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5张PPT)第3节伴性遗传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学习目标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2.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内容索引一、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课时对点练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一1.伴性遗传概念:位于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 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梳理 教材新知性染色体性别2.人类红绿色盲(1)色盲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 。(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等位基因项目 女性 男性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_____ 正常 _____色盲色盲X(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①方式一XBYXBXbXBXB由图解分析可知: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 。母亲②方式二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 ,不能传给 。女儿儿子XbYXBXbXBY③方式三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 一定色盲。XBXbXbXbXBYXbY父亲④方式四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 一定正常;母亲色盲, 一定色盲。女儿儿子XBY(4)色盲的遗传特点:①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②男性患者的患病基因只能从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 。③女性患病,其父其子必患病;男性正常,其母其女均正常。母亲女儿(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1)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提示 无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2)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X染色体都比Y染色体短( )提示 在果蝇中,X、Y这两条性染色体相比较,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在人体中,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提示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但并不是其上的基因都是决定性别的。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果蝇的眼色基因等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决定性别。任务一: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探究 核心知识1.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提示 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提示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用B和b分别表示正常色觉和色盲基因,请推测Ⅰ代1、2,Ⅱ代2、3、4、5、6和Ⅲ代5、6、7、9个体的基因型。提示 Ⅰ1XbY、Ⅰ2XBXb或XBXB;Ⅱ2XBY、Ⅱ3XBXb、Ⅱ4XBY、Ⅱ5XBXb、Ⅱ6XBY;Ⅲ5XBY、Ⅲ6XbY、Ⅲ7XbY、Ⅲ9XBXb或XBXB。1.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母亲可能患红绿色盲C.如果外祖父患红绿色盲,则外孙可能患红绿色盲D.色觉表现正常的夫妇,子女色觉也一定表现正常√落实 思维方法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A正确;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母亲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或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B正确;如果外祖父患红绿色盲,该致病基因会传递给其女儿,其女儿可能患红绿色盲或不患红绿色盲但携带致病基因,其外孙可能患红绿色盲,C正确;色觉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有可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可能导致儿子患病,子女色觉不一定表现正常,D错误。2.如图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的A.甲家系来自2号,乙家系来自2号和4号B.甲家系来自4号,乙家系来自2号和4号C.甲家系来自2号,乙家系来自1号和4号D.甲家系来自4号,乙家系来自1号和4号√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家系中,7号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即6号,而Ⅰ代的3号个体正常,因此,7号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4号个体。乙家系中,7号的色盲基因来自5号和6号,5号的色盲基因来自2号,6号的色盲基因来自4号。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二1.抗维生素D佝偻病(1)致病基因: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2)正常人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梳理 教材新知显项目 女性 男性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表型 患者 ______ 正常 患者 正常X患者(3)婚配方式及子代表型项目 XDY XdYXDXD 子女____________ 子女_____________XDXd 女儿_________,儿子__________ 儿子、女儿中________________XdXd 女儿__________,儿子_______ 子女__________全部是患者全部是患者都是患者一半是患者各有一半是患者都是患者全正常全部正常(4)遗传特点①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连续性,患者至少双亲之一为患者。③男性患者的 一定患病。多于母亲和女儿2.伴Y染色体遗传病如图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致病基因只位于 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 全为患者, 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 ,女全 ”。Y男性女性病正(3)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正常(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提示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2)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提示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任务二: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特点人体内的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探究 核心知识(1)某种遗传病是由位于B区段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具有该病的女性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男孩、女孩的患病情况分别是怎样的?提示 后代男孩都是患者,女孩都正常(携带者)。