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区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学科第Ⅰ卷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即使外界环境发生剧变,人体也一定能保持稳态的平衡B. 内环境稳态就是细胞外液各种成分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C. 目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D. 由于在生态系统中还包括非生物成分,所以不存在稳态2.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酶存在于B中B.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 抗体和激素在D中不存在D. 图中A、B、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3.下图为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过程。实验测定狗的正常心率为90次/分,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为180次/分,阻断交感神经心率为70次/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脏搏动加快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入神经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都受意识支配D. 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提高心率4.右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示意图,①~⑤表示反射弧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④受损,则大脑皮层不能感觉到针刺手指的疼痛B. 缩手反射发生时,放大图中的兴奋由近④端向近⑤端传导C. 放大图中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是 内流,需要消耗ATP 提供的能量D. 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近④端和近⑤端,指针不会发生偏转5 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脑皮层的共同控制,幼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对排尿反射的控制较弱,故小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如图表示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 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下丘脑,受大脑相应高级中枢调控C. 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 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刺激而产生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该过程为非条件反射6.酒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饮品。但酒又和普通的饮品不同,过量饮酒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醉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醉酒是指患者一次饮用大量酒精(乙醇)后发生的机体机能异常状态,常见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以下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①醉酒患者出现步态不稳,表明酒精麻醉了小脑的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②醉酒患者出现言语含糊,语无伦次,表明酒精麻醉了言语区的H区③醉酒患者第二天头脑恢复清醒后经常忘记醉酒当天经历的一些事情,这说明酒精只影响了人的第三级记忆④醉酒患者呼吸急促,说明酒精干扰了脑干的呼吸中枢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7.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a~c表示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缺碘时体内 a、b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B. 图示过程反映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C. 图中④⑤可以反映出的反馈调节关系D. 图中①②③可以反映出的三种腺体的分级调节关系8.人是恒温动物,假设某一正常个体处于0°C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C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冷的感觉形成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均在大脑皮层B.从30°C的环境中进入0°C的环境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条件反射C.从30°C的环境中进入0°C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尿量增加D.同30°C环境相比,人处于0°C环境中时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因此9. 在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可抑制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科研人员为探究替雷利珠单抗(一种PD-1抑制剂)对肺癌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免疫代谢相关数值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 CD4 T 细胞(辅助性T细胞) CD8 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健康人 684 430患者免疫治疗前 337 225患者免疫治疗后 350 301A. 肺癌细胞可通过增加 PD-1的表达逃避CD8 T细胞的清除B. CD4 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关键作用,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分泌细胞因子C. 肺癌患者免疫监视功能异常,使用替雷利珠单抗主要增强患者的体液免疫D. CD8 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其可分裂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10.疱疹病毒(EBV)侵染B细胞后会诱导合成病毒的L蛋白分布在B细胞膜上。为研究L蛋白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B细胞膜上L 蛋白过量表达的模型鼠,6周后检测正常鼠和模型鼠免疫细胞的数量,结果如下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模型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完全丧失B. EBV侵入B细胞突破了小鼠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C. L蛋白直接导致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D. L蛋白可能通过激发细胞免疫清除过量表达L 蛋白的B细胞阅读材料,回答11-12题孕妇在妊娠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而导致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弥补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产生的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也相应增加。11. 下列关于雌激素与胰岛素调节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存在反馈调节 B.均存在分级调节C.雌激素没有分级调节 D.两种激素均存在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12.据图可知,孕妇的雌激素的分泌与器官甲及垂体的调节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器官甲为下丘脑,器官乙为卵巢B. “器官甲—胰腺—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vC.