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4张PPT)章末检测试卷(三)对一对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B A A B D D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C C C D B A题号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对一对题号 21答案 (1)不是 不含有 (2)①没有侵入大肠杆菌 ②大肠杆菌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3)①②题号 22答案 (1)①动物(宿主)细胞 胸腺嘧啶(T) 尿嘧啶(U) ②甲组收集的病毒含有放射性而乙组无放射性 (2)单链DNA 病毒X的核酸含有D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T),且嘌呤总数不等于嘧啶总数[或腺嘌呤(A)的量不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不等于胞嘧啶(C)的量]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对一对题号 23答案 (1)1 半保留复制 脱氧核苷酸 两(或2) (2)能量(ATP) (3)细胞核 叶绿体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 Ⅱ 后期题号 24答案 (1)脱氧(核糖)核苷酸 解旋 DNA聚合 (2)提取原始的亲代DNA分子,以此作为验证DNA复制方式的对照组 (3)①C ②可以 (4)如图所示 (5)60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盐城高一期中)如图表示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研究“转化因子”实验的部分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了某些成分获得S型细菌匀浆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步骤①中不同酶的处理C.实验可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若将蛋白酶和DNA酶同时加入S型细菌匀浆,能获得两种形态的菌落√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若将蛋白酶和DNA酶同时加入S型细菌匀浆,DNA被水解,不能发挥作用,则只能获得一种形态的菌落,D错误。21222324答案2.(2023·保定高一期末)枯草芽孢杆菌有能合成组氨酸(His+)和不能合成组氨酸(His-)两种类型。将His+菌株的细胞提取液去除掉绝大部分蛋白质、糖类后用酶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提取液加入His-菌株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获得了His+菌株。上述酶不可能是A.RNA酶 B.DNA酶C.蛋白酶 D.组氨酸合成酶√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题意分析可知,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含有能够控制合成组氨酸的基因,因此该物质为DNA,则加入的酶不能是DNA酶,B符合题意。答案3.用32P标记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致死,并与未被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未被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能进入R型细菌起转化作用的是32P标记的DNA,而失去活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活细菌将其转化为S型活细菌,因此提取到的活的S型细菌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5S,故选A。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4.(2023·南通高一期末)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为生物遗传物质探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图为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培养获得含32P的细菌是标记噬菌体DNA的前提B.过程①时间越长,噬菌体侵染细菌越充分,结果更可靠C.过程②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过程③沉淀物中放射性高,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因为噬菌体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需获得具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故培养获得含32P的细菌是标记噬菌体DNA的前提,A正确;过程①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会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使上清液中带有放射性,结果不可靠,B错误;过程②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C错误;过程③沉淀物中放射性高,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答案5.(2024·周口高一阶段检测)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曾引起生物界的激烈讨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说明了DNA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D.“氨基酸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是支持“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有力证据√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6.(2024·菏泽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与其对应的科学方法或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选项 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或原理A 艾弗里等人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B 沃森和克里克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模型建构法C 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 假说—演绎法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的实验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答案单项选择题15N、14N两种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该实验利用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利用离心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分离开含有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氮元素的DNA,从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7.(2023·江苏阜宁中学高一期中)肺炎链球菌和T2噬菌体是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两类重要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和T2噬菌体都属于原核生物,其DNA不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B.艾弗里利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用含有35S(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后可得到被标记的T2噬菌体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部分含有32P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T2噬菌体是病毒,不是原核生物,A错误;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T2噬菌体是病毒,需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32P标记的T2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DNA,原料是未被标记的P,且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部分子代噬菌体含有32P,合成子代蛋白质的原料全部来自大肠杆菌,被35S标记,所以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部分含有32P,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8.