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 2024 七上第一二单元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只能用肉眼观察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需要边观察边记录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2.豆豆养了两只小仓鼠,每天定时给它们投喂食物,一个月后小仓鼠长大了不少,从一开始看到人就躲,到现在和豆豆成为了好朋友。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③生物能够繁殖后代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中的白鹭、桃花、鳜鱼,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其中“碧”和“红”两种颜色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核和细胞膜 B.叶绿体和液泡C.叶绿体和细胞质 D.细胞壁和液泡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根毛细胞,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实际情况是( )A. B.C. D.6.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形态 B.结构 C.遗传物质 D.生理功能7.生活在叶上的蚜虫一般都分布在叶脉处,其口器刺入叶脉中的结构是( )A.机械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8.如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在功能上相当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是( )A.纤毛 B.食物泡 C.口沟 D.伸缩泡9.“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这是_____大量繁殖的结果。(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10.近期,我国某科考团队正式对外发布,在江西境内发现的短芒复叶耳蕨是一个新物种。该物种叶背部着生的孢子囊集中分布在叶脉中脉附近。据此判断,该物种适合收录在( )A.《藻类学》 B.《中国苔藓志》C.《蕨类植物学》 D.《中国裸子植物志》11.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水变绿的原因是( )A.水中细菌增多B.水中氧气增多C.水中盐增多D.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12.猴面包树是非洲草原特有的树种,树干高20米左右,胸径达15米以上,树冠直径可达50米,当地居民又称猴面包树为“大胖子树”。猴面包树虽然外形奇特,但果实汁多微甜,是猴、猩猩十分喜爱的食物。由此可推断它可能属于下列哪类植物(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13.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这类动物是(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14.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喜欢雨后爬到地面觅食B.靠身体腹面的刚毛收缩爬行C.蚯蚓和沙蚕、马陆都属于环节动物D.能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15.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蛙后肢发达,趾间有蹼,利于跳跃和划水B.兔的犬齿较发达,利于摄取和消化食物C.鲨鱼身体呈流线型,利于减小水的阻力D.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利于觅食和避敌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无特殊说明每空 1 分,共 35 分。16.(14分)在老师指导下,小秦同学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图甲为其制作临时装片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图,图丙为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一个视野图,图丁是不同倍数的目镜和物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图中序号作答)。若制作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③处应滴 ,目的是 。(2)图乙中的[ ] 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不具有的结构。(3)图乙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切洋葱时,会有刺激性气味释放出来,这些物质贮存在[ ] 的 中。(4)图丙视野中出现气泡是因为图甲中的 (填序号)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该步骤正确的操作方法为 。(5)要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图丁中的 。(填字母)17.(12分)夏季的草地上常见蝗虫在草叶上飞来蹦去,翻开草下湿润的土壤,也常见蚯蚓在土壤中扭转翻腾。请对蚯蚓和蝗虫两位“邻居”进行比较,完成相关问题:(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可以发现:蚯蚓的身体由多个 构成,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各部分器官分化不明显,但依据 可判断蚯蚓的前端。用手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即 ,与 配合完成运动。蚯蚓需要保持体表 以保障体内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因此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动物蚯蚓处理 。(2)相对于蚯蚓的外形特征,蝗虫也有多个体节,但不同体节形态结构差异较大,且分别组合成了不同的部分,其中 部有专门的 器官,可以比蚯蚓更有效的发现敌害;其 部有三对分节的 ,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这都使得蝗虫比蚯蚓能更有效逃避敌害及不利的环境;蝗虫体表包被着 ,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3)由以上分析可知:蝗虫比蚯蚓适应环境的能力更 。18.(9分)我市水资源特别丰富,水库众多。图1图2是小明同学在水库边上发现的葫芦藓和贯众,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组别(离烟囱 6天 12天 18天 24天 30天位置)1组(50m) 72 145 208 250 /2组(100m) 57 128 187 193 2503组(150m) 49 113 164 196 2504组(200m) 41 93 149 172 2245组(250m) 34 79 107 154 182(1)图1植物比藻类高等,有 分化,[ ] 只起固定作用;图2的⑤⑥⑦中都有 ,能运输营养物质,这类植物高大得多,结构也复杂。(2)图1是葫芦藓,它的叶大都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从背、腹两面入侵,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生长的影响”,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每隔一段时间统计葫芦藓的死亡植株数,记录结果如上表所示。请分析:①葫芦藓的受害程度与离污染源的 和受毒害的 有关。②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绿叶迅速枯黄,可能原因是叶片细胞中的 遭到了破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图2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叶的背面会长出许多褐色隆起的孢子囊群,内生许多孢子,孢子落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就会萌发,长出新的植物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12345678910AABCDAAC1112131415D◇0分16.【答案】(共14分)(1)③④②①⑤: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2)3:叶绿体:(3)4:细胞核:5:液泡:细胞液:(4)①: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2分):(5)①③17.【答案】(共12分)(1)彼此相似的体节环带刚毛肌肉湿润放归大自然(2)头感觉胸足外骨骼(3)强18.【答案】(共9分)(1)茎、叶:④:假根:输导组织(2)只由一层细胞构成(3)位置(距离):时间(或天数):叶绿体(4)温暖、潮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生物答案.pdf 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七年级生物学试卷(PDF,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