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阆中中学校2024年秋高2023级期中学习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5分)1. 长时间行走容易使脚掌磨出水疱,几天后水疱自行消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血浆B. 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C. 水疱可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全部渗入了毛细淋巴管D. 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2. 据报道,美国某法庭判决“酸碱体质理论”的提出者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该理论的主要意思是①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②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有些癌症患者受此理论影响,不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而寄希望于注射碱性物质以达到治愈目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皮肤、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途径排到体外B. 参与维持pH的缓冲物质有HCO3ˉ、HPO42ˉ等离子C. 生物体体液pH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人体的稳态不会遭到破坏D.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这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3.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B.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C.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D. 传出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4. 在对警犬进行“安静”训练时,助训员通常会悄悄靠近警犬,当犬欲叫时,助训员发出“静”的口令,同时轻击犬嘴令其保持安静,当警犬安静后立即给予食物奖励。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当警犬听到“静”的口令时便会安静下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给警犬给予食物时,食物属于条件刺激B. 警犬反射建立后,“静”的口令由无关刺激转变为非条件刺激C. 警犬听到口令后安静下来,这与其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D. 为防止该反射的消退,只需要不断给予警犬“静”的口令刺激5. 如下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突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B. 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更好地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C. 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肌细胞兴奋或抑制D. ④兴奋时,其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6. 雨天容易犯困原因有多种,雨声是规律平缓的声音,有助眠效果;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雨天昏暗的光线会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利于睡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雨天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抑制胃肠蠕动,消化变慢B. 雨声让人感觉到愉悦属于条件反射C. 暗光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属于体液调节D. 支配松果体的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7.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对84285名新冠肺炎患者做了一项“大不列颠智力测试”研究,结果发现感染新冠病毒与严重认知障碍(记忆空白、注意力下降、器官功能下降)相关,住院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认知衰退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学习和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与脑内某些种类蛋白质合成有关B. 感染新冠后注意力下降,将会影响瞬时记忆转换至短时记忆过程C. 大脑皮层具有语言等高级功能,大多数人主导言语功能的区域在大脑右半球D. 大脑皮层不但可以控制机体反射活动,还能感知外部世界8. 下丘脑是人体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在人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丘脑的某些区域受到损坏时,可能会引发多种症状,如烦渴和多尿等水平衡问题、食欲改变、肥胖或消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某人出现多尿问题,则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功能可能受损B. 下丘脑内存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一旦偏离正常值,说明该中枢受损C. 下丘脑作为激素分级调节中的一环,其分泌活动受相应激素的调节D. 若某人的生物节律出现异常,则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可能受损9. 下列激素对应的内分泌腺或细胞及其功能全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 激素 内分泌腺或细胞 功能A 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B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生长发育C 促性腺激素 下丘脑 调节性腺分泌性激素D 抗利尿激素 垂体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A. A B. B C. C D. D10. 人在恐惧、紧张等情绪压力下,下丘脑可支配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释放相关激素,如下图所示。另外,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脂溶性激素)可能会促进乳腺癌的转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人遇到危险时,副交感神经直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aB. 糖皮质激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C. 恐惧、紧张等情绪压力导致产生短期效应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 情绪压力可能导致癌症转移,所以患者应学会放松压力,提高生活质量11. 激素在机体内作为信号分子,对机体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可定向运输到作用部位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 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既能组成细胞结构也能为细胞提供能量D. 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12. 