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课件(共38张PPT)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一轮复习(长沙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课件(共38张PPT)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一轮复习(长沙专用)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01
目标导航
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学段目标) 内容要求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 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 行(政治 认同) 2.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 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 义的基本途径(法治观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
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
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
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02
思维导图
03
考点解析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考点
1
尊重自由平等
1.自由的内涵及作用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
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2)意义:①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
进步与繁荣。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自由的真谛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
保护。
(2)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不是
绝对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护自由。
(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
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社
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4.*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
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2.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5.*平等的内涵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含义 情境示例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6.*平等的意义/重要性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
本原则之一。
7.*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如何
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
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
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总结:平等
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
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总结:平等地适用法律)
8.*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1)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
法律约束的特权。
(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
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不歧视学习不好的同学等)。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
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9.特权的含义、表现、反对的原因和追求特权的后果
(1)含义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
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
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
(3)反对特权 的原因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
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4)追求特权 的后果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
到制裁和惩罚
10.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 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
(1)现象列举:就业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
(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做法:面对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
依法维权。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考点
2
维护公平正义
1.公平的含义、内涵及具体要求
(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
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内涵及具体要求:
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长沙小升初
实行微机派位)
2.*公平的意义或作用
(1)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①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
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②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
能,提高工作效率。
(2)对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①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
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
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
社会持续发展。
3.*如何维护公平?
实现公平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
求公平,捍卫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
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
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公平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
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
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4.正义行为的含义和正义的要求
(1)含义: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2)要求:①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
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要求
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5.*正义的力量/意义/重要性
(1)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2)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3)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
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4)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它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
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6.*如何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①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
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
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①
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
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
为核心的司法改革,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③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
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
好社会。
7.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因和要求
(1)原因: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②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
精神。③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2)要求: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
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八年级下册第一课)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九年级上册第五课)
1.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不违背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法治限制了自由的实现,自由就应该是无拘无束的。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
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法治既
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实行法治的前提。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
04
典例点悟
命题点
1
尊重自由平等
1.[2024广东] 近年来,我国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公告,禁止非法穿
越国家自然保护禁地。但仍有不少户外活动爱好者擅自闯入,一定程度上
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有人在野外遇险造成伤亡。这告诉我们( )
A
①行使自由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②热爱自然也应怀有敬畏之心 ③必要的限
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④锤炼意志更要勇于突破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④与题干无关,题干中未体现锤炼意志;①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青海] 对下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
C
A.法律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B.法律只调整执法者的行为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警察拥有超越法律的权限
[解析] A错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错误,法律调整所有社会成
员的行为,不仅仅调整执法者的行为;D错误,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权
限;C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命题点
2
维护公平正义
3.[2024烟台]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
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能够体现公平正义要求的是( )
B
①教育部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
尖招生”等现象 ②国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强化困难
群众兜底保障 ③消费者在网购后为了得到卖家的感谢回馈,不管产品质量
优劣总是给卖家五星好评 ④国家医保局实行每年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
为患者减轻用药负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③错误,消费者为蝇头小利作虚假评价,会影响到其他消费者的合
法权益,不利于营造公平的网购秩序,属于非正义行为;①②④正确且符
合题意。故选B。
4.[2024湖北] 【关注社会 崇尚法治】
2024年春节档大热电影《第二十条》,聚焦“正当防卫”这一法条,电影片名
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规定,讲述了基层青年检察官顶住重重阻力,追根溯源
还原案件真相,守护公平正义底线的故事。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
以上电影台词引起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及广大观众的深深共鸣,不同的社
会群体纷纷展开讨论。
(1)假如你是一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请谈谈你对台词的理解。(6分)
[答案] ①“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
恶扬善,维护人民合法权益。②“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鲜明地表达了法律的权
威性和不可侵犯性。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让违
法者承担应有的责任。③“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深刻
地揭示了司法工作的深远影响和重大责任。在办理案件时,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公正,给当事人一个公正合理的结果。(每点2分,
其他表述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席。请列举两个例子,说明在
生活中你会怎样维护公平正义。(4分)
[答案] 示例一: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不歧视、
不偏袒,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氛围。
示例二: 在社区中,如果发现物业不作为,导致服务不公平,我会积极收
集相关证据和信息,向物业管理层反映情况,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每点2分,其他表述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