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上·重庆·高三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本轮巴以冲突以来,人道主义危机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外交部明确表示:中方反对任何伤害平民、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支持联合国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和蔓延、维护国际人道法发挥重要作用,中方将继续为此作出最大努力。材料表明( )
A.中国对国际问题坚持独立自主
B.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冲突中发挥的所有作用
C.人道主义援助是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
D.发挥国际法的作用是解决冲突的根本途径
【答案】A
【详解】A:我国根据事件本身发表观点,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正确。
B:“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冲突中发挥的所有作用”说法过于绝对,我国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进行的各项活动,B错误。
C:人道主义援助是符合大部分国家的共同利益,但不是所有国家,C错误。
D:发挥国际法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冲突的解决,但这不是根本途径,D错误。
故本题选A。
2.(2023上·江苏南通·高三江苏省如皋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选择东盟国家,出席G20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分别与印尼和泰国两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一致决定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和中泰命运共同体。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APEC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机构
B.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维护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利益
C.中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对东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中国与东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发展
【答案】D
【详解】D: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选择东盟国家,并分别与印尼和泰国两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一致决定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和中泰命运共同体,这说明中国与东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发展,D符合题意。
A: APEC 是区域性国际组织,是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机构,A说法错误。
B: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维护本国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B说法错误。
C:东盟于1967年成立,有10个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不是东盟的成员国,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3.(2023上·重庆渝中·高三统考期中)2023年10月1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中国和玻利维亚、埃及、巴基斯坦、南非等国共同提交的消除不平等背景下促进和保护经社文(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内的各项人权的决议。决议获得发展中国家广泛支持,80个国家加入共同提案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发言感谢中方所做积极努力,表示愿意参加协商一致。可见( )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致力于推动构建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
②决议顺应了多边人权体系发展的历史潮流,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③联合国竭力推动消除不平等背景下各国人权事业的同步发展
④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才能寻求不同立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中国和玻利维亚、埃及、巴基斯坦、南非等国共同提交消除不平等背景下促进和保护经社文(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内的各项人权的决议,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致力于推动构建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①符合题意。
②:决议顺应了多边人权体系发展的历史潮流,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但不是目的,②说法错误。
③: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消除不平等背景下促进和保护经社文(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内的各项人权的决议,体现了联合国竭力推动消除不平等背景下各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但不是“同步发展”,③排除。
④:决议获得发展中国家广泛支持,80个国家加入共同提案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发言感谢中方所做积极努力,表示愿意参加协商一致,这说明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才能寻求不同立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2023上·全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拉动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约4000万人摆脱贫困。由此可见,共建“一带一路”( )
①是加强沿线各国多元合作的重要平台
②已成为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③是构建全球发展治理体系的公共产品
④彰显了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材料中“一带一路”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拉动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表明“一带一路”是加强沿线各国多元合作的重要平台,①正确。
③:“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约4000万人摆脱贫困,反映出“一带一路”已成为构建全球发展治理体系的公共产品,③正确。
②: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②错误。
④:该选项强调和平的作用,与题意强调发展的作用不符,④不选。
故本题选B。
5.(2023上·湖北·高三校联考期中)2023年9月1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印度新德里闭幕,新一任轮值主席国巴西接棒并承诺,未来将本着多边主义精神、以共识为基础继续运作,所有成员平等参与包括峰会在内的所有活动,积极作为,以应对全球面临的挑战。这表明( )
①团结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②峰会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和有效平台
③国际社会应立足共同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④各国应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①说法错误。
②: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和有效平台,②说法错误。
③④:全球问题关系各国利益,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各国应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社会应立足共同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应对挑战,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2023上·江苏连云港·高三统考期中)最近,欧盟宣布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对此表达了关切,敦促欧盟避免保护主义做法,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下列能支持中方态度的观点有( )
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②中欧要建立全面战略伙伴与经济一体化关系
③中欧需捍卫自由贸易,维护公平竞争
④中欧都面临发展与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欧盟宣布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和欧洲需要在贸易中平等竞争,坚持贸易自由,不能人为设置贸易障碍,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欧要建立经济一体化关系不符合实际,欧盟各国建立的是经济一体化关系,②错误。
④:该选项不能支持中方反对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不涉及贸易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2023上·江苏泰州·高二靖江高级中学校考期中)2023年7月29日,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发表公报,要求尼日尔军事人员无条件返回军营,无条件释放尼总统巴祖姆和其他被扣押人员,并在15天内恢复宪法政府,否则理事会将采取必要惩罚性措施。据此可知( )
A.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可以处理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问题
