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资源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5月,广西考古专家在平果市黎明乡蟠桃村那物屯对面的达洪江水库库区一个半岛上,发现一处古墓,并在该遗址及其上下游发现了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遗存见证了当时(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
②人类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③铁制农具广泛使用和推广
④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美国经历了几十年来波及范围最广的罢工潮,包括影视、制造、医疗、教育、零售、酒店、媒体在内的多个行业都爆发大规模罢工。截至12月中旬,全美超过50万人参与罢工,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对美国持续不断的罢工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人罢工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B.工人罢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工人受剥削的地位
C.工人罢工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完全可以通过罢工进行调和
3.(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500年风雨征程,500年奋勇前行,回首来时路,社会主义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程,有高潮也有低潮,但大江东流去的方向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始终代表人类前进的方向。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有(  )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②《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
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B.争取中华民族觉醒斗争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改革开放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为促进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党的革命精神的了解与学习,某校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主题班会是系列活动之一,某班班长在主题班会上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革命历程,他发言的内容可能会有(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6.(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纵观4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走出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迈向富强的崭新道路。这证明了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②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④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A.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C.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主导世界发展进程的时代
8.(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康庄大道。因为这条道路(  )
A.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
B.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C.是我国推进一切工作和活动的根本依据
D.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9.(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中国梦的角度上看(  )
A.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
B.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奉献世界的梦
C.中国梦是中国的梦,更是世界各国的梦
D.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10.(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正确的有(  )
①“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②“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③“十三个方面成就”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终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重组,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由此,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数将由此前的98家变为97家。重组后的中国电科,目标是打造推动电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主力军,打造带动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升级的领头雁。央企重组的目的在于(  )
A.有效降低国有企业的市场风险
B.提高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C.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D.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12.(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12月25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明确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好体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
①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创新
②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④有利于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调出来的假香米、“烂脸”的化妆品、破裂后扎伤人的劣质头盔、以“ETC禁用”“快递丢失”等名义盗取重要信息的钓鱼网站……2023年的3·15晚会以“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为主题,对上述乱象进行曝光。上述乱象说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②要健全法律制度,克服市场缺陷
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④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规范市场秩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常用手段。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在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稳向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第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用于抗灾救灾——财政政策
②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货币政策
③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财政政策
④1到11月中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8万亿元——货币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彰显了中国自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①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②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④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六市政协跨区域协商会指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在内的六市,要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切实用好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新产业新集群,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北部湾广西城市群建设有利于(  )
①促进城乡融合,增强发展整体性
②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③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④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协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据此,广西应该(  )
A.构建以国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B.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C.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形成竞争新优势
D.把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的基点促进合作共赢
18.(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广西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生态,赋予更大科研自主权,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更多奖励,调动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体现了(  )
①按劳分配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热情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③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对科技、创造、人才的尊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甘肃省民政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摸排,督促落实落细救助政策,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力保障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材料中甘肃省民政厅的做法(  )
A.是对受灾群众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B.能帮助受灾群众摆脱生存危机
C.旨在让受灾群众过上幸福富裕生活
D.坚持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20.(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  )
A.搞好社会慈善,增加社保基金
B.完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给付水平
D.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做到权责分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1.(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纵观历史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历程,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注入了不竭动力。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前行
时期 主要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一化三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所作的历史贡献。
22.(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全国人民间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新时代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党永葆生机活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新征程上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3.(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广西玉林素有“千年商埠”“岭南都会”美誉,中小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玉林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截至2023年7月,全市中小企业经营主体总量达43.62万户,居全区第二,为玉林市贡献了54%的税收、70%的固定资产投资、80%的地区生产总值、90%的城镇劳动就业、9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民营经济成为了玉林市稳经济、保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为共同富裕聚势赋能。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分析玉林市委市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4.(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龙州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一处以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飞禽走兽的栖息繁衍提供优越条件,吸引国内外众多爱鸟、观鸟、拍鸟者纷至沓来。
当地政府借势将“扶贫+观鸟经济+农户”发展深度融合,将弄岗村打造成为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催生了民宿、农家乐、研学旅行、特色农产品等以观鸟拍鸟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业态,为村民们带来新“钱景”,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弄岗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绿水青山”变成了助推群众发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地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2)请你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两条政策方面的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特点
【解析】【分析】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出现,①正确。
新石器时代,人类处于蒙昧野蛮的状态,到奴隶社会才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②排除。
在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③排除。
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遗存见证了当时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分析】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A错误。
工人罢工只是一种斗争形式,不能从制度上、根本上摆脱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剥削的地位,B错误。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工人罢工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正确。
