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情境-穿越化学史,探物质构成策划思路简介一、设计理念为提高中考复习阶段的效率,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大概念教学设计出本课件。基于大概念的建构,整体设计单元复习,并以真实情境为主线串讲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应用二、适用时间总复习阶段一轮复习时使用单元知识结构图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元素符号书写、含义、元素周期表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原子、离子间的转化学科大概念次级大概念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分子原子离子主题情境穿越化学史,探物质构成情境线问题线知识线基于宏观-元素角度认识物质你同意亚里士多德和波义耳对于元素的观点吗?你能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水不是元素吗?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基于微观-原子、分子角度认识物质你认为道尔顿原子论中的“复杂原子”指的是什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呢?分子、原子、离子和物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微观粒子的基本概念、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微观粒子和物质的关系及转化建立宏微观联系——化学元素与原子概念关联碳元素的三种原子有什么异同?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序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元素、元素周期表、元素符号、元素和微观粒子的关系目 录情境导入2情境串知识3构建知识体系4学习目标11. 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波义耳、拉瓦锡提出的近代元素概念,知道物质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2. 通过了解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知道物质微观上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并能够总结归纳出原子、分子、离子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同时掌握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3. 通过了解索迪发现氢元素的不同原子实验,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周期表,并建立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关联,同时能从宏观、微观角度全面认识物质组成和构成学习目标扫描隧道显微镜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I)和银原子(Ⅱ)的图像现在的科学家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情境导入在这些仪器设备出现之前,科学家们是怎么探究物质构成的呢?提出“四元素”学说,认为万物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组成将元素定义为“某种原始的和完全纯净的简单物体”。认为金、银、铁、硫、水、空气等都是元素。基于宏观——元素角度认识物质成分你认为波义耳提出的元素与我们现在所定义的哪类物质的特点相似?单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英国-波义耳情境串知识结合你目前的所学,你同意亚里士多德和波义耳对于元素的观点吗?不同意,元素不是物质。水、土、空气、火是物质不是元素一百多年后,空气组成的发现者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给元素下的定义是:“元素是用任何方法都未能分解的物质”。能否再分解拉瓦锡元素定义的意义在于他建立了一个元素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 2H2O 2H2↑ + O2↑氢元素氧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H2 + O2 2H2O氢元素氧元素电解水实验H2氢气燃烧你能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水不是元素吗?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亚里士多德、波义耳、拉瓦锡的观点均指出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但是限于当时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元素的认识还不准确。亚里士多德波义耳拉瓦锡基于微观——原子、分子角度认识物质成分限于当时技术的发展,他们的观点停留在哲学层面和思辨而非科学研究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间万物是由微小、坚硬、不可分的“原子(atom)”构成的。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墨子提出了“端”的观点,认为不断分割物质,直到无法再分时便得到“端”。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著名的原子学说,将元素的定义引向了原子。元素概念由宏观向微观转变。资料卡片 原子论(1)化学元素由都是由看不见的原子组成,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在化学变化中其本性保持不变;(2)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是不同的;(3)在化学变化中,不同元素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相互结合,构成复杂原子,复杂原子再构成化合物。结合物的质量等于所含原子的质量之和。道尔顿根据你目前的所学,你认为道尔顿原子论中的“复杂原子”指的是什么?分子资料卡片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他认为物质可以由分子构成;分子可以由多个原子构成。阿伏加德罗观察电解水反应的微观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不变的是氢、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2)说一说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从微观上看,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可以构成物质微观上:原子分子构成构成物质构成分子、原子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分子、原子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分子具有哪些性质?1. 小: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 动: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如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3. 间:分子之间有间隔,如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在加压、降温时可以使气体液化;4. 同: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分子运动现象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解释: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小烧杯B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分子进入小烧杯A中,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变红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地探究,溶液为无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小烧杯A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原子能不能再分呢?01021897年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03041911年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证明原子中有一个原子核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发现原子核中的质子1932年查德威克通过云室实验证明了原子核中中子的存在可以!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原子原子核电子(带正电)质子中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不带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不显电性)原子的构成示意图(1)原子的构成2+1118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电子层电子层原子核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原子核带正电荷最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8(He为2)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一般<4 不稳定,易失电子一般>4 不稳定,易得电子=4 能失去电子也能得到电子(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标准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Ar)。计算式: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实际质量碳-12原子质量×(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除了分子、原子,还有什么?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失去电子,带正电荷(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得到电子,带负电荷(质子数<电子数)Mg2+表示2个镁离子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2Mg2+”中符号前的“2”和右上角的“2”代表的含义是什么?铜(Cu)、铁(Fe)、铝(Al)等金属;金刚石(C)、硅(Si)等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等氯化钠(NaCl)、氯化镁(MgCl2)、硫酸铜(CuSO4)等原子物质构成物质构成物质构成分子构成分成离子分子、原子、离子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资料卡片 1910年,英国化学家索迪在实验中发现同种元素存在不同质量的原子,比如碳元素就有三种不同的原子元素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碳元素 碳-12 6 6碳-13 6 7碳-14 6 8碳元素的不同原子碳元素的三种原子有什么异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建立宏微观联系——化学元素与原子概念关联从索迪的观点出发,你能给元素下个定义吗?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并不一定只对应一种原子,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 原子宏观 宏微关联 微观一类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序的?按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排序,这个编号就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该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原子物质构成物质构成物质构成分子构成分成离子元素组成微观宏观意义(以Fe为例)宏观意义:1. 表示一种元素,如Fe表示铁元素;2. 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种物质,如Fe表示铁这种物质微观意义:1.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Fe表示一个铁原子2. 表示一种原子,如Fe表示铁原子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表示该原子的个数你能写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吗?元素符号的意义是什么?H He Li Be B C N O F Ne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书写原则: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地壳中的元素含量(质量分数)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氧、硅、铝、铁、钙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前五位的元素是哪几种?探究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实际上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化学史!波义耳拉瓦锡提出近代元素概念:化学方法不可再分的物质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提出分子学说,认为物质可以由分子构成,分子可以由多个原子构成阿伏加德罗汤姆孙、卢瑟福、查德威克等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进一步探索,提出现代元素概念探究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部分历程: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含量分类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性质:小、动、间、同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分类离子符号的书写阴离子阳离子原子分子离子组合分解宏观微观构建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