B.非盟以维护各成员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为重要发展目标
C.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D.国际组织具有自主性,自主的开展活动,决议往往高于主权
【答案】A
【详解】A: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发表公报,要求尼日尔军事人员无条件返回军营,无条件释放尼总统巴祖姆和其他被扣押人员,并在15天内恢复宪法政府,否则理事会将采取必要惩罚性措施,说明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可以处理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问题,A符合题意。
B:材料是和平与安全问题,没有涉及各成员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问题,B排除。
C: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C错误。
D:国际组织具有自主性,自主的开展活动,但“决议往往高于主权”的说法错误,D排除。
故本题选A。
8.(2023上·河北石家庄·高二校联考期中)美国对古巴实施的单方面制裁已超过60年,对古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从燃料、食品、日用品到药品,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几乎覆盖所有民生领域,导致古巴长期面临物资严重短缺问题。美国滥施非法单边制裁()
①体现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体现
③作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①不符合题意。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本质上是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至上,凭借本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或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美国滥施非法单边制裁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体现,②正确。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特点,③错误。
④:美国滥施非法单边制裁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2023上·陕西榆林·高三校联考期中)2023年4月17日,经过短暂的人道主义停火后,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之间的武装冲突再次进入交战状态。联合国、非盟、阿盟等国际组织及多个国家对苏丹局势表示关切,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对话解决危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避免国际冲突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共同目标
②国际和平力量的增长有利于制约战事扩大
③世界人民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仍艰巨
④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避免国际冲突并非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共同目标,该选项说法不符合实际,①排除。
②:联合国、非盟、阿盟等国际组织及多个国家对苏丹局势表示关切,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对话解决危机,这表明国际和平力量的增长有利于制约战事扩大,②符合题意。
③:经过短暂的人道主义停火后,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之间的武装冲突再次进入交战状态,可见世界人民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仍艰巨,③符合题意。
④: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个别大国倚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2023上·浙江杭州·高三统考期中)2023年8月24日,世界上包括日本民众在内的反对声浪最终也未能阻止日本一意孤行将核污水排放入海。核污水的处理本来就不是日本的家事,在某些国家的“默许”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为日本核污水排海背书。这说明( )
①任何国家都能自主处理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②排海行为损害世界人民健康和他国发展利益
③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该国大多数人意志的体现
④有的国际组织已沦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该选项强调的主权国家的独立权,而材料强调日本一意孤行将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侵犯了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不涉及该选项,排除①。
②:材料强调,针对日本将核污水排放入海的举动,遭到了世界上包括日本民众在内的反对,这说明日本排海行为损害世界人民健康和他国发展利益,②正确。
③: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不是该国大多数人意志的体现,③错误。
④:在某些国家的“默许”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为日本核污水排海背书。这说明有的国际组织已沦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的工具,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1.(2023上·浙江杭州·高三统考期中)中国与东盟是拆不散、离不开的好邻居、好兄弟、好伙伴。在“10+1”机制作用下,东盟国家愿同中方一道,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东盟中国自贸区升级谈判、共同办好第20属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东盟—中国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 )
①提升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水平
②中国—东盟战略集团关系正式形成
③东盟同中国增进互信,携手应对挑战
④东盟国家与中国确保基本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在“10+1”机制作用下,东盟国家愿同中方一道,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东盟中国自贸区升级谈判、共同办好第20属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东盟—中国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提升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水平,东盟同中国增进互信,携手应对挑战,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建立,打造东盟—中国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关系更加深入,②说法错误。
④:东盟国家与中国确保基本价值标准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2023上·浙江衢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欧盟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型成为其必然选择。但当前的欧盟,内有法德两国就要不要借助核能实现能源转型争执不休,外有乌克兰危机带来能源安全冲击,这给欧盟能否如期完成“碳中和”承诺打上了问号。由此可见( )
①欧盟的基本价值标准受到严峻挑战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欧盟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难有作为
④欧盟受多重冲击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本题考查欧盟承诺到2050年完成“碳中和”,实现能源转型中遇到的国际问题,不涉及欧盟的基本价值标准,①不符合题意。
②:当前的欧盟,内有法德两国就要不要借助核能实现能源转型争执不休,外有乌克兰危机带来能源安全冲击,这说明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符合题意。
③: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面临挑战不意味着难有作为,③不符合题意。
④:欧盟承诺到2050年完成“碳中和”,实现能源转型中遇到的众多国际问题,体现了欧盟受多重冲击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2023上·湖北·高三校联考期中)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连续三年互为最大贸易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②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互利合作共赢
③中国与东盟国家根本利益一致,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
④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中国对东盟发展起关键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中国与东盟合作20年来,双边贸易关系发展态势良好,互为最大贸易国,这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体现,东盟作为中国重要的相邻合作伙伴,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不断深化合作共赢,推动双边关系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基础,中方与东盟双方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存在共同利益。但不是根本利益一致,③说法错误。
④:中国与东盟是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东盟的成员国,双方合作共赢,但不能理解为中国对东盟国家发展起关键性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2023上·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中)“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B.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农耕文明保持蓬勃生命力
