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本试卷共7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马克思、恩格斯纵览时代风云,吸收时代精华,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某班级同学正在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议题进行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乙同学:三大工人运动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③丙同学:巴黎公社成立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④丁同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过程而违背甚至丢掉远大理想。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实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C.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没有必要谈共产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现实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现实基础
3.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会上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新中国的诞生( )
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1983年,中央批准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城市,重庆被赋予“搞活经济,打开新局面”的使命。从兴于水、困于山,到打破交通“先天不足”制约,构建“四通八达”的水铁空物流大通道;从产业单一的“汽摩之都”,到全球25%的笔记本电脑“重庆造”……不沿边、不靠海的重庆将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赋予了重庆新的生机与活力 ②是重庆经济社会的伟大革命
③是推动重庆发展的伟大自我革命 ④确立了重庆作为内陆开放的高地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指出:“无产者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资产阶级的奴隶,资产阶级掌握着他们的生死大权。它给他们生活资料,但是取回‘等价物’,即他们的劳动。它甚至使他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似乎他们是作为一个自主的人自由地不受任何强制地和资产阶级签订合同的。”这表明( )
①工人阶级没有人身自由可言
②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③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④资产阶级革命促进思想解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国率先进入封建社会,为什么两千多年一直走不出封建社会死循环,究其原因是中国在科学技术上一直停留在传统经验水平,生产力没有再进步。这说明(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封建的国家政权始终在维护封建制的生产关系
C.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D.“君权神授”钳制了劳动人民的思想
7.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 )
A.地租 B.奴隶 C.徭役 D.杂税
8.湖南省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省委带动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结合实际抓好理论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这表明( )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思想
②湖南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路线图”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推进党的自我净化和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中学生李明暑假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在展厅里,他看到了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3.95米的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了解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历史。下面对这段历史描述正确的有( )
青铜大立人 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
①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人类已经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广泛地使用金属工具和用品
③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被奴役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生产资料由公有转为家庭私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以下为某同学搜集到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的相关素材。请根据素材内容拟定一个恰当的演讲题目( )
领域 主要成就
经济 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总产值稳定增长。
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巩固和发展。
科技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C.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D.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事件分别是(  )
A.抗美援朝、改革开放 B.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C.改革开放、八项主张 D.三大改造、成立新中国
12.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潮得以产生和发展。作为一种思潮,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资本论》的发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空想社会主义勾画美好社会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源头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3.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关注速度又重视“温度”;抗击疫情,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脱贫攻坚,“不让一个人掉队”。这种发展思想( )
①反映了中国梦的本质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④是世界各国政党共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各民族中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这说明( )
①中国梦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梦的主体,应牢记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
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
④人民对中国梦的信心,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⑨ D.③④
二、主观题
16.请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摘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关于“十四个坚持”的知识完成下表。
摘选 体现“十四个坚持”的内容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示例: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①
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②
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③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2022年11月29日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家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百姓谋福祉,让人人都出彩,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是筑梦圆梦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美好的收获时节,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秋分完美启幕,寒露圆满闭幕。某校高一年(1)班围绕“中国梦亚运梦我的梦”召开主题班会,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材料。
材料1 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千万人同心协力,将一场“人文、绿色、智能、简约、惠民”的体育盛会激情奉献,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盛会载入史册;
材料2 3.76万名赛会志愿者被称为“小青荷”,他们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成为杭州亚运期间的一道最美风景线,广受赞誉;亚运赛场上,广大运动员、教练员敢打敢拼、超越自我,他们创造了一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材料3 亚运主火炬塔设计理念是“勇立潮头”,传递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亚奥理事会的45个成员全部报名参赛,许多国家和地区派出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在亚洲之光的照耀下,亚洲各国人民心手相牵,永远向前。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梦的本质”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实现“中国梦”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进程,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但社会主义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面对巨大压力和挑战,中国始终没有动摇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实践,是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最好检验、最好证明。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加以阐释。
20.“我要记住你的样子,像鱼记住水的拥抱,像云在天空中停靠,夜晚的来到,也不会忘了阳光的温暖”。从把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青年第一书记,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卫国戍边英雄,再到抗疫一线的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从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青年农民,到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青年工人,再到为千家万户传递幸福与温暖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从“00后军团”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掀起“青春旋风”,到80后、90后成为“天宫”“嫦娥”“蛟龙”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中坚力量,再到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喷涌而出……
广大的80后至00后青年群体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拥抱时代,温暖时代,让时代记住了他们的样子。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某校团支部计划以“让新时代记住我们的样子”为主题组织一次宣讲活动。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宣讲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A C A A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A A D
1.C
【难度】0.85
【知识点】十月革命的胜利、剩余价值学说、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
【详解】①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①④正确。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错误。
③: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A
【难度】0.65
【知识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详解】A:材料中指出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故A正确。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不能将二者等同为一个目标,故B不选。
C: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现在就努力奋斗,逐步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故C说法错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有现实基础,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成就做铺垫,故D不选。
故本题选A。
【点睛】
3.C
【难度】0.85
【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详解】①④: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④说法正确。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说法错误。
③: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A
【难度】0.65
【知识点】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详解】①:从兴于水、困于山,到打破交通“先天不足”制约,构建“四通八达”的水铁空物流大通道;从产业单一的“汽摩之都”,到全球25%的笔记本电脑“重庆造”……不沿边、不靠海的重庆将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这表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了重庆新的生机与活力,①正确。
②:中央批准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城市,重庆被赋予“搞活经济,打开新局面”的使命。不沿边、不靠海的重庆将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这表明,改革开放是重庆经济社会的伟大革命,②符合题意。
③: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但开放不属于伟大自我革命,③错误。
④:1983年将重庆作为改革试点,确立了重庆作为内陆开放的高地地位,④排除。
故本题选A。
5.C
【难度】0.94
【知识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详解】①:工人阶级有人身自由,①错误。
②:“它给他们生活资料,但是取回‘等价物’,即他们的劳动。”这表明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②正确。
③:无产者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资产阶级的奴隶,资产阶级掌握着他们的生死大权。这表明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③正确。