(2024·南京高一期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室扩大等症状。丝蛋白C基因变短是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之一。如图为丝蛋白C基因的部分片段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和③交替连接构成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骨架B.A链和B链均可作为丝蛋白C基因复制的模板C.丝蛋白C基因的复制可以从A链的3′端开始D.①②③共同构成了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单位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图中的①是含氮碱基,②是脱氧核糖,但③不是组成该核苷酸的磷酸基团,故①②③不能构成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单位,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中的核苷酸有8种B.图中a型后代的外壳是蛋白质bC.若用DNA酶处理该病毒,会使其失去感染力D.该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烟草花叶病毒中的核酸是RNA,其中的核苷酸共有4种,A错误;图中a型后代的RNA来自a,故其蛋白质外壳是a,B错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酶具有专一性,故若用DNA酶处理该病毒,不会使其失去感染力,C错误;该实验的子代与提供RNA的亲本相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0.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小麦细胞的DNA复制模式图,箭头处表示复制起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利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来判断复制起点的位置B.小麦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大肠杆菌DN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C.两者均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D.小麦细胞DNA在不同起点处开始复制的时间可能不同√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合成RNA的原料,不能用于研究DNA的复制,A错误。2324答案11.有科学家发现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磁受体基因,其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磁受体基因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核糖相间排列而成的B.基因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相连C.用同位素标记该基因中的两条链,在不含同位素的培养液中经过多次复制,子代DNA中带有标记的DNA分子数目不变D.磁受体基因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酶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单项选择题磁受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A错误;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5′-GTACATACTTC-3′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现在提供足够的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单链模板为3′-CTTCATACATG-5′,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子链为GAAGT/GAAGTAT/GAAGTATGT/GAAGTATGTAC,共4种长度的DNA片段,C正确。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5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个,则n、m分别是A.3、490 B.3、560 C.4、1 050 D.4、1 1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单项选择题2324答案DNA复制n次后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不含15N的DNA分子有(2n-2)个,又因为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所以解得n=4,即DNA复制了4次;由于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胞嘧啶的个数是120-50=70(个),所以复制过程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70×(24-1)=1 050(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单项选择题2324答案14.(2024·南昌高一期末)M13噬菌体和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都储存于DNA中,前者的DNA为单链环状结构,鸟嘌呤约占全部碱基的20%,后者的DNA为双链环状结构,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13噬菌体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20%B.M13噬菌体中有DNA聚合酶C.T2噬菌体DNA分子的一条链中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单项选择题2324√答案M13噬菌体为单链环状DNA,细胞中的碱基只能被检测出来,无法计算出具体比例,A错误;M13噬菌体的DNA复制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DNA聚合酶是宿主细胞的,M13噬菌体自身不含DNA聚合酶,B错误;根据已知信息,T2噬菌体DNA分子的一条链中胸腺嘧啶无法计算出具体比例,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单项选择题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单项选择题2324答案15.(2024·菏泽高一期中)线粒体DNA是环状DNA分子,其复制时采用D环型复制。复制开始时,先在负链的起始位点解旋,然后以负链为模板,合成一条与其互补的新链,当负链复制达到一定程度,暴露出正链的复制起点,于是以正链为模板开始合成与其互补的新链,最后生成两个子代DNA双链分子,下列关于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过程不遵循半保留复制B.两条子链的复制起点不同,是不同步合成的C.合成子链时需要DNA聚合酶催化氢键的形成D.可将其置于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中以观察其复制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单项选择题2324答案依据题干信息,复制开始时,先在负链的起始位点解旋,然后以负链为模板,合成一条与其互补的新链,当负链复制达到一定程度,暴露出正链的复制起点,于是以正链为模板开始合成与其互补的新链,说明复制过程遵循半保留复制,同时也表明,两条子链的复制起点不同,是不同步合成的,A错误,B正确;合成子链时需要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错误;DNA的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单项选择题2324答案16.关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从S型肺炎链球菌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抗—S,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提取它的DNA,将该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细菌(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细菌被转化为抗—S型细菌并能稳定遗传,从而否定了一些科学家的错误认识。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乏对照实验,所以不能支持艾弗里的结论B.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实验巧妙地选用了抗青霉素这一性状作为观察指标D.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也能发生转化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细菌(非抗—R)共同培养,非抗—R型细菌被转化为抗—S型细菌并能稳定遗传,说明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能支持艾弗里的结论,A错误;该实验与艾弗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实验选用了抗青霉素这一性状作为观察指标,从而可以判断非抗—R型细菌是否发生了转化,C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青霉素抗性与荚膜形成无关,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也能发生转化,D正确。