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课题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教学设计+同步跟踪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课题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教学设计+同步跟踪练习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内容编排在课程的最后一节,站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这一角度,进一步阐明化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问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以增强学生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意识,提高他们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学习了金属矿物,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工业流程也有一定的认知。本节知识内容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哪些活动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思考如何用化学方法去消除这些污染,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并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教学目标】
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学会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的区分方法。
3.了解合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重点】
学会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的区分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的区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归纳法、概括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化学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思考与讨论】:请从物质的组成及转化视角,举例说明空气、水、化石燃料和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想一想还有哪些自然资源通过化学方法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产生了哪些材料或能源。
利用膜法富氧技术,分离空气得到富氧空气;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可得到焦炭、煤气、煤油、汽油等物质;金属冶炼就是将金属矿物中的金属元素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各种金属材料。
【思考与讨论】:回顾第七单元学过的知识,讨论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以及人们为降低化石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提高燃料质量
如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改进生产中使用的脱硫设备;
用天然气代替煤;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等。
改进使用技术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加大尾气检测力度;
【提出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呢
1.通过化学反应将化石能源转化为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如乙醇、电能、石油制品等,开发新能源。
2.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化学在材料的研制和创新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塑料】主要性能: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
常见类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等。
【合成橡胶:】主要性能:弹性和绝缘性好。
常见类型: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异戊橡胶、硅橡胶等。
【合成纤维:】主要性能: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
常见类型:聚丙烯纤维(丙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涤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等。
【实验探究】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面料制成的衣物。如何通过实验区分这三种纤维
从物质组成和转化的视角分析:
三种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有机物,可以燃烧;同时,三者的成分不同,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状态不同。
【实验步骤】收集三种纤维,依次用坩埚钳夹持,将其点燃,观察、记录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状态。
【结论与思考:】(1)设计表格对比和分析三种纤维的化学组成和上述实验现象,总结通过燃烧区分三种纤维的方法。
优点 鉴别:
天然纤维 羊毛:
棉花:
合成纤维
(2)以上探究活动对你制订废弃材料的处理方案有哪些启发
“白色污染”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
如何解决“白色污染”这个问题?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如何做?
①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④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直接作为材料,制燃料油,制燃料气。)
化学与相关技术的发展,遵循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合理控制风险等原则。
各种资源从开采、提炼到制成产品,再到产品的使用与回收,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物质的转化,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密切相关,而这些正是化学的研究对象。
【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练习与应用
2.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亮点:本课题有较多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学生学起来显得陌生而枯燥。所以本课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老师讲解,但是,单纯由教师讲授,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容易产生大脑疲劳,学习效果较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课堂氛围,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及时补充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不足: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没有充分体现。
教学建议: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同步分层练习
【基础篇】
1.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乙醇 C.淀粉 D.聚乙烯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的确良 B.尼龙 C.真丝 D.腈纶
3.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
4.今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B.为了增产增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5.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烧
C.使用可降解塑料 D.用布购物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能力篇】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 B.羊毛是合成纤维
C.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 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氧化铜、水、过氧化氢、氧气 氧化物
B 氯化钠、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铵 盐
C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 有机合成材料
D 甲烷、醋酸、乙醇、二氧化碳 有机物
3.口罩之下,天使的战“疫”烙痕让人心疼。图中相关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钛合金眼镜框 B.橡胶弹力耳绳 C.聚丙烯纤维布 D.塑料防护眼镜
4.东营市“小蓝桶”助力垃圾分类进校园项目正在推广。下列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 )
A.废口罩 B.塑料矿泉水瓶 C.废纸 D.铝制饮料罐
5.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大理石华表 B.塑料水管
C.陶瓷餐具 D.黄金面具
填空探究题:
1.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
(1)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选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2CO2↑+3N2↑+4X↑,则X的化学式为    。
(2)航天服能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其编织层数达数十层,用到的材料有尼龙、涤纶、玻璃纤维、铝等,其中尼龙属于      
(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3)中国空间站为航天员配备了种类丰富的航天食品来保证营养和口感,如藜麦桂花粥、辣味金枪鱼、酱香油麦菜等,其中“辣味金枪鱼”富含的营养素是    。
2.将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食盐水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生成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对人体产生危害。室温下,用5%的食盐水泡制芹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如图。实验还表明,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或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1)室温条件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    (填字母)。
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
(2)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最好加一些姜汁
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3)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      。
【拔高篇】
1.“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1)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复合”)材料,实现了探测器的轻量化。
(2)火星车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火星车集热窗内装有正十一烷(C11H24),此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火星车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能,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___________(写一种)。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
【基础篇】:
B 2.C 3.B 4.D 5.B
【能力篇】: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B
二、填空探究题:
1.(1)H2O (2)合成纤维 (3)蛋白质
2.(1)C (2)AC (3)食用泡制超过12天的泡菜(合理即可)
【拔高篇】:
