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2024年11月份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考古证据显示,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良渚文化与社会发展进入鼎盛期,出现了占地达300万平方米的古城,城内有主要靠人工堆筑的宫殿区,旁边有反山等贵族墓地。西北山区则有高低水坝构成的大型水利系统。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A.出现了成熟国家形态 B.具备了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C.社会等级化现象明显 D.农业经济精耕细作色彩浓厚2.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诏令,官员上朝时不准使用鲜卑语,若有违者,免其官,后来考虑到年龄已经较大的大臣学习汉语比较困难,故又作一规定:“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表明孝文帝改革( )A.具有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B.借鉴了中原先进的政治文明C.消除了朝廷内部保守派势力的阻碍 D.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3.北魏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后,东魏-北齐大力推行鲜卑化政策,采用胡汉分治、以胡制汉的统治策略;而西魏-北周则推行“外鲜内汉”的“关中本位政策”,最终灭掉北齐,这反映了( )A.文化整合利于国家发展 B.民族交融历程艰难曲折C.北周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异质文化难以协调共生4.北宋在广州、明州、泉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作为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市舶条法规定了发放公凭、发舶等方面的内容,确立了海上贸易领域国家与商人共利分利机制。这说明当时( )A.市舶收入具有重要的财政意义 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C.形成以商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D.政府逐渐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5.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史地、方术、诗文、戏曲等书籍大量传布、印刷中心除北宋首都汴梁之外,还有南宋时期的临安、湖州、福建、苏州诸地。最有可能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政府推行防弊之政 B.社会阶层流动增强C.科举制度日益发展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6.“穷汉市”是古代社会底层民众买卖旧货、旧衣等杂货的市集的俗称。元明清时期,北京城内存在多处穷汉市,其分布的重心逐渐向外城方向转移,其数量到清朝前中期已较元朝时大为减少。这一变化( )A.表明北京城市商业日益萎缩 B.体现出社会经济得到发展C.得益于清政府对流民的打压 D.反映了北京城规模的扩大7.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8.明清时期,广东南海、番禺等县龙眼、荔枝弥望,方圆百里无一杂树,“地土所宜,争以为业,称曰龙荔之民”;岭南地区“人多以种香为业,富者千树,贫者亦数百树”;福建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这些现象反映了( )A.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B.农业生产市场化趋势加强C.交通变革推动长途贩运贸易 D.背离了传统重农抑商政策9.《申报》(1872年11月30日)所载《论中华轮船招商事》一文评述道:“轮船之初驶行也,华人尚不知其创造之法,又何由知其驾驶之法乎?今则耳濡目染,渐知为时局之宜变、气运之宜新,与利权之宜归。故曾文正、李节相(即曾国藩、李鸿章)皆加意于此,知为利之所在,有不得竟为西商所专,故事宜急办也。”该文( )A.肯定曾、李二人的顺势而为 B.揭示了洋务运动发生缘由C.意在普及蒸汽机船有关知识 D.促成了实业救国思潮兴起10.西方经济学家沃森提出“后发劣势”的分析框架,即缺乏制度改造的技术模仿固然会让后发国家获得经济上的成功,但极容易让这些地方产生莫名其妙的“制度优越感”,为后续发展留下巨大隐患。这一分析框架可以用来分析以下哪两则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 )A.闭关自守 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清前期,政府在财政方面实行奏销制度,即国家的一切财务收支都必须按照定例上报皇上,只有经过户部的审核,才准予报销。19世纪中后期,各省督抚开始“自为出入”,户部失去了全国财政资源统一调度中心的角色。这一现象( )A.表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缘于鸦片战争对财政制度的冲击C.说明晚清中央集权体制面临危机D.反映了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12.1920年中秋节,音乐家黎锦晖组织了“明月音乐会”,提倡要“高举平民音乐的旗帜”,并以此开展音乐普及活动。音乐界也掀起一股“平民音乐”的风潮,他们强调音乐不是贵族的专权,音乐应该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平民音乐运动意在( )A.传播革命思想 B.开辟救亡道路C.启发人民觉悟 D.宣传马克思主义13.据统计,1903年至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工厂为21.1家,1913年至1915年平均为41.3家,1916年至1919年平均高达124.6家。如1906年所建的无锡振新纱厂,经营了七八年,始终没有重要发展,但到了1919年和1920年,股东红利竟高达760%。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佐证( )A.实业救国思潮的普及 B.北洋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C.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D.经济法规的颁行利国利民14.张勋复辟后,孙中山于1917年7月致电六省督军,称“唯西南六省,为民国干净土,应请火速协商,建设临时政府”。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于1920年领导第二次护法战争,并将取胜的希望寄托于发动民军和由陈炯明所率的粤军身上。1923年1月,他在《国民党宣言》中指出:革命事业是“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一转变反映出( )A.民族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 B.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C.群众运动显示出巨大威力 D.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5.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流行的歌谣题材大多源于农民的现实生活,如“汗水洗身泪洗面”“磨盘底下榨黄连”“身上无衣心也冷,鞋子着到大后跟,帽子开花裤打格,棉袄烂成猪脚筋”。共产党推动这些歌谣的广泛传播旨在( )A.揭露农民备受剥削的现实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鼓舞农民参与革命的斗志16.1936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要建立“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但不是国民党所说的西方现代国家,它是有资产阶级参加的工人农民的国家。一旦民主共和国建立起来,我们应该参加,但要保持共产党政治上的独立性”。中共中央这一提议的提出( )A.