C.我国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特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
D.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承担责任,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答案】D
【详解】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下属机构,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材料强调我国对遗产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与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无关,A说法错误。
B:材料强调的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能说明农耕文明保持蓬勃生命力,B不符合题意。
C:材料强调的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能说明我国人口、民族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布朗族先民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明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承担责任,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2023上·山西大同·高三统考阶段练习)2023年9月9日,二十国集团成员在峰会上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非盟( )
①是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②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
③是非洲统一组织的前身
④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欧洲联盟是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①排除。
③:非洲统一组织是非盟的前身,③排除。
②④:非盟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2023上·山西吕梁·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强调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 )
①联合国是唯一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
③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得到世界人民广泛认可
④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各国核心利益的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但不是唯一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①说法错误。
②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其宗旨和原则得到世界人民广泛认可,②③符合题意。
④: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主要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不是制度保障,也不可能维护各国的核心利益,④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7.(2023上·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针对加方挑衅行为和不友好、不专业的操作,中国军队迅速采取了有理有力、安全专业的处置措施,并通过外交渠道向加方提出了严正交涉。据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②国家形象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
③主权国家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的义务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详解】③④:针对加方挑衅行为和不友好、不专业的操作,中国军队迅速采取了有理有力、安全专业的处置措施,并通过外交渠道向加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表明主权国家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履行不侵犯别国的义务,③④符合题意。
①: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材料未体现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①不符合题意。
②: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而不是国家形象,②排除。
故本题选A。
18.(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尔后该协议交由欧洲理事会通过并最终实施。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以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这体现出( )
①欧盟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国际组织具有组织性和自主性特征
③欧盟以强制性协议,实现其共同目标
④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以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表明了欧盟内部加强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国际组织的组织性是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以实现其宗旨。自主性是指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共同利益,自主开展活动,决议具有某种强制力。材料中欧洲议会、欧委会、欧洲理事会为了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这一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活动体现了欧盟的组织性、自主性,其通过的协议具有强制力,②③符合题意。
④: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而不是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该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9.(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5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出席联合国高级别官员会议。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苏丹局势正在恶化,联合国对此深表关切,冲突各方应回到谈判桌前,尽快达成停火协议。目前苏丹人道主义危机严重,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已抵达苏丹,以确保人道主义援助工作顺利开展。材料表明,联合国( )
①积极主动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工作
②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维和行动
③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以及挑战的有效平台
④大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苏丹人道主义危机严重,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已抵达苏丹,以确保人道主义援助工作顺利开展。这表明联合国积极主动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工作,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涉及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维和行动,②排除。
③:联合国对此深表关切,呼吁冲突各方应回到谈判桌前,尽快达成停火协议。这表明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以及挑战的有效平台,③符合题意。
④: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④排除。
故本题选A。
二、辨析题
20.(2022上·海南儋州·高二海南省洋浦中学校考期中)辨析题
塑料问题具有跨国性,想要有效应对塑料污染危机,必须采取全球行动。在2022年3月3日结束的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UNEA-5.2)上,联合国各成员国达成一致,同意制定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防治塑料污染,这是自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世界范围内最具雄心的环境行动之一。
这一行动无疑是动了石化行业的生命线。据路透社报道称,一些以塑料为主打产品的石化行业巨头正在幕后暗中发力,意图游说各国拒绝签订和落实任何限制塑料生产的协议。
有人认为“塑料问题具有跨国性,解决塑料污染危机只能靠国际组织”。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国际组织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依靠相关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就解决塑料问题开展交流、协调和合作,但国际组织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
②主权国家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应承担重大责任,因为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可通过履行其职能和义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塑料污染危机。
【分析】背景素材:塑料问题具有跨国性,想要有效应对塑料污染危机,必须采取全球行动
