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主干知识排查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相关概念(1)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 时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 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 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2)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 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 ,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知识梳理成熟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一两配对相同父方母方(3)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 ,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______的染色体。(4)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的现象。(5)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6)互换: 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互换发生于 。不相同配对两两配对四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减数分裂Ⅰ前期2.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主要特征是进行 的复制,即完成 的复制和有关 的合成。(2)减数分裂Ⅰ①前期(又称 时期):同源染色体 ,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互换。②中期:四分体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两侧。③后期: 分离, 自由组合。④末期:1个初级精母细胞均等分裂,形成2个 。1个初级卵母细胞 分裂,形成1个较大的 和1个较小的 。染色体DNA蛋白质四分体联会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不均等次级卵母细胞极体(3)减数分裂Ⅱ①前期:染色体 分布。②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上。③后期: 分裂, 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④末期:每个次级精母细胞都 分裂,共形成4个 。次级卵母细胞 分裂,形成1个较大的 和1个较小的极体;在减数分裂Ⅰ形成的极体均等分裂成2个极体。散乱赤道板着丝粒姐妹染色单体均等精细胞不均等卵细胞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项目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部位 _______ _______细胞质的分裂 方式 均等分裂 ______均等分裂,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细胞不均等分裂分裂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四个精细胞(生殖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一个卵细胞(生殖细胞)+三个极体(退化消失)是否变形 ______ ___________睾丸卵巢极体初级卵母次级卵母变形不需变形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图像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征(1)BC段:_______________。(2)DE(de)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f′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H(h)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进行DNA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曲线判断技巧(1)有斜线的是________数量变化曲线,无斜线的是 数量变化曲线。(2)终点与起点相比:数目相同的是 分裂的曲线,数目减半的是_______分裂的曲线。核DNA染色体有丝减数3.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图 各段对应时期(形成原因) AD:对应____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___期,BC段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DE:对应_____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EF:表示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_分开,对应_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____期FG:对应_____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______期有丝分裂前的间减数分裂前的间进行DNA复制有丝分裂前、中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前、中着丝粒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减数分裂Ⅱ后有丝分裂后、末减数分裂Ⅱ后、末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1.前期图像 时期 有丝分裂前期 减数分裂Ⅰ前期 减数分裂Ⅱ前期依据 ____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 有同源染色体____现象 ____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有联会无2.中期图像 时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Ⅰ中期 减数分裂Ⅱ中期依据 ____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_______上 ____________排列在___________ ___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_______上赤道板同源染色体有赤道板两侧无赤道板3.后期图像 时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Ⅰ后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依据 ___同源染色体,且_______分裂后,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____________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___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有着丝粒同源染色体无四、配子的多样性和受精作用1.配子多样性的原因(1)减数分裂Ⅰ前期: 间发生互换。分析:一个精原细胞,若不发生互换,可产生 个 种精细胞;若发生互换,可产生 个 种精细胞,特点是 。(2)减数分裂Ⅰ后期: 分离的同时, 自由组合。分析:某生物染色体组成为YyRr,则(不考虑互换):①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 种精子,即 ;一个雄性个体可产生 种精子,即 。②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 种卵细胞,即 ;一个雌性个体可产生 种卵细胞,即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4244各不相同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2YR、yr或Yr、yR4YR、yr、Yr、yR1YR或yr或Yr或yR4YR、yr、Yr、yR2.受精作用(1)受精卵中遗传物质的来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核DNA)一半来自 、另一半来自 ,而细胞质DNA几乎全部来自 。(2)意义: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 数目的恒定,维持了_________的稳定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 。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 中进化,体现了 的优越性。父方母方母方染色体生物遗传多样性自然选择有性生殖五、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 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上。(2)假说依据: 和 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性和 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 。②在体细胞中基因 存在,染色体也是 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 个,同样,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 条。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形态结构独立成对成对一一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 ,一个来自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父方母方自由组合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1)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 。②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快。③后代数量 ,便于统计。④ 数目少,便于观察。(2)摩尔根的研究方法: 。相对性状染色体多假说—演绎法(3)果蝇杂交实验①实验现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相关联。②实验现象的解释: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____(填“有”或“没有”)相关等位基因。③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选择 进行测交实验。④实验结果:子一代 全为红眼, 全为白眼。⑤实验结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基因在 上。(4)摩尔根新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 个基因。性别X没有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雌果蝇雄果蝇X染色体线性许多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 的细胞中,位于一对___________上的 ,具有一定的 ;在减数分裂形成 的过程中,会随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 上的 的分离或组合是 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上的 自由组合。杂合子同源染色体独立性等位基因配子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配子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互不干扰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3)判断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上①实验依据:根据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 定律进行判断。