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2024年11月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阅读答题卡或答题纸上注意事项,按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或答题纸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5分)
1. 下列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
A. 古人观月→望远镜发明→人类首次登月→天问计划
B. 古人观月→天问计划→人类首次登月→望远镜的发明
C. 古人观月→人类首次登月→望远镜的发明→天问计划
D. 古人观月→天问计划→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
2022年天文学家在地球和金星的轨道之间新发现了三颗近地小行星,其中一颗是近八年来发现的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最大天体。读太阳系和银河系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 新发现的三颗近地小行星位于图中的( )
A. a、b之间 B. b、c之间 C. c、d之间 D. d、e之间
3. 下列关于地球宇宙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水星和火星 B. 太阳是一颗行星
C. 八颗行星皆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D. 地球和金星同处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成功在海拔-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之后被回收至母船。10909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位潜航员在海底进行了约6个小时的采样工作——这是“奋斗者”号最长海底作业设计间。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4. “奋斗者”号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大陆坡,石油资源丰富 B. ②是大陆架,坡度较小
C. ③是洋中脊,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 D. ④是洋盆,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把地球仪上的地图像剥橘子一样“剥开”,将裂缝附近的柚子皮拉升延展,可展开为12瓣橘子一样的平面地图(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1瓣地图经度跨度为( )
A. 10° B. 20° C. 30° D. 40°
7. 所有橘瓣上都有分布的同一大洲是( )
A. 大洋洲 B. 亚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8. 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的“农业气候历”。读图,结合与之相关的农谚,“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说明( )
A. 春分时白昼最长 B. 春分后白昼渐长
C. 该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相关 D. 该现象在南半球会同时出现
9. 下列关于世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大气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B.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C. 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D.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
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有得天独厚的雪上运动自然条件,西部沿海峡湾幽深、崖壁陡峭、风景优美。传统建筑能够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0. 甲图是挪威某地传统木质宗教建筑,该建筑反映了当地( )
①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②降水丰富 ③多风沙天气 ④森林广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1. 下列有关挪威的地理位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部邻国有瑞典、芬兰 B. 北部和西部分别临北冰洋、太平洋
C. 地跨北寒带、北温带 D.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12. 滑雪运动在挪威历史悠久,是其传统优势体育项目。挪威开展滑雪运动的有利条件有( )
①多山地,地势起伏大 ②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③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时间长 ④海岸线长,距海近,风力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3. 挪威、瑞典与芬兰均位于欧洲北部,该区域人口相对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
A. 海拔500米以上区域 B. 三国的南部
C. 相对高度500米以上区域 D. 三国的北部
14. 挪威、瑞典、芬兰都是发达国家,人口密度较低,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该区域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出生率下降 ②人均寿命延长 ③青壮年大量迁出 ④经济水平较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5. 我们泰安地区有美国快餐品牌“肯德基”门店,这说明( )
A. 国际政治联系密切 B. 中国食品工业向外扩张速度快
C. 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没有差异 D.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Ⅱ卷(综合题 共35分)
16. 2024年暑假期间,泰安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了一次“美丽家乡行”户外徒步活动。同学们绘制了目的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如图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活动一:有备而来。徒步是指有目的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走路锻炼,是一项体力、经验、装备缺一不可的户外运动。
(1)同学们户外徒步前,应准备的必备物品有_______(1个即可)。
(2)图一是同学们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缺少的是地图三要素中的_______;图中所示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___为主,甲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
活动二:实地考察。同学们沿途实地观察、记录,领略家乡大自然的风光。
(3)同学们从张村出发,沿河流逆流行走到达李村,他们途经河流④段再到③段处,其前进的方向变化是_______。
活动三:联系生活。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4)“要想富,先修路”,为振兴李村和张村,同学们提出了在李村、张村之间修公路的方案,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出了a、b两条线路,你认为哪条线路建设难度更小?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1点即可)。
(5)同学们拍照记录了这次户外徒步活动,他们把拍摄到的“玻璃栈道景观”和“风力发电机景观”两张图片(如图二)分享到了朋友圈。“玻璃栈道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图中的_______处(甲/乙);“风力发电机景观”可能分布于图中的_______处(①/②)。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日,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区佩纽埃拉斯国家森林保护区发生火灾。截止到2日止,由于局地大火仍在持续,包括瓦尔帕莱索大区、圣地亚哥首都大区以及奥希金斯大区在内的多地已发布森林火灾红色预警。距今智利已发生数百场森林大火,威胁多处民众生活。某地理兴趣小组以“走进智利,分析地理特征”为研究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定位“天涯之国”。
