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印度 埃及 墨西哥 中国甘地 扎格鲁尔 卡德纳斯 孙中山非暴力不合作 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改革 辛亥革命民族民主运动民族运动民主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20世纪中后期二战后印度民族大起义 章西女王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 圣马丁16-18世纪新航路开辟后1775-178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战后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课标要求: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概念解析:第三世界“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毛泽东(1974年,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谈话)美、苏第一世界(国家)欧洲、日、澳、加第二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亚、非、拉国家(“发展中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万隆会议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的高涨,席卷了全球;②殖民帝国纷纷的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以及非洲国家取得独立;③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④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间军事冲突。结合教材回答,独立后的亚非国家遇到哪些共同问题?①国内: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问题;②国际:面临不愿卷入美苏两大国争端的问题。万隆会议会场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2.概况:时间:地点:参与国: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1955年4月18日~24日,来自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成员齐聚印度尼西亚首都万隆召开亚非会议,会议主题是共同商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史称“万隆会议。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3.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4.内容:① 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②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③ 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史料研读 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之外的28个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还有22个国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朝鲜战争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外交理念不是十分明确,担心中国这样一个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而且敢于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强国在朝鲜交火的大国,会不会是一个具有进攻性甚至输出意识形态的国家?会不会威胁亚非国家的利益?——谢迪斌《万隆会议与新中国形象的国际塑造》受到西方大国的挑唆,参会国对中国什么态度?对新中国充满疑虑和不信任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周恩来共同的历史经历共同的发展诉求共同的和平愿望异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意识形态同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共同的历史经历;共同的发展诉求;共同的和平愿望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材料二:这次会议第一次突破了西方对人权原则的垄断,提出了一系列展开经济合作的设想,成为战后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还展示了新中国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外交风采和高超的战略运筹能力。 ——熊光楷《划时代盛会 跨世纪强音》①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 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②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③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逐渐推行开来;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5.历史影响: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习近平④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世界:中国:1.背景:二战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下降,控制力减弱。观察左图,二战前独立国家有哪几个?思考: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以及“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极大地制约了非洲的发展,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倒退,导致非洲长期贫困。影响时间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二、“非洲年”二战前非洲的独立国家②埃及:1919年——1922年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的承认埃及独立,扶植建立法鲁克封建王朝。①利比里亚:原美属殖民地,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亚联邦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③埃塞俄比亚: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1941年,在盟军的帮助下,埃塞俄比亚获得解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洲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二、“非洲年”2.独立进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纳米比亚独立埃及爆发革命,次年,纳赛尔成立埃及共和国利比亚宣布独立利比亚原为意大利殖民地,二战末期被盟军占领。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亚国王(1951—1969年在位)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195119521962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601990埃及国徽埃及共和国国旗经过近十年的斗争,法国最终在1962年承认其独立。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发起游击战争1960年“非洲年”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拜托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标志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二、“非洲年”中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展开——埃及埃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苏伊士运河被西方殖民主义者视为“生命线”上的咽喉。———摘录于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被护航的商船穿过现在归埃及所有的航道1956年,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教育部组织编写:《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我们了。” ——埃及共和国首任总统纳赛尔发展迅猛,范围广泛,各国相互支持,世界同情与支持3.特点:4.意义:①改变非洲面貌,沉重打击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②新兴非洲独立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二、“非洲年”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赢得独立?(1)非洲民族意识普遍觉醒。(2)英、法等西方殖民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打击和削弱。(3)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对老牌帝国主义起了牵制作用。(4)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长期发展。二、“非洲年”5.原因: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在16世纪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9世纪古巴人民通过长达30年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即将推翻西班牙统治时,美国侵入古巴,攫取了古巴30年斗争的胜利果实。此后,古巴长期处于美国的奴役之下。1902年,古巴正式独立原为西班牙殖民地美西战争后由美国控制背景:20世纪前期,古巴在名义上保持独立,但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2.古巴革命:摆脱美国政治经济控制1959年卡斯特罗目的时间领导人结果卡斯特罗(1926-2016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古巴国旗古巴国徽古巴最终成为了拉美乃至西半球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古巴革命: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古巴革命:古巴之父——卡斯特罗如果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一项目是躲避暗杀的话,那么金牌一定非我莫属”——卡斯特罗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6年英雄、革命者和民族主义者——卡斯特罗逝世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是古巴人民的伟大领袖。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巴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习近平唁电“反美斗士”为社会主义在美洲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当代最著名的反美旗帜,在南美洲民间具有很强大的影响力。世界上遭遇暗杀次数最多的人。据古巴安全部门统计,被计划暗杀达638次之多,居各国领袖之首。卡斯特罗则幽默地说:今天我还活着,这完全是由于美国中情局的过错。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狭长地带最窄的部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美国开凿了十年,于1914年建成通航。总长约81公里,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素有“世界桥梁”的美誉,被喻为“全球贸易晴雨表”。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2.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823年中美洲向美国提出了援建运河的请求,次年6月,玻利瓦尔在巴拿马确定开凿地点。西奥多·罗斯福任职期间运河开凿,巴拿马运河极大缩短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程。巴拿马运河自1903年签订条约后一直由美国独自掌控,成为美国掠夺财富及控制中美洲的重要基地。美国不仅拥有巴拿马运河区的永久租借权,还可以驻军,俨然是一幅“国中国”的状态 ,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由美国总统任命运河区政府总督,还建有14个军事基地。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展开多次反美运动。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美国将逐步归还运河主权,并于1999年底以前正式移交运河的主权与管辖权。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2.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据材料,分析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材料: 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战后,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解放运动燃遍了整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中,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的国家。拉美地区的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人民逐步收回运河权力。(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亚非国家相继独立。(2)英、法等西方殖民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打击和削弱。(3)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壮大,对老牌帝国主义起了牵制作用。(4)亚非民主力量不断增长,各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思考·探究问题1:二战后亚非拉实现国家独立有何重大意义?2.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亚非拉取得了国家独立,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面貌;3.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1.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2.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3.依据国情,制定政策并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问题2:亚非拉的民族独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思考·探究非洲国家独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振兴民族经济,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腐败政权,教育、人民自律的不力,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非后的洲独立思考·探究思考·探究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奔溃了,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道路为何仍不平坦?外部:世界上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旧的经济秩序对这些国家不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还会受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内部:大部分亚非拉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仍需依赖外国,受制于人知识拓展: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崩溃1945—1991年,全世界9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二战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一战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开辟新航路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初步确立殖民体系雏形时期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崩溃时空观念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新力量新浪潮新斗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和平发展成为主流课堂小结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意义: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非洲年非洲:1952年埃及独立1960年,“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1959年,古巴独立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拉美反殖民斗争万隆会议课后练习1.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体现了团结合作、维护和平的精神;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开始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1959年,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上述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A.非洲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B.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C.亚非各国摆脱贫穷落后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D2.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 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 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B.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C.国际间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D.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A3."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通过土地改革,建立起由国家控制的农业合作社,并在其他领域也相继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材料反映了( )A.社会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殖民体系的崩溃 D.经济全球化的浪潮A4.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在拉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C.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 D.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A5.解读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并判断其反映的史实是( )A.“非洲年” B.苏联解体C.东欧剧变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年份 1960 年 1960 年 1960 年 1960 年 1960 年 1960年独立 国家 尼日尔 刚果 喀麦隆 中非 索马里 尼日利亚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