主要矛盾并不能“完全”通过罢工进行调和,要解决主要矛盾,要通过阶级斗争,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的实践
【解析】【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故③④正确。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故①错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社会主义的实践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发社会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4.【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与两大历史任务
【解析】【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A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中国革命的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解析】【分析】某班班长在主题班会上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革命历程,他发言的内容可能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①正确。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错误。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班长在主题班会上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革命历程,他发言的内容可能会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④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纵观4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这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①③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排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解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A排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B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符合题意。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但是我国主导世界发展进程说法错误,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的科学内涵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并不会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具体方案,A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康庄大道,因为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B符合题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的根本依据,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C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9.【答案】A
【知识点】中国梦的本质
【解析】【分析】“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中国梦的角度上看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A符合题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B错误。
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但中国梦不是世界各国的梦,C错误。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
【解析】【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①②符合题意。
“十个明确”是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③错误。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最终认识”,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1.【答案】D
【知识点】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
【解析】【分析】央企重组不一定会降低国有企业的市场风险,而且这也不是重组的目的,A排除。
央企重组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得到提高,且这也不是央企重组的目的,B排除。
国有经济作用起主导作用,不是主体作用,C错误。
重组后的中国电科,目标是打造推动电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主力军,打造带动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升级的领头雁,这说明央企重组的目的在于推动资源整合,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增强央企活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国有经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2.【答案】B
【知识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解析】【分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创新,更好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助力乡村振兴,①③符合题意。
农村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而不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排除。
在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集体经济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3.【答案】C
【知识点】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解析】【分析】调出来的假香米、“烂脸”的化妆品、破裂后扎伤人的劣质头盔、以“ETC禁用”“快递丢失”等名义盗取重要信息的钓鱼网站……上述乱象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①正确。
克服市场缺陷说法绝对,应该是弥补市场缺陷,②错误。
材料强调市场调节的弊端,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③排除。
2023年的3·15晚会以“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为主题,对上述乱象进行曝光。上述乱象说明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析】【分析】增发国债属于财政政策,普惠小微贷款属于货币政策,①②正确。
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③错误。
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属于财政政策,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5.【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的是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没有涉及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实现共同富裕,①④排除。
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它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彰显了中国自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答案】B
【知识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要求
【解析】【分析】北部湾广西城市群建设,体现的是区域协调发展而不是城乡融合,①排除。
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六市要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切实用好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新产业新集群,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说明北部湾广西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②③符合题意。
北部湾广西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并不能消除区域差异,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发展开放型经济
【解析】【分析】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A错误。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高速发展,B错误。
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应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以形成竞争新优势,C符合题意。
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基点,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8.【答案】D
【知识点】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分析】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更多奖励,体现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未涉及按劳分配,①排除。
按生产要素分配可能会拉开收入差距,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②错误。
广西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生态,赋予更大科研自主权,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更多奖励,调动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体现了对科技、创造、人才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9.【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社会保障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甘肃省民政厅的做法是一种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才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A错误。
甘肃省民政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摸排,督促落实落细救助政策,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力保障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受灾群众摆脱生存危机,B符合题意。
甘肃省民政厅的做法旨在保障受灾群众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让受灾群众过上幸福富裕生活,C错误。
社会救助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范畴,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作用、社会保障的内容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答案】D
【知识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解析】【分析】社会慈善属于第三次分配,增加社保基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再分配,A排除。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属于再分配,不是初次分配,B排除。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不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给付水平,C错误。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这说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做到权责清晰,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干扰选项,选出正确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1.【答案】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完成“一化三改”,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生产力大幅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
【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所作的历史贡献。解答此题应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围绕“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等,说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围绕“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一化三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等,说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围绕“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等,说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围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等,说明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
【点评】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结合图表内容阐述其意义。
22.【答案】①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②党进行伟大斗争。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
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新征程上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材料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知识角度限定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可用的知识要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四个伟大”。整合材料信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全国人民间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可联系党的初心使命的角度分析: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整合材料信息:新时代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可联系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的角度分析:党进行伟大斗争。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整合材料信息:必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党永葆生机活力,可联系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的角度分析: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整合材料信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可联系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的角度分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点评】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的相关知识,知识角度切口较小,属于微观考查,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时,可先细化知识要点,然后把题设材料与知识要点联系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或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对应知识要点。组织答案时,将知识要点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3.【答案】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②有利于促进玉林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强玉林市整体实力。
