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课题 《雨点儿》 课型 新授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 时 任 务 维度课标分析(学段目标、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要求)课时层面分析识字与写字 1.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1.认识常用汉字12个,读准2个多音字。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 2.会写5个字,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与鉴赏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喜欢读古诗,能熟读成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停顿 表达与交流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1.关注课文对话,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梳理与探究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1.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借助图片梳理课文内容已知经验: ①在近一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具备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例如:一上第四单元“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一上第六单元“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利用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一上第七单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合理搭配‘的’字短语”。②学生已掌握多种识字(生活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字理识字、比较识字等)与写字方法(笔顺歌、田字格定位、双姿令等),③在阅读课文方面,已经有了三个单元的课文阅读经历,对借助拼音理解课文内容等方法有一定的经验。④在第六单元已教给学生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方法,本单元继续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⑤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能初步感受观察之趣。未知经验: 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观察的乐趣,但不懂得可以助图画阅读课文,利用连环画,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内容理解课文,并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②《雨点儿》一文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学生读不出基本的情感体验。个体差异: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识字量存在差异,分层教学。困难障碍: ①二类字数量多,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压力大。②单元多音字“数,长、着”较难,易读错多音字对于汉字结构、笔顺规则把握不准,不能按照汉字书写顺序正确书写。③《雨点儿》一文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学生读不出基本的情感体验。④学生难以将课文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突破措施: ①借助组词法、换偏旁等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提高识字能力②讲解多音字不同的含义,据义定音 ②通过熟字加减、结构归类、总结经验、互评修正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书写规律,能够规范书写。③可以为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奠定基础。 ④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并大胆表达。 通过随文识字,联想识记等方法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四点底、穴宝盖”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读准儿化音“雨点儿”、轻声词“地方”和后鼻音“更绿”。 通过创设情境、做动作等方法在语境中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正确书写“你、从”2个字。 3.画出文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的话,在情境中分角色读好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4.拓展延伸,感知雨点儿的作用,并完成“制作大自然观察绘本”之“感自然之美” 制作《大自然观察绘本》 孩子们,生活中你一定和大自然有过很多亲密的接触吧,在植物园赏花,在动物园交朋友,也会在雨中嬉戏玩耍......学校要举办“大自然的观察绘本”制作和评选活动。动植物的外形有着怎样的有趣之处呢?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想到了什么办法?雨点儿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接下来,就有请我们的“小小观察员”制作《大自然的观察绘本》,把大自然的智慧装进我们的生活吧!环节 学评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环节1导入 任务一:揭示课题,引出雨点儿的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开启课 文的学习—— 听讲认真、坐姿端正、掌 握方法的同学将有机会获得 一枚朗读星。 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布置单元项目任务 由单元任务引入:小朋友们,前面几节课我们观察动物尾巴的神奇,悟出乌鸦喝水告诉我们的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去与大自然进行接触,去自然界探索奥秘。 2.出示天气晴雨表,玩“猜天气”游戏 活动2:揭示课题,读好“雨点儿” 1.出示课题,认读“雨点儿”,读好儿化音 2.板书“雨点儿”,齐读课题 评价任务1:学生齐读 评价方式:师生互评、自评 评价量规 评价 维度评价标准认题目准确认读题目,读好儿化音环节2 整体感知 任务二:多元识字,激活雨点儿的奥秘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小 小观察家的活动——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学的认真的同学将有机会获 得第二枚识字星。 。 活动1: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交流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小花、小草) 活动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 活动3:多元识字,疏通字词 读第一自然段。 ▲借助图片理解“数不清”。仔细观察图片,数一数来了多少雨点儿朋友?认读“数不清”。学习多音字“数”。(课件依次出示下雨图片、雨点儿、教室的图片) ▲学习点,借助图片认识新偏旁“四点底”。 ▲“做动作”认识飘落。为什么读那么轻。“飘落”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做做“飘落”这个动作?(课件出示“飘落”) 评价任务2:读课文,学生字 评价方式:师生互评、自评 评价量规 评价 维度评价标准知文意准确说出课文中的角色识生字读对并理解生字词意思环节3 新知探学 ) 任务三:朗读感悟,品味雨点儿的奥秘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成为小 小观察家的活动—— 学习对话并进行分角色朗读、 学的认真的同学将有机会获 得第三枚识字星。 活动1:绘本导入,聚焦对话 1.出示课文,区分角色 请你们边听边找,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都说了什么? 活动2:识记“半”“空” 理解半空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这两个生字呢? ▲字理识字“半”。利用古文字来认识今天的字,也是识字的一种好方法。 ▲学习“空”。认识“穴宝盖”,“穴”的本意是窟窿。上面的宝盖头指的就是居住的屋子,八字就表示进入屋子的入口了。 活动3:多样朗读,读好角色 1.认识问号,语调上扬:大雨点儿是怎么问小雨点儿的? 方法引导:读问句时,句子的小尾巴要上扬。 在对话中知道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他们分别想去不一样的地方。(板贴有花有草、没花没草) 2.创设情境,读好角色。 一个当大雨点儿一个当小雨点儿,来读读这段对话吧。 (1)同桌合作练习。 (2)请一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全班读旁白) (3)男女生合作来读。(师读旁白) (4)师生合作读。 评价任务3:男女生,同桌,师生分角色朗读 评价方式:师生互评、小组展示 评价量规 评价 维度评价标准流畅性朗读课文流畅,不磕绊准确性朗读课文准确,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规范性朗读有感情环节4 拓展延伸 任务四:拓展延伸,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制作观察绘本的活动—— 写感谢信、认真书写、 学的认真的同学将有机会获 得第四枚识字星。 活动1:观看视频,感受雨点儿的奥秘 播放有花,有草的视频。 说看完后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活动2:读感谢信,复现文字 1.共读感谢信。 雨点儿: 谢谢你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帮助我们快快长大。 活动3:汉字书写,体会汉字之美 1.观察生字主笔,指导书写。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教师评价,同桌两人结合评价量规互评。 星级评价量规如下表: 活动4:拓展延伸,探索自然奥秘 雨点的旅行就到此结束了吗?(出示缺水的图片) 说雨点还有哪些作用。 活动5:制作“赏自然之美”绘本 1.思辨:雨点给大地带来了哪些变化。 2.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本节课所思所得画下来,制作一份观察绘本“赏自然之美”。 3.同桌互相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4.总结感悟: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才能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进自然界,探索了雨点儿的奥秘,好玩又有趣。我们还学会了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更了不起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分角色朗读好课文。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评价任务4:制作“赏自然之美”绘本 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小组展示 评价量规 评价标准自评互评能简单画出雨点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能画出自己对雨点的美好情感。星级评价量规如下表:作 业 设 计 必做(巩固型作业):回家和家里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选做(拓展型作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雨点儿的作用。板 书 设 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