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课题 《比尾巴》 课型 精读引领课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 时 任 务 维度 课标分析(学段目标、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要求)课时层面分析识字与写字1.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常用汉字11个,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2.会写4个字,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阅读与鉴赏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喜欢读古诗,能熟读成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通过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能借助圈画和插图的方法提取课文中的明显信息,了解动物的特点,并乐于观察身边的动物和生活中的有趣现象。表达与交流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1.能关注课文内容,了解动物的不同特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说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梳理与探究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借助图片梳理课文内容。已知经验: ①在近一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具备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例如:一上第四单元“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一上第六单元“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利用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一上第七单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合理搭配‘的’字短语”。 ②学生已掌握多种识字(生活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字理识字、比较识字等)与写字方法(笔顺歌、田字格定位、双姿令等)。 ③在阅读课文方面,已经有了三个单元的课文阅读经历,对借助拼音理解课文内容等方法有一定的经验。 ④在第六单元已教给学生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方法,本单元继续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 ⑤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能初步感受观察之趣。未知经验: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观察的乐趣,但不懂得可以助图画阅读课文,利用连环画,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内容理解课文,并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个体差异: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识字量存在差异,分层教学。 困难障碍: ①二类字数量多,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压力大。 ②对于汉字结构、笔顺规则把握不准,不能按照汉字书写顺序正确书写。③不能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措施: ①借助组词法、换偏旁等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②通过熟字加减、结构归类、总结经验、互评修正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书写规律,能够规范书写。③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并大胆表达。 1.通过字理识字、看图识字、生活识字等,正确认读“谁、最、兔”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斜刀头3个偏旁。 2.通过看插图、读好三问三答等,能找出并交流动物尾巴外形、作用的不同,进而乐于观察身边的动物和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3.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比”等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笔顺正确且规范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背诵课文,并完成“制作大自然观察绘本”之“观动物之奇”。 制作《大自然的观察绘本》 孩子们,生活中你一定和大自然有过很多亲密的接触吧,在植物园赏花、在动物园交朋友,也会在雨中嬉戏玩耍……学校要举办“大自然的观察绘本”制作和评选活动。动物的外形有着怎样的有趣之处?接下来,就请我们的“小小观察员”制作《大自然的观察绘本》的第一部分“观动物之奇”,把大自然的智慧装进我们的生活吧!环节 学评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环节1整体感知 (目标1) 任务一:创设情境,开启动物尾巴的观察之行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开启课 文的学习—— 听讲认真、坐姿端正、掌 握方法的同学将有机会获得 一枚朗读星。 活动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动物尾巴图片,玩“猜动物”游戏 活动2:情境创设,学习“比尾巴”三字 1.出示带拼音的课题,认读“比尾巴”三字 2.板书示范“比尾巴”三字,引导发现共同笔画——“竖弯钩” 活动3:归类识字,发现规律 1.出示“比”“尾”的甲骨文 (1)“比”字源识字:古人造“比”的时候,就是两个人肩并肩站在一起的意思。 (2)“尾”字源:身体的后面长一条毛茸茸的尾巴。 识字方法①:每一个汉字就像一个人一样,它有自己慢慢成长的样子。以后学汉字,可以找找这个汉字以前的样子,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课件出示“巴”字族:巴、把、爸、吧、爬 识字方法②:要学会归类,根据加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 3.