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开端》片段
网暴:不明真相的人们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评判别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公交车猥亵事件:
受害人:王萌萌,被侵犯权利,最终丧命
猥亵男:侵害他人权利
乘客与司机:冷漠、视而不见
网暴:不明真相的人们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评判别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公交车爆炸事件:父母寻求真相无果,最终报复社会。
结尾:车上的人不再冷漠,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刑事犯罪
权利没有得到维护
没有依法行使权利
没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上述事件说明了我国正致力于什么?
法治建设
主讲:陈佳佳
第七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学习目标
01.法治的科学内涵
02.法治的作用
0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04.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01.法治的科学内涵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这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当前,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问题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大人民群众对依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呼声强烈。《条例》积极回应各方关心关切,聚焦突出问题,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守护亿万家庭幸福安宁提供重要支撑。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施行,你怎么看
01.法治的科学内涵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条例》践行法治为民理念,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是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果。
衡量社会生活
规范社会生活
引导社会生活
01.法治的科学内涵
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
法制与法治的联系与区别
法制
强调的是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物的管理,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
“法制” 是法治的前提,“法治” 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联系:
法治
指法律制度,侧重于立法层面
02.法治的作用
第二十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残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网络信息。
第二十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组织、教唆、胁迫、引诱、欺骗、帮助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十九条 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以虐待、胁迫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③法治实现公平正义。
①法治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
②法治维护公共秩序。
《条例》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何意义 法治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02.法治的作用
③法治实现公平正义。
①法治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
②法治维护公共秩序。
在法治社会,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每个人都可以依法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法律确立了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在法律指引下,公民、企业、社会组织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社会和谐有序。
法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维护法律平等,所有人都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追究。
0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04.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04.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01
找到了正确的法治道路。
02
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03
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04
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1)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治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
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③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法治仅维护正常状态下的公共秩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2)2020年5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为保障农民工群体权益制定的专门法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施行。该条例强化了根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法律制度保障,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进入法治时代。这体现了法治能够( )
①保障经济繁荣稳定
②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③维护公共秩序和谐
④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C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