物、像位于凸透镜的____侧;.______焦距处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______焦距处是成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虚倒立两正立同一倍二倍拓展设问交流合作、评估反思(5)用蜡烛作光源时,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燃烧变短,像的位置会逐渐向上移,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此时可以:①将蜡烛向____移动;②将光屏向____移动;③将凸透镜向____移动.上上下(6)由表格中实验1和实验3可知,在折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光路是可逆的(7)实验时,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下面小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像.(8)实验中用形光源灯 代替蜡烛进行实验,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亮度变暗的完整灯发光稳定容易对物、像的大小和正倒关系进行对比判定(9)将形光源、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换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像符合实际的是___.BA. B. C. D.(10)小强想用该实验装置模拟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①近视眼: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光线提前会聚,光屏应向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②远视眼: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弱,光线延迟会聚,光屏应向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靠近远离(11)光源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近视眼镜,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若将上述条件中的近视眼镜改为远视眼镜,则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均选填“靠近”或“远离”)靠近远离(12)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 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则表中第2次实验的成像情况不能探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次实验时,物距和像距之和为,小于中考真题·精聚焦命题点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2024·广东节选)如图所示,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____(选填“实”或“虚”)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____.凸实小题1图题2图2.(2022·广东)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倒照相机不变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3.(2020·广东)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需将光屏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____(选填“上”或“下” )移.倒立右上命题点二 透镜作图4.(2020·广东)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5.(2021·广东)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中心在主光轴上距凸透镜光心 二倍焦距以外.①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甲中标出所成的像 的大致位置;②借助辅助线或光路图,在图乙中找到所成的像 的确切位置,保留作图痕迹.[答案]命题点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6.(2023·广东)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1图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凸透镜编号 焦距/ 直径/① 5 3.5② 5 4.5③ 10 4.5④ 15 4.5(1)光屏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_____.(2)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的像如1图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____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实像上(3)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____ .(4)小明将蜡烛换成 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2图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___(选填字母).(5)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表中选取编号为______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10D①②中考预测与新考法1. 设问 (2024·烟台改编)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甲照相机 ①______ 胶卷 光圈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________ ③______乙镜头视网膜瞳孔2.跨学科实践 小阳学习了望远镜的原理之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望远镜,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物镜BA.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B.眼睛看到的是远处物体的倒立的实像C.此时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约为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距离眼睛很近的位置的焦距为,目镜的焦距为 . 经过不断地调试,他看到了远处物体最大最清晰的像(成像原理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共79张PPT)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精准解读一、声学 光学 热学知识脉络·建体系考点过关·精整合方法讲练·拓思维核心实验·重探究中考真题·精聚焦中考预测与新考法第2课时光现象知识脉络·建体系考点1 光学基本概念光学基本概念光线:表示光传播径迹和方向的带有箭头的直线,光线的引入利用了理想模型法,光线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为________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空气、水等透明物质及真空中传播.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不是考点2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④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激光准直、立竿见影、一叶障目、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手影同种均匀介质考点3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外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线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⑤______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⑥______两侧(3)如图1,反射角等于⑦入射角同一法线图1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定义: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被⑧______地反射(如图2所示)条件:反射面平整、光滑实例:太阳光照射在光滑的镜子、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平行图2镜面反射定义: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向着⑨__________ 反射(如图3所示)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实例:在影院各个位置都能看到屏幕、从各个角度看见黑板上的字四面八方图3漫反射注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相同点: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光路均可逆考点4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图4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④____在光屏上呈现虚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⑤ ______在光屏上呈现能不能像的分类图5图6考点5 光的折射图7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______的现象偏折(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________面内(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______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 ______的方向偏折,折射角 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________(4)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_________(5)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______同一平法线法线小于也增大不改变可逆规律实例:池水变“浅”;玻璃砖使钢笔“错位”;水面“折”枝;海市蜃楼考点6 光的色散图8光的色散定义:太阳光是 ______光,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不同颜色的光在发生折射时,偏折的角度不同复色原理:光的 ______色光的三原色: ____________折射红、绿、蓝看不见的光特点 应用红外线 具有热效应、穿透能力强 遥控器、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烤箱等紫外线 使荧光物质发光、杀毒灭菌、 可促进骨骼生长 验钞机、灭菌灯等考点过关·精整合考点1 光现象辨析 5年3考1.