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促进了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 D.顺应了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17.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指示,“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要求全党学习合法的和议会斗争。该指示发出 的时间最有可能在( )A.1924.01—1927.07之间 B.1937.07—1941.01之间C.1945.10—1946.06之间 D.1949.01—1949.04之间18.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会见,艾登说:“英国是承认中国的,只是中国不承认我们。”周恩来回应的话语非常巧妙:“不是中国不承认英国,而是英国在联合国不承认我们。”周恩来意在( )A.批评英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B.表明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C.指出中英两国存在根本矛盾 D.暗示中国已获得联合国席位19.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明确指出“在国家统一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自由”,并提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经济总目标。但1952年11月,全国粮食机构合并改组、合署办公,加强对粮食的掌握与运用。1953年“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并得到贯彻执行。这一变化有利于( )A.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调整国民经济结构C.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 D.土地改革顺利进行20.1983年,劳动人事部与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出台政策,同意特定的企业对单位内暂不需要的富余职工,准其离开单位,暂停支付其工资,但保留其公职,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其自谋职业,到期后可选择回原单位继续工作。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促进乡镇企业发展C.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D.激发社会经济活力21.1979年,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法国时装队来中国表演,台上多姿多彩的衣着与台下的一片“蓝、灰、黑”形成了鲜明对比。1984年,一部讲述纺织厂女劳模和漂亮裙子之间故事的影片《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当时有评论:“摩登”的“红裙子”开始悄然地取代了“革命”的“百围裙”。这( )A.说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B.根源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C.人民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D.表明经济转型冲击了旧有观念22.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政治派别在北京签署《北京宣言》,承诺结束分裂,这一宣言给战火中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和平的希望,面对全球和平事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困,中国始终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之道。中国的解决之道( )A.契合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C.彰显了在国际中的主导地位 D.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 )A.洞悉社会矛盾变化的智慧 B.顺应我国发展新历史方位的安排C.立足国情与时俱进的品格 D.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心24.严复认为“今吾国之所以患者,非愚乎?非贫乎?非弱乎?……而三者之中,尤为愈愚为最急”,严厉驳斥“政本而艺(科学)末”的观点,认为“滋所谓颠倒错乱者矣”。由此可知,严复( )A.极力批判儒家伦理纲常 B.主张翻译西方著作救亡图存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强调利用科学提升国人智慧25.《汉谟拉比兹典》第73条记较:“如果一个商人把(您的)大麦给某人作为有息借贷,对于每石他应该拿取三分之一石的利息;如果他给银子作为有息借贷,对于每馏银子,他应该拿取20%的利息。”这一规定意在( )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B.鼓励以钱生利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范经济行为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消灭南汉之后,宋廷即沿唐制,在广州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之后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和秀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为吸引外商来华,宋太宗曾“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诸国勾招进奉”。当时大型远洋海船贸易范围已拓展至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及欧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对来到中国的外商,宋廷照顾得很周到,使其能安心往来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漆器等日用品,输入的以香料、药材和珍宝等物品为主。海外贸易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改编自王伟超《试论宋代经济的三驾马车》材料二 中国被迫卷入西方经济体系后,外国商品就开始大量进口,引发了民众抵制外国商品、保护本国经济的国货运动。一战前,各大民间商业行会成立各种推动国货运动的团体,提出“……多一份呢绒,即少用一份国货,少用一份国货即损我国家一份利源。”一战后,国民政府也开始重视国货运动,1928年,孔祥熙提出“征集全国出品,陈列展览,以示奖励而资观摩”的设想,得到商业领导人、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摘编自孙燕《从国货运动探究消费主义文化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20世纪初中国国货运动高涨的影响。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旌表”一词源于《尚书·毕命》的“旌别淑恳,表厥宅里”,意为识别善和恶,标志善人所居之里。旌表制度滥觞于先秦,到明代发展为较为完善的旌表制度体系。明初天下州县各邑里普建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恶,里老书之亭侧,教之于民,以示劝惩。洪武元年颁布诏令:“凡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卓异者,有司正官举名,监察御史、按察司体曩,转达上司,旌表门闾。”明代政府详细规定了旌表规范,如对妇女守节年龄的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洪武初年,政府为表彰新乐县刘孝妇对婆婆的悉心照顾,遣中使“赐衣一袭、钞二十锭”。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统计,明代由中央政府下诏旌表的节烈女性就达三万五千余人,占历代旌表节烈女性人数的百分之七十。