(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哪个区段?提示 B区段。(3)一对等位基因(A、a)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相关的基因型有几种,分别有哪些?这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吗?请设计一组实验说明。提示 共七种: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这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如基因型为XaXa与XAYa的两人婚配后,后代中女性都表现为显性性状,男性都表现为隐性性状。3.下列关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B.人群中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C.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落实 思维方法若双亲正常,则双亲的基因中均不含致病基因,所生孩子都正常,A错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错误;男性患者的X染色体必然传给其女儿,而致病基因就在X染色体上,所以女儿都患病,C正确;由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则表现正常的夫妇,X染色体上不可能携带相应的致病基因,D错误。4.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伴Y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关于外耳道多毛症的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B.患者的体细胞内都有成对的与该病相关的基因C.女性不患该遗传病的原因是女性只有隐性基因D.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均含有该致病基因√伴Y染色体遗传病指的是控制疾病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可见X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因此该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A正确;女性不患该遗传病的原因是女性没有Y染色体,C错误;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各占一半,只有含Y染色体的精子才含有该致病基因,D错误。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有性染色体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探究 核心知识决定方式 雌性 雄性XY型 _____ _____ZW型 _____ _____XXXYZWZZ2.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推算致病基因来源及后代发病率,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婚配 生育建议正常男性×患血友病的女性 生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正常女性 生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孩他们所生的男孩全部是患者,所生女孩虽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但表现是正常的男孩他们所生女孩全部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而男孩表现正常(2)根据性状推断后代的性别,指导生产实践。例如: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鸡的羽毛芦花(B)和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ZBZb雄ZbW雌5.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请预测,他们的儿子是红绿色盲的概率是A.1 B.1/2 C.1/4 D.1/8√落实 思维方法假设与色盲相关基因为B、b,根据题干信息可推知,妻子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丈夫的基因型为XBY。因为XBXb(女性携带者)×XBY(正常男性)→1XBXB(女性正常)∶1XBXb(女性携带者)∶1XBY(男性正常)∶1XbY(男性色盲),所以生的男孩中是红绿色盲(XbY)的概率是1/2;又因为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的概率是1/2,所以他们的儿子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1/2=1/4。6.鸡羽毛生长速度有快羽和慢羽两种类型,受基因K/k控制,用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雏鸡可根据羽速辨别雌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鸡羽速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B.快羽公鸡的母本一定是快羽C.慢羽公鸡与快羽母鸡杂交后代可能都为慢羽D.慢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后代可能出现1/4的快羽公鸡√结合题意分析可知,控制鸡羽速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且慢羽对快羽为显性,A正确;快羽公鸡的基因型为ZkZk,则其母本的基因型为ZkW,一定是快羽,B正确;慢羽公鸡的基因型为ZKZ-,快羽母鸡的基因型为ZkW,二者杂交后代可能都为慢羽,此时慢羽公鸡的基因型为ZKZK,C正确;慢羽公鸡的基因型为ZKZ-,慢羽母鸡的基因型为ZKW,二者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快羽公鸡,D错误。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四对一对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C B C D D C题号 9 10 11 12答案 D A D A1234567891011121314对一对题号 13答案 (1)甲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乙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DD或Dd DD Dd 1/4 (3)XAXa 5题号 14答案 (1)X 圆叶 (2)①不耐寒 ②31/36 (3)正常雌株 XY XX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题组一 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1.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中不含X染色体B.Y染色体只能由父亲遗传给儿子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D.女性体内的细胞都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可以产生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A错误;Y染色体只能由父亲产生,只能遗传给儿子,B正确;性染色体上有的基因不决定性别,如色盲基因,C错误;女性体细胞内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只含有1条X染色体,D错误。答案2.某男性患红绿色盲,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均正常。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男性的父亲、祖父和外祖父的基因组成均为XBYB.可推测,该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其外祖母C.一般来说,人群中患红绿色盲的男性的数量高于女性D.若该男性与色觉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不会患红绿色盲√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若该男性(XbY)与色觉正常的女性(XBXb)婚配,后代可能患红绿色盲(XbY、XbXb),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3.