③扩大税基,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④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知识点】非公有制经济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分析玉林市委市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材料主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知识角度限定为“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可用的知识要点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整合材料信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可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的角度分析: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整合材料信息:全市中小企业经营主体总量达43.62万户,居全区第二,为玉林市贡献了54%的税收、70%的固定资产投资、80%的地区生产总值、90%的城镇劳动就业、9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民营经济成为了玉林市稳经济、保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为共同富裕聚势赋能,可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的角度分析:促进玉林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扩大税基,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点评】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的相关内容,知识角度切口较小,属于微观考查,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时,根据需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4.【答案】(1)①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当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地将“扶贫+观鸟经济+农户”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弄岗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③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观鸟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业态,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
(2)示例: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税收政策,引导绿色发展理念;实施金融货币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知识点】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要求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分析广西龙州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材料主题为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知识模块为《经济与社会》,可用的知识要点有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整合材料信息:当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可联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分析: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整合材料信息:当地将“扶贫+观鸟经济+农户”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弄岗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可联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角度分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整合材料信息:观鸟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业态,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可联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分析: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
(2)本题要求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两条政策方面的建议,知识模块为《经济与社会》,材料主题为隐形加班,属于开放性主观题。解答时,允许学生抓住试题主题、主体,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参考角度:财政政策、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新发展理念、货币政策,绿色产业,等等。
【点评】(1)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相关内容,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回答。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知识,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角度不唯一,契合主题,言之成理,即可。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考查《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注意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当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可联系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
关键词②:当地将“扶贫+观鸟经济+农户”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弄岗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可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键词③:观鸟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业态,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可联系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两条政策方面的建议,切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可从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税收政策,引导绿色发展理念;实施金融货币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等角度作答。
1 / 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5月,广西考古专家在平果市黎明乡蟠桃村那物屯对面的达洪江水库库区一个半岛上,发现一处古墓,并在该遗址及其上下游发现了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遗存见证了当时(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
②人类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③铁制农具广泛使用和推广
④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特点
【解析】【分析】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出现,①正确。
新石器时代,人类处于蒙昧野蛮的状态,到奴隶社会才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②排除。
在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③排除。
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遗存见证了当时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美国经历了几十年来波及范围最广的罢工潮,包括影视、制造、医疗、教育、零售、酒店、媒体在内的多个行业都爆发大规模罢工。截至12月中旬,全美超过50万人参与罢工,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对美国持续不断的罢工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人罢工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B.工人罢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工人受剥削的地位
C.工人罢工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完全可以通过罢工进行调和
【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分析】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A错误。
工人罢工只是一种斗争形式,不能从制度上、根本上摆脱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剥削的地位,B错误。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工人罢工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正确。
主要矛盾并不能“完全”通过罢工进行调和,要解决主要矛盾,要通过阶级斗争,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500年风雨征程,500年奋勇前行,回首来时路,社会主义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程,有高潮也有低潮,但大江东流去的方向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始终代表人类前进的方向。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有(  )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②《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的实践
【解析】【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故③④正确。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故①错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社会主义的实践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发社会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4.(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
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B.争取中华民族觉醒斗争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改革开放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与两大历史任务
【解析】【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A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为促进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党的革命精神的了解与学习,某校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主题班会是系列活动之一,某班班长在主题班会上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革命历程,他发言的内容可能会有(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国革命的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解析】【分析】某班班长在主题班会上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革命历程,他发言的内容可能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①正确。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错误。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班长在主题班会上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革命历程,他发言的内容可能会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④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6.(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纵观4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走出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迈向富强的崭新道路。这证明了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②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④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纵观4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这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①③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排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7.(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A.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C.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主导世界发展进程的时代
【答案】C
【知识点】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解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A排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B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符合题意。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但是我国主导世界发展进程说法错误,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的科学内涵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8.(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康庄大道。因为这条道路(  )
A.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
B.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C.是我国推进一切工作和活动的根本依据
