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第一学期初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生机勃勃,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海底的珊瑚 B.悬崖的雪松C.干活的机器人 D.飞舞的雪花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蝶、菜花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制造有机物 B.都能进行呼吸C.都能排出废物 D.都能生长和繁殖3、捕蝇草长出来的小夹子是会动的,只要有小虫子爬到了它的夹子里面,触碰了它的绒毛,小夹子就会立马将它夹住,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 D.能产生变异4、有句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5、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 B.观察菜豆种子萌发过程,并记录C.用放大镜观察发霉长毛的馒头 D.大街上看到很多车辆6、白头鹎又名白头翁,常成群出现在平原区灌木丛、丘陵树林地带、以及校园、公园、庭院、行道中的各种高高的电线与树上。下列观察白头鹎时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拍摄时,尽量不使用闪光灯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C.注意着装颜色,避免衣物的颜色过于鲜亮D.分组进行观察,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喧哗7、制订饲养淡水鱼方案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根据鱼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进行定制 B.买鱼时不必考虑鱼的种类和大小C.为了美观,购买了不同种类的淡水鱼混合饲养 D.把鱼缸放在卧室里便于随便观察{#{QQABRYCEggigABAAAAhCQQWCCAMQkhAACSgOQAAAIAAByQFABAA=}#}8、为探究温度与蝉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蝉放在不同温度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蝉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测量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9、探究光照对水稻生存的影响实验,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A.光照 B.湿度 C.温度 D.空气10、以下不属于科学思维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A. 尊重事实 B.注重逻辑 C.勇于质疑 D.认真学习11、对于同一个问题,科学家因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叙述属于观点的是( )A.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B.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 试管婴儿技术采用了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手段 D.麻雀有翅膀,生殖方式是卵生12、比较和归纳都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是通过对校园里三种动物的比较,归纳出相同点(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①表示生殖方式为卵生B. ②表示喜欢明亮环境C. ③表示生活在潮湿的地方D. ④表示能够运动13、推理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海星能够获取营养、进行呼吸,所以它是生物B. 看到一株柳树长在河边,能够得出“垂柳都生活在水分充足的地方”的结论C. 虽然很多人任务萤火虫以植物为食,但这种看法不一定正确D. 一片叶子上有很多洞,很可能是虫子咬出来的14、在生物学课堂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想要了解的生物学问题,其中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A.天竺葵的叶片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B.植物体运输水分的结构是什么?C.校园内主要有哪些种类的生物?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否需要无机盐?15、如果实验结果与做出假设不相符合时,应该( )A.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C.寻找新的证据来验证或修正假设,重新做实验D.依据实验结果下结论1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黄粉虫平均分为两组,A 组喂麦麸,B 组喂泡沫塑料。多次实验后,发现两组黄粉虫体重都增加,B 组黄粉虫吃塑料现象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下列错误的是( )A.实验变量是黄粉虫B.设计两组是为了形成对照C.实验结论是黄粉虫能消化塑料并吸收{#{QQABRYCEggigABAAAAhCQQWCCAMQkhAACSgOQAAAIAAByQFABAA=}#}D.该实验启发我们可以利用黄粉虫处理塑料垃圾17、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物镜上标有 10X 的字样,目镜上标有 10X 的字样,那么观察到的物体放大倍数是( )A.100 倍 B.5 倍 C.50 倍 D.15 倍1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使视野更加清晰但不改变物像大小,应调节的结构是( )A.目镜 B.物镜 C.转换器 D.细准焦螺旋19、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转换器和移动玻片标本后污点都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C.反光镜上 D.玻片标本上20、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若视野较暗,可调节显微镜使用( )A.平面镜和大光圈 B.凹面镜和大光圈C.平面镜和小光圈 D.凹面镜和小光圈21、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立、放大的物像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使用显微镜观察,上升载物台或下降镜筒时要注视目镜22、下列关于双目电光源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q”时,视野里看到的字母仍是“pq”B.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40×,这样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 50×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可能越多23、使用显微镜从低倍物镜换到高倍物镜后,视野内的变化是(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多 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少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多 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24、如图是显微镜的模拟图,在观察时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A.①和④ B.②和⑥ C.③和④ D.①和⑥{#{QQABRYCEggigABAAAAhCQQWCCAMQkhAACSgOQAAAIAAByQFABAA=}#}25、下面是小红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A.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B.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C.镜头脏——用卫生纸擦D.视野较暗——换较大光圈或凹面镜26、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对标本的要求是( )A.固体 B.液态 C.薄而透明 D.较厚27、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第二步操作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液体,滴加的液体是( )A.洋红液 B.清水 C.碘液 D.生理盐水28、如图所示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B.A.C. D.29、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视野中有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则该圆圈可能是(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30、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实验中,制作了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借助显微镜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尽可能薄B.