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议题式教学课件(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议题式教学课件(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二课时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目 录
CONTENTS
01
大单元
03
大视野
06
对点练
04
议题学
05
划重点
02
新课标
01 大单元
国家利益至上
维护国家利益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的内涵
建设美好祖国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的内涵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关心国家发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国家利益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国家利益反映人民的共同需求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核心利益的内涵
国家利益的内涵与外延
维护国家利益
认识国家利益
学习有关法律规定
增强法治意识
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识别危害行为
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对未来充满信心
劳动成就今天
实干创造未来
绽放青春绚丽的光彩
思想上
行为上
认识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
02 新课标
单元学习指导
  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
(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9、P11、P37、P41)
03 大视野
导入一:热点速递
思考:李某的做法有什么样的危害?
2021年10月以来,眉山籍人员李某通过QQ寻找“捞偏门”挣快钱的方法,被境外情报人员策反,为对方拍摄我国某港军事基地及军舰视频、照片(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为6件机密级、3件秘密级),前后获取非法收入20余万元。2022年2月,眉山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该案。2024年1月8日,李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导入二:多维交流
思考:阅读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04 议题学
总议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子议题1: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子议题2:捍卫国家利益
议题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我就是出趟诊,到武汉看个病!”
2020年大年初三,因武汉“封城”,各大城市启动一级响应,全国局势紧张。正在天津指导防控疫情的张伯礼,被中央急召进京集结,转飞武汉。
张伯礼十分明了此次中央让他来武汉的深意,这是无价的信任,也是殷切的期望!身边人劝他:“您年纪大了,不是17年前的精神头了,是不是考虑不到前线去?”他一下子激动起来,一板一眼道:“不行!疫情不严重,国家也不会点我的名。我不但必须去,还要战斗好!”
思考:为什么在国家召唤下,张伯礼院士迅速集结前往武汉?这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①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议题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名为“海莲花”(OceanLotus)的境外黑客组织,自2012年4月起针对中国海事机构、海域建设部门、科研院所和航运企业展开精密组织的网络攻击。这很明显是一个有国外政府支持的APT(高级持续性威胁)行动。
“海莲花”使用木马病毒攻陷、控制政府人员、外包商、行业专家等目标人群的电脑,意图获取受害者电脑中的机密资料,截获受害电脑与外界传递的情报,甚至操纵该电脑自动发送相关情报,从而达到掌握中方动向的目的。
议题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危害我们国家安全、利益的行为无孔不入。
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议题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古稀之年,出征武汉,身披“白甲”坚守中医药阵地;国医济世,德术并彰,无“胆”英雄宁负自己护人民。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白甲十万,战‘疫’三月酣。武汉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得知自己将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张伯礼填了一首词——《人民才英雄》。
议题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这位“人民英雄”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此次抗疫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思考:张伯礼的身上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给予我们的启示?
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使命感
③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议题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1.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议题一:如何看待所谓自由?
议题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议题感悟
1.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议题一:如何看待所谓自由?
议题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议题感悟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议题二:捍卫国家利益
思考:
1. 面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他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2. 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抉择?
①着眼长远,顾全大局,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 
 
议题二:捍卫国家利益
2.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1)区别: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
(2)联系:整体利益照顾到了大多数人民的长远需求,符合大多数群体的利益。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3)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议题一:如何看待所谓自由?
议题二:捍卫国家利益
议题感悟
陈红军,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10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6月15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思考:结合材料,说名这些人的事迹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② 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议题二:捍卫国家利益
山东省青岛市检察机关深化落实三项机制,推动新时代军地检察协作高质量发展。
最高检表示,典型案例彰显了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涉军违法犯罪,推动相关问题诉源治理的办案理念。如在典型案例北京余某某、谭某、刘某某买卖武装部队证件、张某使用虚假身份证件案中,检察机关聚焦全链条打击涉军造假案件的上下游犯罪,构建涉军造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诉源治理。
议题二:捍卫国家利益
办案中,检察机关通过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有力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对军人军属的司法救助保护。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强化军地检察协作,创新工作机制,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思考:检查机关的举动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③ 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议题二:捍卫国家利益
3.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1)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议题一:如何看待所谓自由?
议题二:捍卫国家利益
议题感悟
3.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议题一:如何看待所谓自由?
议题二:捍卫国家利益
议题感悟
05 划重点
观点梳理
1.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重点、难点)
2.如何理解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难点)
3.如何捍卫国家利益(重点、难点)
06 对点练
历年真题
1.我国防空武器专家沈忠芳,投身导弹研制,隐姓埋名60余载,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国家发展是个人进步的前提
C.要挖掘自己的潜能
D.默默无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A
历年真题
【解析】考查点:维护国家利益。
解题思路:
A:分析题文,沈忠芳隐姓埋名60余载磨砺国家的剑与盾,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A正确;
B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主旨;
D:观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表明( )
①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顾个人利益
②要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为了个人利益,有时可以放弃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历年真题
C
【解析】考查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解题思路:
②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表明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②③说法正确;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并不是矛盾的,①说法错误;
④:这是自私自利的表现,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历年真题
3.2024年5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在台湾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指出,演习是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是对外部势力纵容支持“台独”、干涉中国内政的严厉警告。这表明( )
①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不容侵犯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统一
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只是人民军队的任务
④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历年真题
A
【解析】考查点:维护国家利益。
解题思路:
①②:分析题文,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不容侵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演习,是对“台独”挑衅的坚决惩戒和对外部势力干涉的严厉警告,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统一,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只是人民军队的任务”这种说法错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故③错误;
④:我国尚未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历年真题
4.“没有国家的界碑,没有边防官兵,哪里有我们的牛羊?哪里有我们安定幸福的家?”新疆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一家三代人为边防连巡逻队义务当向导,共同守边护边。这表明( )
A.公民享有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D.公民应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历年真题
D
【解析】考查点:维护国家利益。
解题思路:
D:分析题文可知,新疆牧民一家三代义务守边护边,体现了公民应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故D正确;
A: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义务,而不是权利,故A说法错误。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不是完全一致,故B说法错误;
C:维护国家利益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个人利益,两者可以兼顾,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历年真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