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曹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2024.11.28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其中-S-S-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下图是胰岛素的合成示意图,前胰岛素原中的信号肽可以引导正在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胰岛素的合成示意图A.-SH位于某些氨基酸的R基中B.胰岛素原转化为胰岛素的场所是内质网,目的是去除C肽C.信号肽最初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D.最终形成的胰岛素和C肽与胰岛素原相比多了2个氧原子2.神经细胞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浓度高于细胞质中的乙酰胆碱浓度,其转运机制如下图所示。若将突触小泡离体培养在与神经元细胞质成分相似的培养液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运出突触小泡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突触小泡摄取乙酰胆碱的能量来自H+的势能C.若适当升高培养液pH,突触小泡对乙酰胆碱的摄取速率将降低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3.血糖浓度相对较高时,葡萄糖可经胰岛B细胞膜上的GLUT2转运进入细胞内,其进一步氧化使ATP生成增加,ATP/ADP比率增高,引起细胞膜上ATP敏感型钾通道不再向膜外运输K+,引发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进而激活细胞膜上电压敏感型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增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胰岛B细胞内氧化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B.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GLUT2,促进葡萄糖转运C.ATP/ADP比率增高时,向膜外运输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胰岛素分泌增加会导致葡萄糖加速进入组织细胞4.某科研人员在酶量一定且适宜的条件下,检测加入了一定量的某种抑制剂(图甲为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 图乙A.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据图乙曲线可知,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加入的是抑制剂BC.若适当提高温度,图乙曲线中的C点将向左下方移动D.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的位点结合,降低了酶促反应速率5.人体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可导致代谢物X积累,从而引发多种疾病。酶A和酶B能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导致的危害,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的产物除丙酮酸外还有ATP和NADH B.图示过程①和②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C.线粒体呼吸链受损会导致有氧呼吸异常 D.口服酶A、酶B可调节内环境的相对稳定6.研究发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通路之一的线粒体途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aX基因可能是促细胞凋亡基因B.已知细胞色素c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则其可能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细胞凋亡时,线粒体外膜的通过性可能发生了改变D.细胞凋亡时DNA被切割,细胞解体,细胞内容物流出导致炎症产生7.大肠杆菌的DNA转录主要由A酶催化,该过程会产生转录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解链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 B.转录泡中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转录产生的RNA可能与核糖体结合 D.转录时合成RNA的方向为从3'到5'8.研究发现,鱼体内用于去除RNA甲基化修饰的m6A去甲基化酶FTO,可擦除NOD基因的mRNA甲基化修饰,避免mRNA被YTHDF2蛋白质识别并降解,从而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RNA的甲基化修饰不会改变其碱基序列和相应的表型B.提高NOD基因的mRNA甲基化水平会抑制NOD基因的表达C.饲喂适量的FTO蛋白抑制剂有助于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D.甲基化会使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的过程受到干扰9.如图是水稻花粉母细胞(2n)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初步判断:A至D为减数分裂Ⅰ,E和F为减数分裂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是A→B→C→D→E→FB.在该水稻花粉母细胞的所有显微镜视野中,可能观察到4种染色体数目的细胞C.处于图B、C、D的细胞均可称为初级精母细胞D.细胞进入F后,虽然着丝粒分裂,但同源染色体对数依然为010.黑腹果蝇(2n=8)的性别决定是XY型,但性别受胚胎性指数i的影响(i=X染色体数目/常染色体组数,i=0.5为雄性,i=1为雌性,i=1.5胚胎致死),有Y染色体的雄性个体可育,无Y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不育。常染色体隐性基因t纯合可导致雌蝇变为雄蝇,对雄蝇无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黑腹果蝇体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每组有4条常染色体B.基因型分别为TtXO、ttXXY和ttXYY的黑腹果蝇均为不育雄蝇C.基因型为TtXX和ttXY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雌雄比例为5:11D.某雄蝇(TtXY)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不分离,与正常雌蝇(TtXX)杂交,后代中不育雄蝇占比为1/411.某小组为检测1株粗糙脉孢霉突变株的氨基酸缺陷类型,在相同培养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见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培养条件 实验结果① 基础培养基 无法生长② 基础培养基+甲、乙、丙3种氨基酸 正常生长③ 基础培养基+甲、乙2种氨基酸 无法生长④ 基础培养基+甲、丙2种氨基酸 正常生长⑤ 基础培养基+乙、丙2种氨基酸 正常生长A.组别①是②③④⑤的对照组B.培养温度和时间属于无关变量C.①②结果表明,甲、乙、丙3种氨基酸中有该突变株正常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D.①~⑤结果表明,该突变株为氨基酸甲缺陷型12.科考人员对泰山不同海拔高度的鸟类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鸟类的进化及分布图(数字代表不同物种的鸟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该地区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因素B.该地区鸟类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鸟类与鸟类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C.②③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相同,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D.①⑤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说明海拔高度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演化方向无影响13.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该药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B.长期用药可能导致突触后膜5-羟色胺受体数目减少C.图中5-羟色胺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降低突触后神经兴奋性D.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可能与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类型有关14.