用方法,练指读:自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教师收集学情并及时反馈纠正。 评价任务1:开火车查读 评价方式:师生互评、自评 评价量规 评价 维度评价标准认题目准确认读题目识生字读对生字词环节2新知探学 (目标2) 任务二:整体感知,欣赏动物尾巴的奇妙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小 小观察家的活动—— 根据词语猜动物名称、想象丰富、 学的认真的同学将有机会获 得第二枚识字星。 。 活动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一 1.读: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课文 2.画:用“___”划出动物的名字 2.交流动物名字。 出示句式:儿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尾巴。 (希沃白板课堂活动-选词填空) 活动2:读动物名字,争当游戏裁判员 1.出示相应的带拼音的词语卡片,都准动物名字。 (出示带拼音动物名称:鸭子、兔子、猴子,放第一排;孔雀、松鼠、公鸡,放第二排) 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第一排,引导读轻声。 (3)指名读第二排动物名,读准后鼻音。 (4)多元识字 ▲借助图片识“兔”:仔细观察图片,古代的“兔”和现代的“兔”比一比,你发现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像的?(课件依次出示甲骨文“兔”、兔子图片) 根据兔毛颜色组词:白兔、灰兔、黑兔 ▲部件相加识“公” 识字方法③:我们要经常这样一个字带一串地归归类,就能记得更牢了。 (5)去拼音读动物名 活动3:游戏互动, 疏通全部字词 1.课件出示门票——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认读 2.游戏:认读生字检票入场(课件演示生字归类) 评价任务2:读课文,知文意 评价方式:师生互评、自评 评价量规 评价 维度评价标准知文意准确说出课文各部分找动物找出动物名称环节3深入探究 (目标3) ) 任务三:趣味诵读,比较动物尾巴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成为小 小观察家的活动—— 知道动物尾巴特点、想象丰富、 学的认真的同学将有机会获 得第三枚识字星。 活动1:精读课文,了解尾巴特点 1.出示课文,领学第一句 (1)读正确:指名读、示范读 (2)示范圈:师示范圈出“长” 2.自主朗读,迁移学法 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小动物们还要比哪些项目呢?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尾巴,圈出它们尾巴的特点,看看比赛项目有哪些。 学习提示二 1.读:自由朗读课文 2.圈:圈出动物尾巴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课件投屏展示校对) 活动2:多样朗读,读好问句 1.认识问号,读准问句:这个句子后面有一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就叫问号。 方法引导:读问句时,句子的小尾巴要上扬。 2.反复诵读,读好重音:“谁的尾巴长?”要把“谁”和“长”读得重。 方法引导:课件放大“谁”和“长”,“的”读轻声,“尾巴”读得短快。 3.合作拍手读,读出节奏:下面我们拍手有节奏地读一读上半场比赛的项目。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活动3:识记“长”“短”“伞” 读问句,圈反义词:“长”组词,“短”正音。 预设:长城、长裤、长袖 2.拓展说反义词 预设:大小、高矮、黑白 3.看图认“伞” (1)课件出示“松鼠”、“降落伞”图片 (2)讨论交流:撇捺就像是伞面,点撇就是伞骨,横竖就是支撑。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难怪从树上跳下来都不会受伤呢! 4.“把”字说话练习 (1)松鼠尾巴好像一把伞,这里几只松鼠?如果是一只只松鼠呢? 预设:一把把 评价:量词重复一遍,表示数量增加。 活动4:一问一答,趣味诵读 1.练读答句:这三个句子都是问句,有问就有答。比尾巴游戏的结果怎样呢? 指名回答,板贴词卡:“长”“短”“一把伞” 2.练读一问一答 3.男女生问答 4.拍手问答,读出节奏 评价任务3:一问一答,趣味诵读 评价方式:师生互评、小组展示 评价量规 评价 维度评价标准观动物能找出动物外形、作用的不同表想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环节4创意表达 (目标4) 任务四:拓展思辨,制作“观动物之奇”绘本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制作观察绘本的活动—— 背诵课文、认真书写、想象丰富、 学的认真的同学将有机会获 得第四枚识字星。 活动1:连问连答,熟读成诵 1.反复诵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读,难度太低了,三个项目一起来,敢不敢接受挑战?(师读三问,生读三答) 2.借图背诵:课文插图遮住答句,男女生、同桌练习互问互答。 3.背诵挑战赛,生生互评 (1)课件出示下面内容 (2)提炼背诵星级评价要素:做到背正确、流利、有节奏、能加上动作。 活动2:汉字书写,体会汉字之美 1.观察生字主笔,指导书写。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教师评价,同桌两人结合评价量规互评。 活动3:制作“观动物之奇”绘本 1.思辨:如果把这几个动物的尾巴相互交换可以吗? 2.小组讨论交流动物尾巴作用 3观看有关动物尾巴作用视频:了解更多动物尾巴的妙用 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本节课所思所得画下来,制作一份观察绘本“观动物之奇”。 同桌互相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进动物馆,探索动物的奥秘,发现小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好玩又有趣。我们还学会了寻找汉字以前的样子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更了不起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创作一问一答的儿歌。下节课我们继续坐上神奇校车去探索更多动物馆更多的奥秘。 评价任务4:制作“观动物之奇”绘本 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小组展示 评价量规 评价标准自评互评能简单画出动物尾巴的特点。能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动物特点。星级评价量规如下表:作 业 设 计 必做(巩固型作业):仿照课文用“一问一答”的句式和家长做问答游戏。 选做(拓展型作业):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编问答儿歌。板 书 设 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