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01目标导航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学段目标) 内容要求1.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 (法治 观念) 2.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 生活相关的法律(法治观念) 1.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法治观念)2.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法治观念)02思维导图03考点解析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1公民基本权利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1)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宪法规定的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政治权利(1) 选举权 和被选 举权 ①地位: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②满足条件:年满十八周岁+中国公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2) 政治自 由 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②意义:公民享有这些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 监督权 ①内涵:a.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b.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②行使监督权的注意事项: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③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续表3.*人身自由(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3)内容:①人身自 由不受侵 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②人格尊 严不受侵 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公民享有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③住宅不 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④通信自 由和通信 秘密受法 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续表4.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 ①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劳动权 (既是基本 权利也是基 本义务) ①内容: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权 (既是基本 权利也是基 本义务) ③意义: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物质帮助权 ①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②方式: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续表受教育权 (既是基本 权利也是基 本义务) ①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②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续表受教育权 (既是基本 权利也是基 本义务) ③国家政策:a.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b.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文化权利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②实现:国家给予鼓励和帮助——表彰科学研究、组织艺术表演、修建阅览室等续表考点2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1)行使权利有界限。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④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维护权利守程序。①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③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2.公民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的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3.*依法维权的方式/途径有哪些?(以下维权的方式没有法定的先后顺序,前一个程序不是后一个程序的必需条件)和解 ①含义: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②适用范围: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③过程: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优势:快速、便捷)调解 ①含义: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③过程: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④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 ①含义: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②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③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④不能仲裁的情况:a.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b.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续表仲裁 ⑤仲裁的特点:a.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时间表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b.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c.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d.根据《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仲裁裁决可以在这些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诉讼 ①含义: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②地位:处理纠纷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也是维权的最后屏障③类别: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续表第四课 公民义务考点3公民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 法和法 律 原因 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具体表现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宪 法和法 律 要求 ①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②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③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④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续表维护国 家利益 原因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内容 ①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②维护国家荣誉的内容: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续表维护国 家利益 内容 ③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依法服 兵役 原因 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兵役制度 ①我国实行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②兵役的种类分为现役和预备役情境示例 退役老兵表示若有战,召必回续表依法纳 税 原因 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注意 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其他义 务 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 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 义务等 续表考点4依法履行义务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如何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2.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②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2)要求: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如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保护野生动物、遵守交通规则、依法服兵役等。②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如不爱护公共财产、故意伤害他人等。3.违反不同的法律应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1)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2)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3)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1.劳动、受教育、依法纳税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3.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完全一致的。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满足的条件: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04典例点悟命题点1公民基本权利1.[2024宜宾] 下列对宪法规定的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序号 宪法规定的内容 知识理解①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 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财产权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物质帮助权③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④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 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①理解错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体现的是公民的住宅权;②理解错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体现的是财产权;③理解错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体现的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利;④理解正确。故选D。命题点2依法行使权利2.[2024眉山]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下列行为值得我们点赞的是( )BA.长江流域禁渔期间,某男子在河边夜钓B.中考期间,广场舞爱好者暂停跳舞活动C.某人遛狗不拴绳导致犬只咬伤他人D.某摄影爱好者在军事禁区拍摄军港机密[解析] A错误,长江流域禁渔期间某男子在河边夜钓,违反了禁渔规定,损害了公共利益;C错误,某人遛狗不拴绳导致犬只咬伤他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D错误,某摄影爱好者在军事禁区拍摄军港机密,危害了国家安全;B是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正确且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会员到期“被自动续费”3.[2024云南] 关于图中的消费者能否维权,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CA.不能,这是她不仔细导致的B.不能,商家已提供会员服务C.能,可与平台客服协商,尝试解决纠纷D.能,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析] A、B均错误,图中商家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以维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诉讼成本相对较高,可以尝试通过协商等较为便捷的途径解决,D错误,C符合题意。故选C。命题点3公民基本义务4.[2024南充] 对下列“微行为”的评价,你赞同的是( )微行为 微评价八年级学生小王拒绝了父亲让其辍学 打工的要求 ①小王维护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小张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到边疆保 卫祖国 ②小张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微行为 微评价市民小赵按号有序就医,自觉遵守公 共秩序 ③小赵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市民小李发现疑似间谍的行为,立即 向国安机关举报 ④小李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评价错误,小王维护的是自己的受教育权;③评价错误,市民小赵按号有序就医,是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④评价正确。故选C。续表√命题点4依法履行义务5.[2024长沙] 小颖和妈妈到百货商店购物,在试背书包时,不小心将车钥匙落在书包里。她们返回商店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一杯饮料“请客”。对此分析正确的有( )C①小颖支付报酬感谢店员是履行法定义务②店员索要报酬与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相悖③店员归还失物后索要少量报酬无可厚非④小颖可以拒绝请客并要求店员归还钥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拾得财物归还他人是我们尊重他人财产权的体现,也是我们公民的法定义务。①错误,支付报酬感谢店员并非法定义务;③错误,店员索要报酬与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相悖;②④正确且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6.[2023福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区广场舞的音乐声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和休息,为此,居民向居委会反映。经居委会工作人员劝说,跳舞的居民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决定作出改变。几天后,跳舞的居民仍在整齐划一地跳着舞,但现场却听不到一点噪声,原来他们都佩戴了一副能同步接收舞曲的耳机。居民们纷纷点赞这种“静音模式”的广场舞。(1)从法律角度,说明居委会工作人员能让跳舞的居民改变行为的理由。(6分)[答案] ①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②公民有跳舞的自由,但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避免噪声污染,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每点2分,其他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2)从道德角度,分析跳舞的居民选用“静音模式”给我们的启示。(4分)[答案] ①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学会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②要学会尊重他人,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每点2分,其他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