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高一期中调研测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创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生命起作用D.通过观察部分动植物细胞,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可信2.下列关于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念珠蓝细菌常常细胞成串,它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一块稻田中的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构成了一个种群C.构成心脏的组织有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D.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3.病毒作为生物生活在地球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传染力强,其遗传物质都含有胸腺嘧啶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培养病毒的无机培养基含丰富的氨基酸、核苷酸D.研制抗病毒药物,需以衣壳蛋白为靶点,方可瓦解病毒4.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实际应是顺时针的B.藓类叶片可直接制成临时装片用来观察叶绿体C.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用较小的光圈D.转换到高倍物镜后,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5.《科学》杂志报道,生物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无需借助显微镜就能用肉眼看到的细菌,名为华丽硫珠菌,它也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现的最大的细菌(如图)。该菌细胞中含有两个膜囊,膜囊甲包含所有遗传物质;膜囊乙充满了水,占细菌总体积的73%,紧贴细胞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RNA和DNAB.推测该菌的出现弥补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过渡的空白C.该菌和蓝细菌一样,具有藻蓝素、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该菌具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与真核细胞较为相似6.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肺炎的一种病原体,阿奇霉素是抗MP感染的有效药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MP和肺泡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B.MP感染机体后会导致炎症反应C.阿奇霉素可抑制MP的细胞壁合成 D.阿奇霉素可缓解炎症,但要适度使用7.据《自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一株巨型真菌,重约100吨。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单细胞浮游生物,它的身长只有十亿分之二十米到十亿分之一百五十米,比已知的最小细菌还要小。下列关于两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B.这些生物的组成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找不到C.两种生物的组成元素种类相差很大,但含量基本相同D.C、H、O是两种生物体内含量最多化合物的共有元素8.下列关于“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留下子叶B.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薄片,放入培养皿备用C.制片:取薄片至于载玻片中央,滴加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再滴加清水洗去浮色D.镜检:在高倍镜下观察子叶的最薄处,视野中细胞间隙也有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9.俗话说:“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水和无机盐对农作物的重要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具有较低的比热容,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十分重要B.正常情况下,结合水比例越大,抗旱、抗寒能力越强C.细胞中大多数的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D.玉米生长过程中缺乏P,植株矮小、叶片呈暗绿色10.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只含C、H、O三种元素,都是能源物质B.治疗低血糖患者时,5%葡萄糖能为机体提供能量C.二糖由两种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小肠吸收D.纤维素和几丁质都属于多糖,是构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分11.下列对概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概念图1 生物 脂质 有机物 糖类2 原核生物 固醇类 蛋白质 多糖3 真核生物 性激素 胰岛素 肌糖原A.A B.B C.C D.D12.γ-氨基丁酸(如图)是一种神经递质,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改善睡眠等多种生理功能,是谷氨酸脱羧酶(GAD)催化谷氨酸脱羧形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γ-氨基丁酸不能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B.非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是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C.γ-氨基丁酸是一种化学信号,是组成GAD的基本单位D.γ-氨基丁酸与其他氨基酸结构相同,都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13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2005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脑啡肽可称为五肽化合物 B.图中氨基酸的R基团有4种C.脑啡肽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一个氨基 D.脑啡肽不能使用口服法,口服会被消化失去药效1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RNA和rRNA只分布于细胞核中 B.一般情况下,DNA由一条长链构成的C.DNA和RNA共有C、H、O、N、S五种元素 D.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15.