(2024·襄阳高一期中)一个家庭中,一对夫妇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兼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若该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母C.父亲的精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D.该对夫妇再生一个红绿色盲儿子的概率是1/8√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A错误;若该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而母亲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外祖父或外祖母,不可能来自祖母,B错误;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对夫妇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患白化病(设致病基因为a)兼红绿色盲(设致病基因为b)的孩子,则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产生的精子类型为AXB、AY、aXB、aY,含致病基因(aXB、aY)的概率为1/2,C正确;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由上述分析可知,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再生一个红绿色盲儿子(XbY)的概率是1/4,D错误。答案4.如图为某家庭血友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2为杂合子C.Ⅰ-1和Ⅰ-2再生一孩子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D.Ⅱ-3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的女儿和儿子都有1/2为患者√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由题意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XBXb,Ⅰ-2的基因型为XBY,再生一孩子为患病男孩(XbY)的概率是1/4,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Ⅱ-3的基因型为XbY,若与正常女性(XBXB)婚配,所生的孩子均正常,若与正常女性(XBXb)婚配,所生的女儿和儿子都有1/2的概率为患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题组二 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5.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因对钙、磷的吸收能力减弱而患病。下列有关该病的推测,合理的是A.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均患病C.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女儿均患病D.一对患病夫妇一定不能生下正常子女√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6.(2024·本溪高一月考)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若某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的女儿一定是棕色牙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该遗传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C.其儿子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D.其女儿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子女都可能患病√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因父亲患病,母亲正常,生出的女儿一定患病,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错误;若用A、a表示相关基因,其儿子的基因型为XaY,与正常女性(XaXa)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0,C错误;其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aY,二者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子女都可能患病,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题组三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7.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A.ZAZA×ZAW B.ZAZA×ZaWC.ZAZa×ZAW D.ZaZa×ZAW√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ZAZA×ZAW组合后代的基因型是ZAZA、ZAW,ZAZA×ZaW组合后代的基因型是ZAZa、ZAW,这两组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无法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幼虫雌雄,A、B不符合题意;ZAZa×ZAW组合后代的基因型是ZAZA、ZAZa、ZAW、ZaW,即后代雌性幼虫皮肤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无法根据皮肤特征区分不透明的后代幼虫的雌雄,C不符合题意;ZaZa×ZAW组合后代的基因型是ZAZa、ZaW,即后代幼虫皮肤透明的全是雌性,皮肤不透明的全是雄性,可依据幼虫皮肤特征区分雌雄,D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8.(2022·全国乙,6)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子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设相关基因为A、a,正交亲本中雌鸡基因型为ZAW,表现为芦花鸡,雄鸡基因型为ZaZa,表现为非芦花鸡,A正确;正交子代的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AZa,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也是ZAZa,均为杂合子,B正确;反交子代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AZa和ZAW,雌雄相互交配,所产雌鸡的基因型为ZAW和ZaW,既有芦花鸡,又有非芦花鸡,C错误;正交子代芦花鸡均为雄性,非芦花鸡均为雌性,所以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9.(2024·绵阳高一期中)人的性染色体形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Ⅰ区段上B.位于Ⅲ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病在家族中传男不传女C.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不一定有等位基因D.男性体内所有细胞都含有Y染色体√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Ⅰ区段上,A正确;Ⅲ区段为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因此位于Ⅲ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病在家族中传男不传女,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X染色体上的基因,若位于X和Y染色体的Ⅱ区段上,则在Y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的Ⅰ区段上,则在Y染色体上一定没有等位基因,C正确;X和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男性体内所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中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0.