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小练习生物试题卷答案一、选择题:1~5:CBBAC 6~10:ADDCD11~15:ABDCC 16~20:DACBB二、非选择题:21、(1)脊柱;(2)两,气囊,肺;(3)胎生、哺乳;(4)F;(5)A;(6)CDEF22、(1)不会,哺乳;(2)胸肌,翼,线粒体;(3)大,能量,粪便,减轻体重;(4)流线,减少飞行阻力23、(1)肌肉、肌腱;(2)关节腔;(3)先天性,遗传物质24、(1)小白鼠走出“迷宫”并取食的时间随着走迷宫的次数增加而减少;(2)学习行为;(3)不可靠,因为实验只选取了一只老鼠,可能存在偶然性;(4)越强;(5)越短,合理即可。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小练习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海蜇是可供人食用的一种动物,而绦虫是一种寄生虫,对人体有害。海蜇和绦虫共有的特征是( )A.背腹扁平 B.有刺细胞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辐射对称2.下列对各种动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水螅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B.蚯蚓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C.蛔虫的消化器官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D.鲫鱼属于脊椎动物,是变温动物3.下列不属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是( )A.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 B.体表被毛C.盲肠短,粪便随时排出 D.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4.下列动物中,全属于昆虫的是( )A.七星瓢虫、蝗虫、蜜蜂 B.蝴蝶、蜜蜂、蜘蛛C.苍蝇、蚊、蜈蚣 D.虾、蟹、蝉5.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是( )A.体表覆盖角质的甲,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能贴地面迅速爬行C.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受精卵较小,卵内养料较多6.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爬行动物的体表都覆盖有鳞片,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C.蝗虫体表具有外骨骼,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D.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7.同学们学习动物类群、查阅资料后,针对动物的呼吸作了如下表述,错误的是( )A.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蝗虫用与气门相连的气管呼吸B.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物的脊椎动物,用肺呼吸D.青蛙皮肤和鸟类气囊都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它们的生理功能都是相同的8.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A.恒温动物氧气消耗量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C.恒温动物体型更大 D.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9.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形成了与生活环境和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体表坚韧的外骨骼有保护作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B.青蛙的皮肤裸露,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C.家鸽前肢变成翼,翼上的肌肉发达,牵动两翼在空中飞行D.家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食草的习性有关10.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11.下列各项中有关运动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B.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C.每块肌肉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D.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来完成1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A.蚯蚓体壁可分泌黏液,且密布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B.鸟的肺和气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C.狼的犬齿较发达,与其食肉的食性相适应D.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13.对人体完成某一动作(如屈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必须有肌肉收缩 B.必须有肌肉舒张C.必须有神经支配 D.必须有激素调节14.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B.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使关节比较灵活C.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不一定都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15.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每个少先队员均应面向国旗肃立并行队礼。少先队员在行队礼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舒张、收缩 C.收缩、舒张 D.舒张、舒张16.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争夺配偶 B.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C.有利于躲避天敌 D.以上ABC都是17.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属于攻击行为 B.②属于取食行为C.③属于繁殖行为 D.④属于迁徙行为18.下列动物行为中,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是( )A.鹦鹉学舌和蜜蜂采蜜 B.蜘蛛结网和人吃东西分泌唾液C.金鸡报晓和小狗“算数” D.大山雀偷喝牛奶和黑猩猩钓取白蚁19.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A.黑长尾猴发现老鹰在空中盘旋后发出特殊的声音B.臭鼬遇到天敌时竖起尾巴转身释放臭气C.蜜蜂发现食物后飞回巢穴跳 “8”字舞D.蚂蚁发现食物后奔回蚁穴,跟路上碰到的其他蚂蚁相互碰触角20.下列不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A.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B.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蜂后有明确分工D.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兵蚁、工蚁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21.(16分)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内没有 。(2)D在飞翔时,每呼吸一次,进行 次气体交换;D除了用肺呼吸外,还用 辅助呼吸,但发生气体交换的器官只有 。(3)F特有的生殖、抚育特点是 ,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4)若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成两组,则与D相同的 (填字母)。(5)以上动物中有口无肛门的是 (填字母)。(6)以上动物中能用肺呼吸的有 (填字母)。22.(22分)请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资料1:鸟类是全身长羽毛、适于飞行的恒温动物,鸟类几乎所有的身体结构都在进化过程中变得更加适于飞行。资料2:鸟类的飞行器官是前肢演变成的,其形态与飞机的翼相似,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的动力来自胸肌强有力的收缩,鸟类全身骨骼呈蜂窝状,有四对半气囊,鸟类的体温一般维持在40 42 ℃。资料3:蜂鸟每分钟心跳615次,它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1)鸟类的体温一般 (填“会”或“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加强,具有该特点的还有 动物。(2)鸟类的 发达,前肢变成 ,收缩时牵引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由此推测,它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能量转换器 。(3)鸟类具有食量 、消化能力强,保证为鸟类飞行提供充足的 ;及时排出,有利于 。(4)蜂鸟的身体呈 型,其作用是 。23.(10分)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在成都市乒乓球赛上,中国选手王楚钦战胜日本选手张本智和获得男单冠军。乒乓球运动能提高人体整体机能水平,增强人体上下肢力量,增强人体协调性和灵敏性,能塑造积极进取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培养勇敢顽强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拼搏精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体动作完成的结构基础来看,运动直接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 组成。图乙显示,运动员的肱二头肌等肌肉两端的[①] 附在相邻的骨上,大力扣球过程中,[②]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动作。(2)图丙中[⑥] 内有少量的滑液,从而使关节活动灵活。(3)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运动员会不由自主地眨眼,这种行为按照行为获得的途径来分类,属于 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反应,是由 决定的。24.(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与探究:设计如图所示的“迷宫”,选取1只饥饿的小白鼠走出这个“迷宫”后取食。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多次训练后,小白鼠走出“迷宫”并取食的时间随着走迷宫的次数有什么变化?(1)同学们观察并记录小白鼠走出“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如下:第1次 第2次 第3次5分50秒 4分32秒 2分12秒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 。(2)小白鼠通过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3)从表中数据分析,你得出的结论可能是走的次数越多,以后每次用的时间越短,这个结论是否科学可靠?请说明理由 。(4)蚯蚓走“T形迷宫”,需要200次左右尝试后才能爬向暗室,“尝试和错误”的次数较多,而小白鼠只要通过几次“尝试和错误”就能较快地走出“迷宫”获取食物,也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5)小明同学又选用甲、乙两只不同的小白鼠分别进行上述实验,记录如下:第1次 第2次 第3次甲 4分28秒 3分15秒 1分59秒乙 7分52秒 5分35秒 2分42秒从3只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来看,你能获得的信息是:同一小白鼠,走的次数越多,以后每次用的时间就 。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如此,你得到的启发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百坡校联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小练习生物试卷答案.docx 百坡校联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小练习生物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