②实验方法: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或测交:若自交后代表型之比是 或测交后代表型之比是 ,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 定律;若自交后代表型之比是 或测交后代表型之比是 ,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遵循基因的 定律。自由组合9∶3∶3∶11∶1∶1∶1自由组合3∶1或1∶2∶11∶1分离六、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位于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 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2.性别既受 染色体控制,也与其上部分 有关,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3.人体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 对是常染色体, 对是性染色体。具体如下: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卵细胞染色体组成: 。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精子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性染色体性别23性基因22122对+XX22条+X22对+XY22条+X、22条+Y4.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患者中 性远多于女性。(2)男性患者的患病基因只能从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 。(3) 患病,其父其子必患病; 正常,其母其女均正常。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1)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2)具有 性,患者至少双亲之一为患者。(3)男性患者的 一定患病。男母亲女儿女性男性多于世代连续母亲和女儿6.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交配,那么F1中,雄鸡都是 ,雌鸡都是 。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产鸡蛋。芦花鸡非芦花鸡1.图中M和m (填“是”或“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句表达不是2.四分体: 。3.染色体互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种多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和m这两条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和着丝粒分裂形成的,来源相同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指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片段的现象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5.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6.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和染色体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受精卵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父方和母方各提供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9.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为什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女性体细胞内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有隐性致病基因(如XbXb)时才会患病;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致病基因就会患病,所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主干知识排查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相关概念(1)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________________时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______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______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2)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3)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________,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________的染色体。(4)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的现象。(5)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6)互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互换发生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主要特征是进行________的复制,即完成______的复制和有关________的合成。(2)减数分裂Ⅰ①前期(又称______时期):同源染色体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互换。②中期:四分体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______两侧。③后期:____________分离,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④末期:1个初级精母细胞均等分裂,形成2个______________。1个初级卵母细胞________分裂,形成1个较大的________________和1个较小的________。(3)减数分裂Ⅱ①前期:染色体________分布。②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________上。③后期: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__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④末期:每个次级精母细胞都__________分裂,共形成4个________。次级卵母细胞________分裂,形成1个较大的________和1个较小的极体;在减数分裂Ⅰ形成的极体均等分裂成2个极体。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项目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部位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______均等分裂,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_____细胞不均等分裂分裂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四个精细胞(生殖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一个卵细胞(生殖细胞)+三个极体(退化消失)是否变形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图像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征(1)BC段:____________________。(2)DE(de)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f′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H(h)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曲线判断技巧(1)有斜线的是________数量变化曲线,无斜线的是________数量变化曲线。(2)终点与起点相比:数目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的曲线,数目减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的曲线。3.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图 各段对应时期(形成原因)AD:对应_____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____期,BC段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DE:对应_____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EF:表示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__分开,对应_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期FG:对应_____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____期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1.前期图像时期 有丝分裂前期 减数分裂Ⅰ前期 减数分裂Ⅱ前期依据 ____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 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现象 ____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2.中期图像时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Ⅰ中期 减数分裂Ⅱ中期依据 ______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________上 ______________排列在__________ ____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______上3.后期图像时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Ⅰ后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依据 ____同源染色体,且________分裂后,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__________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____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四、配子的多样性和受精作用1.配子多样性的原因(1)减数分裂Ⅰ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发生互换。分析:一个精原细胞,若不发生互换,可产生____个____种精细胞;若发生互换,可产生____个____种精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2)减数分裂Ⅰ后期:____________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分析:某生物染色体组成为YyRr,则(不考虑互换):①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___种精子,即________________;一个雄性个体可产生____种精子,即________________。