答案17.(2024·泰安高一期中)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60 bp/s,DNA复制叉是DNA复制的基本结构,功能性的复制叉由“Y”字形的DNA以及结合在该处的DNA复制相关蛋白组成。如图为果蝇某模板DNA(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复制时形成的复制泡和复制叉,其中a~d代表相应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果蝇某DNA复制时形成了n个复制泡,则该DNA上应有2n个复制叉B.根据新合成子链的延伸方向,可判断图中b和c处是模板链的3′端C.图示的复制特点提高了DNA复制的效率D.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该DNA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由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胞嘧啶的数目为(m-2a)/2,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且得到的DNA完全相同,复制n次得到2n个DNA分子,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2a)/2,D错误。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5′端→3′端,且与模板链的关系是反向平行,因此,根据子链的延伸方向,可以判断图中b和c处是模板链的3′端,B正确;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18.(2023·邯郸高一模拟)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细胞内正在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图中甲、乙、丙均表示分子,a、b、c、d均表示某条链,Ⅰ、Ⅱ表示相关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酶Ⅰ为解旋酶,酶Ⅱ为DNA聚合酶B.分子甲含1 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第三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 900个C.复制后的DNA分子位于一条或者两条染色体上D.b和d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图中酶Ⅰ为解旋酶,能使DNA分子解开双螺旋,酶Ⅱ为DNA聚合酶,在合成c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A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含1 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则腺嘌呤为1 000-300=700(个),第三次复制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3-22)×700=2 800(个),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复制后的DNA分子位于一条(着丝粒分裂前)或者两条(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上,C正确;a和d是互补链,a和b也是互补链,b和d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19.含15N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其中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有20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20个D.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该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由于碱基比例确定,其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00种,A错误;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双链DNA中,A和T的个数共为120,C和G的个数共为280,所以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B正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2-1)×140=420(个),C正确;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复制3次,得到8个DNA分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其中只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所以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D正确。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2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基因含多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基因的特异性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只含一个基因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都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D.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在DNA分子结构中,除末端外,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都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多项选择题2324答案非选择题21.(2024·连云港高一期中)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非选择题(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用来培养噬菌体,其内的营养成分中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32P。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不是不含有答案非选择题(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仍存在于培养液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答案非选择题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__________细胞内释放出来。该操作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大肠杆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答案非选择题(3)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下图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①②答案非选择题22.病毒的核酸包括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等不同类型。某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新型动物病毒X的核酸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探究病毒X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①实验思路:设置两组实验,将________________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____________(记为甲组)和___________(记为乙组)的培养基中,然后分别接种病毒X。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动物(宿主)细胞胸腺嘧啶(T)尿嘧啶(U)答案非选择题②预期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病毒X为DNA病毒;反之为RNA病毒。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甲组收集的病毒含有放射性而乙组无放射性答案非选择题(2)对病毒X进行碱基分析,结果如表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碱基种类 A C G T碱基比例/% 36 24 18 22据上表可判断,病毒X的核酸类型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链DNA核酸含有D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T),且嘌呤总数不等于嘧啶总数[或腺嘌呤(A)的量不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不等于胞嘧啶(C)的量]病毒X的答案非选择题23.