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接近1∶1,以下不是其原因的是①雌配子∶雄配子=1∶1②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1∶1③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④各种雄配子和雌配子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一般而言,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 ①符合题意;含X染色体的配子包括含X染色体的雌配子和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为雄配子,所以含X染色体的配子多于含Y染色体的配子, ②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1.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叶型,宽叶(B)对狭叶(b)为显性,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则后代全为雄株B.若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则后代雌、雄植株各半C.若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则后代中狭叶植株占1/4D.若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则后代中宽叶植株占3/4√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由于XbY的个体只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雄配子,因此,子代的基因型为XBY,即后代全为雄株,A正确;当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时,子代的基因型为XBY、XBXB,后代雌、雄植株各半,B正确;当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时,子代的基因型为1/4XBXB、1/4XBXb、1/4XBY、1/4XbY,可知后代中狭叶植株(XbY)占1/4,C正确;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其中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子代基因型为1/2XBY、1/2XbY,即后代中宽叶植株占1/2,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2024·邢台高一期中)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甲病和乙病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对Ⅱ-1和Ⅱ-4进行检测时发现,二者都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变异和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和乙病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4C.Ⅲ-3的b基因来自Ⅱ-3,Ⅱ-3的b基因来自Ⅰ-2D.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8√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Ⅱ-3、Ⅱ-4正常,Ⅲ-3既患甲病,又患乙病,说明甲病和乙病都属于隐性遗传病,Ⅱ-4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依据题干信息,控制甲病和乙病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依据A项结论可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Ⅲ-2的基因型为A_XBX-,则Ⅲ-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2=1/3,B错误;依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可以推知,Ⅲ-3的b基因来自Ⅱ-3,Ⅱ-3的b基因来自Ⅰ-1,C错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二者再生育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4×1/4=1/16,D错误。答案13.(2023·盐城高一月考)先天性夜盲症是不同种基因控制的多类型疾病,一般分为静止性夜盲症和进行性夜盲症;前者一出生便会患夜盲,致病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后者发病较晚,由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D/d)引发进行性夜盲病症。以下是甲、乙两个家族的不同种类夜盲症遗传系谱图,已知乙家族中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据图判断,表现为进行性夜盲症的是_____家族,其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静止性夜盲症的是_____家族,其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在甲、乙家族中Ⅰ-1和Ⅰ-2均无病,但他们的儿子均患病,则两种病均为隐性遗传病。由于乙家族中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乙家族表现为静止性夜盲症。因此,甲家族表现为进行性夜盲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2)甲家族Ⅲ-1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要保证Ⅲ-2的后代一定正常,需选择与基因型为_______的男性结婚。Ⅲ-3基因型为______;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1234567891011121314DD或DdDDDd1/4答案由于甲家族表现为进行性夜盲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甲家族Ⅲ-1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Ⅲ-2的基因型是dd,要保证其后代一定正常,需选择与基因型为DD的男性结婚。Ⅲ-3的父亲患病,而其表现正常,因此其基因型为Dd;Ⅱ-3的基因型为dd,且Ⅱ-3与Ⅱ-4有患病儿子,因此,Ⅱ-4的基因型为Dd,则二者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1/2=1/4。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3)乙家族Ⅱ-2基因型为________,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Ⅱ代_____号个体。1234567891011121314XAXa5答案乙家族中的夜盲症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因此,Ⅱ-2基因型为XAXA或XAXa,又因为Ⅱ-2生有患病的儿子,因此其基因型为XAXa,Ⅲ-2为患者,其基因型为XaY,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可知,其致病基因来自Ⅱ代5号个体。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4.菠菜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并且为雌雄异体。菠菜个体大都为圆叶,偶尔出现几株尖叶个体,这些尖叶个体既有雌株,又有雄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让尖叶雌株与圆叶雄株杂交,后代雌株均为圆叶、雄株均为尖叶。据此判断,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且________为显性性状。1234567891011121314X圆叶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分析杂交结果可知,圆叶与尖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说明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圆叶为显性性状。答案(2)菠菜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现用不耐寒圆叶雌雄株杂交,所得F1的表型及个体数量如表所示(单位:株)。