人教、粤沪素材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____;属于光的色散的是___.a.水中的倒影b.放大镜成像c.水面“断筷”d.影子的形成e.小孔成像f.海市蜃楼g.雨后彩虹h.树荫下的圆形光斑i.三棱镜分解太阳光j.池水变浅k.镜中成像l.自行车尾灯2.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DA.“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是光的色散现象D.“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水清浅”是光的折射现象考点2 光的反射和折射5年5考3.(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的形成B.渔夫叉鱼C.照着镜子画脸谱D.人造彩虹√4.粤沪素材 小华在学习游泳时,看到泳池边的提示牌写着“深水区水深”,但是他觉得水看起来并不深.图中能正确说明小华产生这一错觉的光路图是( )DA. B. C. D.5.人教、粤沪素材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这是因为月光在积水表面发生的是______反射,迎着反射光可以看见月亮;在地面上发生的是____反射,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地面.镜面漫6.粤沪素材 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 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一位同学很粗心地仅画了三条光线,没有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请帮助其判断:入射光线是____,折射光线是____,入射角为____度,折射角为____度, 的右侧是______(选填“空气”或“玻璃”).3060玻璃7.(2024·云南)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镜面上的 点,请画出反射光线.[答案]8.(2024·连云港)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答案]考点3 平面镜成像特点 5年4考9.周末,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去佛山某湿地公园写生.公园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亭台与倒影相映成趣.对此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A.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是漫反射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的实像C.小鸟在水面上方飞行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D.小鸟在水面上方飞行,其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距离水面越远10.人教素材题10-1图(1)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___.CA. B. C.(2)检查视力时,要求视力表与人眼睛的距离为 ,房间两面平行墙的距离为 ,两面墙上分别挂有平面镜和视力表,则被检查者应坐在镜子前___ 处.与不用平面镜相比,使用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______.2节省了空间题10-2图11.(2024·苏州)在图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中的像.[答案]考点4 光的色散与看不见的光 5年1考12.课标内容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说明了太阳光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牛顿色散不是白13.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利用了________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电视机遥控器能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光,叫________.紫外线红外线如图,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相同比例混合照射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为____色.方法讲练·拓思维重难点 光现象作图一、光的反射作图例1 (2024·南充)2023年9月17日,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如图甲所示.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装置,如图乙所示, 是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 并标出入射角大小(保留作图痕迹).[答案]光的反射作图一般步骤(以作反射光线为例)光的反射中画平面镜位置变式跟练1.(2023·宜昌)航天员舱外作业时,宽厚的航天服限制了他的视野,为了看清胸前的操作面板,可以通过手腕处的小镜子(如图甲)进行观察.乙图中点代表航天员的眼睛,点代表胸前某一按钮, 点是小镜子的位置,请你根据反射光路图在 点准确画出镜面并标出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保留作图痕迹)[答案]二、光的折射作图例2 (2024·新疆)请根据图中的折射光线,画出空气中的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答案]画折射(或入射)光线的一般步骤已知像点和眼睛的位置,补充光路变式跟练2.人教素材 在“预防溺水”主题班会上,主持人小明用光路图来解释“水池变浅”的道理:池底点射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进入点的人眼, 点是人眼看到的池底 点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答案]三、平面镜成像作图例3 (2024·无锡)在图中作出物体 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答案]已知物和平面镜,画像已知平面镜和光源(或像点)位置,补充光路变式跟练3.(2024·绥化)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答案]核心实验·重探究实验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形成猜想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呢?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粗糙的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由、两部分组成,可以绕 翻折.(1)除图中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用到的重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量角器(2)实验时,小华要把纸板 ______放在平面镜上,否则激光笔贴着纸板将光入射到点时________________;入射光线 的入射角大小是____度.垂直看不到反射光线40(3)实验中从不同方向上都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反射.纸板表面应该选择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漫粗糙(4)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多个角度射到 点,在纸板上记录每次的光路.记录时,为了区分每次的光路,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光线描画下来(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光线沿着 射出.接下来他将入射光线 顺时针转动,发现反射光线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这样做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近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作出解释(6)将多次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1 2 3入射角反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寻求普遍规律(7)小华让另一束光沿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 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光路可逆(8)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华将纸板沿 剪开,把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发现在纸板 的下半部分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拓展设问交流合作、评估反思(9)另一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___次数据是错误的,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2343把反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10)改正错误后,该小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你认为该小组的结论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确反射角的大小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应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1)小华想:在图甲中,将纸板 向后折时,反射光还存在吗?请设计一种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平面镜上方喷烟雾,看能否观察到反射光(12)如图丙所示,一束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光斑,水平向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到光斑位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水平向上移动平面镜,光斑位置__________.