(2023·汕尾高一质检)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乙、丙2个子代DNA分子中,每个DNA分子含____条母链,其复制方式称为___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模板是亲代DNA的__________条链。12324半保留复制脱氧核苷酸两(或2)(2)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____________。能量(ATP)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是_________、线粒体和_________;在细胞核中,DNA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4细胞核叶绿体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所以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在复制完成后,乙、丙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而姐妹染色单体是着丝粒分裂后分开的,所以乙、丙分开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2024·厦门高一期中)关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主要有两种假说,如图1所示。科学家运用离心、DNA紫外光吸收光谱等方法对此进行研究,实验基本操作及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2324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图2A)中培养一段时间,使大肠杆菌繁殖多代(大肠杆菌约20分钟繁殖一代)。培养液中的N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此外,DNA复制还需要模板、能量、______酶、___________酶等条件。2324脱氧(核糖)核苷酸解旋DNA聚合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从上述培养液中取部分菌液,提取大肠杆菌DNA(图2A)。经离心后,测定溶液的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如图3a所示,峰值出现在离心管的P处。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4提取原始的亲代DNA分子,以此作为验证DNA复制方式的对照组(注: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即为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峰值越大,表明该位置的DNA数量越多。)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据题图可知,图2A中是用15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带上15N标记,经离心后DNA分子会靠近试管的底部,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以此为对照观察DNA复制一代并经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如何分布来进一步确定DNA复制的方式,若试管中没有出现位置不同的两条带,就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将上述培养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图2B)。在培养到6、13、20分钟时,分别取样,提取大肠杆菌DNA,经离心后,测定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如图3中b、c、d所示。2324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①若全保留复制这一假说成立,则20分钟时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个数及峰值的位置与点P的关系为______。A.峰值个数为1,峰值出现在Q点的位置B.峰值个数为1,峰值出现在P点的位置C.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P点的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上方D.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P点的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的位置2324C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若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则20分钟后(DNA复制一代)会出现15N/15N-DNA和14N/14N-DNA两种数量相等的DNA分子,显示出的紫外光吸收光谱即为2个峰值,一个峰值(15N/15N-DNA)出现在P点的位置,另一个峰值(14N/14N-DNA)出现在Q点(15N/14N-DNA)上方,故选C。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②现有实验结果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2324可以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现有实验结果与全保留复制的特点不符,故可以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科学家继续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含有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到40分钟时的紫外光吸收光谱。若半保留复制假说成立,则40分钟时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如何?请在图4e框中绘制相应的预期结果。2324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 如图所示2324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若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40分钟后(DNA复制2代)会出现15N/14N-DNA和14N/14N-DNA两种数量相等的DNA分子,显示出的紫外光吸收光谱即为2个峰值,分别在Q点和Q点的上方,预期结果图见答案。答案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含有100个碱基的某DNA分子片段,内有30个鸟嘌呤。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个。232460已知1个DNA分子片段具有100个碱基,其中含有30个鸟嘌呤(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30个,则A=T=(100-30×2)÷2=20(个),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22-1)×20=60(个)。答案章末检测试卷(三)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4·盐城高一期中)如图表示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研究“转化因子”实验的部分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了某些成分获得S型细菌匀浆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步骤①中不同酶的处理C.实验可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若将蛋白酶和DNA酶同时加入S型细菌匀浆,能获得两种形态的菌落2.(2023·保定高一期末)枯草芽孢杆菌有能合成组氨酸(His+)和不能合成组氨酸(His-)两种类型。将His+菌株的细胞提取液去除掉绝大部分蛋白质、糖类后用酶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提取液加入His-菌株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获得了His+菌株。上述酶不可能是( )A.RNA酶 B.DNA酶C.蛋白酶 D.组氨酸合成酶3.用32P标记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致死,并与未被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4.(2023·南通高一期末)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为生物遗传物质探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图为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获得含32P的细菌是标记噬菌体DNA的前提B.过程①时间越长,噬菌体侵染细菌越充分,结果更可靠C.过程②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过程③沉淀物中放射性高,证明DNA是遗传物质5.(2024·周口高一阶段检测)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曾引起生物界的激烈讨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说明了DNA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D.