1234567891011121314项目 不耐寒圆叶 不耐寒尖叶 耐寒圆叶 耐寒尖叶♀ 124 0 39 0♂ 62 58 19 21①耐寒与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不耐寒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分析表格信息可知,F1的雌雄个体中均表现为不耐寒∶耐寒≈3∶1,说明不耐寒是显性性状,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项目 不耐寒圆叶 不耐寒尖叶 耐寒圆叶 耐寒尖叶♀ 124 0 39 0♂ 62 58 19 21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项目 不耐寒圆叶 不耐寒尖叶 耐寒圆叶 耐寒尖叶♀ 124 0 39 0♂ 62 58 19 21②如果F1中的不耐寒圆叶雌株与不耐寒尖叶雄株杂交,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31/3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设控制不耐寒和耐寒的基因为A、a,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为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故F1中不耐寒(1/3AA、2/3Aa)圆叶雌株(1/2XBXB、1/2XBXb)和不耐寒(1/3AA、2/3Aa)尖叶雄株(XbY)交配,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是(4/9AA+1/9aa)×1/4XbXb=5/36,则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5/36=31/36。项目 不耐寒圆叶 不耐寒尖叶 耐寒圆叶 耐寒尖叶♀ 124 0 39 0♂ 62 58 19 21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3)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当去掉菠菜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则分化为雌株。若要证明去掉部分根系的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__________杂交,若后代有雄株和雌株两种类型,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若后代仅有雌株,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正常雌株XYXX答案第3节 伴性遗传[学习目标] 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2.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一、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1.伴性遗传概念:位于____________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____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2.人类红绿色盲(1)色盲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____________。(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项目 女性 男性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正常(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①方式一由图解分析可知: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________。②方式二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________,不能传给________。③方式三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________一定色盲。④方式四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________一定正常;母亲色盲,________一定色盲。(4)色盲的遗传特点:①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②男性患者的患病基因只能从____________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________。③女性患病,其父其子必患病;男性正常,其母其女均正常。判断正误(1)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X染色体都比Y染色体短( )(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任务一: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1.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B和b分别表示正常色觉和色盲基因,请推测Ⅰ代1、2,Ⅱ代2、3、4、5、6和Ⅲ代5、6、7、9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母亲可能患红绿色盲C.如果外祖父患红绿色盲,则外孙可能患红绿色盲D.色觉表现正常的夫妇,子女色觉也一定表现正常2.如图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的( )A.甲家系来自2号,乙家系来自2号和4号B.甲家系来自4号,乙家系来自2号和4号C.甲家系来自2号,乙家系来自1号和4号D.甲家系来自4号,乙家系来自1号和4号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1.抗维生素D佝偻病(1)致病基因: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基因。(2)正常人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项目 女性 男性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表型 患者 正常 患者 正常(3)婚配方式及子代表型项目 XDY XdYXDXD 子女____________ 子女____________XDXd 女儿____________,儿子____________ 儿子、女儿中________________XdXd 女儿____________,儿子________ 子女____________(4)遗传特点①女性患者________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连续性,患者至少双亲之一为患者。③男性患者的____________一定患病。2.伴Y染色体遗传病如图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致病基因只位于____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______全为患者,________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____,女全____”。判断正误(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2)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3)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正常( )任务二: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特点人体内的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遗传病是由位于B区段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具有该病的女性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男孩、女孩的患病情况分别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哪个区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对等位基因(A、a)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相关的基因型有几种,分别有哪些?这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吗?请设计一组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关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B.人群中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C.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4.