机体的免疫细胞会参与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影响器官的存活,但其中自然调节性T细胞(TReg)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0等,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以及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同种异体移植物的耐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细胞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B.细胞因子IL-10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来提高免疫力C.抑制TReg的功能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产生自身免疫病D.通过调节TReg的数量来调节免疫功能,可提高异体移植物的成活率15.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1。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其分泌的调节途径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1 图2A.GC可能通过减少TNF-α和IL-6的数量来达到治疗RA的效果B.免疫应答中的四种淋巴因子可能既参与了细胞免疫,也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C.IL-4和IL-10能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从而促进免疫反应D.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有序更迭和整个细胞周期的运行,需要“引擎”分子,即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CDK),已知的CDK有多种,其可促进靶蛋白的磷酸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K相关基因主要在分裂期表达出CDKB.若CDK失活,则有丝分裂过程受阻C.不同种类CDK使相应靶蛋白磷酸化进而驱动细胞周期顺利进行D.CDK基因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中特有的基因17.已知脂肪和葡萄糖均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两者经有氧呼吸后的产物均为H2O和CO2,现有一油料类作物种子的有氧呼吸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脂肪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B.图中的曲线①②分别代表O2和CO2C.a点之前,该种子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脂肪D.相比于等质量的葡萄糖,脂肪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较多18.为探究CO2浓度对不同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乙组提供大气CO2浓度倍增环境,丙组先在大气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实验过程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充足的水分,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自变量为CO2浓度和作物的种类B.根据乙组光合速率高于甲组推测CO2浓度越高作物产量越高C.乙组光合速率相较甲组未加倍的原因可能是NADPH和ATP供应限制D.丙组光合速率低于甲组可能是长时间高浓度CO2降低了CO2固定酶的活性19.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存在的两种联系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是体液联系,存在独特的血管网,即垂体门脉,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另一种是神经联系,轴突延伸至垂体,构成“下丘脑一神经垂体”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垂体不能合成激素,只是储存与释放激素的场所B.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发挥完作用后,立即失活或被回收C.若阻断实验动物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生殖器官萎缩D.寒冷刺激可使下丘脑通过控制腺垂体产生激素来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20.在拟南芥中,R蛋白能调节植株生长,其过程如图1。赤霉素与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以与R蛋白结合并使R蛋白降解,从而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分别进行图2所示处理,检测R蛋白相对含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1 图2A.图1中的“X作用”应为“促进作用”B.由图2可知,蓝光照射可以抑制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增高C.被激活的蓝光受体可能会抑制赤霉素与赤霉素受体复合物的作用D.以上事实说明植物的生长同时受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控三、非选择题(55分)21.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研究者利用拟南芥对气孔开闭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拟南芥叶片中的色素时,为使研磨充分,可加入_______,提取过程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2)干旱可诱导拟南芥体内脱落酸(ABA)含量增加以减少失水,催化ABA的生物合成需要关键酶N和分泌型短肽C(由C基因表达产生)。分别用微量的分泌型短肽C或ABA处理拟南芥根部后测定叶片气孔开度,实验结果如下表(已知拟南芥根部处理前的气孔开度为0.9)。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与处理前比较,分泌型短肽C和ABA均能够_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气孔开度,据此说明干旱环境中用分泌型短肽C和ABA处理拟南芥均可增强植株抗旱能力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探究分泌型短肽C的作用机制,分别在正常和干旱环境下处理两种拟南芥(野生型和C基因缺失突变体),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经干旱处理后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但都高于对照组(正常环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基因缺失突变体在正常和干旱环境中ABA含量都>0,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我国科学家揭示了食用被感染的食物后发生呕吐的神经通路。食源性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小鼠体内后,会使得小鼠分布在肠嗜铬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激活,并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其周围的迷走神经感觉末梢能接收5-HT并将信号传送到脑干孤束核,脑干孤束核内的神经元一方面激活“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另一方面激活脑干的呼吸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下图为我国科学家首次详细绘制出了小鼠从肠道到大脑的防御反应神经通路,请回答以下问题:(1)肠嗜铬细胞通过___________方式释放5-HT,迷走神经感觉末梢的特异性受体与5-HT结合后,产生兴奋,此时其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2)食源性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机体位于______________的“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而引发的呕吐行为可将摄入的有毒食物排出消化道。结合上述信息可知,由变质食物引发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若多次摄入含肠毒素的食物后会主动回避该食物,这属于_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3)研究发现,脑干孤束核中有多种神经元,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来传导信息。已知化学遗传学技术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现以正常小鼠为实验材料验证该问题,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4)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会激活癌症患者与上述相同的神经通路。科研人员研发出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结合本题以上信息,试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23.七彩文鸟(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身披七彩羽毛,其中胸部毛色有多种,紫色十分艳丽,白色则干净高雅。