“氨基酸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是支持“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有力证据6.(2024·菏泽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与其对应的科学方法或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或原理A 艾弗里等人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B 沃森和克里克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模型建构法C 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 假说—演绎法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的实验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7.(2023·江苏阜宁中学高一期中)肺炎链球菌和T2噬菌体是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两类重要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和T2噬菌体都属于原核生物,其DNA不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B.艾弗里利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用含有35S(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后可得到被标记的T2噬菌体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部分含有32P8.(2024·兰州高一期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室扩大等症状。丝蛋白C基因变短是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之一。如图为丝蛋白C基因的部分片段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和③交替连接构成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骨架B.A链和B链均可作为丝蛋白C基因复制的模板C.丝蛋白C基因的复制可以从A链的3′端开始D.①②③共同构成了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单位9.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中的核苷酸有8种B.图中a型后代的外壳是蛋白质bC.若用DNA酶处理该病毒,会使其失去感染力D.该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0.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小麦细胞的DNA复制模式图,箭头处表示复制起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利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来判断复制起点的位置B.小麦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大肠杆菌DN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C.两者均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D.小麦细胞DNA在不同起点处开始复制的时间可能不同11.有科学家发现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磁受体基因,其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磁受体基因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核糖相间排列而成的B.基因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相连C.用同位素标记该基因中的两条链,在不含同位素的培养液中经过多次复制,子代DNA中带有标记的DNA分子数目不变D.磁受体基因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酶12.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5′-GTACATACTTC-3′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1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5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 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个,则n、m分别是( )A.3、490 B.3、560 C.4、1 050 D.4、1 12014.(2024·南昌高一期末)M13噬菌体和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都储存于DNA中,前者的DNA为单链环状结构,鸟嘌呤约占全部碱基的20%,后者的DNA为双链环状结构,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13噬菌体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20%B.M13噬菌体中有DNA聚合酶C.T2噬菌体DNA分子的一条链中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D.T2噬菌体DNA分子的一条链中=13/1215.(2024·菏泽高一期中)线粒体DNA是环状DNA分子,其复制时采用D环型复制。复制开始时,先在负链的起始位点解旋,然后以负链为模板,合成一条与其互补的新链,当负链复制达到一定程度,暴露出正链的复制起点,于是以正链为模板开始合成与其互补的新链,最后生成两个子代DNA双链分子,下列关于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过程不遵循半保留复制B.两条子链的复制起点不同,是不同步合成的C.合成子链时需要DNA聚合酶催化氢键的形成D.可将其置于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中以观察其复制过程16.关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从S型肺炎链球菌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抗—S,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提取它的DNA,将该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细菌(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细菌被转化为抗—S型细菌并能稳定遗传,从而否定了一些科学家的错误认识。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乏对照实验,所以不能支持艾弗里的结论B.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实验巧妙地选用了抗青霉素这一性状作为观察指标D.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也能发生转化17.(2024·泰安高一期中)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60 bp/s,DNA复制叉是DNA复制的基本结构,功能性的复制叉由“Y”字形的DNA以及结合在该处的DNA复制相关蛋白组成。如图为果蝇某模板DNA(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复制时形成的复制泡和复制叉,其中a~d代表相应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果蝇某DNA复制时形成了n个复制泡,则该DNA上应有2n个复制叉B.根据新合成子链的延伸方向,可判断图中b和c处是模板链的3′端C.图示的复制特点提高了DNA复制的效率D.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218.(2023·邯郸高一模拟)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细胞内正在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图中甲、乙、丙均表示分子,a、b、c、d均表示某条链,Ⅰ、Ⅱ表示相关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Ⅰ为解旋酶,酶Ⅱ为DNA聚合酶B.分子甲含1 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第三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 900个C.复制后的DNA分子位于一条或者两条染色体上D.b和d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19.含15N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其中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有20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560个D.