考点考查: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就“塑料问题具有跨国性,解决塑料污染危机只能靠国际组织”谈谈你的看法。本题为辨析类试题。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2022年3月3日结束的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UNEA-5.2)上,联合国各成员国达成一致,同意制定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防治塑料污染→可从国际组织作用的角度分析题中观点的合理性。
有效信息②:一些以塑料为主打产品的石化行业巨头正在幕后暗中发力,意图游说各国拒绝签订和落实任何限制塑料生产的协议→可从主权国家的角度分析题中观点的不合理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时政素材等有机结合。
三、材料分析题
21.(2023上·河北石家庄·高二校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9日,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开幕以来,备受关注,亮点纷呈,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积聚动能。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各界代表出席开幕式,参展商、展品较上届分别增长70%、165.9%,一批新合作项目、协议和成果集中发布……今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10周年。1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成果丰硕。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正如一扇窗口,向外界展示出中非经贸合作的蓬勃生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2023》显示,中国连续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2年,中非贸易额进一步增至28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非经贸合作为什么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答案】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中非经贸合作符合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利益。
②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非合作符合联合国的宗旨。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非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顺应了潮流,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非合作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基本准则。
【分析】背景素材: 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开幕
考点考查:我国的外交、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中非经贸合作为什么能够取得丰硕成果。需要调用“我国的外交”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连续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关键词②: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开幕以来,备受关注,亮点纷呈,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积聚动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关键词③:1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成果丰硕。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正如一扇窗口,向外界展示出中非经贸合作的蓬勃生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键词④: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各界代表出席开幕式,参展商、展品较上届分别增长70%、165.9%,一批新合作项目、协议和成果集中发布……今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10周年→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四、开放性试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上·重庆·高三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本轮巴以冲突以来,人道主义危机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外交部明确表示:中方反对任何伤害平民、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支持联合国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和蔓延、维护国际人道法发挥重要作用,中方将继续为此作出最大努力。材料表明( )
A.中国对国际问题坚持独立自主
B.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冲突中发挥的所有作用
C.人道主义援助是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
D.发挥国际法的作用是解决冲突的根本途径
2.(2023上·江苏南通·高三江苏省如皋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选择东盟国家,出席G20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分别与印尼和泰国两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一致决定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和中泰命运共同体。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APEC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机构
B.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维护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利益
C.中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对东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中国与东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发展
3.(2023上·重庆渝中·高三统考期中)2023年10月1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中国和玻利维亚、埃及、巴基斯坦、南非等国共同提交的消除不平等背景下促进和保护经社文(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内的各项人权的决议。决议获得发展中国家广泛支持,80个国家加入共同提案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发言感谢中方所做积极努力,表示愿意参加协商一致。可见( )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致力于推动构建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
②决议顺应了多边人权体系发展的历史潮流,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③联合国竭力推动消除不平等背景下各国人权事业的同步发展
④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才能寻求不同立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上·全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拉动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约4000万人摆脱贫困。由此可见,共建“一带一路”( )
①是加强沿线各国多元合作的重要平台
②已成为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③是构建全球发展治理体系的公共产品
④彰显了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上·湖北·高三校联考期中)2023年9月1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印度新德里闭幕,新一任轮值主席国巴西接棒并承诺,未来将本着多边主义精神、以共识为基础继续运作,所有成员平等参与包括峰会在内的所有活动,积极作为,以应对全球面临的挑战。这表明( )
①团结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②峰会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和有效平台
③国际社会应立足共同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④各国应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上·江苏连云港·高三统考期中)最近,欧盟宣布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对此表达了关切,敦促欧盟避免保护主义做法,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下列能支持中方态度的观点有( )
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②中欧要建立全面战略伙伴与经济一体化关系
③中欧需捍卫自由贸易,维护公平竞争
④中欧都面临发展与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上·江苏泰州·高二靖江高级中学校考期中)2023年7月29日,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发表公报,要求尼日尔军事人员无条件返回军营,无条件释放尼总统巴祖姆和其他被扣押人员,并在15天内恢复宪法政府,否则理事会将采取必要惩罚性措施。据此可知( )
A.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可以处理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问题
B.非盟以维护各成员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为重要发展目标
C.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D.国际组织具有自主性,自主的开展活动,决议往往高于主权