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伴Y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关于外耳道多毛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B.患者的体细胞内都有成对的与该病相关的基因C.女性不患该遗传病的原因是女性只有隐性基因D.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均含有该致病基因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有性染色体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决定方式 雌性 雄性XY型ZW型2.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推算致病基因来源及后代发病率,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婚配 生育建议正常男性×患血友病的女性 生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正常女性 生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性状推断后代的性别,指导生产实践。例如: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鸡的羽毛芦花(B)和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5.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请预测,他们的儿子是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A.1 B.1/2 C.1/4 D.1/86.鸡羽毛生长速度有快羽和慢羽两种类型,受基因K/k控制,用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雏鸡可根据羽速辨别雌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控制鸡羽速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B.快羽公鸡的母本一定是快羽C.慢羽公鸡与快羽母鸡杂交后代可能都为慢羽D.慢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后代可能出现1/4的快羽公鸡答案精析一、梳理教材新知1.性染色体 性别2.(1)X 等位基因 (2)色盲 色盲 (3)①XBXB XBXb XBY 母亲 ②XbY XBXb XBY 女儿 儿子 ③XBXb XbXb XBY XbY 父亲 ④XBY 女儿 儿子 (4)母亲 女儿判断正误(1)× (2)× (3)×提示 (1)无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2)在果蝇中,X、Y这两条性染色体相比较,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在人体中,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但并不是其上的基因都是决定性别的。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果蝇的眼色基因等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决定性别。探究核心知识1.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Ⅰ1XbY、Ⅰ2 XBXb或XBXB;Ⅱ2XBY、 Ⅱ3 XBXb、 Ⅱ4 XBY、Ⅱ5 XBXb、 Ⅱ6 XBY; Ⅲ5 XBY、Ⅲ6 XbY、Ⅲ7 XbY、Ⅲ9 XBXb 或 XBXB 。落实思维方法1.D [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A正确;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母亲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或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B正确;如果外祖父患红绿色盲,该致病基因会传递给其女儿,其女儿可能患红绿色盲或不患红绿色盲但携带致病基因,其外孙可能患红绿色盲,C正确;色觉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有可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可能导致儿子患病,子女色觉不一定表现正常,D错误。]2.B [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家系中,7号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即6号,而Ⅰ代的3号个体正常,因此,7号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4号个体。乙家系中,7号的色盲基因来自5号和6号,5号的色盲基因来自2号,6号的色盲基因来自4号。]二、梳理教材新知1.(1)X 显 (2)患者 (3)全部是患者 全部是患者 都是患者 一半是患者 各有一半是患者 都是患者 全正常 全部正常 (4)①多于 ③母亲和女儿2.Y 男性 女性 病 正判断正误(1)× (2)× (3)√提示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2)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探究核心知识(1)后代男孩都是患者,女孩都正常(携带者)。(2)B区段。(3)共七种: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这对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如基因型为XaXa与XAYa的两人婚配后,后代中女性都表现为显性性状,男性都表现为隐性性状。落实思维方法3.C [若双亲正常,则双亲的基因中均不含致病基因,所生孩子都正常,A错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错误;男性患者的X染色体必然传给其女儿,而致病基因就在X染色体上,所以女儿都患病,C正确;由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则表现正常的夫妇,X染色体上不可能携带相应的致病基因,D错误。]4.A [伴Y染色体遗传病指的是控制疾病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可见X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因此该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A正确;女性不患该遗传病的原因是女性没有Y染色体,C错误;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各占一半,只有含Y染色体的精子才含有该致病基因,D错误。]三、梳理教材新知1.XX XY ZW ZZ2.(1)女孩 他们所生的男孩全部是患者,所生女孩虽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但表现是正常的 男孩 他们所生女孩全部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而男孩表现正常 (2)ZBZb 雄 ZbW 雌落实思维方法5.C [假设与色盲相关基因为B、b,根据题干信息可推知,妻子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丈夫的基因型为XBY。因为XBXb(女性携带者)×XBY(正常男性)→1XBXB(女性正常)∶1XBXb(女性携带者)∶1XBY(男性正常)∶1XbY(男性色盲),所以生的男孩中是红绿色盲(XbY)的概率是1/2;又因为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的概率是1/2,所以他们的儿子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1/2=1/4。]6.D [结合题意分析可知,控制鸡羽速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且慢羽对快羽为显性,A正确;快羽公鸡的基因型为ZkZk,则其母本的基因型为ZkW,一定是快羽,B正确;慢羽公鸡的基因型为ZKZ-,快羽母鸡的基因型为ZkW,二者杂交后代可能都为慢羽,此时慢羽公鸡的基因型为ZKZK,C正确;慢羽公鸡的基因型为ZKZ-,慢羽母鸡的基因型为ZKW,二者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快羽公鸡,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docx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