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B.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对进出的物质进行严格“检查”C.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表面的受体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活的结核杆菌进入肺泡即被其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由于该菌有大量脂质,可抵抗溶菌酶而在吞噬细胞内继续繁殖。使吞噬细胞遭受破坏,释放出的大量菌体在肺泡内引起炎症。以下有关该病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抑制纤维素形成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结核病B.结核杆菌和酵母菌的本质区别是没有生物膜系统C.结核杆菌具有拟核,该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结核杆菌利用吞噬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17.细胞膜上具有脂筏区域,其结构模型如图。其中的胆固醇对磷脂的亲和力高,并特异吸收或排除某些蛋白质,形成特异蛋白聚集的微结构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脂筏区域的结构、功能与细胞膜其它区域相同B.胆固醇含量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C.a侧代表细胞膜的外表面,因为a侧有糖类分子D.c代表膜蛋白,其跨膜区段具有较强的疏水性18.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有( )A.中心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19.母乳的水分充足,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母乳中的抗体有助于婴儿抵御疾病和免于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即使新生儿的肠道中缺少乳糖酶,也不会导致消化不良B.维生素D属于胆固醇类: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C.乳汁中的血红蛋白、呼吸酶都属于蛋白质,都直接参与O 的运输D.抗体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线粒体的参与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8分。20.(11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由还原糖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在非酶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反应所形成的一类物质的总称。AGEs在体内蓄积将加速人体衰老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人体内AGEs来源有体内合成和通过食物摄入。下表为一些常见食品中的AGEs含量。回答下列问题:AGEs在常见食品中的含量(含量单位为kU/g)食品类别 食品名称 AGEs含量脂肪类 橄榄油/黄油/烤杏仁/蛋黄酱 120/94/66.5/265蛋白质类 猪肉(烧烤)/(油炸7min)/(蒸肉或炖肉60min) 33/47/13煎蛋(低火)/煎蛋(高火)/煮鸡蛋(文火5min) 18/30/0.9鸡肉(烘焙15min)/(油炸15min)/(水煮或清蒸40min) 58/61/14牛肉(烘焙15min)/(烘焙60min) 22/60碳水化合物类 自制煎饼/饼干/薯条/即食燕麦片/水煮或蒸玉米 10/15/15.2/2.3/0.14苹果/香蕉/胡萝卜/青豆 0.13/0.01/0.1/0.2(1)人体内的肝糖原能直接分解产生______,是合成AGEs的原料。人体内还原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2)根据表一,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AGEs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______。在食材确定的情况下,食品制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______(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需要______混合均匀后并通过______操作,才能观察到______沉淀。(4)给实验动物提供14C标记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提取含C的化合物分离并鉴定,糖基化胺、酮胺等多种物质都含有14C,要确定葡萄糖转化为AGEs过程中生成的第一种产物,应______。(5)鉴定蛋白质时,如图中试剂乙的名称是______,加入试剂乙并振荡摇匀后,溶液出现______色。若直接选血红蛋白做蛋白质鉴定实验,可以出现预期实验结果吗?请说明原因______。21.(12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2)处于分裂中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在甲、乙。丙中选择)。(3)a含有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______,易被______染成深色而得名,染色质和染色体是______。(4)细胞核的______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对运输物质的具有______(5)结构甲、乙、丙并不是漂浮于细胞质基质中,而是由______(结构)支持着,可用______法分离各结构。(6)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__(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22.(11分)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_____(填序号)。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填序号)。结构⑤参与的细胞代谢过程是______(2)若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细胞内胰岛素(分泌蛋白)的含成场所有______(填序号),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主要来自______。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除④外还有______、______(3)若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为一种参与细胞呼吸的酶——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细胞器______(填序号)发挥作用。