大多数被病毒感染的人都会有炎症反应,造成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某感染者从发热到降温的体温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cd段相比于ab段产热量上升,散热量也上升B. bc段皮肤热觉感受器兴奋,机体产热量减少C. de段毛细血管大多舒张、汗液分泌会增加D. 持续39.5℃的发热中,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13. 树突状细胞(D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各种抗原。DC含多个突起,在不同突起上分布有与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相关的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C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B. DC突起上可能分布有与多种抗原结合的受体C. DC含多个突起,不利于与抗原进行接触D. DC对抗原进行处理后可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14. 人体免疫系统概念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B. 乙对多种病原体都能起到防御作用C. 丙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D. 丁主要靠众多的淋巴细胞进行作战15. 下列人体免疫过程中不涉及特异性识别过程的是()A.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B. 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C. HIV攻击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D.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16.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进入肝细胞后,其RNA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得到多聚蛋白,该蛋白经切割后产生多种病毒蛋白,包括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HCV已被发现30多年,但至今没有疫苗上市。“丙肝神药”索非布韦是一种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的抑制剂,属于广谱抗HCV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索非布韦来治疗HCV引起的感染属于免疫预防B. HCV的细胞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完成入侵过程C. HCV的遗传物质容易发生突变,导致其疫苗研制困难D. 人体肝脏细胞被HCV感染后,抗体进入肝脏细胞将HCV清除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免疫细胞,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发生。HIV侵染宿主细胞并增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IV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作为HIV检测的重要依据B. 抗HIV病毒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过程③阻止HIV增殖C. 艾滋病患者易患肿瘤的根本原因是免疫自稳功能减弱D. HIV经过程①将RNA和逆转录酶输入浆细胞18. 2020年12月3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生产灭活疫苗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工艺,其制备及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C能长时间存在并保持活性,发挥其免疫防御作用B. 图中B、C、D三种细胞均可特异性识别抗原C. 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与疫苗的防治作用原理相同D. 注射新冠疫苗会导致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19. 免疫学在临床的应用,包括了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临床诊断上,常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特定的病原体B. “糖丸爷爷”顾方舟研制的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C.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使用免疫抑制剂D.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20. 早在我国公元610年(隋代),医学著作中记载宫颈癌相关病症:“疣目者,人手足边或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人体的表皮细胞是HPV的唯一宿主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以通过及时接种宫颈癌疫苗,达到预防宫颈癌的目的B. HPV首次进入机体时,能同时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 男性和女性都可以通过接种宫颈癌疫苗,预防HPV的感染和传播D. 实验中一般使用大肠杆菌来培养HPV,实现病毒的快速增殖二、非选择题(50分)21. 急性肠炎通常需要通过注射头孢类药物来治疗以消除炎症。使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不然“头孢配酒,说走就走”。①~③为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结合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头孢类药物治疗炎症时,药物首先分别进入的体液为图1中的_____和_____。(填序号)(2)严重腹泻时,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血浆渗透压可能会_____(“升高”或“降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3)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下图为酒精代谢及头孢类药物忌酒的机理示意图, CH3CH2OH代表酒精,CH3CHO代表乙醛,CH3COOH代表乙酸,乙醛会造成肝脏细胞损伤。饮酒者血浆中的少量酒精会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中酒精至少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请简述使用头孢类药物需要忌酒的原因;_________。22. 图1是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的示意图。用同等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结构A、B、C,Ⅰ表示分别单次刺激A或B,Ⅱ表示以连续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来刺激A,Ⅲ表示单次刺激C。将一示波器的两极分别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侧和外侧,记录不同刺激下D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阈电位是指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B、C末端膨大的部分叫__________,神经纤维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处于图2中最高点时,细胞内外Na﹢浓度的分布情况是细胞内的Na﹢浓度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外的Na﹢浓度。