D.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并不会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具体方案,A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康庄大道,因为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B符合题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的根本依据,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C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9.(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中国梦的角度上看(  )
A.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
B.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奉献世界的梦
C.中国梦是中国的梦,更是世界各国的梦
D.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答案】A
【知识点】中国梦的本质
【解析】【分析】“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中国梦的角度上看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A符合题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B错误。
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但中国梦不是世界各国的梦,C错误。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0.(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正确的有(  )
①“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②“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③“十三个方面成就”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终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
【解析】【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①②符合题意。
“十个明确”是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③错误。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最终认识”,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1.(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重组,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由此,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数将由此前的98家变为97家。重组后的中国电科,目标是打造推动电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主力军,打造带动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升级的领头雁。央企重组的目的在于(  )
A.有效降低国有企业的市场风险
B.提高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C.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D.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答案】D
【知识点】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
【解析】【分析】央企重组不一定会降低国有企业的市场风险,而且这也不是重组的目的,A排除。
央企重组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得到提高,且这也不是央企重组的目的,B排除。
国有经济作用起主导作用,不是主体作用,C错误。
重组后的中国电科,目标是打造推动电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主力军,打造带动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升级的领头雁,这说明央企重组的目的在于推动资源整合,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增强央企活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国有经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2.(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12月25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明确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好体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
①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创新
②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④有利于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解析】【分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创新,更好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助力乡村振兴,①③符合题意。
农村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而不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排除。
在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集体经济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3.(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调出来的假香米、“烂脸”的化妆品、破裂后扎伤人的劣质头盔、以“ETC禁用”“快递丢失”等名义盗取重要信息的钓鱼网站……2023年的3·15晚会以“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为主题,对上述乱象进行曝光。上述乱象说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②要健全法律制度,克服市场缺陷
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④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规范市场秩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解析】【分析】调出来的假香米、“烂脸”的化妆品、破裂后扎伤人的劣质头盔、以“ETC禁用”“快递丢失”等名义盗取重要信息的钓鱼网站……上述乱象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①正确。
克服市场缺陷说法绝对,应该是弥补市场缺陷,②错误。
材料强调市场调节的弊端,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③排除。
2023年的3·15晚会以“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为主题,对上述乱象进行曝光。上述乱象说明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4.(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常用手段。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在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稳向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第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用于抗灾救灾——财政政策
②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货币政策
③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财政政策
④1到11月中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8万亿元——货币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析】【分析】增发国债属于财政政策,普惠小微贷款属于货币政策,①②正确。
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③错误。
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属于财政政策,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5.(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彰显了中国自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①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②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④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的是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没有涉及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实现共同富裕,①④排除。
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它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彰显了中国自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六市政协跨区域协商会指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在内的六市,要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切实用好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新产业新集群,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北部湾广西城市群建设有利于(  )
①促进城乡融合,增强发展整体性
②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③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④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协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要求
【解析】【分析】北部湾广西城市群建设,体现的是区域协调发展而不是城乡融合,①排除。
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六市要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切实用好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新产业新集群,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说明北部湾广西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②③符合题意。
北部湾广西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并不能消除区域差异,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7.(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据此,广西应该(  )
A.构建以国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B.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C.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形成竞争新优势
D.把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的基点促进合作共赢
【答案】C
【知识点】发展开放型经济
【解析】【分析】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A错误。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高速发展,B错误。
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应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以形成竞争新优势,C符合题意。
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基点,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8.(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广西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生态,赋予更大科研自主权,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更多奖励,调动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体现了(  )
①按劳分配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热情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③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对科技、创造、人才的尊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分析】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更多奖励,体现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未涉及按劳分配,①排除。
按生产要素分配可能会拉开收入差距,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②错误。
广西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生态,赋予更大科研自主权,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给予更多奖励,调动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体现了对科技、创造、人才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9.(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甘肃省民政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摸排,督促落实落细救助政策,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力保障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材料中甘肃省民政厅的做法(  )
A.是对受灾群众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B.能帮助受灾群众摆脱生存危机
C.旨在让受灾群众过上幸福富裕生活
D.坚持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社会保障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甘肃省民政厅的做法是一种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才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A错误。
甘肃省民政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摸排,督促落实落细救助政策,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力保障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受灾群众摆脱生存危机,B符合题意。
甘肃省民政厅的做法旨在保障受灾群众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让受灾群众过上幸福富裕生活,C错误。
社会救助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范畴,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作用、社会保障的内容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  )
A.搞好社会慈善,增加社保基金
B.完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给付水平