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2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含多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基因的特异性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只含一个基因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都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D.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21.(12分)(2024·连云港高一期中)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2分)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用来培养噬菌体,其内的营养成分中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32P。(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仍存在于培养液中。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__________细胞内释放出来。该操作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下图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22.(12分)病毒的核酸包括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等不同类型。某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新型动物病毒X的核酸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探究病毒X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①实验思路:设置两组实验,将____________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____________(记为甲组)和____________(记为乙组)的培养基中,然后分别接种病毒X。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②预期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病毒X为DNA病毒;反之为RNA病毒。(2)对病毒X进行碱基分析,结果如表所示:碱基种类 A C G T碱基比例/% 36 24 18 22据上表可判断,病毒X的核酸类型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8分)(2023·汕尾高一质检)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1)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乙、丙2个子代DNA分子中,每个DNA分子含____________条母链,其复制方式称为___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模板是亲代DNA的__________条链。(2)(1分)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____________。(3)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是____________、线粒体和_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DNA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8分)(2024·厦门高一期中)关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主要有两种假说,如图1所示。科学家运用离心、DNA紫外光吸收光谱等方法对此进行研究,实验基本操作及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图2A)中培养一段时间,使大肠杆菌繁殖多代(大肠杆菌约20分钟繁殖一代)。培养液中的N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此外,DNA复制还需要模板、能量、____________酶、____________酶等条件。(2)从上述培养液中取部分菌液,提取大肠杆菌DNA(图2A)。经离心后,测定溶液的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如图3a所示,峰值出现在离心管的P处。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即为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峰值越大,表明该位置的DNA数量越多。)(3)将上述培养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图2B)。在培养到6、13、20分钟时,分别取样,提取大肠杆菌DNA,经离心后,测定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如图3中b、c、d所示。①若全保留复制这一假说成立,则20分钟时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个数及峰值的位置与点P的关系为________。A.峰值个数为1,峰值出现在Q点的位置B.峰值个数为1,峰值出现在P点的位置C.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P点的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上方D.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P点的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的位置②现有实验结果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4)科学家继续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含有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到40分钟时的紫外光吸收光谱。若半保留复制假说成立,则40分钟时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如何?请在图4e框中绘制相应的预期结果。(5)含有100个碱基的某DNA分子片段,内有30个鸟嘌呤。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答案精析1.D [若将蛋白酶和DNA酶同时加入S型细菌匀浆,DNA被水解,不能发挥作用,则只能获得一种形态的菌落,D错误。]2.B [由题意分析可知,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含有能够控制合成组氨酸的基因,因此该物质为DNA,则加入的酶不能是DNA酶,B符合题意。]3.A [由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未被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能进入R型细菌起转化作用的是32P标记的DNA,而失去活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活细菌将其转化为S型活细菌,因此提取到的活的S型细菌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5S,故选A。]4.A5.B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B错误。]6.D [15N、14N两种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该实验利用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利用离心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分离开含有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氮元素的DNA,从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错误。]7.D [T2噬菌体是病毒,不是原核生物,A错误;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T2噬菌体是病毒,需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C错误;32P标记的T2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DNA,原料是未被标记的P,且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部分子代噬菌体含有32P,合成子代蛋白质的原料全部来自大肠杆菌,被35S标记,所以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部分含有32P,D正确。]8.D [图中的①是含氮碱基,②是脱氧核糖,但③不是组成该核苷酸的磷酸基团,故①②③不能构成丝蛋白C基因的基本单位,D错误。]9.D10.A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合成RNA的原料,不能用于研究DNA的复制,A错误。]11.C [磁受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A错误;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D错误。]