8.(2023上·河北石家庄·高二校联考期中)美国对古巴实施的单方面制裁已超过60年,对古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从燃料、食品、日用品到药品,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几乎覆盖所有民生领域,导致古巴长期面临物资严重短缺问题。美国滥施非法单边制裁()
①体现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体现
③作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3上·陕西榆林·高三校联考期中)2023年4月17日,经过短暂的人道主义停火后,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之间的武装冲突再次进入交战状态。联合国、非盟、阿盟等国际组织及多个国家对苏丹局势表示关切,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对话解决危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避免国际冲突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共同目标
②国际和平力量的增长有利于制约战事扩大
③世界人民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仍艰巨
④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3上·浙江杭州·高三统考期中)2023年8月24日,世界上包括日本民众在内的反对声浪最终也未能阻止日本一意孤行将核污水排放入海。核污水的处理本来就不是日本的家事,在某些国家的“默许”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为日本核污水排海背书。这说明( )
①任何国家都能自主处理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②排海行为损害世界人民健康和他国发展利益
③国家利益归根到底是该国大多数人意志的体现
④有的国际组织已沦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上·浙江杭州·高三统考期中)中国与东盟是拆不散、离不开的好邻居、好兄弟、好伙伴。在“10+1”机制作用下,东盟国家愿同中方一道,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东盟中国自贸区升级谈判、共同办好第20属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东盟—中国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 )
①提升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水平
②中国—东盟战略集团关系正式形成
③东盟同中国增进互信,携手应对挑战
④东盟国家与中国确保基本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3上·浙江衢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欧盟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型成为其必然选择。但当前的欧盟,内有法德两国就要不要借助核能实现能源转型争执不休,外有乌克兰危机带来能源安全冲击,这给欧盟能否如期完成“碳中和”承诺打上了问号。由此可见( )
①欧盟的基本价值标准受到严峻挑战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欧盟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难有作为
④欧盟受多重冲击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3上·湖北·高三校联考期中)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连续三年互为最大贸易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②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互利合作共赢
③中国与东盟国家根本利益一致,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
④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中国对东盟发展起关键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上·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中)“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B.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农耕文明保持蓬勃生命力
C.我国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特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
D.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承担责任,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15.(2023上·山西大同·高三统考阶段练习)2023年9月9日,二十国集团成员在峰会上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非盟( )
①是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②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
③是非洲统一组织的前身
④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3上·山西吕梁·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强调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 )
①联合国是唯一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
③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得到世界人民广泛认可
④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各国核心利益的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3上·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针对加方挑衅行为和不友好、不专业的操作,中国军队迅速采取了有理有力、安全专业的处置措施,并通过外交渠道向加方提出了严正交涉。据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②国家形象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
③主权国家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的义务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18.(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尔后该协议交由欧洲理事会通过并最终实施。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以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这体现出( )
①欧盟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国际组织具有组织性和自主性特征
③欧盟以强制性协议,实现其共同目标
④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5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出席联合国高级别官员会议。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苏丹局势正在恶化,联合国对此深表关切,冲突各方应回到谈判桌前,尽快达成停火协议。目前苏丹人道主义危机严重,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已抵达苏丹,以确保人道主义援助工作顺利开展。材料表明,联合国( )
①积极主动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工作
②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维和行动
③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以及挑战的有效平台
④大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辨析题
20.(2022上·海南儋州·高二海南省洋浦中学校考期中)辨析题
塑料问题具有跨国性,想要有效应对塑料污染危机,必须采取全球行动。在2022年3月3日结束的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UNEA-5.2)上,联合国各成员国达成一致,同意制定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防治塑料污染,这是自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世界范围内最具雄心的环境行动之一。
这一行动无疑是动了石化行业的生命线。据路透社报道称,一些以塑料为主打产品的石化行业巨头正在幕后暗中发力,意图游说各国拒绝签订和落实任何限制塑料生产的协议。
有人认为“塑料问题具有跨国性,解决塑料污染危机只能靠国际组织”。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三、材料分析题
21.(2023上·河北石家庄·高二校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9日,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开幕以来,备受关注,亮点纷呈,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积聚动能。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各界代表出席开幕式,参展商、展品较上届分别增长70%、165.9%,一批新合作项目、协议和成果集中发布……今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10周年。1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成果丰硕。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正如一扇窗口,向外界展示出中非经贸合作的蓬勃生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2023》显示,中国连续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2年,中非贸易额进一步增至28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非经贸合作为什么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四、开放性试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