图2中Ⅰ所示波形推测,单次刺激A或B,由于刺激强度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数量________(填“多”或“少”),突触后膜Na﹢通道少量开放,导致示波器出现波形,不能引起动作电位。(3)由图2中所示波形推测,C神经元释放的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4)通过Ⅰ和Ⅱ对照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时间总和效应(即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低强度刺激,效果可以叠加)。据此有同学提出新的假设:在相邻突触(在A、B、C三处选择)同时给予多个低强度刺激,效果也可以叠加。请用图示1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用________,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变化,若能引起产生动作电位,表明不同突触的阈下刺激能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2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病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失调或卵巢类固醇生物合成所需酶系统的功能缺陷有关。患者常会出现卵巢囊肿、不孕不育、雌激素降低、雄激素升高(雄激素升高会抑制卵细胞的生成)、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等内分泌失调症状。下图表示人体含量最多、发挥作用最大的雌激素——雌二醇的分泌调节机制。请回答:(1)雌二醇的化学本质属于_____。下丘脑通过垂体对卵巢分泌的雌二醇进行调节,这种分层调控属于_____调节。(2)胰岛素在抑制血糖来源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3)研究发现肥胖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比例增加,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肥胖者脂肪细胞膜上特异性胰岛素受体密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故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易导致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而高水平胰岛素____________,进而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展。(4)请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出不孕原因是____________。24. 由肝细胞合成分泌、胆囊储存释放的胆汁属于消化液,其分泌与释放的调节方式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下丘脑对肝细胞分泌胆汁的调节属于________(填“神经”或“体液”)调节,说明肝细胞表面有_____________。(2)机体血浆中大多数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肝细胞合成功能发生障碍时,组织液的量会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临床上可用药物A竞争性结合醛固酮受体,导致__________,从而增加尿量,使组织液的量恢复正常。(3)为研究下丘脑所在通路胆汁释放量是否受小肠Ⅰ细胞所在通路的影响,据图设计以下实验,已知注射各试剂所用溶剂对实验检测指标无影响,CCK抗体会导致CCK不能作用于肝细胞。实验处理:将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鼠若干,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B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 适量的CCK抗体。检测指标:检测两组小鼠的胆汁释放量。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则下丘脑所在通路胆汁释放量不受小肠Ⅰ细胞所在通路的影响。若________,则下丘脑所在通路胆汁释放量受小肠Ⅰ细胞所在通路的影响。25. 全国多地曾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高峰期,其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等。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构建了支原体肺炎患者免疫反应的模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图中N的名称是________。(2)支原体侵入人体过程中,吞噬细胞发挥________(填“特异性”“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吞噬细胞可以________给辅助性T细胞。(3)患者痊愈后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但再次感染后病症会比第一次感染时的轻,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4)临床发现,头孢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目的,但是对支原体并不起作用。尝试从下图支原体细胞结构方面解释,头孢类和青霉素药物对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治疗无效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阆中中学校2024年秋高2023级期中学习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5分)1.【答案】D2.【答案】C3.【答案】D4.【答案】C5.【答案】A6.【答案】D7.【答案】C8.【答案】B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A16.【答案】C17.【答案】A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D二、非选择题(50分)21.【答案】(1) ①. ② ②. ①(2) ①. 降低 ②. 无机盐和蛋白质(3) ①. 4 ②. 头孢类药物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肝脏中的乙醛(CH3CHO)不能分解成乙酸(CH3COOH),乙醛积累在肝脏中导致肝细胞损伤,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甚至丧失。22.【答案】(1) ①. 突触小体 ②. K+外流(2) ①. 低于 ②. 少(3)抑制(4)同等强度的阈下刺激(或低强度刺激)同时刺激A和B(必须写阈下刺激或低强度刺激)23.【答案】(1) ①. 固醇##脂质##类固醇 ②. 分级(2)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3) ①. 降低 ②. 促进垂体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4)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的雄激素升高增多,雄激素升高会抑制卵细胞的生成,导致患者排卵不畅或障碍,从而造成不孕24.【答案】(1) ①. 神经 ②. 乙酰胆碱(或神经递质)受体(2) ①. 增加 ②. 醛固酮的作用被抑制,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钠离子排出(3) ①. A组与B组的胆汁释放量相等(大致相等) ②. A组相比于B组的胆汁释放量更多(B组相比于A组的胆汁释放量更少)25.【答案】(1) ①. ⑤ ②. 抗体(2) ①.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②. 呈递抗原(3)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4)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而支原体无细胞壁,所以头孢类和青霉素药物对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治疗无效PAGE第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