不变向左移动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形成猜想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小洛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选用的主要器材: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和 、白纸、刻度尺和黑色纸板等.(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前需要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这张纸的作用是标记玻璃板、物和像的______.利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暗位置距离(2)小洛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要选用较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这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茶色玻璃板而不是无色玻璃板是为了___________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薄玻璃板两个面双重成像对实验产生影响成像更清晰(3)选择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法.大小等效替代得出结论、作出解释(4)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且________(选填“已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玻璃板____(选填“前”或“后”)方观察,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在镜中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 的像与蜡烛 __________.不点燃前大小相等(5)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并移动蜡烛 确定像的位置,每次标记出蜡烛 和它的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小洛完成的下列实验数据表格,在填空线处填写所测物理量名称及其单位.实验 次数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蜡烛 的像与玻璃板的 距离/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1 6.5 6.52 4 43 5 5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蜡烛的像和蜡烛 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相等(7)确定出蜡烛 所成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虚像拓展设问交流合作、评估反思(8)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与蜡烛 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没有垂直放置(9)若实验中没有刻度尺,为了找出蜡烛的像和蜡烛 到玻璃板的距离的关系,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将玻璃板下的白纸换成方格纸(10)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进行了猜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是否相反?请你设计方案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着平面镜的方向,左右吹动蜡烛烛焰,观察烛焰的像的晃动方向中考真题·精聚焦命题点一 光现象辨析1.(2023·广东)如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2.(2022·广东)“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 ,当白鹭距离水面时,它的像距离水面___ .反射虚53.(2021·广东)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 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______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选填“实”或“虚”)像.直线折射虚命题点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4.(2019·广东)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 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 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增大不能入射角等于____(选填“ ”或“ ”);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______;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命题点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5.(2024·广东节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①点燃蜡烛,眼睛应在图中__(选填“”或“”)处观察 在玻璃板后的像.移动与外形相同的蜡烛,发现与 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______.相等②得到平面镜成像规律后,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 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6.(2021·广东节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①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______;②实验需要记录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中如果将蜡烛 也点燃,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看不清楚像的位置命题点四 光学作图7.(2024·广东)如图所示,一束光经 点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法线及大致的折射光线.[答案]8.(2023·广东)如图所示,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射向平面镜 点,请画出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答案]9.(2022·广东)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射向水面 点,画出法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答案]中考预测与新考法1.数字化实验 (2024·苏州)如图甲所示,、 之间是太阳光经三棱镜色散后在屏上得到的彩色光带.将电子温度传感器分别放在、 两点外侧,测得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曲线可以应用于验钞机的是____,曲线②对应的是______线.①红外2. 教材素材 (2024·苏州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圭表与二十四节气如图甲中的圭表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表是垂直立于地面的标杆,圭是沿正南正北方向水平放置的尺.用它测量正午时表影的长度,从而确定一年的时间和季节.战国时已经采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垂直.由于光的散射和漫反射等的影响,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对圭表进行了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到原来的五倍,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他还发明了景符,用小孔成像原理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梁的清晰像,把确定表端影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较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如图乙所示.通过测量正午时表影长短的变化,推算出一回归年为365.25天,按照季节变化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如图丙),用以指导生活和农业生产.(1)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保证圭和表相互垂直的措施,用______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________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2)圭表的影子是光的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现象.水面铅垂线直线传播(3)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解决了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的问题,提高了测量影长的准确度(4)一年中,学校的旗杆在正午杆影最长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5)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古代计时仪器:______.冬至日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精准解读一、声学 光学 热学第1课时 声现象.pptx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精准解读一、声学 光学 热学第2课时 光现象.pptx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精准解读一、声学 光学 热学第3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pptx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精准解读一、声学 光学 热学第4课时 物态变化.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