④:资产阶级革命促进思想解放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意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A
【难度】0.85
【知识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
【详解】A:中国率先进入封建社会,为什么两千多年一直走不出封建社会死循环,究其原因是中国在科学技术上一直停留在传统经验水平,生产力没有再进步。这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正确。
BCD:材料没有涉及封建的国家政权始终在维护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也没有涉及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和 “君权神授”钳制了劳动人民的思想,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A
【难度】0.94
【知识点】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详解】A: 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A符合题意。
B: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剥削奴隶,B不符合题意。
CD: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CD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A。
8.D
【难度】0.85
【知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详解】②④:省委带动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结合实际抓好理论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这表明湖南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通过学习活动铸牢思想根基,推进党的自我净化和提高,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和意义,不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①与题意不符。
③:“十四个坚持”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路线图”,③不选。
故本题选D。
9.C
【难度】0.65
【知识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私有制的确立、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详解】根据“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等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这段历史处在奴隶社会时期。
②: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②正确。
③: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被奴役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正确。
①:“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属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状况,①不选。
④: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A
【难度】0.65
【知识点】中国梦的本质、改革开放的意义、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详解】A: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故A入选。
B:材料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不体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故B不选。
C:材料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不体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故C不选。
D:材料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不体现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D不选。
故本题选A。
11.B
【难度】0.94
【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详解】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所指的事件是改革开放,B符合题意。
A:材料中没有提到抗美援朝,A不符合题意。
C:材料中没有提到八项主张,C不符合题意。
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材料并没有提到三大改造,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A
【难度】0.85
【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详解】②③:作为一种思潮,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空想社会主义勾画美好社会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源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②③符合题意。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①错误。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A
【难度】0.65
【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梦的本质
【详解】①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反映了中国梦的本质,①②正确。
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材料不涉及,③排除。
④:政党具有阶级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并不是世界各国政党共同价值追求,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4.A
【难度】0.65
【知识点】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的特点
【详解】①:“人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说明中国梦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①符合题意。
②: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②错误。
③:“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③符合题意。
④:人民对中国梦的信心,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D
【难度】0.65
【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详解】①②:三大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故①②不选。
③④: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6.①坚持从严治党。
②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③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或“坚持新发展理念”)。
【难度】0.65
【知识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分析】背景素材:“十四个坚持”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关于“十四个坚持”的知识完成下表。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可联系坚持从严治党。
有效信息②: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可联系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有效信息③: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可联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有效信息④: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可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或“坚持新发展理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坚持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
得分点②: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得分点③: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得分点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或“坚持新发展理念”)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17.①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难度】0.94
【知识点】中国梦的特点、中国梦的本质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梦”提出十周年
考点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关键信息,并调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从“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来回答设问。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梦是家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可联系中国梦的本质。
关键词②:中国梦是家国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联系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18.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正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体现。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华儿女同心协力,接续奋斗,共创盛会,共享荣光。③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志愿者和运动员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创造光辉业绩。④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推动亚洲各国人民心手相牵,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难度】0.65
【知识点】中国梦的特点、中国梦的本质
【分析】背景素材:某高一年(1)班围绕“中国梦亚运梦我的梦”召开主题班会
考点考查:中国梦的本质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梦的本质”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实现“中国梦”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千万人同心协力,将一场“人文、绿色、智能、简约、惠民”的体育盛会激情奉献,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盛会载入史册→可从中国梦的本质角度,说明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正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体现。
有效信息②:3.76万名赛会志愿者被称为“小青荷”,他们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成为杭州亚运期间的一道最美风景线,广受赞誉→可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角度,说明中华儿女同心协力,接续奋斗,共创盛会,共享荣光。
有效信息③:亚运赛场上,广大运动员、教练员敢打敢拼、超越自我,他们创造了一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可从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角度,说明志愿者和运动员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创造光辉业绩。
有效信息④:亚奥理事会的45个成员全部报名参赛,许多国家和地区派出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在亚洲之光的照耀下,亚洲各国人民心手相牵,永远向前→可从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角度,说明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推动亚洲各国人民心手相牵,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中国梦的本质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19.①科学社会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取得重大进展。
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开辟和实践,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扩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历史和实践终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
【难度】0.65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分析】背景素材: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进程,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可联系科学社会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可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关键词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实践,是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最好检验、最好证明。→可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开辟和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历史和实践终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0.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所以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科学素养。青年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难度】0.65
【知识点】null、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
考点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能力考查: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回答本题可从脚踏实地、提升自己、坚定理想信念等角度展开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一般思路与步骤可以归纳为“四要”。
一要精析题意。首先要精析题意包含的关键信息,然后要精析试题要求考生用什么方法回答什么问题。
二要回归教材。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解题时必须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依据。回归教材就是要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来组织答案。
三要注重发散。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
四要文字简练。在找到知识要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这既包括答题的一般要求,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等,还包括如何使答案更全面、更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