D.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做到权责分明
【答案】D
【知识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解析】【分析】社会慈善属于第三次分配,增加社保基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再分配,A排除。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属于再分配,不是初次分配,B排除。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不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给付水平,C错误。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这说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做到权责清晰,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干扰选项,选出正确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1.(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纵观历史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历程,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注入了不竭动力。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前行
时期 主要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一化三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所作的历史贡献。
【答案】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完成“一化三改”,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生产力大幅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
【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所作的历史贡献。解答此题应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围绕“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等,说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围绕“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一化三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等,说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围绕“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等,说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围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等,说明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
【点评】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结合图表内容阐述其意义。
22.(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全国人民间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新时代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党永葆生机活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新征程上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答案】①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②党进行伟大斗争。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
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新征程上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材料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知识角度限定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可用的知识要点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四个伟大”。整合材料信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全国人民间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可联系党的初心使命的角度分析: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整合材料信息:新时代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可联系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的角度分析:党进行伟大斗争。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整合材料信息:必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党永葆生机活力,可联系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的角度分析: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整合材料信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可联系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的角度分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点评】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的相关知识,知识角度切口较小,属于微观考查,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时,可先细化知识要点,然后把题设材料与知识要点联系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或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对应知识要点。组织答案时,将知识要点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3.(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广西玉林素有“千年商埠”“岭南都会”美誉,中小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玉林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截至2023年7月,全市中小企业经营主体总量达43.62万户,居全区第二,为玉林市贡献了54%的税收、70%的固定资产投资、80%的地区生产总值、90%的城镇劳动就业、9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民营经济成为了玉林市稳经济、保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为共同富裕聚势赋能。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分析玉林市委市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案】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②有利于促进玉林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强玉林市整体实力。
③扩大税基,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④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知识点】非公有制经济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分析玉林市委市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材料主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知识角度限定为“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可用的知识要点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整合材料信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可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的角度分析: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整合材料信息:全市中小企业经营主体总量达43.62万户,居全区第二,为玉林市贡献了54%的税收、70%的固定资产投资、80%的地区生产总值、90%的城镇劳动就业、9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民营经济成为了玉林市稳经济、保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为共同富裕聚势赋能,可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的角度分析:促进玉林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扩大税基,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点评】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的相关内容,知识角度切口较小,属于微观考查,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时,根据需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4.(2024高一上·百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龙州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一处以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飞禽走兽的栖息繁衍提供优越条件,吸引国内外众多爱鸟、观鸟、拍鸟者纷至沓来。
当地政府借势将“扶贫+观鸟经济+农户”发展深度融合,将弄岗村打造成为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催生了民宿、农家乐、研学旅行、特色农产品等以观鸟拍鸟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业态,为村民们带来新“钱景”,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弄岗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绿水青山”变成了助推群众发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地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2)请你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两条政策方面的建议。
【答案】(1)①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当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地将“扶贫+观鸟经济+农户”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弄岗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③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观鸟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业态,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
(2)示例: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税收政策,引导绿色发展理念;实施金融货币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知识点】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要求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分析广西龙州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材料主题为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知识模块为《经济与社会》,可用的知识要点有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整合材料信息:当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可联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分析: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整合材料信息:当地将“扶贫+观鸟经济+农户”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弄岗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可联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角度分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整合材料信息:观鸟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业态,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可联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分析: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
(2)本题要求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两条政策方面的建议,知识模块为《经济与社会》,材料主题为隐形加班,属于开放性主观题。解答时,允许学生抓住试题主题、主体,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参考角度:财政政策、经济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新发展理念、货币政策,绿色产业,等等。
【点评】(1)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相关内容,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回答。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知识,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角度不唯一,契合主题,言之成理,即可。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考查《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注意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当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用科技手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高水平修复及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可联系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
关键词②:当地将“扶贫+观鸟经济+农户”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弄岗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华丽转身→可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键词③:观鸟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业态,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可联系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两条政策方面的建议,切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可从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税收政策,引导绿色发展理念;实施金融货币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等角度作答。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