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高效课堂《5.3多样的文化》同步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图片和资料,描述并归纳世界主要语言及特点,2.运用图片和资料,描述并归纳世界三大宗教及分布特点3.运用图文资料,描述描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难点:1.归纳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2.理解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主学习】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阅读教材P103-104,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1)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_______;人们还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2)联合国工作语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_。2.世界三大宗教(1)宗教的产茶: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 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宗教(2)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 亚洲的__________部 ______洲、南北美洲和______洲伊斯兰教 ____________半岛 ______洲的西部和东南部、______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 亚洲的_________部 _______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二、不同的文化习俗阅读教材P104-108,完成下列问题:1.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地区 主要农业 饮食习惯 自然环境欧洲 ________和种植______ 主要食物为牛肉、面包等,习惯用刀叉就餐 该地以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气候温凉,利于牧草生长,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粮食作物以_______为主 _________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________就餐 该地以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产拉丁美洲 粮食作物以_______为主 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玉米饼既是主要食物,也是“餐具” 世界上重要的玉米产区日本 水产业和水稻种植 海鲜在日本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米饭是日本主食 日本是岛国,四面临海,渔业资源丰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产2.传统服饰与自然环境地区 传统服饰 作用气候寒冷地区 多以___________为主,并配以长靴、帽子和围巾气候炎热地区 以_____________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低领为主3.传统交通方式与自然环境(1)在亚洲东南部有些地区,因河道纵横,陆路交通不便,人们利用_________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场。(2)在非洲北部沙漠地区古老的商道上,仍有___________商队行走。4.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1)欧洲北部林木资源丰富,人们用_____________建造房子。(2)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材丰富,人们多用______________建造房子。5.尊重理解各地的文化习俗每个地方的文化习俗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尊重和理解。【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不同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暑假期间,地理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世界各地的民居、风俗和服饰等图片。开学后,地理课上,玲玲和同学们热烈交流起搜集到的照片资料和当地自然环境特征。1.(入门探究一分布)从五带上看,①~⑧分别位于哪个温度带 答:热带④⑥⑧;温带①②⑤⑦;寒带③.2.(能力探究一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地的传统民居、传统服饰及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请简析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答:传统文化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各地的传统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3.(能力探究一原因)请从传统民居、传统服饰及风俗习惯照片中各选一例,简析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答:传统民居:①我国蒙古族的民居是蒙古包,便于拆装,非常适合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②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这种民居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黄土广布、直立性强的特点。③生活在北极附近的人们的传统居民是冰屋,适合当地气候寒冷的特点。风俗习惯:④为我国傣族的泼水节,该风俗习惯与当地高温多雨的环境有关。⑤为我国蒙古族的摔跤,蒙古族擅长骑射、摔跤,与当地平坦广阔的草原有关,传统服饰:⑥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炎热,很少下雨,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宽大的白色长袍,头戴头巾。他们的长袍多为白色,能有效反射阳光:十分宽大,能很好地透气。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⑦雅库特人以毛皮为主的传统服饰是由于这里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温差为 70~75℃,他们生活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冬季最长和温度最低的地区。⑧为印度的传统服饰纱丽。由于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炎热使印度人在衣着上多是薄衣轻纱。【归纳整理】名师点拨1.使用英语的国家大多信仰的宗教上基督教,使用阿拉伯与的国家大部分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2.平顶房屋多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地区;斜顶房屋多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地区;竹楼多分布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地区;气候寒冷或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房屋的墙壁都比较厚。【课堂练习】截至2022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世界各地形成了一股“中文教育热”。完成1—2题。1.有关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洋洲B.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D.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歌词中有句“现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有中国字,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下列地区的人种与我们同是黄皮肤的是 ( )A.欧洲人B.亚洲西部的阿拉伯人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D.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3.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起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大岭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珠江口附近,距市中心约20千米。该村有900余年历史,被评为“中国文化历史名村”。下图示意大岭村的聚落空间格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据此完成4—5题。4. 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 ( )A.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B.南临玉带河利于冬季通风C.村落巷道的布局不便于联系D.自然生态区有利于灌溉5. 实现“绿”色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拆除古代民居,建设现代楼房B.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C.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D.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课后巩固】(基础练习)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世界局部地区人种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图中A地区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2.图中B地区居民主要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种3.图中C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英语 B.西班牙语 C.俄语 D.汉语4.下列服饰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相适应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冬天穿皮袄、戴皮帽B.亚洲西部地区——出门戴头巾、穿白色长袍C.西伯利亚地区——穿短裤、短袖上衣D.海南岛——一年四季穿单薄的衣服5.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区域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C.要想富先修路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能力提升)6. 多样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读图“云南省图”,完成下列问题。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产生了一些特有的现象,因而留传下“云南十八怪”的说法。读表,任选其中两项,写出其反映的当地自然或人文环境特点。现象 自然或人文环境特点火车没有汽车快四季服装同穿戴鲜花四季开不败谈情说爱用歌代【课后评价】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我的收获:我的错题:【参考答案】【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一、1.(1)交际工具 (2)汉语 英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3)汉语 英语2.西 欧 大洋 阿拉伯 亚 非 南 亚二、1.畜牧 小麦 温带海洋性 水稻 米饭 筷子 季风 玉米2.皮毛制品 便于保暖 棉麻制品 便于散热3.(1)船只 (2)骆驼4.(1)木头 (2)石材合作探究:探究一1.热带④⑥⑧;温带①②⑤⑦;寒带③.2.传统文化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各地的传统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3.传统民居:①我国蒙古族的民居是蒙古包,便于拆装,非常适合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②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这种民居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黄土广布、直立性强的特点。③生活在北极附近的人们的传统居民是冰屋,适合当地气候寒冷的特点。风俗习惯:④为我国傣族的泼水节,该风俗习惯与当地高温多雨的环境有关。⑤为我国蒙古族的摔跤,蒙古族擅长骑射、摔跤,与当地平坦广阔的草原有关,传统服饰:⑥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炎热,很少下雨,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宽大的白色长袍,头戴头巾。他们的长袍多为白色,能有效反射阳光:十分宽大,能很好地透气。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⑦雅库特人以毛皮为主的传统服饰是由于这里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温差为 70~75℃,他们生活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冬季最长和温度最低的地区。⑧为印度的传统服饰纱丽。由于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炎热使印度人在衣着上多是薄衣轻纱。课堂练习1.B 2.D 3.B 4.A 5.D课后巩固1.C 2.C 3.D 4.C 5.C能力提升10.现象 自然或人文环境特点火车没有汽车快 崎岖不平(或地势起伏大),火车爬坡能力不及汽车。四季服装同穿戴 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大。鲜花四季开不败 纬度较低,冬季温和,海拔较高,夏季凉爽。谈情说爱用歌代 少数民族众多,能歌善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