染色时,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C.显微镜下看到细胞中染色较深的部分,在绘图时应用铅笔点细点D.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装片上滴加生理盐水{#{QQABRYCEggigABAAAAhCQQWCCAMQkhAACSgOQAAAIAAByQFABAA=}#}第 II 卷(非选择题)31、学过“生物的特征”这节课后,某学校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校园里观察生物,了解它们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物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1)秋天到了,银杏树的绿叶逐渐变成黄褐色,然后纷纷飘落,体现了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________。(2)牵牛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植物,虽然都开喇叭状的花,但花色却有紫、白、粉、红等不同的颜色,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________的特性。(3)草丛里的小鸟被惊扰后迅速飞走,体现了生物能对____________作出反应。(4)草坪上,喜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昆虫,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5)常在学校食堂觅食的那只小橘猫,也在不经意间慢慢由小长大,竟然还生下了 3 只小猫,体现了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学习同学们还知道校园里的绝大多数生物需要进行呼吸,即吸入________,呼出二氧化碳;除病毒外,校园里的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32、不同种类的细胞有着相似的结构,每个细胞都行使着一定的功能,因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的结构需要使用显微镜。显微镜具有怎样的结构与作用,能使你观察到细胞中细微的结构呢?(1)通过调节图中显微镜的[ ]______ ,能使外界的光线依次通过[ ]______、[ ]______投射到载物台的标本上。通过标本的光线,到达你的眼睛,你会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2)通过调节 [ ]______可以找到物像,调节[ ]______可以使物像更清晰。二者的调节,实质上都是通过改变之间的距离(调节焦距),进而找到物像。(3)由于[ ]______、[ ]______都具有放大作用,因而你看到的物像比实际标本大很多。33、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以及绘制的细胞结构图,分别如下所示。请据图示回答问题。(1) 图一中制作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的装片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2)图一中 A 和 E 两个步骤中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3)图四中,切洋葱时常会流眼泪,这些刺激眼睛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______内。最外面一层细胞壁起 作用。{#{QQABRYCEggigABAAAAhCQQWCCAMQkhAACSgOQAAAIAAByQFABAA=}#}(4)用是微境察时,找到了要观察的物像,若使物像更加清晰,可进一步转动图二中的[ ]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哪个结构______。(5)将正确操作制作后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可能是图一实验步骤中的______(选填字母)操作不当产生的。(6)若图四画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式图,请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34、鼠妇是一种生活在墙角砖缝中或石头下的常见小动物,李华同学在课余时间,通过实验来探究鼠妇的分布是否受光照的影响。他设计了 A区和 B 区两种环境的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并在实验过程中将结果记录于图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李华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2)李华设计 A 区和 B 区两种环境的目的是____,此实验设计的变量是____。(3)实验中用 10 只鼠妇而不是一只的原因是____。(4)在实验时,按实验方案记录了 5 次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在得出结论之前应该算出 5 次数据的____值。(5)根据实验记录的结果,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环境中。(6)李华同学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__。(7)鼠妇是一种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的益虫,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所用鼠妇的处理方式是____。A.放归大自然 B.无害化处理 C.就地弄死掩埋35、慧眼识“国槐和洋槐”国槐是我国北方的本上树种;洋槐则产于北美,为我国引进树种。二者在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它们与白花槐、紫槐等同属于豆科槐属植物,其在形态、结构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请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识别国槐和洋槐】(1)观察国槐和洋槐叶片外部和内部结构的不同,下列观察工具和步骤最恰当的是( )A.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B.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肉眼观察C.放大镜观察→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QQABRYCEggigABAAAAhCQQWCCAMQkhAACSgOQAAAIAAByQFABAA=}#}D.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2)要准确测量并比较国槐和洋槐叶柄的长度,下列观察方法和工具使用最合适的是( )①直接用肉眼观察比较②用放大镜观察记录数据③用刻度尺测量记录数据①用显微镜察测量A.① B.② C.③ D.④(3)观察国槐和洋槐叶片的差异,除了可以测量比较叶柄的长度外,还可以从_____、____方面进行比较。(4)国槐和洋槐的花序形态有明显不同,观察比较时需要遵循从整体到____的观察顺序。(5)你认为要准确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植物,除上述叶和花外,还可以从生物的____、____部位寻找其形态、结构方面的差异。【槐树细胞模型的制作】(6)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植物细胞结构后,并用超轻粘土制作的槐树细胞膜型,清根据评价维度和评价要点指出该细胞模型的一个优点:_____;一个缺点____。{#{QQABRYCEggigABAAAAhCQQWCCAMQkhAACSgOQAAAIAAByQFABAA=}#}2024-2025第一学期初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C D B A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B D C A A D A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D D C D C B A B D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每空一分,共40分)31.(7分)(1) 废物 (2) 变异 (3) 刺激 (4)营养 (5)生长和繁殖 (6)氧气 细胞32.(7分)(1) [9 ]反光镜 [7 ]遮光器(光圈) [6]通光孔 (2) [11]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3)[1]目镜 [4 ]物镜33.(9分)(1) E→C→B→D→A (2)碘液 清水 (3)液泡 保护和支持 (4)[e] 细准焦螺旋 细胞核 (5)D (6)不该有叶绿体34.(8分)(1)鼠妇的分布是否受光照影响? (2)做对照 光照 (3)避免偶然性 (4) 平均 (5)阴暗 (6)两边都换成黑暗的环境 (7)A35.(9分)(1)A (2)C(3)叶的颜色 叶的形状 (4)局部(5)树干、果实(除花、叶外的其他结构都可)(6)结构完整 线粒体体积大于叶绿体(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第一学期初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16开7页.pdf 初一生物答案 2024.1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