12.C [现在提供足够的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单链模板为3′-CTTCATACATG-5′,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子链为GAAGT/GAAGTAT/GAAGTATGT/GAAGTATGTAC,共4种长度的DNA片段,C正确。]13.C [DNA复制n次后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不含15N的DNA分子有(2n-2)个,又因为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所以解得n=4,即DNA复制了4次;由于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胞嘧啶的个数是120-50=70(个),所以复制过程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70×(24-1)=1 050(个)。]14.D [M13噬菌体为单链环状DNA,细胞中的碱基只能被检测出来,无法计算出具体比例,A错误;M13噬菌体的DNA复制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DNA聚合酶是宿主细胞的,M13噬菌体自身不含DNA聚合酶,B错误;根据已知信息,T2噬菌体DNA分子的一条链中胸腺嘧啶无法计算出具体比例,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知G=24%,且A=T,G=C,A1=T2,A2=T1,G1=C2,G2=C1,可求出C=G=24%,A=T=26%,G+C=G1+G2+C1+C2=2(G1+C1)=48%,则G1+C1=24%,同理可求出A1+T1=26%,所以噬菌体DNA分子的一条链中,=26%/24%=13/12,D正确。]15.B [依据题干信息,复制开始时,先在负链的起始位点解旋,然后以负链为模板,合成一条与其互补的新链,当负链复制达到一定程度,暴露出正链的复制起点,于是以正链为模板开始合成与其互补的新链,说明复制过程遵循半保留复制,同时也表明,两条子链的复制起点不同,是不同步合成的,A错误,B正确;合成子链时需要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错误;DNA的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错误。]16.A [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细菌(非抗—R)共同培养,非抗—R型细菌被转化为抗—S 型细菌并能稳定遗传,说明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能支持艾弗里的结论,A错误;该实验与艾弗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实验选用了抗青霉素这一性状作为观察指标,从而可以判断非抗—R型细菌是否发生了转化,C正确;青霉素抗性与荚膜形成无关,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也能发生转化,D正确。]17.D [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5′端→3′端,且与模板链的关系是反向平行,因此,根据子链的延伸方向,可以判断图中b和c处是模板链的3′端,B正确;该DNA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由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胞嘧啶的数目为(m-2a)/2,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且得到的DNA完全相同,复制n次得到2n个 DNA 分子,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2a)/2,D错误。]18.B [图中酶 Ⅰ 为解旋酶,能使DNA分子解开双螺旋,酶 Ⅱ 为DNA聚合酶,在合成c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A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含1 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则腺嘌呤为1 000-300=700(个),第三次复制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3-22)×700=2 800(个),B错误;复制后的DNA分子位于一条(着丝粒分裂前)或者两条(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上,C正确;a和d是互补链,a和b也是互补链,b和d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D正确。]19.A [该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由于碱基比例确定,其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00种,A错误;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双链DNA中,A和T的个数共为120,C和G的个数共为280,所以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B正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2-1)×140=420(个),C正确;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复制3次,得到8个DNA分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其中只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所以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D正确。]20.A [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在DNA分子结构中,除末端外,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都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21.(1)不是 不含有 (2)①没有侵入大肠杆菌 ②大肠杆菌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3)①②22.(1)①动物(宿主)细胞 胸腺嘧啶(T) 尿嘧啶(U) ②甲组收集的病毒含有放射性而乙组无放射性 (2)单链DNA 病毒X的核酸含有D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T),且嘌呤总数不等于嘧啶总数[或腺嘌呤(A)的量不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不等于胞嘧啶(C)的量]23.(1)1 半保留复制 脱氧核苷酸 两(或2) (2)能量(ATP) (3)细胞核 叶绿体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 Ⅱ 后期解析 (3)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所以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在复制完成后,乙、丙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而姐妹染色单体是着丝粒分裂后分开的,所以乙、丙分开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 Ⅱ 后期。24.(1)脱氧(核糖)核苷酸 解旋 DNA聚合 (2)提取原始的亲代DNA分子,以此作为验证DNA复制方式的对照组(3)①C ②可以 (4)如图所示(5)60解析 (2)据题图可知,图2A中是用15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带上15N标记,经离心后DNA分子会靠近试管的底部,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以此为对照观察DNA复制一代并经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如何分布来进一步确定DNA复制的方式,若试管中没有出现位置不同的两条带,就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3)①若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则20分钟后(DNA复制一代)会出现15N/15N-DNA和14N/14N-DNA两种数量相等的DNA分子,显示出的紫外光吸收光谱即为2个峰值,一个峰值(15N/15N-DNA)出现在P点的位置,另一个峰值(14N/14N-DNA)出现在Q点(15N/14N-DNA)上方,故选C。②现有实验结果与全保留复制的特点不符,故可以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4)若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40分钟后(DNA复制2代)会出现15N/14N-DNA和14N/14N-DNA两种数量相等的DNA分子,显示出的紫外光吸收光谱即为2个峰值,分别在Q点和Q点的上方,预期结果图见答案。(5)已知1个DNA分子片段具有100个碱基,其中含有30个鸟嘌呤(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30个,则A=T=(100-30×2)÷2=20(个),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22-1)×20=60(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检测试卷(三).docx 第3章 章末检测试卷(三).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