掌握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可从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描述。
(1)任选其中1点,描述智利的地理位置。
任务二:追溯山火根源。
从气候、地质、人为等探究影响山火的因素。
(2)读圣地亚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圣地亚哥夏季_______,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很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山火。
(3)读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分析,圣地亚哥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______(1点即可);列举人类活动引发山火的主要原因。_______(1点即可)。
任务三:揭秘区域发展。
葡萄、车厘子、蓝莓……智利水果品种多、质地优,已成为南半球最大的水果出口国。
(4)结构图中数字代表地理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填序号,双选)。
①自然隔绝,环境相对封闭 ②气候垂直差异大 ③南北气候差异大
④部分地区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⑤品质优 ⑥品种多
狭长国土和复杂地形影响了智利的交通发展。2024年1月,搭载着“中国速度”的动车组正式在智利投入服务,刷新了“南美速度”。
(5)中国和智利之间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结合资料分析,本次合作给智利带来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1点即可)。
18. 泰安某中学气象爱好小组的同学们,在校内外进行了“气温的测量和探究”的实践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气温观测分析:
为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2024年10月25日,地理老师组织气象爱好小组利用学校气象园中的观测仪器进行了气温观测。
(1)在气象观测站或气象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白色的_______(如图甲),其里面安装着温度计等仪器,温度计离地面的高度是1.5米。解释将其涂成白色的原因。________(1点即可)。
(2)利用气象爱好小组观测的数据(如图乙),可计算出_______(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该气温约是_______℃。
等温线阅读:
2024年“十一”期间,气象爱好小组的同学们赴当地气象局开展了地理研学活动。他们搜集到了当地某区域众多不同地点的7月平均气温数值,仿照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成了该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如图丙)。
(3)据图丙判断,该地区7月最高气温在_______℃以上,A处等温线呈封闭形态,表示这里是_______(低温/高温)中心。
等温线运用:
明确了等温线分布图的“来龙去脉”后,同学们又从网上搜集了许多地区的等温线分布图,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解读、分析、验证。
(4)读丁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1月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
拓展延伸:
据世界气象组织常年对全球气温监测发现,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部分指标见下表。
升高1.5℃ 升高2.0℃
植物消亡比例 8% 16%
北极水久冻土解冻面积 480万km2 660万km2
玉米减产幅度 3% 7%
(5)请从表中任选一个方面说出全球升温1.5℃到2.0℃的影响变化。
以身践行:知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知识能够指导实践、规范人类行为,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6)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可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19.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学习方式。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亚洲河流分布略图”(甲)和“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乙),模拟探究河流等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同学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1)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框图,梳理了该大洲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请帮她们把序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
(2)读甲图,亚洲大江大河很多,受地势的影响,向东或向东南流入太平洋的有_______(至少2个);b地区河流稀少,请从气候要素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1点即可)。
(3)读甲图,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而a地区河流的航运价值却很低,请简要分析原因。(1点即可)。
(4)读乙图,⑨所示是亚洲中部的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其低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5)据读乙图可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填气候类型名称);除气候影响河流外,气候还影响哪些地理要素_______?(1例即可)。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简要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15分)
【1题答案】
【答案】A
【2~3题答案】
【答案】2. B 3. D
【4~5题答案】
【答案】4. D 5. C
【6~7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14题答案】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B 14. A
【15题答案】
【答案】D
第Ⅱ卷(综合题 共35分)
【16题答案】
【答案】(1)地图、笔记本、望远镜、照相机、手电筒等;
(2) ① 比例尺 ②. 丘陵 ③. 鞍部
(3)自东北到西南;再自东南向西北。
(4) ①. a ②. a沿等高线修路,坡度小,工程量小,容易施工,
(5) ①. 乙 ②. ②
【17题答案】
【答案】(1)半球位置:智利在南半球;海陆位置:智利位于美洲大陆西南部,西临太平洋;纬度位置,跨热带和南温带。
(2) ①. 地中海气候 ②. 高温干燥。
(3) ①.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 ②. 烧荒、焚烧垃圾等 (4)②③
(5) ①. 南南合作 ②. 提高旅客运输能力、改善民众出行质量、提升铁路现代化水平等。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百叶箱 ②. 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2) ①. 日平均气温 ②. 13
(3) ①. 30 ②. 低温
(4)气温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5)气温升高,导致植物消亡的比例大幅上升(由8%到16%),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减少,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6)低碳出行、环保宣传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太平洋 ②. 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③. 季风气候
(2) ①. 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②.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蒸发强,降水稀少。
(3)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
(4) ①. 青藏高原 ②. 海拔高,气温低。
(5) ①.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 交通、土壤等。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