——摘编自张晓辉《明代旌表制度初探》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妇女广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1950年,以梁军名字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纵情驰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们研究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开垦出了22500亩土地。梁军光荣地出席全国第一届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9年,梁军驾驶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的英姿被永久地定格在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摘编自朱宝辉《绽放在拖拉机上的铿锵玫瑰》(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旌表制度体系的特点,并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军”们大量涌现的背景及其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三、综合题28.中华文化的发展及传播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要研究中华文化的起源,首先要找到其多元一体的核心——华夏族,其华夏认同观念对中国后世发展有巨大影响(1)中原各国自称“华夏”,中原民众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是在(________)(单选)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2)将以下思想家与其主张准确对应。①孔子 A.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②老子 B.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③邹衍 C.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④韩非子 D.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⑤墨子 E.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先秦之后,中华文化继续发展。为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到了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黄宗羲等人批判理学,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改编自《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3)阅读以上文字,结合所学,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中华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琉球王国为例:1372年琉球诸国与明朝通过朝贡册封建立宗藩关系,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建立起统一的琉球王国,仍然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从14世纪末起,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出于维护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琉球王国以中国儒家思想的“德治”“家天下”为治国理念,但“家文化”下的宗族观念在琉球社会已经发生变异,如记录家谱时,琉球久米村不严格区分辈分,记录先人事迹时不避讳敢于直言事实,这与怀着对长辈尊敬之情扬善避恶记录先人的中国不同;……琉球墓葬礼仪虽沿用中国习俗使用龟甲墓,但墓地规模略小,男女墓地相同,并不体现男尊女卑之差异,办理丧事程序简单,允许女性参加墓葬祭祀活动。清明节祭祀祖先完毕后,会将祭祀贡品吃掉,表示与祖先共进食,而在中国因重视孝道鲜有吃祖先祭品的现象。——刘晓飞《古代中国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发展与变异》(4)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在琉球王国的传播?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A A B B B B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C C D B C B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D D C D D26.(1)表现: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或海外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繁多;海外贸易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宋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2)影响:促进民族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促进民族意识增强;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27.(1)特点:制度体系完善;有严格的申报审核程序;规范详细;对象以遵守儒家伦理道德的忠孝节义群体为主;表彰兼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受旌表人数较多。(任四点)评价:旌表制度是中国古代德政教化的体现,也是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体现。旌表制度的推行有助于惩恶扬善,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维护巩固理学的正统地位,以封建礼教对民众尤其对女性进行思想控制和人性束缚。(2)背景: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妇女地位的提高。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坚韧不拔。28.(1)D春秋。(2)①孔子:B ; ②老子 :D;③邹衍:A; ④韩非子 :E;⑤墨子:C;(3)顺应中外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发展(应时代变迁而发展); 新的经济基础推动文化变革如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晚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吸收、融合外来先进文化; 统治者的需求与推动; 学者的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创新(任3点)(4)中华文化在琉球王国的传播既展现了中华文化对周边文化的强大辐射力与影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又体现了各国在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而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随着明朝通过册封与琉球王国建立起宗藩关系,中国移民进入琉球,不但传入了中国先进生产技术,更将琉球统治者需要,涌来维护中央集权的儒家治国理念与宗族观念传入当地。琉球王国家宗族观念在孝道方面与中国宗族观念本质上是相通的,都重视家文化,维护体现家族利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但琉球“家文化”却表现出尊重女性、追求平等、崇尚节俭等形式上的改变,这种变异反映了一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只有不断与接受国融合,其传播效应才会更持久。文化的变异带来了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