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百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东丽区百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百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政治
考试时长:60分钟 试题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A. 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B. 奴隶社会: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发明和应用文字,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
C. 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D. 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
2.在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一石器; 奴隶社会一金属工具(青铜器);封建社会一铁器; 资本主义社会一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 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D. 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差异性
3.王老师在备课中精心挑选了以下四幅图作为上课的资源,请你推测贯穿这堂课的主题是
A.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C. 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及其影响
D. 科学社会主义从创立到实践的历程
4.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高一政治 第 1 页(共7页)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 ②→④→③→①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气质。下列属于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6.在领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千篇一律”。他还深刻指出,我们过去搞民主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许多自身的独有特点,将来搞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思考,“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从中可以看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基于()
①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自发行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特殊状况
③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
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以下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年代尺,还尚未完成,下列对①②③④处依次解读正确的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 新时代 全面小康社会
B. 社会主义改造 对外开放 全面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小康社会
D. 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开放 新时代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
高一政治 第 2 页 (共7页)
A. 农村改革 B. 城市改革 C. 国有企业改革 D. 沿海地区开放
9.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④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
A. 科学社会主义 B. 市场经济体制 C. 计划经济体制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11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 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
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下关于“新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发生改变
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
④要实现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这段话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启示是
高一政治 第 3 页(共7页)
①中国梦是世界的梦,要以世界梦实现为前提
②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③实现中国梦,要把国家梦想融入个人梦想之中
④要实现伟大的梦想,就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从2020年末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奋斗目标是( )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
②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引经据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引用的名篇经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致的是
引用的名篇经典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夫物之不齐, 物之情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②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锄一害而众苗成, 刑一恶而万民悦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④交得其道, 千里同好, 固于胶漆, 坚于金石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终成果
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小明同学搜集了1984年的一些资料信息:1月,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由这些资料可以推断出( )
高一政治 第 4 页(共7页)
①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②农村开始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活力
④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B.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 )历史性飞跃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第四次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C.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是( )
A. “十个明确” B. “十三个方面成就” C. “两个维护” D. “十四个坚持”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1)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 (1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谈谈这首40多年来的“奋斗赞歌”的意义。
(11分)
高一政治 第 5 页 (共7页)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顺利召开。杭州向整个世界呈现了一场环保、数智、精彩的亚运盛会。它的成功离不开无数场馆建设者、青年志愿者、赛事工作人员、教练员、运动员们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同心协力,人们共同创造了亚运精神。个人梦、亚运梦、体育强国梦,汇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事实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有意愿、有决心更有能力为促进体育运动发展、促进全亚洲、全世界人民团结友谊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体现出中国梦的哪些本质以及该如何实现中国梦。(12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在整个19世纪,大约每隔10年周期地爆发一次经济危机; 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缩短到大约每隔了一8年爆发一次。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6分)
高一政治 第 6 页 (共7页)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开启了中国梦的伟大愿景。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宣布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氏族复兴的冲锋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依靠青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1)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4分)
(2) 新时代,新征程青年人该如何做 (6分)(三点即可)
高一政治 第 7 页 (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