1.金属 ; SiO2 ; +4 ; 有机物 ; 11:2 ; 核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01
02
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学会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的区分方法。
03
了解合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新知导入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化学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请从物质的组成及转化视角,举例说明空气、水、化石燃料和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想一想还有哪些自然资源通过化学方法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产生了哪些材料或能源。
利用膜法富氧技术,分离空气得到富氧空气;
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可得到焦炭、煤气、煤油、汽油等物质;
金属冶炼就是将金属矿物中的金属元素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各种金属材料。
探究新知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回顾第七单元学过的知识,讨论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以及人们为降低化石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01
加大检测尾气力度
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02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03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04
使用合适的燃料
使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作燃料减少空气污染
05
使用无铅汽油
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新知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1.提高燃料质量
2.改进使用技术
如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改进生产中使用的脱硫设备;
用天然气代替煤;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等。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加大尾气检测力度;
脱硫煤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新知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1.通过化学反应将化石能源转化为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如乙醇、电能、石油制品等,开发新能源。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呢
探究新知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2.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呢
潮汐能
风能
地热能
探究新知
一、化学与能源利用
风电制氢
我国利用高原和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发展风电,并通过风电电解水制氢,有效克服了风电的天然缺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
(风能与氢能联合开发,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多学科融合协作和科技创新,资源、技术与产业密切配合,实现了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化学在材料的研制和创新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和秸秆等
煤气、沼气等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在1万以上),淀粉、蛋白质、橡胶等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探究新知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
天然橡胶
轮胎
乳胶枕
橡胶手套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棉花
羊毛
蚕丝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
天然材料吸水性、透气性好但不耐磨且缩水。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主要性能: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
塑料:
常见类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等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主要性能:弹性和绝缘性好
合成橡胶:
常见类型: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异戊橡胶、硅橡胶等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主要性能: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
合成纤维:
常见类型:聚丙烯纤维(丙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涤
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等
合成材料的生产优势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合成材料的生产优势
年产10万吨的合成纤维厂
约8万公顷棉田一年的产棉量
约2千万只绵羊一年的产毛量
产量相当于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无机非金属材料——如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及可导电的各种新型陶瓷;
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芳纶复合材料等;
纳米材料——将声、光、电、磁、热性能呈现新特性。
这些材料在医药,航天航空、建筑、机器人、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陶瓷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从物质组成和转化的视角分析:
三种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有机物,可以燃烧;
同时,三者的成分不同,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状态不同。
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面料制成的衣物。如何通过实验区分这三种纤维
信息搜索:
查阅资料,了解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的化学组成。
预测:
实验步骤:
收集三种纤维,依次用坩埚钳夹持,将其点燃,观察、记录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状态。
优点 鉴别:
棉纤维
羊毛纤维
涤纶
灼烧,闻气味
成灰,烧焦羽毛气味
成灰,无味
熔化,冷却后成硬球刺激性气味
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
吸水性好
透气性好
吸水性好
透气性好
(1)设计表格对比和分析三种纤维的化学组成和上述实验现象,总结通过燃烧区分三种纤维的方法。
结论与思考:
“白色污染”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
塑料垃圾
(2)以上探究活动对你制订废弃材料的处理方案有哪些启发
结论与思考: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①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④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直接作为材料,制燃料油,制燃料气。)
如何解决“白色污染”这个问题?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如何做?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各种资源从开采、提炼到制成产品,再到产品的使用与回收,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物质的转化,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密切相关,而这些正是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与相关技术的发展,遵循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合理控制风险等原则。
二、化学与材料开发
探究新知
(1)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2)请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由来和近几年的主题,以及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
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这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清洁能源的开发: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监测与评估:这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跨学科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我们要应用化学知识和观念,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变化与转化、性质与应用等视角,分析该问题然后,结合这些物质的获取途径和相关变化的实现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实际问题涉及不同领域:
例如,风能的有效利用,涉及地理、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材料、机械、电力等技术领域,需要全面考虑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需求,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食盐 ②淀粉 ③蔗糖 ④油脂 ⑤蛋白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做好消毒工作至关重要,75%的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是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酒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属于有机物
B.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D.酒精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B
D
课堂练习
3.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烧
C.使用可降解塑料
D.用布购物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4.下列属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A.天然橡胶 B.陶瓷 C.合金 D.合成纤维
B
D
课堂总结
1
2
化学与能源利用:
通过化学反应将化石能源转化为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
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
化学与材料开发:
天然材料:天然橡胶、天然纤维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课题1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分层作业
【基础培优】:
1.载人航天技术对于我国空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航天员的宇航服所用的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
A.长绒棉      B.聚氯乙烯
C.氯丁尼龙     D.聚酯纤维
分层作业
【能力提升】:
1.古代渔网一般使用麻纤维制作,现代渔网常使用尼龙纤维制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麻和尼龙两种纤维中只有尼龙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B.尼龙纤维耐腐蚀,所以现代渔网已不用经常晒网
C.在空气中灼烧两种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麻纤维
D.古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因为麻纤维吸水性好,易腐烂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