(4)科研人员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HSATII(一种特殊的RNA)含量较多,据此可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A.HSATII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 B.HSATII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C.HSATⅡ具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D.HSATII具有双螺旋结构(5)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核的三种方式,解旋酶通过的方式属于______(选填甲、乙、丙),图示表明不同物质通过的方式取决于______。23.(12分)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的多肽,是由血管紧张素原转变生成的,其过程如图1。为研究血管紧张素Ⅱ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科研人员进行了血管紧张素Ⅱ样品的测定,结果如表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表1种类 数目 实际值(个) 理论位(个)样品1 样品2 样品3天门冬氨酸 1.06 1.09 1.07 1组氨酸 0.80 0.80 0.80 1精氨酸 1.03 1.01 1.02 1脯氨酸 1.07 1.05 1.06 1酪氨酸 1.16 1.14 1.15 1缬氨酸 1.81 1.83 1.84 2苯丙氨酸 1.04 1.05 1.05(1)在人体的肝细胞中血管紧张素原的合成首先是在游离的______合成,该反应称之为______;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该段肽链会引导整个结构与______结合,继续其合成过程,合成完的血管紧张素原还需要在______中进一步修饰加工。(2)分泌到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经肾素(一种蛋白酶)催化后,断裂______键,转变成分子量更小的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催化后形成血管紧张素Ⅱ。(注: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3)血管紧张素Ⅱ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2分),据表1数据可知,血管紧张素Ⅱ是______肽。血管紧张素Ⅱ可与血管平滑肌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控血管收缩,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功能。(4)金鸡菊主要种植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可当茶饮用,具有降压效果。为探究其降压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表2:组别 实验动物 灌胃处理/40mg·kg-1 持续4周 收缩压/kPa 血管紧张素Ⅰ/μg·L1 血管紧张素Ⅱ/ng·L-11 正常大鼠 生理盐水 17.15 10.92 389.592 高血压大鼠 生理盐水 24.01 13.86 526.113 高血压大鼠 金鸡菊提取物 19.51 14.74 401.77表2①据表2分析,与组别1相比,组别2的高血压大鼠因______含量高导致高血压。②结合图1和表2分析,金鸡菊可能的降血压机制是______(2分)。24.(12分)研究证实,细胞器互作网络的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线粒体是细胞中糖类、脂肪等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研究发现线粒体可以与多种细胞器相互作用,部分关系如下图1。脂滴是一种具有脂质中心的细胞器。NAFLD的发病机理与线粒体和脂滴异常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除线粒体、内质网、脂滴外的细胞器有______(2分)(2)肝细胞中异常增多的脂滴是NAFLD的特征性病理表现。脂滴生成过程会出现膜桥结构(由内质网膜与脂滴膜共同组成),据此推测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______根据磷脂分子的特性与脂滴的组成,推测脂滴的膜是由______层磷脂分子组成。Seipin蛋白是促进膜桥结构稳定的关键蛋白,NAFLD患者肝细胞中Seipin蛋白异常导致脂质异常积累。(3)线粒体功能障碍是NAFLD发病重要原因:线粒体与内质网及脂滴间通过膜接触位点实现连接,这些膜接触位点的化学本质是______。研究表明,NAFLD患者肝脏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接触位点构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4)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两种分裂方式都需要DRP1蛋白的参与,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进行中区分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会出现应激性生理反应,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如图2所示。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如图3所示。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可使线粒体数量分别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肝脏中,脂滴与溶酶体相互作用形成自噬小体,其内______能催化中性脂肪分解,该过程异常往往会诱发NAFLD。脂肪是由三分子______与一分子______反应形成的酯,动物细胞中大多数含有______(选填“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6)综合以上信息,可从______方向研发治疗NAFLD的药物。高一生物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B A B C A C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B B A C D B二、多项选择题(12分,每题3分)题号 16 17 18 19答案 ABD BCD AD ABC三、非选择题(58分)20.(11分)(1)葡萄糖 食物(2)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类) 高温、油炸(3)现配现用 (50~65℃)水浴加热 砖红色(4)缩短取样时间(5)CuSO4溶液 紫 不可以,因为血红蛋白有颜色,对实验结果有干扰21.(12分)(1)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2)甲、乙(3)DNA、蛋白质 碱性染料 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4)核孔 选择性(5)细胞骨架 差速离心(6)④22.(11分)(1)④⑤ ① 光合作用(2)①② 线粒体 核糖体 叶绿体(3)④(4)A(5)丙 物质的分子大小和结构23.(12分)(1)核糖体 脱水缩合 内质网 高尔基体(2)肽(3) 八 信息交流(4)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减少,最终起到降血压的作用(2分,合理即可)24.(12分)(1)高尔基体 溶酶体(2分,答对1个给1分)(2)流动性 双(3)蛋白质(4)增加 不变(5)脂肪酶(或水解酶) 脂肪酸 甘油 饱和脂肪酸(6)促进线粒体功能恢复;调节脂滴生成与分解的药物;抑制脂肪肝细胞内脂质积累的药物;增强肝细胞膜稳定性,改善线粒体-内质网接触位点结构的药物(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