孕妇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增加D.孕妇的雌激素水平升高,胰岛素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减弱答题卡1 2 3 45 6 7 89 10 11 12第II卷本卷共5题,共52分13.下面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乙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1) 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其原因是 。(2) 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 。(3)乙图中的 (填序号) 共同构成细胞外液,乙图中 (填序号) 的氧气浓度最低。(4) 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14.不同神经元的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种类不同,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的效应存在差异,如图表示乙酰胆碱、甘氨酸( Gly)、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作用过程。请回答(每空2分, 共10分)(1) 根据图1分析, 离子通道甲应是 (填) 通道。(2)图2中,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甘氨酸( Gly )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 上的Gly受体结合。当 Gly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 。(3)图3中,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NE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NE 的分解,这种药物的效应是 。(4)NE反过来作用于突触前膜受体,抑制前膜的递质释放。由此可知,图示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存在着 调节机制。1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而促甲状腺激素(TSH) 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下限的临床疾病,该病症状之一是认知功能障碍。(共12分)(1) TSH是由 合成并分泌的,可作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从而发挥生理功能。(2) 大脑海马区神经元与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发现海马区神经元上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推测TSH对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可以独立于甲状腺激素起作用。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构建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 缺失的突变体小鼠,并进行如下实验。处理 3个月后进行小鼠水迷宫实验突变体 饲喂含适宜浓度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 在水中放置平台 (以●表示),训练小鼠记忆平台位置, 之后撤去平台, 观察小鼠寻找平台的运动轨迹, 记录找到平台位置的时间, 实验结果如图1。野生型 饲喂普通饲料①若饲喂普通饲料,突变体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 野生型,原因是 。②图1实验结果表明 。(3) 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两组小鼠大脑海马区中突触的密度,结果如图2。综合已学知识和研究结果,请将下图①②③补充完整,完善TSH促进机体学习记忆的途径。① ② ③ .16.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已应用于癌症治疗,机理如图1所示。为增强疗效,我国科学家用软件计算筛到 Taltirelin(简称 Tal),开展实验研究 Tal 与免疫检查分子抗体的联合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肿瘤细胞表达能与免疫检查分子特异结合的配体,抑制T细胞的识别,实现免疫逃逸。据图1可知,以 为抗原制备的免疫检查分子抗体可阻断肿瘤细胞与 细胞的结合,解除肿瘤细胞的抑制。(2)为评估 Tal 与免疫检查分子抗体的联合抗肿瘤效应,设置4组肿瘤小鼠,分别用4种溶液处理后检测肿瘤体积,结果如图2。设置缓冲液组的作用是 。据图2可得出 。(3) Tal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类似物。人体内 TRH促进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些激素可通过 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结合,发挥调控作用。(4)根据(3)的信息,检测发现T细胞表达TRH受体,树突状细胞(DC) 表达 TSH受体。综上所述,关于 Tal 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提出假设:①Tal与 结合,促进T细胞增殖及分化;②Tal 能促进 ,增强DC的吞噬及递呈能力,激活更多的T细胞。17.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原) 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2.5倍。如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图中“ ↑”表示过程加强,“↓”表示过程减弱。请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1)据图分析应急激过程中,激素A的含量将会 。激素B与糖皮质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2)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是 ,这种分子必须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3)人体全身应激反应一般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人体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这一时期以途径④-⑤(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为主,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相对较 ,警觉期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但持续时间 。(4) 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试根据图示过程分析,创伤性糖尿病产生的主要机理: 。河北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生物学科参考答案第Ⅰ卷1 2 3 4C A D B5 6 7 8C D B D9 10 11 12C D A C第II卷13.(每空2分, 共10分)(1) 进食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不断变化,无法判断是否正常 (2分)(2) 相对的(2分)(3) ①③④(2分) ②(2分)(4) 氧气和营养物质等(2分)14.(每空2分, 共10分)(1) Na (2分)(2) 突触后膜(2分) 载体蛋白(2分)(3) 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2分)(4) 负反馈(反馈) (2分)15.(共12分)(1) 垂体(2分) 受体(2分)(2) ①低于(1分) 突变体小鼠没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使得促甲状腺激素不能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2分)②TSH对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可以独立于甲状腺激素起作用(2分)(3) ①甲状腺(1分) ②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分) ③增加突触的密度(1分)16.(共10分)(1)免疫检查分子(1分) T 细胞(1分)(2)作为对照组(2分) Tal 与免疫检查分子抗体都有抗肿瘤效果, 二者联合使用可明显增强抗肿瘤效果(2分)(3)垂体(1分) 体液(1分)(4)T细胞表面的TRH受体(1分) TSH作用于DC细胞上的受体(1分)17.(共10分)(1) 增加(2分) 相抗衡(2分)(2) 神经递质(1分) 特异性受体(1分)(3) 快(1分) 短(1分)(4) 在应激状态下,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