②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____种卵细胞,即________________;一个雌性个体可产生____种卵细胞,即________________。2.受精作用(1)受精卵中遗传物质的来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核DNA)一半来自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而细胞质DNA几乎全部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义: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________数目的恒定,维持了____________的稳定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________。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_中进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越性。五、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________上。(2)假说依据:________和________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性和________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②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个,同样,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____条。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一个来自______。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1)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____________。②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快。③后代数量____,便于统计。④________数目少,便于观察。(2)摩尔根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3)果蝇杂交实验①实验现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________相关联。②实验现象的解释: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______(填“有”或“没有”)相关等位基因。③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交实验。④实验结果:子一代________全为红眼,______全为白眼。⑤实验结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____染色体上,基因在________上。(4)摩尔根新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基因。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________的细胞中,位于一对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具有一定的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______的过程中,________会随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______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或组合是____________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_自由组合。(3)判断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上①实验依据:根据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进行判断。②实验方法: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或测交:若自交后代表型之比是____________或测交后代表型之比是____________,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若自交后代表型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或测交后代表型之比是______,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六、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位于____________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__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2.性别既受____染色体控制,也与其上部分______有关,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3.人体细胞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其中____对是常染色体,____对是性染色体。具体如下: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________;卵细胞染色体组成:________。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________;精子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_____。4.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患者中____性远多于女性。(2)男性患者的患病基因只能从______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______。(3)______患病,其父其子必患病;______正常,其母其女均正常。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1)女性患者______男性患者。(2)具有____________性,患者至少双亲之一为患者。(3)男性患者的____________一定患病。6.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交配,那么F1中,雄鸡都是________,雌鸡都是________。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产鸡蛋。1.图中M和m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分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染色体互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种多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受精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和染色体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为什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知识梳理一、1.(1)成熟生殖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一 两 (2)配对 相同 父方 母方 (3)不相同 配对 (4)两两配对(5)四 (6)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Ⅰ前期2.(1)染色体 DNA 蛋白质 (2)①四分体 联会 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②赤道板 ③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④次级精母细胞 不均等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3)①散乱 ②赤道板 ③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④均等 精细胞 不均等 卵细胞3.睾丸 卵巢 极体 初级卵母 次级卵母 变形 不需变形二、1.(1)进行DNA复制 (2)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3)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2.(1)核DNA 染色体 (2)有丝 减数3.有丝分裂前的间 减数分裂前的间 进行DNA复制 有丝分裂前、中 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前、中 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后 减数分裂Ⅱ后 有丝分裂后、末 减数分裂Ⅱ后、末三、1.有 联会 无2.有 赤道板 同源染色体 赤道板两侧 无 赤道板3.有 着丝粒 同源染色体 无四、1.(1)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4 2 4 4 各不相同 (2)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①2 YR、yr或Yr、yR 4 YR、yr、Yr、yR ②1 YR或yr或Yr或yR 4 YR、yr、Yr、yR2.(1)父方 母方 母方 (2)染色体 生物遗传 多样性 自然选择 有性生殖五、1.(1)染色体 染色体 (2)基因 染色体 ①完整 独立 形态结构 ②成对 成对 一 一 ③父方 母方 ④自由组合2.(1)①相对性状 ③多 ④染色体 (2)假说—演绎法(3)①性别 ②X 没有 ③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④雌果蝇 雄果蝇 ⑤X 染色体 (4)线性 许多3.(1)杂合子 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 独立性 配子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配子 (2)非同源染色体 非等位基因 互不干扰 非同源染色体 非等位基因 (3)①自由组合②9∶3∶3∶1 1∶1∶1∶1 自由组合 3∶1或1∶2∶1 1∶1 分离六、1.性染色体 性别 2.性 基因3.23 22 1 22对+XX 22条+X 22对+XY 22条+X、22条+Y4.(1)男 (2)母亲 女儿 (3)女性 男性5.(1)多于 (2)世代连续 (3)母亲和女儿6.芦花鸡 非芦花鸡长句表达1.不是 M和m这两条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和着丝粒分裂形成的,来源相同2.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3.指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片段的现象4.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5.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6.受精卵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父方和母方各提供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7.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8.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0.女性体细胞内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有隐性致病基因(如XbXb)时才会患病;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致病基因就会患病,所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章 主干知识排查.docx 第2章 主干知识排查.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