已知该胸部毛色由D/d、E/e两对基因控制,D为色素产生的必需基因,d基因纯合时表现为白色;E基因控制紫色素的合成,且该基因数量越多颜色越深,两对基因均不位于W染色体上。现让两个纯系亲鸟杂交,统计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P F1 F2(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而来)白×白 浅紫 紫色∶浅紫色∶浅紫色♀∶白色∶白色♀=3∶3∶3∶2∶5(1)七彩文鸟胸部毛色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鸟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F2中白色雌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若让F2中浅紫色个体自由交配,子代白色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人工孵育过程中发现,某F1七彩文鸟单对杂交实验中,出现了雄性后代紫色∶浅紫色∶白色=1∶3∶2的现象,在排除子代数量少的影响因素之后,推测该对鸟中基因型为DZE的_________(填“雌”或“雄”)配子致死。为验证该推测,现提供基因型为隐性纯合雌雄个体若干,将其与上述实验的F1个体分别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与F1雌鸟杂交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F1雄鸟杂交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和B基因控制。现有果蝇品系甲为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利用该品系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品系甲×野生型 正反交 F1均为暗红眼杂交组合 父本 母本 F2的表型及比例Ⅰ F1 品系甲 暗红眼:白眼=1:1Ⅱ 品系甲 F1 暗红眼:棕眼:朱红眼:白眼=43:7:7:43(1)根据杂交结果推测,A/a、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均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2)根据F2的表型及比例,推测A/a、B/b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推测杂交组合Ⅱ的F2表型出现棕眼与朱红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Ⅰ的实验时,发现极少数实验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的实验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不变,这种F1雄果蝇被称为雄蝇T。已知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SD+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雄蝇T的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在体细胞编码G蛋白,G蛋白可以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①据此判断,极少数实验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D基因是_______(填“显”或“隐”)性突变产生的。②某人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子代的表型是暗红眼。将子代中雄果蝇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暗红眼,由此推出SD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变异雄蝇X,两者体内部分染色体及等位基因(SD、SD+)如下图所示。将雄蝇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全为雌果蝇,且暗红眼与白眼的比例约为1:1.据此推测,精子不育现象与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r(其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对应的序列记为R)有关,请在雄蝇X的图中标注序列r和R最可能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雄蝇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子代全为雌果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蝇T 雄蝇X25.为研究睡眠在应对社交压力中的作用,研究人员把一些实验小鼠放入其他攻击性极强的小鼠的领地,新进入领地的实验小鼠体内应激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出现“社交挫败应激(SDS)”。(1)实验小鼠在新领地中受到攻击(SDS刺激)后,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作用于垂体,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研究人员检测SDS小鼠睡眠时间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果如图。研究结果表明,SDS小鼠睡眠时间的提高能够帮助其缓解社交压力,判断依据是SDS小鼠睡眠时间显著___________对照组;与睡眠剥夺的SDS小鼠相比,未剥夺睡眠的SDS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发现,SDS刺激后小鼠脑内腹侧被盖区(VTA)GABA能神经元活性显著增强,推测SDS刺激通过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促进小鼠睡眠并缓解社交压力。为进一步验证该推测,将SDS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特异性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的药物,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小鼠睡眠时间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①请修正上述实验方案的不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支持该推测的结果:实验组小鼠的睡眠时间_______对照组,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___________对照组。(4)该研究对我们健康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1—5:BCDCD 6—10:DCBBC 11—15:DACBC二、选择题:16.AD 17.ABD 18.B 19.BD 20.BCD三、非选择题(55分)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二氧化硅(或SiO2) 防止色素被破坏(或保护色素) 叶绿素a(2)气孔开度 降低 干旱环境中分泌型短肽C和ABA均可通过降低气孔开度,进而减少失水(2分)(3)分泌型短肽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2分) 没有分泌型短肽C的作用,植物在两种条件下也可合成ABA(或ABA的合成由多个基因共同调节)(2分)2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胞吐 内正外负(外负内正)(2)大脑皮层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膈肌和腹肌 条件(3)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的处理是:用化学遗传学技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乙组作为对照组;(2分)用毒素刺激甲、乙两组小鼠,观察小鼠的呕吐行为(2分)(4)抑制Ca2+通道的活性,减少Ca2+内流;抑制M神经元中的速激肽基因的表达(2分)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遵循 由表可知,F2的表现型比例为3∶3∶3∶2∶5,比例和为16(2分)(2)ddZEZE、DDZeW 4或四 1/3(3)雄 浅紫色雄性:白色雄性:白色雌性=1:1:2(2分) 白色雌性:白色雄性=1:1(2分)2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常 aabb、AABB(2)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F1雌果蝇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眼色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3)①极少数的F1雄果蝇所产生的含ab的精子不育(2分) 显②SD基因与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2分)③如图 SD基因编码的G蛋白可与序列r相互作用,使含有序列r的精子发育异常并死亡(2分)25.(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2)长于 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下降速度快,最终接近对照组(2分)(3)①实验组应该注射特异性抑制VTA区GABA能神经元的药物(2分) ②少于 高于(4)改善睡眠质量、获得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压力产生的负面影响(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