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口 口■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2368答案DBACCDB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CCD⊙0A【解析】1.海藻糖是非还原性糖,不可利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A错误。由题意知海藻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结合而成,故海藻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B错误。海藻糖不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C错误。2.利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B错误。3,t时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最大,B错误。物质A在t前开始进入细胞,C错误。2时与t时相比,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D错误。4.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5.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分开,含有3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可能有2、3、4个细胞带有32P标记,含有2p的染色体数可能分别为0、1、1、2条,或者1、1、1、1条,或者0、2、0、2条,若进行减数分裂,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DNA只复制一次,在减数分裂I完成后全部含有32P,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则4个子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可能分别为0、0、2、2条,或者1、1、1、1条。所以若某个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含P,则可能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C错误。6.318万年前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其上肢骨的结构与黑猩猩的相似,下肢骨与现代人类接近这一证据支持人猿共祖说,A错误。哺乳动物和鱼的骨骼都有脊柱和肋骨,且骨骼的排列方式基本一致,这一证据支持现有的脊椎动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B错误。人与猩猩和长臂猿的某段同源DNA的差异分别为2.4%、5.3%,这一证据说明人和类人猿的亲缘关系较近,C错误。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动物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这一证据说明地球上所有细胞生命具有共同祖先,D正确。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口 ■口口口口■7.人体内存在着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垂体功能减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必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减少,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B错误。8.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递到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刺激皮肤痒觉感受器后,兴奋无法从a或b传递到c,B错误。9.引起茎背地生长的原因是重力作用引起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对近地侧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远地侧,B错误。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不利于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C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两类,其中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差别较大,D错误。10.Ⅱ时期酵母菌数量稳定,可以推测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此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竞争激烈,C错误。11.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豆科植物是生产者,而根瘤菌是消费者,A错误。12.“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中燕子传递的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13.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在酸性条件下则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胺酰胺,D错误。14.上层平板上出现的透亮无菌圆形空斑是噬菌体裂解宿主菌形成的空斑,B错误。15.培养前需要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和次氯酸钠分别对外植体进行消毒,A错误。诱导愈伤组织不需要每日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B错误。再分化过程中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的激素以诱导形成胚状体,C错误」16.获得动物①是有性生殖的过程,A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每空2分,共10分)(1)类囊体和基质叶绿素(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NADP和ADP、Pi(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多,捕获的光能增多,光反应增强:气孔导度增大,胞间CO2浓度降低,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增大,暗反应增强,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强,制造的有机物增多(3)此阶段气孔导度降低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表明净光合速率下降并非气孔导度变小导致二氧化碳不足造成的生物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生物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酵母菌中的海藻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糖。在极端环境胁迫下酵母菌将细胞内的海藻糖运至膜外形成隔离保护,进入休眠状态;胁迫解除后膜外海藻糖可转运至细胞内供细胞使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海藻糖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B.海藻糖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C.极端环境下酵母菌的核糖体合成海藻糖速率加快D.海藻糖是一种能被酵母菌细胞吸收的二糖2.酒精是生物学中的常用试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利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B.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和分离色素C.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利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配制成解离液用于分离组织细胞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可将采集到的小动物放人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以便于后续观察3.将某成熟植物细胞放人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测得其P值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o~七,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0.3B.1时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最小时间C.t1时物质A开始进人细胞图1D.2时与,时相比,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生物学,第1页(共8页)维护权益严禁提前考试第一举报者重奖1000元电话:(0)189875738454.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B.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可能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D.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5.将两条单链均被”P标记的2个S基因导人不含2P标记的某个动物精原细胞中,插人位置如图2所示。将该精原细胞置于不含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S基因2号1号图2A.可能出现3个子细胞中含2P,1个不含2P的情况B.若子细胞中都含2P,则不能确定其细胞分裂的方式C.若某个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含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D.若子细胞含”P染色体数分别为0、1、1、2条,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6.下列可推断出“地球上所有细胞生命具有共同祖先”观点的证据是A.318万年前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其上肢骨的结构与黑猩猩的相似,下肢骨与现代人类接近B.哺乳动物和鱼的骨骼都有脊柱和肋骨,且骨骼的排列方式基本一致C.人与猩猩和长臂猿的某段同源DNA的差异分别为2.4%、5.3%D.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动物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7.席汉综合征是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组织缺氧死亡,继而纤维化,最终导致垂休功能减退,激素分泌减少的一种综合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垂体组织细胞因缺氧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患者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的水平高于正常人C.患者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生长发育D.随着病程加重,患者会出现性腺菱缩C口生物学·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答案】云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生物学(B卷)-答案.pdf 生物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